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零五章:元春薨,王熙凤吃官司,老祖宗你好狠的心

书名: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不过也不需要每一根枪管都要他亲自手搓膛线,只需要能够制作出一根来也就足够了。

接下来,贾琮用了整整一天功夫,在一根枪管上,刻画出了膛线。

接下来,贾琮又去了教堂,找到汤若望。

看到贾琮,汤若望微笑着摊摊手说道:“侯爷,这膛线本就是理论中的东西,制作不出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贾琮递过枪管说道:“我倒是刻画出来了,不过却是不知能不能用,你先拿去测试一番吧。”

汤若望从贾琮手中接过枪管来,仔细观看了一番。

忍不住说道:“看上去十分完美,先实验一下能不能用吧。”

汤若望其实是没抱什么期望的。

火器营和匠器营多少老工匠都纷纷试验过了,没有一个可用的。

汤若望不相信贾琮一个侯爷,能够制作出完美的膛线来。

接下来,汤若望取来一支枪,然后实验起来。

而实验结果,大大出乎了汤若望预料之外。

因为这刻画了膛线的枪管,真的大大提升了精准度和射程。

精准度一时间倒是不好量化,但是得到极大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而射程,则是提升了足足一倍!

这简直堪称神迹!

实验过后,汤若望惊喜地说道:“噢,上帝啊,这真是我见过最完美的杰作了!这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真的让人难以置信!”

“侯爷,这膛线,绝对开创了一个先河,让火器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有了这膛线之后,火器取代冷兵器,已经为时不远了!”

汤若望来到大夏多年,汉化程度极深。

如果不看肤色、头发眼睛等差异,他真的是汉人的不能再汉人。

他甚至可以写文章,书写奏折,比不少大夏读书人都更强一些。

但是此时他因为极度的震惊,一开口就破了防,带出了家乡味道。

贾琮又说道:“我觉得,可以适当加长枪管的长度,这样,不但能够进一步提升精准度,同时还能进一步的提升射程。”

是的,后世的重武器火器,枪管都很长,这是已经得到证实的经验之谈。

而汤若望则还是迟疑道:“侯爷,只是如此一来,难度就会大大提升。”

“如今能够完美刻画膛线的,只有侯爷一人,总不能以后都让侯爷亲自动手刻画膛线吧。”

贾琮说道:“我觉得,我们其实可以先制作出一个工具来,这个工具,可以批量的刻画膛线,能够达到精确的控制。”

贾琮说的这个工具,叫做车床。

贾琮并不清楚西方到底有没有发明出车床来。

而汤若望听了,则是点头说道:“侯爷所说的东西,在西方叫做车床。”

“若是有了车床,经过不断的实验之后,完全可以批量的刻画膛线。”

“我们完全可以制作出车床出来,就能够完美的解决问题。”

这个时代,很难制作出极高精准度的车床出来。

不过就制造枪管而已,倒也不需要精准度要达到逆天的地步。

因此,在提示完汤若望之后,贾琮便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汤若望。

而汤若望,则是兴冲冲地带着他的学生,开始制作起了车床。

贾琮是十分重视科技发展的。

他派来跟着汤若望学习的学生,不但聪颖过人,还身家清白,忠诚度高。

而如今看来,他们进步也很快。

只要跟在汤若望师徒身边学习一二十年时间,将来都能够独当一面。

并且能够将这星星之火,传播下去了。

对此,贾琮也是颇为欣慰的。

从无到有研制出一台车床出来,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弄不好就要以年为单位来实现。

因此,接下来,贾琮倒是并不急于一时。

而是将目光再次转回到蓟州的发展上面。

这些年来,贾琮的商业,一直都停留在酒精和香水上。

因为这两宗生意,已经带给他足够多的财富。

贾琮的发展重点,并不是商业,因此倒也并没有继续推出新的商品。

不过如今蓟州,倒是可以推出一些新产品了。

所谓无商不富。

想要让百废俱兴的蓟州快速发展起来,惟有大力发展商业。

接下来,贾琮在蓟州,开办了多家工厂。

比方说香皂厂、酒厂、纺织厂等等。

至于纺织厂,贾琮决定用买来的蒸汽机,带动改良过的纺织机。

一台蒸汽机的产能,就相当于几十甚至上百个工人的产能。

而至于原材料,就不是用蚕丝来纺织丝绸了。

贾琮准备用羊毛来纺织成纱。

这里距离蒙古等游牧民族很近,而薛家本身就和他们有生意往来。

收购原材料十分省时省力。

而蒸汽机是买来现成的。

等以后要扩大规模了,完全可以自己生产蒸汽机。

初代的蒸汽机,粗糙的很,有现成的样品在面前。

要仿制一台,甚至改良,都不是难事。

而接下来,贾琮还准备根据蓟州的现实情况,再开发几种商品出来。

贾琮索性在蓟州城外,开辟了一片工业园区。

以后蓟州的工厂,通通都建造在这里。

有了这些工厂,蓟州就能够快速发展起来。

而接下来,蓟州也的确如同贾琮预料的那般,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中。

光是厂房的建设,对这个没什么科技的时代来说,就是一项大工程。

而从去年一直到今年开始,蓟州城内外的建设就没断过。

基础建设,进一步带动了蓟州城,乃至整个蓟州的发展。

……

且说这一日,荣国府里,正热闹的很。

原来是宝玉的亲事,终于要定下来了。

女方乃是工部侍郎家的千金。

女方家虽然不是勋贵之家,但是工部侍郎可是正二品的官员。

林如海如今乃是户部侍郎,两人乃是平级。

荣国府这边,若不是因为宫里有个皇妃,并且皇妃还有了身孕。

只怕人家工部侍郎还瞧不上荣国府这个没落的勋贵。

若是换成东府宁国府的冠军侯还差不多。

不过,这位工部侍郎千金,也是曾退过一次婚,耽搁下来的。

后来经人牵线,这两家各自合计一番,都十分满意。

因此,这门亲事,便是定下来了。

如今已经交换了生辰八字,只需再走几道流程,怕是用不多久,就能迎娶过来的。

毕竟,两人岁数,都已经不小了的。

宝玉亲事定了下来,对荣国府来说,自然是好事儿。

这一日,贾母设宴,请一家人高乐。

贾母也是个会享受的,让戏班子唱着曲,她们边饮酒边听曲,倒也逍遥快活的很。

忽然,林之孝家的匆忙跑进来说道:“老祖宗,太太,不好了,不好了。”

“外面有公公来传信,说咱们家娘娘,薨了!”

轰!

这个消息如同一道炸雷,响彻在众人耳畔。

一时间,她们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神思都开始有些恍惚。

贾母忍不住又问了一句:“林之校家的,你方才说什么?我没有听清,你再说一遍?”

林之孝家的跪倒在地哭道:“老祖宗,太太,方才有公公传信,说咱们家娘娘,薨了!”

再次听了一遍之后,贾母只觉眼前一黑,向后便倒。

慌的众人扶的扶,抬的抬,掐人中的掐人中。

就在众人手忙脚乱的时候,那边,王夫人也是一声不响,直接晕了过去。

众人自然又少不得一阵慌乱。

其他众人,包括王熙凤、李纨等人在内,都是一边忙碌着,一边垂泪不已。

所谓树倒猢狲散。

他们荣国府能够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全指靠着宫里的娘娘。

如今宫里的娘娘薨了,那他们荣国府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虽然东府还有个冠军侯族长在,然而两府终究是分了家的。

并且东府的冠军侯,和他们荣国府,也实在说不上亲近来。

甚至双方,还有矛盾。

冠军侯当年还曾发誓,此生不再踏足荣国府半步。

好半晌之后,贾母和王夫人,才幽幽醒来。

她们不由失声痛哭,连带着王熙凤和李纨等人,也都跟着大哭了起来。

一家子女人齐齐悲鸣,真真是到了听者伤心,闻者落泪的地步。

好半晌,方才止住了哭。

贾母忙询问,娘娘是怎么薨的。

林之孝家的忙是说道:“刚才宫里的公公说道,咱们家娘娘,是得了急症,昨儿夜里患了病,到今儿一早就不行了。”

“因为怕防备着是什么不好的病,免得过了人,因此娘娘咽气之后,就被拉去烧掉了。”

贾母和王夫人听了,都无限狐疑起来。

她们上个月还曾去看过娘娘,当时还好好儿的。

怎么能这般快法,这才一月功夫,昨儿夜里得了疾病,今儿一早就不行了?

这里面,必定有什么隐情。

只是,宫里的事情,她们心里便是再狐疑,再不甘,再愤恨,哪里敢带出半点来。

如今她们只是哀痛,娘娘忽然间没了,今后,她们荣国府,又该何去何从?

一时间,众人都是散去。

整个荣国府上上下下,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而到了下午,工部侍郎家,便派人上门退亲。

荣国府上上下下,虽然十分恼怒。

心里暗骂着工部侍郎忒不讲究。

他们家娘娘这边才薨了,那边马上就来退婚了,简直不要太过势利眼。

然则,如今娘娘薨了,他们就更加不敢得罪工部侍郎,只能含恨答允下来。

而数日之后,王子腾竟然被举报吃空饷、贪污受贿、买卖官职、里通外国,暗中将大夏武器私卖给满清等罪名。

永隆帝听了之后,不由大怒不已。

命人查实之后,当即将王子腾一家人捉拿下狱,抄没了王家。

这一行动,实在太过迅疾。

在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王家就已经被抄家。

这让王夫人和王熙凤,越加惶恐。

王家可是她们两个的娘家,她们在贾家,也多亏娘家撑腰,她们才能有如今的地位。

王熙凤更是在和贾琏抄家的时候,多次提起过,我们王家比你们贾家差了什么?

别让我恶心,我们王家扫扫地边子,也够你们贾家过一辈子的了。

而如今,她们的娘家被抄家了,她们既悲痛,又惶恐。

她们又想拯救王家,又怕被王家牵累,又恐惧没了娘家靠山,日后在贾家的日子,怕也要不好过起来。

而更讽刺的是,抄家的时候,在王家抄出的现银,就有一百六十万两之多。

而王家暗中借的贾家的四十万两银子,至今王家都没还清。

如今也只还了十几万两而已,王家还一直在哭穷,说他们家没有银子。

但凡有银子,早就还清了的。

而如今一抄家,才知道他们家竟然现银都有一百六十万两。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讽刺。

就连王夫人得知此事之后,都羞愧到不敢见人。

三日之后,贾琮也接到了这一消息,忍不住在心里叹息了一声。

虽然有了自己这个变数,不但成为冠军侯,并且还镇守蓟州。

但是元春,还是死在了宫里。

看样子,是有人不愿意元春肚子里的孩子出生。

而元春一死之后,王家毫不意外的,马上就被抄家下狱。

下一步,是不是就要轮到荣国府了?

一时之间,贾琮倒是猜不透到底是宫里的太上皇出手,还是秦相等保守派一边出手了。

好吧,他们本来也都是一边的。

贾琮开始猜测起了他们的用意来。

贾王史薛四大家族,本来就应该遭到清算。

就算自己出现,也并没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当然,多少还是会有改变的。

比方说,哪怕荣国府遭到清算,宁国府,也必然安然无恙。

比方说,薛家未必就会遭到清算。

薛家遭到清算,原因大约便是薛蟠的人命官司的缘故。

而如今,薛蟠的人命官司,已经被自己化解掉了。

而至于荣国府会不会遭到清算,贾琮一时之间也猜测不透。

贾琮不知道永隆帝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暗中保下荣国府。

毕竟,自己可是镇守边境的节度使。

不过,自己和荣国府不和,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保不保荣国府,还真的是两说的事情。

而接下来,贾琮又开始思索起,若是荣国府遭到清算的话,自己该如何应对?

为他们求情是万万不可能的事情。

且先看看荣国府若是遭到清算,会被清算到哪一步吧?

如果要被抄家流放的话,到时候,自己倒是要保下几个人来。

至少三妹妹和大嫂子等人,是要保下来的。

不过,若是自己在蓟州城的话,太过遥远,却是不容易将她们保护下来。

既是如此,最近还是回去一趟的好。

嗯,林妹妹有了身孕,如今已经好几个月了,也不知她如今身子如何?

回家一次也好。

想到此处,贾琮叫来城中官员和将领,好生叮嘱了一番。

然后,他开始书写奏折,他制定了一个计划,准备这几年时间里,就开始收取燕云十六州剩下的十五州。

就从临近的三洲开始,逐步收复。

而这个计划,太过重要,贾琮准备回京城亲自面圣禀报。

好吧,贾琮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自然是真的。

但是哪里需要回去面圣禀报?

只是他身为蓟州节度使,没有旨意,是不能擅自离开蓟州城的。

去年年底回去,已经是破例了。

如今更是不好随随便便就离开的。

因此,他才找了这么个借口。

不过,贾琮相信,只要永隆帝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就必然不会拒绝他这个请求的。

很快,奏折就用信鸽传递了出去,贾琮开始等待起来。

……

且说京城之中,这几日,有御史开始上奏弹劾荣国府。

这些御史,弹劾的是荣国府中大房嫡子媳妇王熙凤,包揽诉讼以敛财,逼死人命两条。

在外放印子钱,致使三家卖儿卖女,两家家破人亡。

这些,都是实打实有证据可查的,还有其他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例如善妒等罪名,倒也不需多提。

这些御史,便如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顿时成群结队扑咬上来。

永隆帝听了也是大怒,忙令京兆府去彻查此事。

王熙凤做事,有小聪明而少大智慧。

正所谓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她仗着贾家还有王家的势,恣意妄为的时候,何曾想到会有清算的一日?

因此,许多事情做的,并不机密,被人轻易查到首尾。

人证物证俱在,证据确凿。

京兆府当即命人上门拿人。

荣国府中,贾母等人,得知此事之后,顿时惊怒不已。

怒的是王熙凤竟如此胆大妄为,做出如此不知捡点之事。

惊的是如今娘娘已薨,王家刚刚被抄家。

如今御史只怕又盯上了他们荣国府了。

这该如何是好?

荣国府中,京兆府的差役登门要人,正在前厅喝茶。

贾家终究是一门双国公的勋贵之家,即便是京兆府的官差,也不好去内宅拿人的。

便有小丫头子飞奔去将消息告知王熙凤。

王熙凤听了,惊的面无人色,险些晕倒过去。

恰好此时贾琏在家,慌的她忙跪倒在贾琏面前,抱着贾琏的腿大哭道:“二爷救我!”

此时,贾琏也是惊怒不已。

他忍不住一巴掌扇到王熙凤脸上,又一脚将她踹开。

“你这泼妇,你在家里要强也就罢了,为何在外面也敢如此胡作妄为?”

“你自己作死也就罢了,却是将我贾家也拖入到泥淖之中!”

“我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了,怎么就娶了你这等泼妇?”

“人家说家有贤妻不遭横祸,娶了你这样的毒妇,却是生祸的根源!”

王熙凤脸上火辣辣的疼痛,肋骨处更是被踹的麻木起来,也不知肋骨断了不曾。

她嘴里血腥味弥漫,此时却是顾不上这些疼痛。

她终究还是有几分小聪明的,知道贾琏指望不上。

她也顾不得脸面礼仪,起身向外就跑,直奔荣庆堂而去。

外面婆子丫鬟小厮,见到二奶奶披头散发,满脸泪痕,一边脸颊带着一个掌印,胸前还带着一个大脚印的狼狈相。

都是吃惊不已,忙各自躲避不迭。

王熙凤却也顾不了这许多,飞奔进荣庆堂中,进了门,几步跑到贾母身前,跪倒在地,抱着贾母的腿,失声痛哭道:

“老祖宗救我!”

此时,贾母脸上的皱纹,却是比往日更多了三分。

脸上已显出苍老之色。

此时,贾母也是满脸泪痕,她拍着王熙凤的肩膀说道:

“凤丫头,你糊涂啊!你怎敢背着我和你婆婆,在外面做出这许多胆大妄为的事儿来?”

“若是其他小事,我便是豁出这张老脸来,也要保下你,只是如今你做出这等大事来,你让老婆子还如何保你?”

王熙凤大哭道:“老祖宗,孙媳知道错了,以后再不敢了,以后孙媳定会好好孝敬您老人家和公婆。”

“还望老祖宗念在伺候您一场的份儿上,救孙媳一条性命。”

王熙凤自然是知道,自己的罪名是极大的。

但是这罪名,其实可大可小,哪家子勋贵,还没作出点子出格的事情来?

若贾母一心想保她的话,只要亲自出面,到宫里求求情,荣国府只需要掏一些银子出来,此事也就算过去了。

此时就看老祖宗想不想保下她了。

而贾母,听到王熙凤的话之后,则是哭道:

“凤丫头,老婆子何尝不想保下你?只是,如今多少御史弹劾我贾家,多少双眼睛盯着我荣国府?你让老婆子如何保你?”

听到这里,王熙凤彻底绝望起来。

她知道,老祖宗保她,也是要耗费人情的。

而人情,用一次便少一次。

老祖宗显然不愿意因为保她,而浪费掉一次人情。

想到此处,王熙凤不由哭道:“老祖宗,你好狠的心!难道你就眼睁睁地看着孙媳抛头露面,去京兆府受辱不成?”

贾母哀叹道:“凤丫头,你不为你着想,也要为巧姐儿多想想。”

“若是你抛头露面被拿进京兆府受审,巧姐儿可就成了罪妇之女,将来她还如何嫁人?”

听完这番话,王熙凤顿时浑身冰凉。

原来老祖宗非但不肯保下她,竟还要她自己了断,免得被拿入京兆府,丢了贾家的脸面。

她万没想到,老祖宗,竟如此狠心!

原来素日老祖宗对她的疼爱,都是假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2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