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不列颠之影

作者:趋时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一百九十八章 彼得堡的生趣

书名:大不列颠之影 作者:趋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7:51

涅瓦大街的圣彼得堡皇家书店二楼大厅大放异彩,灯光柔和地照在高高摞起的书墙上,鲜明地点亮那些蓝色、红色、裁口喷金的书籍,以及落满灰尘、被人遗忘的书籍标题。同样是书籍,但滞销与畅销却相当明确的区别出了人类创作力量的强大与虚弱。

书店内人头攒动,拥挤异常。大街上马车来来往往,路面和马车都发出轰隆声,使扇扇窗扉叮当作响,仿佛灯光、书籍、人们,一切的一切都在微微颤动,使书店里显得更加五光十色。

店伙计们来回奔忙着,他们殷勤地向拜访此地的主顾们推销着一众作者中最强大的那位,拍着胸脯向他们保证,只要他们肯多瞧一眼那本镇店之宝,就再也不肯把眼睛挪到别的书上去了。

“多好的书啊!老爷,您读过《青铜骑士》没有?没有!那您可真是什么好书都没读过了。”

披着咖啡色大衣的人盯着书架上的《青铜骑士》,只看一眼作者名,便对上气不接下气的方脸伙计嘟嚷说:“普希金是什么人?他是司各特的俄国徒弟吗?我来这儿是想找本历史来读的。”

“普希金?您连普希金都不知道?劳驾,伙计,你还是给他介绍几本法国吧,我已经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了。”

初出茅庐的龙骑兵少尉一边说,一边转向他旁边的人,这人正急不可耐地裁开最后那几张书页:“是啊,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普希金的,有些人只看得下去仲马的书。至于诗歌,不管是拜伦、雪莱,还是普希金,他们全都读不下去。”

咖啡色大衣的先生反驳道:“您这是小瞧我了,我可是不读仲马的。”

少尉并没有理会他的反驳,只是捧着《青铜骑士》高声称赞道:“我的老天!瞧瞧这本书,有些地方写得妙极了!”

“喂,您看,我们终于等来《青铜骑士》了!”

熟客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边蹦一边问道:“怎么?《青铜骑士》出版了?”

“告诉我,《青铜骑士》是什么样的?您对这部新作有何观感?”

“再好不过了!再好不过了!如果再多几个场面就更好……噢,普希金大有进步!”

戴着方形领章的胖子眉开眼笑地喋喋不休,他弯着手指掐住下巴,就好像捏着一只熟透了的苹果似的:“主要是技巧,技巧!您看看这儿,还有这儿,这里写得多有技巧!”

“是啊,优点很多,很出色!”干瘦的行家重复着,一下子把半盎司烟草装进他那罗马式烟斗中:“当然,有些地方也要严加批评……喏,您知道的,他还年轻呢……不过,几乎是一流的作品!”

书商满意地加入谈话:“关于这一点,请允许我报告,保证财源滚滚来……”

正在午间休息的参政院办事员走进书店,摘下帽子谦恭地问了这么一句:“这部作品真的写得那么动人吗?”

“当然,写得十分动人!”书商应了一声,旋即又狠狠地瞧了一眼他那破旧的外套:“要是不动人,两小时怎么能卖出四百本!”

披着咖啡色大衣的先生显然对大伙儿忽视他的行为很不满意,他叫喊道:“你们这里有沃尔特·司各特的作品吗?我前两天刚读完他的《罗布·罗伊》,现在就想看第二部。”

骑兵少尉抬手给他指了一条路:“往右走,顺着楼梯上三楼,那里卖时兴的法国,仲马、巴尔扎克和雨果的都有。如果你坚持要读司各特,那就下一楼,那里有司各特的其他作品,不过没有《罗布·罗伊》的第二部。”

“为什么?”咖啡色大衣的先生瓮声瓮气的问道,眉眼之间尽是失望:“这里难道不是全俄国藏书最丰富的地方吗?”

少尉鄙夷的瞧了他一眼:“亏您还自称是司各特的忠实读者,您难道不知道司各特两年前就去世了吗?您如果想看《罗布·罗伊》的第二部,那就不该来书店。您应该带上一根上好的祈祷蜡烛去教堂找神甫,让神甫求上帝帮您通融通融,把司各特请回来给您写第二部。”

“司各特死了?我的老天!你们为什么不早说?我要是早知道他死了,我就不看他的书了!自从看完了《罗布·罗伊》,我满脑子都是那位‘苏格兰的罗宾汉’。”

行家闻言摇头道:“此言差矣,司各特可是历史的国王,读他的书就没有读错的。”

“他是不是国王我管不着,我只知道今年才刚刚过了一个月,而我却已经断粮了!劳驾,我想请教,难道这位国王就没有继承人吗?就算没有亲生儿子,他就没点别的血缘亲属吗?偌大的历史王座,就没有人想要端着屁股上来坐坐?”

“又是要看历史,又是要司各特的继承者,好了,我知道这位先生在找谁了。伙计,领他去一楼找卡特的书吧。”

“谁是卡特?”

“你不用管,你不是想看《罗布·罗伊》一样的书吗?罗布·罗伊是苏格兰的罗宾汉,而卡特的处女作就叫《侠盗罗宾汉》,正对你的胃口。”

“他写的比仲马还好?”

“您不是说您不读仲马的吗?”

“我是不读,但是我听说过。”

《1844年圣彼得堡地图》

披着咖啡色大衣的先生随着伙计下了楼,一楼的环境明显就要比二楼冷清很多,一排排书架前只站着几个零零散散的客人,随手取一本书便裹上大衣窝进壁炉旁的沙发边烤起了火。

“老爷,这边这几本就是卡特的作品了,上面那两本是《侠盗罗宾汉》和《圣乔治旗照常升起》,这两本都是老作品了,典型的沃尔特·司各特式的作品,相信肯定合您的胃口。至于下面那几本,应当是卡特闲极无聊的时候写下的作品,不过用来打发时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披咖啡大衣的先生盯着下面那几本书,情不自禁地念出了书名:“《皇帝的马桶》?这本书是讲什么的?”

“这本书啊!这本书讲的是在某个国家有着这么一个传统,每位帝王都必须拥有一个最尊贵的马桶,这被视为皇权的象征。传闻,这个马桶是由全国最顶级的工匠打造,使用了各种稀有的材料和珍贵装饰。因为马桶的珍贵程度,每次有人使用马桶,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安保和大量的准备工作,遵循繁复的“马桶仪式”。

有一天,一位外国商人带着一款新型马桶来到了这个国家,声称新马桶能在节约时间和提高效率的同时,提供与帝王的金马桶一样舒适的体验。这引发了宫廷内外的轩然大波,一部分大臣认为这个“新款马桶”代表着现代化和进步,而另一部分则坚持认为,金马桶是国家权威的象征,不容更替。

就在大臣们进行激烈辩论时,宫廷侍卫意外地将皇帝的马桶打破,黄金和珠宝散落一地,皇帝的尊严瞬间丧失。为了避免大臣的抗议和因此带来的国家危机,皇帝决定将马桶修复成更奢华的版本,而这项计划又因为预算超支而导致财政危机。故事就围绕着马桶展开,虽然说起来挺粗俗,但是读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披咖啡大衣的先生听到剧情介绍,转瞬又将刚刚拿起的《侠盗罗宾逊》塞了回去:“这……这听起来好像很有趣,但是我今天只能买一本书……”

他正犹豫着呢,眼角的余光瞥见不远处正站着个手捧《皇帝的马桶》的绅士,他刚刚走近,打算询问对方的读后感,岂料却听见对方的嘴里正在嘟囔些不知是哪个山旮旯里的方言。

“这本有,这本也有……全都是布鲁塞尔出来的……该死的比利时盗版商……你们最好向上帝祈祷:别被我抓到……要不,我非把你们挨个吊死在纽盖特监狱前的绞刑架上……”

亚瑟发觉有人靠近,抬眼打量了那位先生一眼,岂料带着杀气的眼神却把对方吓得一哆嗦。

他瞥见对方手里捏着的书,略一撇嘴冲着旁边的伙计问道:“我听说,果戈里先生在你们这里?”

“老爷找果戈里先生?”机灵的店伙计点头哈腰道:“他正在办公室同其他几个老爷谈《狄康卡夜话》第二部的出版生意呢,需要我帮您去递个话呢?”

“那倒不必,等他们谈完了,你来知会我一声就行了。”

亚瑟话音刚落,他的身后又冒出个内穿荷兰衬衫、外套精美礼服的人来。

“爵士,您昨天起草的那份外交报告,达拉莫伯爵已经看过了,他很赞赏您刻苦的工作态度和报告中展现出的严谨专业性。”

亚瑟招呼着下属一同在沙发上坐下,旋即叼起烟斗,烟雾轻轻飘散。

他并没有理会对方的恭维,而是转而开口道:“亨利,你在外交部多久了?”

“我?”亨利·布莱克威尔将腋下夹着的公文包放在茶几上:“七年了。”

“七年……“亚瑟捏着下巴,沉吟一阵:“日子确实不短,七年都在俄国?你就没想点办法往西边挪挪?”

布莱克威尔点了点头,他对此也是颇为无奈:“谁不知道西边的使馆好,最起码天气暖和,冬天不会冻屁股。但我运气不好,没辙。”

亚瑟笑了两声:“你不是运气不好,你是消息太闭塞,更懒得动脑筋。你觉得我的那篇报告很好?我可不这么认为。”

布莱克威尔被亚瑟说的一愣,他皱起眉头仔细琢磨:那篇报告虽然不能说是写的花团锦簇,也称不上是一篇用词华丽的锦绣文章,但却胜在论据详实、条理清晰。以外交报告的标准来衡量,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优秀,但爵士为什么却说这文章写的不好呢?

亚瑟看他不开窍,开口指点道:“你应当知道,哪怕是在外交部内部,关于如何处理与俄国之间的关系,大伙儿也是存在分歧的。虽然所有人都在怀疑俄国的居心,但有的人认为俄国还远未威胁到大英帝国的利益,而另一部分则觉得俄国的威胁已经达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这两派的代表,你知道分别都是哪些人吗?”

布莱克威尔愕然道:“您是说?”

“没错,咱们的顶头上司达拉莫伯爵就是前一种观点的主要支持者,他认为,俄国表面上强大的军事实力只具备防卫价值,沙皇尼古拉也许拥有扩张的梦想,但俄国目前的状况根本不允许他追寻这个梦想。达拉莫伯爵一直在力图向内阁证明:对外扩张需要大量资源,而俄国并不拥有这些资源。”

布莱克威尔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您那篇外交报告能让达拉莫伯爵看的那么开心呢,我记得您在报告中把俄国军队贬的一文不值,这正好合了达拉莫伯爵的心意。那主张俄国有威胁的又是哪些人呢?”

亚瑟嘬了口烟:“庞森比勋爵和驻波斯公使约翰·麦金尼尔爵士。他们俩分别在奥斯曼帝国和波斯王国亲眼目睹了俄国正在逐步取代英国,扩大自身影响力的进程,所以很难不对俄国抱有警惕心理。”

“庞森比勋爵?”布莱克威尔皱眉道:“课……我记得他去年不是被调回伦敦,不再担任驻奥斯曼帝国公使了吗?”

“亨利。”亚瑟盯着布莱克威尔看了半天:“人事任命你背的很熟,但是你为什么不多想想人事调动的理由呢?为什么庞森比勋爵会被免职?咱们的外交大臣帕麦斯顿子爵对俄国是什么态度,应该不用我多说了吧?”

布莱克威尔听到这话,从前很多他想不通的事情,瞬间也一下子变得清晰了起来。

但即便知道了为什么,身为一名潜在的反俄派外交官,顶头上司达拉莫伯爵和外交大臣都对俄国保持较为亲近的态度,这依然让他感觉如鲠在喉。

“唉……”布莱克威尔轻轻叹了口气:“要不是您戳破了这层纸,估计我还蒙在鼓里呢。”

“亨利,世上的大部分事情都是有联系的。”亚瑟吐出烟圈:“比如说,你还可以想想,使馆里那么多人,为什么我唯独挑你做我的私人秘书,还费心费力的和你讲这些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32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