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不列颠之影

作者:趋时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二百章 阿尔卡季亚文学社

书名:大不列颠之影 作者:趋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7:51

虽然彼得堡天气寒冷,但是相较于伦敦,彼得堡的生活依然有不少优点。

譬如说,亚瑟心心念念的澡堂子。

泡澡这项活动的历史在俄国源远流长,或许是因为俄国以第三罗马自居,所以顺理成章的继承了这项罗马文化中必不可少的社会活动。又或许是如俄国考古学家们考证的那样,由于北国的天气太过寒冷,所以澡堂文化在公元前几世纪的早期斯拉夫文化和芬兰-乌戈尔文化中就已经成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了。

当然,本着严谨的治学态度,以俄国文化研究者自居的伦敦大学历史系毕业生亚瑟·黑斯廷斯爵士更倾向于后者。

毕竟桑拿这种古老的洗浴方式便是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与俄国发源,经过德意志地区向欧洲各地传播的。

为了满足桑拿洗浴的需要,俄国澡堂大多是由木材建成,采用木炭或火炉来加热,蒸汽则通过特制的木制通道进入浴室。而到了彼得大帝时期,俄国的传统澡堂也成了西化改革的一部分,木式结构逐渐被砖石结构取代,彼得堡和莫斯科等主要城市的澡堂也从早期的粗放式管理划分为几个主要的功能区:前厅、浴室、休息室和更衣室。

而为了标榜俄国作为罗马继承人的身份,彼得大帝还鼓励俄国贵族和上层社会人士都要定期使用澡堂。

为此,身为沙皇的彼得大帝自然要身先士卒,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只要稍有闲暇,他就会去澡堂搓顿澡,澡后再来上一顿小烧烤。

有时候,彼得大帝还会邀请亲朋好友和宫廷中的重要人物一同泡澡,在澡堂里与臣子们闲聊放松,甚至在澡堂里听取国务报告。

因此,与沙皇同泡一池子水自然也成了一种相当有面子的荣耀。

也就是从彼得大帝开始,曾经被认为上不得台面的澡堂文化逐渐成了宫廷贵族中的一种风尚。

而随着叶卡捷琳娜大帝开启的全俄城市化改革的进行,俄国的城市数量激增,澡堂文化也随着新城市的设立更加普及并深入到了俄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当中。

而在进入19世纪后,不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不论是农民、工人还是城市居民,每家每户的老人和年轻人都会定期前往澡堂,社区成员常常会一起去洗浴,交流日常琐事,澡堂俨然已经成为俄国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如那句古话所说,在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做事,俄国虽然不是罗马,但它毕竟以第三罗马自居,亚瑟顺理成章的入乡随俗,在彼得堡,他打算像个彼得堡人一样做事。

澡堂内弥漫着热蒸汽与木炭的气息,炉火的跳动与滴水声交织成一首古老的旋律。

蒸汽从炉口缓缓升腾,迷雾般的雾霭将整个浴室笼罩。空气中弥漫着湿润与草木的清香,木头的味道与湿气混合成一种独特的腥甜感。

浴室内,正对着门的长条凳上坐着两个已经蒸的满脸通红的客人,他们的脸庞被蒸汽润泽,皮肤泛红,额头的汗珠在蒸气的滋润下迅速溶解,化为一滴滴的水珠,缓缓滑落,微微喘息的胸膛在温热的空气中不断起伏。

一个身穿灰色麻布浴袍的年轻人推开浴室的木门,手中握着一捆刚刚泡过的桦树枝,他是这里的浴侍。

年轻人看了眼浴室内逐渐稀薄的蒸汽,也不多言语,只是蹲下身,将桦树枝条制成的浴杖浸入炉旁的热水中,轻轻摇晃。

只听见浴杖在水中发出轻微的“嘶嘶”声,散发着淡淡的木香。

然后,他用手轻拍水面,将热水溅向浴室的角落,一瞬之间,稀薄的蒸汽顿时浓郁了几倍有余。

“来了,来,放松。”

亚瑟坐在长条凳上,他现在的模样看起来活像只蒸熟了的龙虾:“这是干什么?”

坐在他旁边的果戈里嘴里念叨着:“英国澡堂没有浴杖吗?”

“我们那里甚至没有澡堂。”

果戈里恍然大悟,随后冲着浴侍招手道:“从我开始吧,我这位朋友没有享受过浴仗按摩,他不一定能接受。”

在亚瑟的注视下,浴侍绕到了果戈里的身后,随后用泡软的浴杖轻轻拍打起了他的背部。

终于看明白了的亚瑟这才开口道:“原来是这个,这东西伦敦也有,但我们那儿使用的浴仗材料和彼得堡有所不同。”

果戈里眯着眼睛一边享受一边问道:“你是说九尾鞭?”

“你怎么知道的?”

“哼……”果戈里睁开眼睛得意道:“我可不是普通的小俄罗斯人,早告诉过你了,我看过很多的英国文学作品,主要是莎士比亚,他是我最喜欢的剧作家。不过除了莎士比亚以外,我还看过不少别的,譬如说九尾鞭就是我从《黑斯廷斯探案集》里看到的。你们这帮英国佬真是一群怪人,你们居然会为了被除了黑色长袜以外什么都不穿的女士抽打而付钱。”

不慎对外输出了错误英国文化的罪魁祸首听到这话,只得厚着脸皮坦诚道:“我记得我在书里明确指出:那只是一小部分人,而不是全部。再说了,您这么看英国,完全是因为您没去过巴黎罢了。您难道不知道巴黎存在许多为观众提供表演并收取适度费用的半裸剧场吗?依我看,鞭子的风气,多半也是法国佬带到伦敦去的。”

“哈,那看来您和法兰西的文化参赞可有的争了。”果戈里笑得前仰后合,转瞬他又顿了一下,扭过头盯着亚瑟问道:“等等,您说《黑斯廷斯探案集》是您写的?”

“怎么?难道非得我带您去伦敦吃顿鞭子您才相信吗?您觉得我的姓氏是什么?我这个文化参赞的头衔又是从哪里来的?”

“亚瑟·黑斯廷斯?《黑斯廷斯探案集》?”果戈里讶然道:“我的上帝啊!难道您真是那位亚瑟·西格玛?”

说到这里,果戈里难免有些妒忌:“我真是羡慕您,您的灵感简直就像喷泉似得,《黑斯廷斯探案集》出了一部又一部,您难道就没有想法卡壳的时候?”

“偶尔也会有。”亚瑟诚实的回答道:“不过那本书不是我一个人的成果,我还有一位话痨似的助手,他是那种无聊至极的家伙,随时随地都有无穷无尽的故事想要讲给你说。我的很多想法,都是他帮忙提供的,比如《探案集》里的最新一部《所罗门王的复活》,就是他的灵感杰作。”

“唉……您看来是真的成名了,不仅凭借稿费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请得起助手,而且还凭借才气混上了文化参赞的职务。而我呢,钱虽然赚了一点,但想要弄个副教授的职位都得寻死觅活的。”

亚瑟笑着回道:“您不是认识茹科夫斯基和普希金吗?您难道就没有请他们俩帮帮忙?他们一个是皇太子的老师,另一个是全俄国都称颂的民族诗人,如果他们肯大开金口,那一切肯定都水到渠成了。”

果戈里满腹牢骚:“如果真是那样就好了,茹科夫斯基和普希金的名气都很大,而且他们俩也都很爱我。我请了他们帮我写推荐信,达什科夫和布卢多夫也为我求了情。但是基辅督学布拉德凯软硬不吃。他说现在并不能给我世界史的教席,因为迄今为止,他还没有看到我拿出拥有足够说服力的专著。我把我正在写的《小俄罗斯哥萨克史》的一二卷寄给了他,然而这部就连教育大臣乌瓦罗夫和普希金都称赞的著作落在他眼里,却好像无足轻重似得。”

亚瑟闻言,捏着下巴帮他分析道:“依我看,这情况貌似不太乐观啊……”

果戈里连忙追问道:“您有什么见解?”

亚瑟开口道:“正常来说,教育大臣觉得您可以胜任那个职位,又有这么多文化界的名人替您说好话,基辅督学把副教授的位置给了您,那这么多人就全都要记着他的人情。然而,这送上门的好处,他却不要。所以,这大概率就只剩下一种可能性了。”

“什么可能性?”

亚瑟根据他的经验解释道:“您想要的那个位置,弄不好早就已经被其他人预订了。但是由于茹科夫斯基和普希金给基辅督学写了信,他又不想直接得罪这群人,所以他只能先吊着您,等什么时候拖到大伙儿都把这件事忘了,您自然而然也就出局了。您光想着您有资格得到这个位置,尽可能的向督学展现您的能力,这属于从最开始就走到岔路上去了。”

说到这儿,亚瑟还不忘教训果戈里道:“您之前说您曾经在俄国的国土衙门里做过事,但这衙门里的门门道道您真是一点儿都没有摸清楚。”

“啊……”

果戈里被亚瑟一点拨,猛地回过神来:“这……唉呀,我虽然确实在国土衙门当过差,但我这人怎么说呢……我这辈子坚持下去的事情很少,在衙门里也就是混一天日子算一天,闲暇时间我都是和同学们研究写作和画画的事情……不过,这不是说我这个人就是一无是处,我只是对于当官没有太大的兴趣,您也知道的,在衙门里赚不到多少钱,如果你想要靠着衙门的工作大富大贵,那少不了得做些丧尽天良的事情。那些事,我实在是干不下去。”

亚瑟闻言只是打趣:“干不下去便能调去女子学院教书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俄国政府倒是比英国政府更有人性。”

果戈里翻了个白眼:“哪有那么容易,您光想着好事了。您不知道,就为了从衙门里离开,我想出了一个主意,我声称自己害上了痔疮,并认定它是上帝才晓得的多么危险的病。可是,后来我才知道,在彼得堡,没有一个人是不害痔疮的。但没过多久,或许是由于上帝想要惩罚我说谎,所以我还真的害上了。

大夫们建议我不要老坐在一个地方不动,虽然害了痔疮很难受,但我打心眼里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使我摆脱这份微不足道的公职。不过,就像您说的那样,这微不足道也只是对我而言,因为别人是不这样看的,天晓得人家会不会把占据我在国土衙门留下的位置视为莫大的幸运呢?

但我要走的是另一条路,一条比较正直的路,而且我心中有更多的力量迈出坚定的步子去走这条路。我向上面提交了调职申请,还附上了医生给我开的诊断书,证明我已经不适合在国土衙门任职了。正好,女子学院的校长普列特尼约夫很欣赏我,所以他就向皇后申请,希望把我调到他的麾下,去贵族女子学院教书。

不过,您可不要以为这件事有多大意义。所有的好处就在于,我现在小有名气,我讲的课将渐渐地使人们谈论起我来。再有就是更多的自由时间,我再也不用一上午一上午痛苦地在衙门坐着,再不用每周工作四十二个小时,我在女子学院每周只干六个小时的活儿,然而薪水反倒还增加了一点。

我不再从事那份愚蠢的、无用处的、其卑微琐屑总是让我厌恶的工作,如今我的这份工作,是可以让心灵愉快的妙不可言的享受。虽然后来叶卡捷琳娜学院以及另外两个学校并入了女子学院,我的工作时间也变成了每周二十个小时,但是我的薪水也翻了四倍还多。”

亚瑟听到这里,这回换成他羡慕果戈里了:“我的上帝啊!您原先一周只干6小时吗?怪不得您又想去基辅大学谋个职位呢,你这是尝到了教书的甜头了。虽然职位和权力没有国土衙门显赫,但是对您这样想要有时间享受生活的人来说,当个教授明显要比混官场舒服多了。”

“可不是吗?”果戈里显然很满意教书的工作:“况且,女子学院这份工作还能给我带来更大的知名度,我在这里认识了许多彼得堡本地的淑女和名媛,我一开始以为和她们打交道很不容易,但是后来我才发现,与她们交朋友可比我在国土衙门应付那群刁钻奸猾的恶棍们容易多了。”

说到这里,果戈里又忍不住为黯淡的前途而发愁,女子学院的工作确实很不错,如果这所学校不是在彼得堡的话,他甚至愿意在这里干一辈子。但问题在于,他的痔疮已经不容许他继续在这片严寒之地停留了,他渴望去基辅,回到他的家乡小俄罗斯,在那片春暖花开、物产丰富的土地养病。

他嘴里嘀咕着:“可这该怎么办呢?要是照您这么说,我就算找阿尔卡季亚文学社的朋友帮忙,恐怕作用也不大了。”

“阿尔卡季亚文学社?那是什么?”

亚瑟很快就捕捉到了词句中的重点,文学家向来对于词句用语的变化很敏感,而一位秘密警察则总是对各种结社很感兴趣,并且迫不及待的想要混进去。

果戈里还在纠结于他的前途,这位小俄罗斯人心烦意乱的随口应付着:“没什么,就是一个茹科夫斯基和普希金创建的文学团体,舍维寥夫、恰尔达耶夫、德米特里耶夫、利沃维奇、阿克萨科夫等等,这些人全都是阿尔卡季亚的成员。”

“嗯……”亚瑟的心里琢磨着这些名字:“都是大名鼎鼎啊!如果您不嫌弃的话,可以替我引荐一下吗?您知道的,我是英国的文化参赞,对俄国文化圈子向来感兴趣。当然,我自然不让您白忙活,您给我帮忙,我也给您行方便。虽然基辅督学那边,我同样说不上话,但是如果您能通过教育大臣乌瓦罗夫直接向他施压,您当副教授的事情说不定还有戏。”

果戈里只当亚瑟是在开玩笑:“我要是能让乌瓦罗夫向督学施压,那我也用不着在这里和您逗乐子了。”

亚瑟胸有成竹的向果戈里保证道:“别着急啊,我又没有说我没有办法。下个月的月底,我要参加一场文化交流活动,贵国的教育大臣乌瓦罗夫也会出席那场活动,如果您可以在此之前把那本《小俄罗斯哥萨克史》写出来,我就给您一个在教育大臣面前露脸的机会。”

“什么机会?您打算拿着我的书向教育大臣推荐?”

“可不止是推荐。”亚瑟咳嗽了一声:“我还打算告诉他,您的这本著作写的惊才绝艳,而且马上就要在英国出版发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4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