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六章:翰林院报道,状元待遇

书名: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五天时间,能够做到这等地步,宝琴一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别的不说,单说需要重铸这些字模,就不知道需要动用多少人力和财力。

如果按照正常速度去做的话,怕不要几个月乃至半年时间,才能建立起一套这样的字模出来。

更不要说,字模铸造完成之后,还要将字模组合起来,然后一版版的试印,直至达到理想的印刷质量为止。

想到此处,贾琮忍不住说道:“琴妹妹,这报纸,印的很好,你做的很好。”

“这几日,想必你一定十分操劳,辛苦你了的。以后做事,也不用这般急迫,还是保重身子要紧。”

听到贾琮这番话,宝琴心里如同吃了蜜一般甜蜜,她抿嘴笑道:“能为琮三哥做事,我才不会觉得辛苦呢!”

薛宝琴这一笑,顿时让书房内,多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看着薛宝琴娇俏可爱的模样,贾琮一个没忍住,走到她身边,伸出手臂将她搂进了怀里。

薛宝琴身体瞬间僵硬,不过很快,便是放松下来。

两人就这么静静地抱着。

此时无声胜有声,别有幽愁暗恨生。

半晌之后,贾琮才松开手来。

薛宝琴轻声说道:“琮三哥,我先回去了呢,等有空了,再来看你。”

贾琮点点头,将她送出门去。

贾琮倒也没有多送,毕竟薛宝琴的身份,只是妾室,若要将她送出院去,反倒要让她坐蜡的了。

送走薛宝琴之后,到了傍晚,贾琮直接拿着样刊,去了一趟寇府。

今日寇相上值,就只能等到下值之后,才能寻到寇府。

见到寇相之后,贾琮将样刊拿给寇相。

寇相翻阅了一番之后,点头说道:“琮哥儿,这大夏月报,做的是极好的。”

“比为师想象中的,还要好的多。”

“这样,等明儿我拿去皇宫,等陛下御览之后,若没什么问题,你便回来准备印刷发布。”

“是,师傅!”

……

第二日寇相依然是要上值,贾琮准备等傍晚的时候再去一趟寇府,便知端倪。

不料才刚正午,寇相竟是亲自登门。

慌的贾琮忙迎接出来,一边请寇相进府,一边说道:“师傅有什么吩咐,只管叫弟子过去便是,怎还劳烦师傅跑这一趟呢?”

“对了,师傅今儿不是上值吗?如今还不到下值的时间,师傅怎么得空到我这儿来的?”

寇相无奈说道:“是陛下吩咐为师来的,为师也不得不跑这一趟啊。”

听到寇相的话,贾琮不由吃了一惊,连忙问道:“师傅,难道是报纸有什么不妥之处?陛下特意让师傅跑了一趟?”

寇相笑道:“报纸倒没什么不妥之处的,陛下甚至说编纂极好,可一字不易地刊印出来。”

“不过陛下看了你写的章回之后,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下文,便命为师走了这一趟,让我来拿后面的草稿。”

听到这里,贾琮这才松下一口气来。

并且是意外之喜。

没想到,射雕的魅力竟有这般大。

就连永隆帝看了,都迫不及待地想看下文。

那只要流传开去,在民间传播起来,速度想必就会更快了。

接下来,贾琮拿出已经写完了五回的草稿,交给寇相。

寇相也并没有多做停留,拿着草稿,径自离开。

贾琮亲自将之送出门去。

……

接下来,贾琮又将薛宝琴叫来,然后将样刊交给薛宝琴,让她回去之后全力印刷出两万份来。

中间贾琮当然少不得要占一番便宜的。

而薛宝琴也和林黛玉不同,薛宝琴不但不忸怩,甚至还能稍微配合一二。

这也让贾琮越发尽兴。

当然了,这也是妻和妾之间的区别了。

正所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得着不如偷不着,便是这个道理!

又过了一日之后,便到了去翰林院报道的日子。

这一日,贾琮一早便起床,换上了官衣。

这一套衣服换上之后,尽显贾琮儒雅气质。

端的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一时之间,晴雯、香菱和红袖三个丫头,竟是有些看直了眼。

几个丫头,一直将贾琮送出府去。

上了马车,不多时,便是来到翰林院前。

荣国府和宁国府,本就是御赐的国公府。

这里位置,距离皇宫也是极近的。

翰林院其实是个清水衙门,翰林院十分清贵,但是并没有什么油水可捞。

要不然,也不会落得个穷翰林的说法。

不过,翰林院的职权却不简单。

翰林院不但负责起草诏书等文书,并且还有克经筵官,专门负责给皇上讲书。

非翰林出身死后不得谥以“文”字,而文字的谥号,可是文官最高的追求了。

大夏的翰林院设在御河桥旁,东边邻近玉河。

大门向北开,有三重门,第三座门叫登瀛门,意思是翰林好似登瀛州,到了仙境。

到了翰林院门口,贾琮下了马车,挥手让车夫离开。

然后等下午下值的时候,再来接他不迟。

在翰林院门口,和贾琮同科的新晋进士,已经悉数到来。

贾琮恰好是最后一个。

见到贾琮之后,这些同年,马上上前向贾琮施礼问好不一。

贾琮和他们周旋了一番,然后一行人,都请贾琮先行。

作为连中六元的状元公,贾琮也并没有推辞,率先向里走去。

进入翰林院之后,头一进是署堂,为七开间的厅堂,堂中设有大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公座。

西边五间厅堂叫读讲厅,东边也有五间厅堂叫编检厅。东还有状元亭。

再进去是七开间的穿堂,东边五间厅堂叫待诏厅,西边的叫典簿厅。

再进去是后堂,五开间,向南,中设宝座,是专为皇帝来院时坐的。

后堂东西两边长屋是藏书的库房,后堂南还有一所明代命名的敬一亭。

这些新人来到之后,先进了署堂,先行报到。

很快,翰林院的掌院刘鸿生出现在众人面前。

一干新晋翰林,都忙向他行礼道:“拜见刘掌院。”

刘鸿生微微点头,然后教训了这些新晋的翰林一番。

这大约和后世领导讲话相差无几的训诫,听得贾琮昏昏欲睡。

好容易才挨到刘鸿生训完话,接下来,就到了最重要的事情了。(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8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