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不列颠之影

作者:趋时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一百四十五章 国际歌

书名:大不列颠之影 作者:趋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7:51

黑格尔在某处说过:一切重大政治事件和人物似乎在历史上都出现过两次。但他忘了加一句:第一次出现是以悲剧的形式,第二次则是以闹剧的形式。

在这一点上,拿破仑·波拿巴和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如是,现今在巴黎传唱甚广的某首革命歌曲,亦如是。一个更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也并不为人知的是:这首歌曲的作者居然是庸俗而短视的现实主义政棍亚瑟·黑斯廷斯。

——卡尔·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所以,究竟是谁泄的密呢?你们内部查出头绪了吗?”

大仲马听到法国的国际纵队死伤惨重,立马就变得义愤填膺。这不仅仅是出于同样的共和理想,更是因为他差点也成为了这支法国志愿军的一份子。

相较于那些明确的敌人,他更不能原谅内部的叛徒。

“一定要追查到底,这到底是哪个混蛋干的!”

加里波第惋惜的叹气道:“亚历山大,如果说有叛徒,最大的叛徒便是法国政府。因为法国共和派志愿军的行军路线直到最后关头才通报给马志尼他们,虽然我也觉得在青年意大利的内部有叛徒,但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叛徒应当不可能把消息传递出去。

根据马志尼他们的了解,法国志愿军在越过萨伏依边境时并没有受到法国边境检查站的阻拦。但是他们一越境,法国的边境长官便立刻派人骑快马向撒丁王国通报了消息。就像我说的那样,法国政府背叛了我们。

他们在最开始的时候强烈支持我们的远征计划,但是凯道赛公馆爆炸案发生之后又突然变卦,切断了先前承诺的资金和武器援助,还把我们赶出了法国。但是那个时候,法国政府也并未明确态度,表示他们反对远征计划。

但是真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候,他们就彻底撕开了脸上的那层面具,他们不仅向撒丁王国通报志愿军的行动,而且还默许撒丁王国处决法国公民,只因为他们的共和信仰。勇敢的安吉洛·沃龙蒂烈利!不屈的约瑟·波列尔!这两个棒小伙子!我之前还和他们一起喝过酒。

然而就在前几天,他们被徒步押送到了萨伏依公国的首都尚贝里,在那里被判了死刑,然后,他们就在埃非科·托尔拉血腥未净的同一遇难处被枪决了。我不奢望法兰西政府能为他们正名,但是我希望至少我们这些意大利人能记住这两位国际主义者的名字。”

大仲马听到这里两只拳头都攥紧了:“该死!这是两个英雄,我真希望在他们遭遇撒丁王国军队伏击的时候,我能站在他们的身旁。虽然多一条枪也做不了太多,但是至少我能多打死几个撒丁王国的专制主义走狗!”

加里波第听到这话,欣慰之余还有些悲伤,他用拳头轻轻敲了敲大仲马的胸口:“亚历山大,我就知道你是个靠得住的好汉子!如果法国人都能像你这样,都能像沃龙蒂烈利和波列尔那样,那不论是意大利、波兰,甚至是波兰、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都能得到解放。”

一旁安安静静听故事的俾斯麦听到这儿,禁不住微微撇了撇嘴。

在这位容克小伙儿看来,普鲁士虽然需要改革,但是却未必需要什么解放。对于德意志而言,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很多,而问题之一就是这帮所谓的国际主义者。

国际主义者和卖国贼究竟有什么区别?

或许前者存了好心眼儿,后者存了坏心眼儿。

不过,虽然他们的出发点不同,但是二者做的事情却是殊途同归的。

就拿站在他旁边的老学长海因里希·海涅举例吧。

如果普鲁士提出把莱茵兰地区、把他的老家杜塞尔多夫割让给法国,那海涅多半是会举双手赞成的。

毕竟在这群莱茵兰自由主义者的心中,相较于普鲁士,拿破仑建立的傀儡国威斯特法伦王国才是他们真正的祖国。

莱茵兰人就是一帮普鲁士人当中的二鬼子,法兰西人的狗腿子,多看他们一眼俾斯麦都觉得想吐。

共和主义者是一帮疯子,国际主义者是一帮傻子,自由主义者则通通都是低能儿,而眼前这几位显然是既疯又傻的低能儿。

当然,这位来自申豪森的、心脏上都烙着铁十字印记的普鲁士爱国青年是断然不可能把这些话说出口的。但这依然不影响他对市政厅旅馆内丰富的物种多样性赞叹不已。

与这群人相比,俾斯麦甚至觉得亚瑟·黑斯廷斯这个混蛋都显得那么的和蔼可亲。

先前俾斯麦已经在屋外偷听到了,他就说这位令他深恶痛绝的新学监为什么会深得国王器重,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他既不是自由主义者,更不是理想主义者,而是一个现实的建造者。

他不仅看重国家利益,而且在关键时刻还展现出了必要的力量,做出了明智的决策,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历史不是由激情驱动的,而是由冷酷的算计、谨慎的态度和超人的智慧驱动的。

你可以指责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球,但与此同时你也得承认他是一位强者。

正经的普鲁士人都喜欢强者,俾斯麦也不例外。

而且他比一般的普鲁士人还要更进一步,因为他在崇拜之余,还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强者。

然而亚瑟却不知道,自己明明什么都没做,却意外地在普鲁士收获了一名粉丝。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位普鲁士粉丝与其他粉丝关注的地方都不太一样。

其他粉丝都是喜欢他在自然哲学、音乐、文学和动物保护等方面的成就,而这位粉丝喜欢的却是他敢在伦敦塔下命令警队开枪。

亚瑟靠在桌角上问道:“朱塞佩,你说这话的意思,难道是说,不仅仅是意大利农民不支持你们的远征行动,甚至就连在法国也有人对你们不满意吗?”

这回不等加里波第开口,大仲马便阴沉着脸摆手道:“别提了!我们从法国到哥廷根这一路上可遭遇了不少波折。我们在离开法国边境的最后一个晚上,在一个乡村旅店留宿。由于急着赶路,我们从前一天晚上就什么东西都没下肚。

因为马上就要逃出生天了,再加上有十八个小时没吃东西,所以大伙儿的胃口都很好。旅店的主人也为我们的好胃口和春风满面的神态表示祝贺。主人很热情,他的妻子很善良,自酿的乡下葡萄酒风味也很好。

由于他们的完美招待,朱塞佩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了,于是就把那些不该告诉他们的事情给说了。结果,就看到旅馆主人猛地把脸一沉。

朱塞佩当时还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于是便问他:‘是我哪里惹您不高兴了吗?’

那旅馆主人大吼一声说:‘当然!在听了你坦率的讲话以后,我真的觉得,逮捕你是我的责任。’

朱塞佩听了这话,并不把他的话当真,他以为旅馆主人在开玩笑,于是便哈哈大笑。直到他发现对方的脸色愈发映衬,才感觉到对方是认真的。

不过朱塞佩并没有退缩,他解开腰上的水手刀拍在桌上,说:“如果你执意要这么做的话,那好吧,来逮捕我吧!在上完晚餐最后一道点心之前,一切还来得及。不过,如果你让我吃完这顿晚餐,我愿给您加倍付账,因为我还饿着呢。’”

俾斯麦听到这里好奇的提问道:“那他动手了吗?”

“你说旅馆主人吗?”加里波第乐呵呵的,仿佛他并不觉得自己当时的处境有多么危险:“他没有这个胆量。不是我自夸,但如果是一对一的公平决斗,在这世界上我还没有怕过谁。”

俾斯麦闻言只是嗫喏的嘀咕了一句:“在遇到那头英格兰野猪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

许是用留声机窃听多了导致听力下降,所以英格兰野猪的耳朵并不好,他只是抬起他的蹄子示意俾斯麦别插嘴:“奥托,好好听故事,还没到提问时间呢。”

加里波第开口道:“在主人说了那句话以后,我们还是若无其事地继续吃饭。我们都明白,如果旅馆主人真的要逮捕我们,凭他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他最起码得叫上七八个得力的帮手。他的小旅店是村里所有年轻人的集合地点,他们每天晚上都去那里喝酒、抽烟、听新闻和谈论国家大事。

这样日常的集会,人们是三三两两地来的,很快就来了约十个年轻人,于是开始斗牌。主人虽然不再提起逮捕我的事,但眼睛仍然时不时就要盯住我们看。为了防止他铤而走险,我使劲摇晃着口袋,把里面不多的金币弄得叮当作响,好让他明白从我身上有钱赚。

接下来,我们还得搞定那群来旅店吃饭喝酒的小伙子,我知道必须得抢在旅馆主人之前和他交朋友。一个来喝酒的小伙子在喝采声中刚唱完了一首歌,我看准时机站起身来,举起手中的酒杯说:‘这回该轮到我了!’

这时候该唱一首什么歌呢?我觉得就应该唱贝朗热的歌!就应该唱他的那些表面感激、内心批判的讽刺歌曲!我当着所有人的面跳到了桌子上,开始唱起了贝朗热的《善良人民的上帝》。”

说到这儿,加里波第来了兴致,这位意大利新晋男高音还扯着嗓子现场来了一段:“啊!我是多么满足于我的命运!我歌唱,而上帝赐予我食物与饮料。我说:仁慈的上帝,掌握一切权力的主,您并不愿意给我们一颗木头做的灵魂。一颗心,主啊,一颗对苦难敏感的心!我将永远说:啊!我是多么满足于我的命运!”

加里波第的即兴演唱顿时引起了一片叫好声,甚至连巴黎歌剧院的首席男高音努利都忍不住笑着给他鼓掌:“朱塞佩,唱的真不错,甚至比那天在旅店里更好!或许你应该考虑换个职业,来做歌唱家,而不是继续当水手。”

加里波第脸上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我确实想过,如果我这一生不干其它行当,我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歌唱家的。我有一副男高音的嗓子,虽然没有您的好。但是如果我受到训练,音域肯定会变得相当的宽广。”

作为专业人士,努利对这位意大利民间歌唱家的评价很高:“你那天确实挑对了曲子,贝朗热的歌词,带有激情的演唱,叠句的韵律和诗人的名望使得所有在场的人都听得入迷了。我还记得你第一遍唱完以后,那帮年轻人都集体要求你再唱一遍。朱塞佩,你要知道,这样的要求对于歌唱家来说,便是最高的赞美了。”

大仲马也回忆起了那天的场景:“朱塞佩的身上就是有这样独特的感染力,你还记得当他唱完时的场景吗?那群小伙子一齐跳上桌子拥抱着他喊道:‘贝朗热万岁!法兰西万岁!意大利万岁!’即便是在巴黎的剧院里,这样的场景也并不多见。”

即便是海涅这样刻薄的家伙,也对加里波第的亲和力钦佩有加:“天明时,那帮年轻人还来送我们,一路陪着我们走了几英里。甚至连威胁逮捕我们的旅店主人都被感染了,你还记得在我们离开旅店时,他塞给我们的包袱吗?那里面装了一只夹了火腿的面包,可惜那面包被亚历山大藏私了。”

如果不是这群当事人亲口所说,亚瑟怎么也不会相信世上还有这种经历。

不过联系到加里波第日后会干的那些大事情,你不得不承认这家伙身上绝对存在某些异乎常人的地方。虽然青年意大利这次一败涂地,但是加里波第却能逃出生天,这全都是依靠了他结交的那些朋友们的帮助。

或许他确实天真了一些,但如果不是这份天真的热情、真诚的态度、独特的人格魅力,他又怎能拥有那么多愿意舍命相助的朋友呢。

不过,亚瑟最高兴的还是从加里波第身上意外发现的音乐才华。

他早知道意大利盛产男高音,但没想到随随便便就能碰上一个。

《图兰朵》的男主角已经被努利提前预订,不过这并不代表加里波第的嗓音就没有用武之处了。

亚瑟仿佛也被加里波第演唱打动了一般,反动学术权威被勾起了戏瘾,稍稍酝酿情绪便眼眶发红潸然泪下。

他扶着前额微微摇头道:“真是伟大的故事,这便是真正的国际主义。朱塞佩,那些专制主义者是打不垮我们的!”

“我们?”大仲马一时脑子没转过来弯,他还没搞明白亚瑟是怎么就突然自适应阵营了。

但加里波第却把亚瑟的话当真了,他乐观的开口道:“命运让我死里逃生,就是在告诉我,我命中注定要帮助意大利实现统一。感谢你的支持,亚瑟,我不想叫你爵士,这不是不敬重你,而是因为我发自内心的尊重你,所以不想用那些花哨的头衔来疏远我们之间的距离。”

亚瑟从胸口掏出手帕擤了擤鼻涕:“有纸吗?”

“当然,你要做些什么?”

加里波第直接掏出了那份挤满了亚瑟黑料的报纸:“来,和你的过去说再见吧。把他们撕的粉碎,和旧世界告别!”

岂料亚瑟并没有按照加里波第预料的那样撕烂报纸,反倒是从上衣兜里掏出钢笔,在报纸上写下了一长串的法语歌词,并附上了五线谱。

由于这些天一直在和门德尔松等人编排音乐剧,亚瑟的五线谱画的不费吹灰之力,没过多久便把这首新歌展现在了众人的面前。

“朱塞佩,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对你们的支持,但既然你喜欢唱歌,那我觉得送你一首合适的曲子便是最好的。而且除你之外,这首歌应该再找不到更适合的歌手了。”

努利靠到亚瑟的身边,仅仅是扫了一眼,便对着歌词唱了出来:“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纵然是努利,他看到这首歌也不由惊叹道:“这真是一首贝朗热式的歌曲,而且也确实适合朱塞佩。或许在《图兰朵》之后,我们还能再排一幕《斯巴达克斯》。这样一来,朱塞佩他们的身份也顺理成章的解决了,毕竟一个乐团里有几个不会乐器的家伙还挺奇怪的。”

加里波第听到努利口中哼唱的曲调,也兴奋地跃跃欲试:“这岂止是适合我,这同样适合青年意大利和自由波兰,这是一首真正的国际主义歌曲,或许我还应该把它寄给伦敦的马志尼,让他把这曲子刊登在我们的杂志上。哪怕是单凭这首曲子,他们也不该继续怀疑亚瑟有问题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8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