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百六十一章:无题

书名:我在红楼肝属性 作者:烟雨织轻愁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21

带兵武将的人选,已经定了下来。

贾环和福察初升虽然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接下来,众人开始商议起了如何调集粮草,运送粮草的问题。

今年大半年下来,华夏大体上来说,都是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

又刚刚征收过秋税,因此自然是不缺少粮食的。

银子就更是不缺了,有粮有钱,调集起来,并不是难事。

殿内众多官员,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很快便是按部就班地分派好了任务。

各方面都安排妥当,贾琮解散了会议。

各部官员,回去之后,自然忙碌这件事情不提。

到了第二日,也并不耽误贾琮带着太后、皇后还有一干嫔妃等,到汤山行宫去度假。

如今正是晚秋季节,汤山行宫,有着满山似火的枫叶。

让人一眼见了,便忍不住被它的美丽所深深折服。

而山中的气息也格外清新。

正如王维所写那般: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众人进了山,掀开车帘向外望去,只觉得心情一下便舒畅了许多。

很快,他们便是抵达行宫之中。

下了车,一帮小家伙,便迫不及待地撒起了欢。

就连太后、皇后,也忍不住走出行宫,在山间走动起来。

见到她们欣然的样子,贾琮脸上,也不由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果然,只有出来走走逛逛,才能让人心情愉悦起来。

看起来,以后没事了,要多出几次门才好。

只是,自己的各种谋划,马上就要提上日程。

只怕以后,未必有多少时间多陪她们出来呢。

不过,倒是可以让人护送她们,让她们自己过来散心。

嗯,或许可以在山上修建一个尼姑庵,让她们用拜佛还愿的理由出来好了。

贾琮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快步追了上去。

众人在一起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甚至就连太后,兴致都十分高昂。

还主动提出,如此良辰美景,怎可无诗呢?岂不是辜负了这等美景?

太后本来也是才女,读过许多诗书的。

她又知道,她的这一众儿媳,都是能作诗的。

因想到此处,便不由提了出来。

而一干嫔妃,自然不会佛了太后的意见。

当下由太后作为裁判,众人都作起诗来。

就连贾琮这个皇上,也没能逃脱。

不多时,众人便写完了诗。

贾琮倒也并没有继续抄袭诗词,而是自己写了一首应景的诗来。

贾琮四书五经可是满级满经验,能够考中状元的水准。

因此即便不抄袭,就本身的诗词水准,自然也差不到哪儿去的。

因此,倒也不用担心不抄袭诗词就不会写了的。

写完之后,太后和众人,一起点评起来。

贾琮也跟着众人一一看了众女所写的诗词。

然后发现,几个后来选秀中选出来的嫔妃,诗才还是不错的,也已到了林薛等人的水准。

而这一次,薛宝钗却是藏了拙。

要知道,原本在大观园中,众女举行诗会的时候,两女可是相互争锋,互不相让。

两人争夺头名的次数,几乎相差无几。

而今日薛宝钗所写之诗的水准,却是要比往日逊色不少。

贾琮便是知道,这宝妹妹是在藏拙,生恐夺了头名,抢了皇后的风头。

很快,便是评选完毕。

贾琮这个皇上,毫无意外的得了第一。

不过这个却不是太后评出来的,而是众女一致将他推到了第一的位置。

而平心而论,今天他写的诗,着实一般。

写诗也是看诗情的,今天他诗才一般,写的也就平平。

不过他是皇上,自然要推他为第一。

第二名便是皇后林黛玉,这个倒不是排资论辈了,而是林黛玉实实在在写的好。

第三是史湘云,第四是沈薇。

贵妃薛宝钗则是落了第,排在了倒数第二名。

倒数第一名则是香菱。

嗯,还有两女晴雯和红袖,这两个是不怎么会写诗的,因此便没有参与进去。

不然的话,她们两个卧龙凤雏,必定会包揽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二无疑。

做完诗之后,众人又是一路坐车赶来的,都觉得疲倦了。

当下便回了行宫,准备歇息片刻好吃午饭。

午饭倒也简单,大半都是就地取材。

有山间竹笋,有从水潭里捞出来的河鱼,还有从山中捕猎来的野鸡等。

而贾琮,好容易出来一回,则是来了兴致。

他忙让人备好烤炉,又要来十几条河鱼,准备亲自动手烤着吃。

而贾琮这边一动手,史湘云就忍不住也跟了过来,并且一起帮忙打起了下手。

而薛宝琴、晴雯、红袖等女,也嘻嘻哈哈地跟着过来帮忙。

这让沈薇等女,深以为异。

皇上和她们认知中的皇上并不一样呢!

不过,这样的皇上,才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夫君。

这让她们,反倒是更加喜欢起来。

吃过饭之后,休息了会子。

下午众人又准备去水潭边玩耍。

在水潭边闲坐煮茶,自然是极悠闲的去处。

而贾琮,则是准备拿着钓竿去钓鱼。

贾琮前世,虽然不是资深钓友,但没事的时候,也喜欢钓几杆的。

而薛宝钗几女,也跟着贾琮去钓鱼。

林黛玉则是陪着太后饮茶。

几个小家伙,玩的可开心了,一个个东奔西跑,直接玩疯了。

不多会子,他们看到父皇他们正在钓鱼,他们也眼馋起来。

而他们因为年纪小,又不敢去要钓竿钓鱼,必定是不被允许的。

因此,他们便偷偷向侍奉的宫女要了针线来,自己敲弯了,拴上线,制作了简易的钓钩出来。

不多时,他们就来到贾琮不远处,也跟着钓起了鱼。

贾琮见有侍卫紧紧跟随在他们身边,安全没什么问题,也就懒得理会他们了。

这些小家伙,也不过是看着好玩,一时兴起罢了。

只怕用不多久,他们就会没了兴致,跑去玩别的去了。

今日也不知是没打好窝,还是这水潭里的鱼被惊了的缘故,贾琮迟迟没能钓上鱼来。

不过钓鱼嘛,重在钓的乐趣,而不是真正要钓多少鱼上来。

那些没钓到鱼的空军,都这么说,咳咳。

就在此时,旁边则是忽然响起哗啦声,随即又传来惊呼声和叫好声。

贾琮忍不住转头看去,却是发现,太子贾苍,竟是用手提着绳子,钓上一条大鱼来!

好吧,这鱼其实也并没有多大,左不过一二斤的样子。

而其他皇子、公主,不由纷纷拍手叫好起来。

也不用他们亲自动手,自有侍卫上前,帮忙抓住鱼并且收好。

贾琮的眼神开始不对劲了。

我去,老子在这里用豪华鱼竿,事先认真打窝,钓了大半天了,还一条鱼都没钓上来呢。

那边那小子,就随便用根绳子拽着,一会功夫就钓上一条鱼来了?

你这样会显得我很笨好不好?

就在贾琮正在心里腹诽的时候,太子贾苍,竟然再次钓上一条鱼来,甚至比第一条还要大上一些。

围着太子的一群弟弟妹妹,更是大声欢呼起来。

甚至还有小家伙喊道:“太子哥哥好厉害,比父皇厉害多了,父皇连一条鱼都不曾钓出来呢,太子哥哥这一会子功夫,就钓上两条来了。”

听到这番话,贾琮脸色更黑了。

然后贾琮就听贾苍说道:“父皇乃是一代圣君,日夜操劳,哪里是认真在钓鱼?不过是来散心消遣罢了。”

听到这里,贾琮脸色才略略好看了一些。

看样子,这小家伙还是懂事的,知道给老子一个台阶下。

然后就听贾苍继续说道:“因此,父皇钓鱼不如我,也是极为正常的事情,你们不要嘲笑父皇。”

闻听此言,贾琮脸不由一黑,忍不住在心里给贾苍记了一笔。

小子,你等着,咱们回去再算账。

又钓了一会子,贾琮终于也钓上来一条鱼,并且还是条大鱼。

少说也有七八斤重。

这条大鱼一上钩,那帮小家伙,顿时呼啦一声围了过来。

都是惊呼不已,纷纷叫嚷着父皇好厉害。

一时间,贾琮的虚荣心,顿时得到极大的满足。

刚才小小的不快,也随之烟消云散。

而到了晚上,贾琮又去泡了温泉。

温热的温泉水,让贾琮浑身的疲惫尽去,只觉得果然是来对了地方。

不过到了第二日,贾琮便不再这么悠闲了。

他人虽然离开了京城,但是朝廷上的大事,还是要他这个皇帝做主的。

因此,朝堂之上,三位大学士都会派人将每日需要他处理的事务送过来。

因此,贾琮虽然出来是散心消遣的,但也不得不在休假的时候处理公务。

而这段时间的政务,大多和接下来攻打交趾有关,贾琮也不得不慎重行事。

贾琮一共在这边待了七天功夫,方才带着太后、皇后等人,返回京城。

而直到离开的时候,众女仍旧恋恋不舍。

一帮小家伙,更是玩野了,不舍得离开。

并且还连连询问,下一次什么时候才能再来。

……

且说贾琮回去之后,就将要修建铁路的事情提上日程。

在消灭交趾之后,让交趾来人修建铁路,他可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真的准备这么做的。

不过交趾人口其实不少的,总共有上千万人口。

这个人口数量,比满清都要多出许多来。

将这上千万人全部都押送到华夏来,也不好安置。

不过,却是可以动员起码超过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人口到华夏来才妥。

并且不用强制,而是让他们自愿、自发的想到华夏来。

华夏先进、富裕、百姓日子过的极好。

而交趾,干脆被中原王朝视为蛮夷之地,日子过的着实艰苦。

因此,只要是给他们机会,相信会有一大部分人,都移居到华夏来的。

自己完全可以明面上设置门槛,严禁交趾人大批量迁徙到华夏来。

暗中则放开门槛,这样一来,就能够让许多交趾人,心甘情愿迁徙到华夏来了。

同时在交趾修建码头,迁徙中原人去交趾。

只要人口混杂居住,用不几代人,整个交趾,就会彻底汉化。

以后他们就再也不会动辄反复了。

而要修建一条到交趾的铁路,是必不可少的。

另外不止交趾,还有向幽州到东北方向,也要修建一条铁路才成。

哪怕是在后世,东北在新中国建设时期,都担任着共和国长子的角色。

另外,向西部也要修建一条铁路。

这三条路线,都极为重要。

当然,最要紧的,自然是去往交趾的方向。

接下来,贾琮找来科研院的人员,让他们开始研发蒸汽火车。

又命他们分段测绘从京城到交趾这一路的铁路路线情况。

铁路修建,不是脑门一热,马上就能开始修建了。

事先必须勘测规划好铁路路线。

确定路线切实可行,才能够动工修建。

而测绘,是需要时间的。

就凭这个时代的测绘技术和能力,贾琮怀疑,估计要以年为单位来计算。

嗯,估计比修建铁路的速度,都快不到哪儿去。

当然,贾琮也不会等测绘完毕之后,才开始修建铁路。

而是准备采用边测绘边修建的方式进行。

这样,不会影响进度。

……

且说冯紫英那边,接到朝廷旨意之后,不由兴奋异常。

不得不说,小师弟真的够意思,并没有忘记这个大师兄。

在小师弟登基之前,冯紫英和他的关系还是极好的。

但是在他奉皇命去了南方之后,和小师弟的联系就少了。

在小师弟登基的过程中,他也没能提供什么助力。

如今他和小师弟之间的维序,也就只剩下师兄弟情分,再者就是娶了贾家三小姐了。

而如今皇上竟然钦点他统兵攻打交趾,并且还给他派了一万步枪手,并五十枚大炮。

皇上果然是念旧情的!

这可是灭国之功,就这么送到他手里了。

冯紫英发誓,这一次出征,他不但要赢,并且还要赢的漂亮。

因此,冯紫英在接到旨意之后,马上准备起来。

带兵打仗不是儿戏,不是过家家。

自然不可能说走就走的,必须要一切都安排妥当才是。

而自然而然的,也少不了要和夫人告别。

冯紫英娶的,便是贾府三小姐探春了。

探春是个十分聪慧能干的女子,当初嫁过来的时候,其实是有些尴尬的。

因为她嫁过来的时候,虽然宁国府仍旧蒸蒸日上,但是荣国府那边,着实有些没落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26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