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七十一章:弱冠系虏请长缨,岂让儒冠误此生

书名: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此时,满清大将图海不由问道:“皇上,不知接下来,我们要从哪个方向南下为好?”

康麻子环顾众臣问道:“不知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此时,议政大臣索尔图说道:“皇上,奴才以为,我们可以在燕云十六州全都做出南下入侵的姿态。”

“这样一来,势必会引起大夏重视,屯兵边境,以抵御我天兵。”

“而如此一来,大夏边境防线薄弱,我们即可借机在蓟州出兵,一举拿下草谷县。”

“然后以草谷县为中心,不断屯兵蚕食大夏疆土。”

兵部尚书明珠附和道:“索大人所言极是,兵贵神速,蓟州乃是南下通道。”

“我们可以陈兵蓟州,大举入侵,迅速占领大夏江北之地,夺走大夏半壁江山。”

“而等我大清将这些地方都消化完成之后,便可以挥师南下,灭掉大夏,从而占据中原这花花江山。”

索尔图和明珠说完之后,其他大臣,也都纷纷附和。

他们都觉得索尔图和明珠的策略可行,并且很容易实施。

此时,固伦长公主则是说道:“皇上,不可。”

“我们大清八旗子弟,的确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然则我们兵力,还是太少,我们固然可以在短时期内攻克大量大夏城池。”

“然则这些攻克下来的城池,要不要分兵镇守?”

“而我大清八旗子弟,总数不足二十万,分兵过多的话,又如何有足够的兵力继续攻占大夏城池呢?”

“若大夏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局势对我们,反倒是不利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胃口太大,有可能会被撑死的。

因此,固伦长公主说完之后,康麻子还有几个大臣,都陷入沉思之中。

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长公主所言,极为有道理的。

半晌之后,兵部尚书明珠不由问道:“长公主,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呢?”

固伦长公主说道:“依我之见,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我们可以先声夺人,占据大夏一部分城池,然后接下来,并不用急着推进。”

“甚至可以和大夏进行和谈,让他们年年进贡。”

“等我们消化掉占领的地盘之后,再做推进也不迟。”

“我们要做的,就是打断他们的脊梁,让大夏畏我大清如虎,让他们不敢生起与我们为敌的念头。”

“这样一来,他们势必会步步退缩,直至让出整个江北!”

闻言,康麻子不由点头说道:“善!”

其他诸位大臣,也纷纷点头不已。

……

宁国府,演武场中。

贾琮正在指挥贾家五十一个准备参军的贾家子弟还有奴仆,进行军阵演练。

经过多日的训练和配合,他们的军阵演变越加醇熟。

他们每个人的精气神,也发生了惊人的转变。

统帅经验+1

统帅经验+1

一刻钟之后,贾琮停止训练,解散了队伍。

打开熟练度面板。

【统帅(熟练):22/200】

经过这段时间不断的肝经验,统帅已经被刷到了熟练的境界。

当然了,这段时日,其实贾琮每日亲自训练的时间都是极短的。

每日训练时间,也就一刻钟左右。

这么短的时间,并不会引人关注。

绝大多数时间的训练,都是焦大在主导。

而贾琮发现,即便不是他亲自训练,但是只要被训练之人有所提升,最终经验也都会加在他身上去的。

这也是他能够在短时间内,将统帅经验晋升到熟练境界最重要的原因。

嗯,熟练境界的统帅能力,暂时勉强够用了。

至于其他盔甲兵器之类,也需要等动乱参军之际,才能进行打造。

……

且说朝堂之上,短短几日功夫之内,便是收到各地边境急报。

燕云十六州的满清驻军,都厉兵秣马,蠢蠢欲动。

甚至多州的满清骑兵,都出动骑兵,到和大夏接壤地打草谷。

打草谷一词,最早是从契丹而生。

契丹主曰:‘吾国无此法。’乃纵胡骑四出,以牧马为名,分番剽掠,谓之‘打草谷”。

而满清在占据大夏燕云十六州之后,每年秋收时节,也都少不了会打草谷,纵兵掠夺一番。

不过以往不过是小打小闹,从未像今年这般,整个燕云十六州都在蠢蠢欲动。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些边境奏报,让大夏君臣,都无比紧张起来。

其实满清正统八旗骑兵,总数也不到二十万之数。

分散到燕云十六州的正统八旗兵,更是有限的很。

一般不是十分紧要之地,大约也就只有三五百人八旗骑兵而已。

其他守军,大多都是依附满清的蒙古军,或是投诚满清的汉军。

燕云十六种的大部分城池,满清的守军都有限的很,可能也就一二万人。

单凭这些兵力,顶多也就掠夺一番,是不可能大举进行入侵的。

然而如今满清摆出这副架势来,绝对不会是虚张声势而已。

接下来,只怕他们会从某一地,大举入侵大夏。

战争,又将来临!

接下来,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开始商议起对策来。

以秦相为首的保守派,力主派遣使者前往满清,进行和平谈判。

而以寇相为主的主战派,则是力主加强边境防范,随时求援。

集结大军,随时准备和满清开战。

而最终,永隆帝一锤定音,决定双管齐下。

一边派遣使者前往满清,寻求和谈,一边积极备战。

大夏军队的战斗力,是比不上满清的八旗子弟的。

如若不然的话,大夏也不会丢掉燕云十六州了。

而满清亡大夏之心,一直不死。

而今,满清小皇帝主政,大约便是要对大夏发起攻击,准备逐步蚕食大夏了。

此时,便是一力主战的永隆帝,心里也不免彷徨起来。

满清军力太过强大,真正到了倾国之战的时候,永隆帝心里,也是毫无把握的。

旬日之后,秦相派出的使者团,从满清传递回来消息。

满清同意和谈,而他们提出的条件是,让大夏割让江北之地。

从此满清和大夏,隔江而望,永结友好。

割让江北之地,几乎算是将大夏半壁江山,拱手让人。

若是谁敢答允这个条件,绝对将会被万民辱骂,千年万年,也将被钉在耻辱柱上,不得翻身。

不要说永隆帝和寇相等主战派,就连秦相等投降派,都不敢答允下这个条件来。

于是,大夏方面,断然拒绝了满清的羞辱性的条件。

并且表示,既然满清没有诚意,那便开战便是!

接下来,满清再次退步,表示只要大夏愿意割让代州、定州、易州三洲之地,双方就可以签署停战协议,两国永结同好。

而这一次,满清看似退步,实则和割让大夏割让整个江北,并没有太大区别。

燕云十六州,本身就是中原地区堤防草原游牧民族的屏障。

他们占据燕云十六州,真是进可攻,退可守。

而代州、定州和易州三洲之地,正好填补了燕云十六州南面的空缺。

割让这三地之后,大夏北部,将再也无险可守。

因此,大夏再次拒绝。

然后,满清再次提出新的要求,那就是让大夏割让代州,两国即可永结同好。

直到此时,满清才显露出了真正意图。

原来他们一直想要的,就是代州,前面两次提出的条件,只是狮子大开口而已。

代州对大夏来说,是一处极为紧要的位置。

因为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雁门关,便在代州。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北宋初期,雁门关一带是宋辽激烈争夺的战场。

爱国将领杨业任代州刺史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以后,曾多次以少胜多,大败辽兵,当时人们誉杨业为“杨无敌”。

雁门关是燕云十六州之外的一道重要屏障,岂可拱手让人?

至此,永隆帝和寇相等人,也洞悉了满清的狼子野心。

知晓他们从始至终,都没有和谈的打算。

不过,以秦相为首的保守派,则是觉得,满清一让再让,如今只是割让代州而已,并非不可谈。

若是割让一个代州就能换来和平的话,也未尝不可。

主战派和保守派在朝堂展开激烈交锋,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最终,永隆帝一锤定音,拒绝割让代州,果断准备迎战。

接下来,永隆帝向代州增员了五万大军,以保代州和雁门关万无一失。

此时,贾琮也得知了这一消息。

不过贾琮并不觉得满清会进攻代州。

代州有雁门关,雁门关地势雄奇险峻,易守难攻。

想要攻克雁门关,必须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满清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可以选择进攻的方位不要太多。

他们怎么可能会挑一个最难啃的地方来进攻呢?

只是,站在大夏的角度来说,代州和雁门关,位置至关重要,却也是不得不防。

两国局势不断恶化,消息开始传播到了民间。

京城百姓,无不惶恐不已,就连街上的气氛,都为之肃穆了几分。

一些世家豪门,富商、地主,已经做好了南下的准备。

而对贾琮来说,则是他参军的机会即将到来。

最近这一段时间,贾琮也不用再遮遮掩掩,而是加大了肝属性的力度。

他的统帅能力,也在快速增长之中。

眼见着,再有一些时日,便能够肝到小成境界。

……

九月初三日,满清大将图海,率两万正黄旗骑兵,八万蒙古军。

自蓟州出,杀向草谷县。

草谷县一万守军,尽管事先有所警惕。

但也断没料到,满清会从蓟州入侵。

准备不足之下,一万守军,几乎被屠杀殆尽,守将以身殉国。

草谷县被图海拿下。

并且图海不曾停歇,稍作整顿,继续南下,一路攻城掠寨,三日功夫,连下三城。

因为有了前面城池的预警,后面城池,加大了防护力度。

这才稍稍止住了满清进攻的步伐。

这些守军,一边组织人手尽力防守,一边忙发八百里加急,向朝廷求救。

接到军情之后,永隆帝不敢怠慢,忙任命一等伯牛继宗为平北大将军,率领十五万大军,前往蓟州而去。

务要抵挡住满清的攻击,并且夺回被满清夺去的城池。

至此,大战拉开帷幕。

京城诸多百姓,越加惊慌。

此时,贾琮猜测,牛继宗,怕是阻拦不住满清的进攻。

虽然牛继宗率领的兵力,比满清多出一半。

但是双方勇武,并非一半兵力所可弥补的。

牛继宗是善守之将,并不善攻。

若是给其一座坚城固守的话,牛继宗能够发挥出最大能力来。

然而这一次去,并非是单纯让其守城啊!

并且满清大军也十分狡猾,断不会让其老老实实待在城中固守。

因此,自己还是等牛继宗败上一两场再去参军比较好。

雪中送炭要好过锦上添花。

而在这段时间,贾琮还要针对八旗兵,做一些针对性布置。

八旗兵,绝非只有骑兵和骑射。

实际上,单纯的骑兵、骑射,并不难对付。

而八旗兵,其实是多兵种混合的军种。

有轻骑兵、重骑兵,还有重甲军,轻步兵等兵种。

明末徐光启曾有过这样一段描述:

臣又见在辽回还人等,言贼兵所带盔甲面具臂手,悉皆精铁,马亦如之。故鲜营对垒,被奴步兵骤进,将拒马木登时撤去。鲜兵非无铳箭,而无可奈何者,甲坚故也。

可见八旗军的重甲军,也是他们十分倚重的兵种。

而他们的骑兵,通常只会用来袭扰,或是两军大战时,骚扰侧翼。

当然了,八旗最强悍的兵力,自然还是以骑兵为主。

而针对八旗军的作战手段,贾琮倒是可以提前做一番布置。

此时,贾琮的手工就派上了用场。

此时,他的手工经验,已经达到了完美境界。

这段时间,贾琮十分忙碌。

每日不是在肝经验,就是在手工制作一些东西。

这些东西,以后在战场上,都是能够用得上的。

并且这些东西,也唯有他一个人能够制作出来。

也唯有他满经验的完美境界的手工技能,才能制造出来的。

因为忙碌,导致都冷落了妻妾丫鬟子。

这一日,贾琮又是忙碌一整日功夫。

晚上洗了澡,他去了林黛玉房间。

一阵雨水之欢之后,两人相拥而眠。

林黛玉轻声问道:“夫君,不知这些时日,你在忙碌些什么呢?可否有妾身能够帮得上忙的地方?”

听到林黛玉的话,贾琮心里有些愧疚。

这些日子,倒是冷落了林妹妹的。

贾琮不由说道:“娘子,我也快做好了的,并不用你帮忙。”

“你只放心,等忙过这段时日,我再好好陪你不迟!”

林黛玉忽然幽幽问道:“夫君,你是不是过段时日要去上阵杀敌?”

林黛玉这句话,让贾琮身体不由一僵。

林妹妹果然冰雪聪明,自己不想让她担忧,还想着过些日子,等要去参军的时候再告诉她也不迟的。

这样也能让她少担忧几日。

但没料到,她竟是自己就看出来了。

贾琮忍不住问道:“娘子,你为何会这么问?”

林黛玉轻声说道:“夫君,你曾说过,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你乃是顶天立地的真男儿,国家有难,你又怎会坐视不管?”

“自从上次冯公子找过你之后,我就察觉到你有心事。”

“等满清边境战事起来之后,我便是猜到了夫君你的心思。”

她早就猜到了,但是却迟迟没有询问过。

现在大约觉得,我快要走了,这才忍不住问了出来。

贾琮紧紧抱住林黛玉,低声说道:“娘子,并不是我要瞒着你,只是……对不起!”

林黛玉反抱住贾琮,轻笑道:“夫君,你是顶天立地的真男儿,又何须向我致歉?”

“你并非是我一个人的夫君,你更是大夏的英雄!”

“我懂夫君的心思,弱冠系虏请长缨,岂让儒冠误此生。”

“只望夫君上了战场,还记得,家里有一个妻子,倚闾而望,等你归来。”

弱冠系虏请长缨,岂让儒冠误此生!

林妹妹,果真是懂自己的。

贾琮要参军,虽然是因为听从了冯紫英的劝说,想要手握兵权。

然而何尝心里没有驰骋沙场,上阵杀敌的心思?

手握熟练度面板,练就了一身的本领。

如今有了施展的平台,若是不能上阵杀敌,一辈子只舞文弄墨,岂不辜负了这身本领?

原来林妹妹刁蛮任性小气的表象之下,却是如此善解人意,通情达理。

这时候,林黛玉忽然说道:“夫君,我,我想给夫君生个孩子。”

“不但是我,就是琴丫头还有紫鹃、晴雯她们那里,也盼夫君忙碌一些。”

这是在为他留后了。

这一上战场,生死难料。

若是贾琮无后的话,这诺大的宁国府,怕是很快就要被人吃干抹净。

林黛玉想给他留后的心思,自然是能够理解的。

只可惜,先前的时候,贾琮并没有想要孩子的打算。

只因为他倒是成年了,今年十八岁。

而林妹妹今年才十六岁而已。

都还没怎么长开呢!

最好是等她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再要孩子也不迟。

不能再长了,再长的话,必然会引得人闲话的。

因此,这段时间,贾琮都是计算着生理期来的,就是避免林妹妹果真有了身孕。

而今日,恰是她的安全期。

这会子便是想要,也是要不了的。

不过这倒是不好给她解释的。

因此贾琮也少不得忙碌一番。

接下来数日,贾琮在林黛玉催促之下,少不了一番辛苦。

这一次,贾琮倒是不好推测众女能不能怀上了。

其实一直以来,他都是计算着众女的生理期来的。

林黛玉毕竟是正妻,没什么意外的话。

贾琮还是想让她第一个怀上孩子的。

这样以后能够避免许多麻烦。

只是如今因为要上战场的缘故,到是顾不得这么多了。

众女之中,还真有两个在危险期的。

也不知道这一次能不能怀得上。

……

而这段时日,战场局势,也如同贾琮所预料到的那般。

牛继宗很快便吃了两次败仗。

牛继宗率领十五万大军,分驻到前线的三座城池之中。

这三座城池,呈掎角之势,可相互守护。

而这一次入侵的清军,也只有十万大军而已。

十万大军,想要攻打下这三座城池,无异于痴人说梦。

然而清军如同贾琮所预料的那般,十分狡猾。

他们根本就没有进行攻城。

八旗勇猛在于其骑兵和重甲兵,而这两个兵种,都不善于攻城。

或者说,八旗兵本身就善野战,而不擅攻城战。

况且没有双倍的人数,也很难攻下城池来的。

而满清的兵力,甚至比这一次牛继宗带来的兵马还要少了一半。

他们又怎么可能会选择攻城呢?

满清大将图海,完全没打算去攻城,而是派出手下士兵,四处掠夺。

甚至抓到一批大夏百姓,到三座城池之前,当众斩首。

甚至还会脱光女子衣服,然后满清弓箭手,以之为猎物,进行射杀。

偏生他们还故意不一下射杀,他们故意避开要害,往往让这些女子,身中数十箭,最终在地上爬着,流血过多而死。

城墙上的夏军,看的睚眦欲裂,恨不得跳下城墙,将这帮畜牲,统统斩尽杀绝。

对此,牛继宗也是恨得牙根发痒。

牛继宗自然知道,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坚守不出,任由清军掠夺。

因为这三座城池不破,清军其实也不敢太过深入掠夺。

毕竟这三座城池,已经阻断了他们的归路,他们必须要堤防被大夏大军围困。

因此,固守才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牛继宗,他真的不能选择固守不出啊!

他率领十五万兵马,眼睁睁地看着满清大军烧杀抢掠,四处掠夺而不为所动。

那他这个大将军怕也当不多久了,很快就会被撸下去。

甚至还要被抓回去下狱,连他这个一品伯能不能保住都是未知之数。

因此,尽管极不情愿,牛继宗也不得不派出骑兵,去拦截四面掠夺的清军。

而这样一来,正中清军下怀。

他们四处掠夺,本就是为了引出大夏大军的。(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84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