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不列颠之影

作者:趋时 | 分类:奇幻 | 字数:0

第一百一十章 警察治校

书名:大不列颠之影 作者:趋时 字数:0 更新时间:01-05 17:51

警察不是来制造混乱的,也不是来结束混乱的,他们是来维护混乱的。

——理查德·J·戴利

“给我写推荐信?”

俾斯麦满脸狐疑,他一点都不相信面前这个男人的话。

如果说哥廷根大学里最出色的学生是谁,在不同的学院、不同的教授看来,这个答案都不会得到统一。

但是如果要问哥廷根大学最令人头疼的学生是谁,那大伙儿一定会众口一词的说:是奥托·冯·俾斯麦。

况且,即便排除这个事实不看,俾斯麦也不觉得这个英国佬有什么必须要帮助自己的理由。

在这家伙上任学监的第一天,俾斯麦便当着哲学院院长赫尔巴特教授的面,向他发起了决斗挑战。而在之后的几天当中,俾斯麦还趁着他下班的时候,从草丛里对他发起过几次偷袭。

寻常人受到了这样的对待,能够不生气便足以称得上涵养深厚了。

而亚瑟·黑斯廷斯爵士不止不生气,甚至还主动提出要帮助他通过普鲁士的国家司法考试。

在俾斯麦看来,这就是别有用心的体现。

他沉默着不说话,只是低头看着手中喝了一半的酒杯。

他在等着亚瑟先开口,他想知道这家伙打算把推荐信卖出怎样的高价。

亚瑟侧着身子,一只手搭在吧台上,他望着这个今年不过十八岁的小大人,只觉得他装作深沉有城府的模样实在有些好笑。

他并不担心俾斯麦会拒绝他的要求,因为在德意志的大学生群体当中,学校推荐信总是卖方市场。

因为德意志的情况与不列颠不同,在不列颠,总是岗位太多,而大学生太少。而在德意志,这里的大学很多,但是能让大学生瞧得上岗位却很少。

这些天里,亚瑟从各种渠道不断收集有关德意志教育制度的资料。

由于不曾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并且也未曾历经不列颠那样的君主立宪与议会制度,所以德意志诸邦的贵族阶层十分稳固。

这里的贵族爵位既不像法国那样可以通过利益买卖,也不像英国那样,个人可以在阶层上下流动频繁,财富本身就足以成为跻身上流的资本。

因此,德意志知识分子阶层所处的社会地位与心态和英国、法国均不相同。

他们被社会舆论和他们的君主称为“有教养的市民阶层”,但却从未享有到相应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尊重。这样的情形就给德国知识分子阶层的心态造成了巨大的落差。

当英国的各阶层人民通过各种光彩或者不光彩的手段上下流动,法国的新封贵族数量激增,平民中产阶级日益成为参与英法政治的主要力量时,德意志各邦的贵族地位反而越发巩固,阶层固化的现象越发明显。

正是因为这样的反差,德意志才会遇到一个英法两国都不曾遭遇的特殊情况。

一方面,是以普鲁士为首的邦国纷纷大兴教育,知识分子阶层的人数正与日俱增。

一方面,那些令知识分子垂涎欲滴的政府文官职位和军官职务却长期把控在效忠于国王的传统贵族手中。

而俾斯麦先前无心透露给亚瑟的话语当中,也基本印证了这样的事实。

俾斯麦的家庭出身其实并不算差,就算比不上那些最顶级的普鲁士贵族,最起码也能在庞大的普鲁士贵族群体中混个中不溜。

但是即便如此,他如果想要当上法庭陪审员,还是得去考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普鲁士国家司法考试。

而那些被俾斯麦仇视的、所谓的外国贵族,却可以仅仅因为受到国王的看重、仅仅因为他们会说法语,便凭空得到一个报酬丰厚、体面舒适的外交官职务。

或许正因为如此,所以在英法德三个地区里,德意志的学生运动才会是最激烈的,德意志的文人更是不惜对拿破仑大唱赞歌。

一向大嘴巴的黑格尔盛赞拿破仑是‘世界的灵魂,世界的绝对精神’,缪勒歌颂拿破仑是‘现代英雄’,兰克则认为拿破仑的一生‘富有神圣的使命’。

甚至就连常年将‘德意志痔疮’挂在嘴边的海涅,只要一和他谈起拿破仑,他也会不吝溢美之词的评价‘拿破仑绝对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俗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德意志学生运动虽然听起来令人敬畏,让人感到不知所措,就好像他们是在为了什么难以言喻的崇高目标而奋斗。但是在剥丝抽茧以后,这群年轻人的诉求其实非常简单,他们想要进入和自身预期目标相匹配的地方工作,获得与知识水平相匹配的社会地位。

或者,说的更直白一点,在德意志这样一个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要么让他们获得大学教职,要么就让他们进入政府机构工作。

这是所有德意志大学生在毕业时都会遭遇的困境。

支持学生运动还是反对学生运动,这是个政治立场问题,是思想上的东西。

也就是说,今天支持,明天反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获得学校推荐信,这是个现实层面的问题,关乎到令人尊重的生活和社会地位。

今天错过了,明天就未必有这样的好事了。

作为伦敦大学的毕业生,亚瑟太了解俾斯麦这样的学生想要的是什么了。

只不过大部分年轻人还没有历经社会,有时候会为了所谓的尊严,硬着脖子说这不符合他们的原则,他们不会为了一个法院陪审官的位置去干那些下作的事情。

正因为如此,亚瑟才会第一个找上俾斯麦。因为这家伙是哥廷根大学生中少有的反对法兰克福卫戍事件的人才,他的想法与亚瑟即将要做的事情是在一条线上的,所以不存在什么原则问题。

俾斯麦现在要克服的,最多是一些道德上的顾虑。

但幸运的是,俾斯麦现在面临的不仅仅有家里的压力,并且他还深陷财务困境。

更幸运的是,这两方面的问题,在亚瑟看来完全不是问题。

亚瑟见他像是个闷葫芦一样一言不发,也没有主动开口,而是轻轻笑了一声,旋即从上衣兜里夹出一枚金灿灿的杜卡特金币,指甲盖轻轻一顶,金币便从俾斯麦的眼前一闪而过,落到了酒馆老板的手里。

亚瑟喝完最后一口啤酒,放下酒杯站起身:“这世上断然没有让学生请老师的道理。奥托,你挑了个好馆子,这里的酒不错,我还有事就不多陪了。”

亚瑟拿起椅背上的外套,扣上帽子正要出门,便听见俾斯麦急吼吼的声音在身后响起。

“那个,黑斯廷斯教授!”

亚瑟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玩味的笑容,他侧过半个脑袋问道:“怎么?难不成德意志也有喝通关的习俗吗?你要带我去第二场?”

“喝通关?”俾斯麦愣了一下:“那是什么?”

“伦敦酒鬼们发明出的一种游戏。”亚瑟转过身道:“准确的说,就是酒鬼们随机选定一条街,见到一家酒馆就进去喝两杯,像这样从街头喝到街尾,就是喝通关。”

俾斯麦哑然失笑道:“那恐怕要让你失望了,哥廷根一共也没有几家酒馆。”

“嗯……说得对。”亚瑟从兜里摸出怀表,翻开表盖看了一眼:“不止如此,普鲁士也没有几家法院。”

俾斯麦听到这话,他明知道亚瑟是在拿捏他,但是对于法院职位的渴望却让他没有任何办法。

他站起身,主动替亚瑟挪开凳子,请他坐回来:“你很赶时间吗?我知道你是电磁学教授,但是学校里现在连一门电磁学的课程都没开,你平时都在忙些什么呢?”

向来桀骜不驯的俾斯麦忽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变得尊师重道了起来。

身为教育者的黑斯廷斯学监也不由得为学生一日千里般的进步速度感到欣喜。

他坐回凳子上,还不等他开口,便看见俾斯麦举起一只手向老板吆喝道:“先生,麻烦再来两杯啤酒。对,黑色拉格和苹果酒各一杯,教授先生觉得你们的自酿酒非常不错。”

亚瑟重新脱下手套放在吧台上:“确实,由于科系设置的问题,我目前在学校里还没有单独开课。不过目前学术委员会正在研究是不是要在哲学院以及数学和自然科学学院增设一门由我任教的自然魔法课。”

俾斯麦听到这话,差点把喝到嘴里的葡萄酒吐出来:“咳咳……自然魔法课?你打算在那课程上教点什么?点石成金,还是搓火球什么的?”

亚瑟早猜到这小子会是这反应,因为当他自己听到这门课的名称时,也没好到哪里去。

亚瑟解释道:“自然魔法其实是博洛尼亚大学的叫法,他们是全欧洲最早开设这一课程的大学。16世纪的时候,他们的神学院就开设了这一课程。不过虽然说是自然魔法,但实际上这门课不是教你搓火球、骑扫把的,这门课讲的主要是实验科学,向学生们展示光的反射和折射、自由落体实验、惯性实验等等。

我在伦敦的时候,师承迈克尔·法拉第先生,以助手的身份跟着他做了不少实验。其中既有电磁学方面的,也有电化学和光学等方面的。如果单纯让我去讲解理论,一来我并不擅长那些,二来学生们学起来也枯燥的很,所以我觉得由我在哥廷根大学开设自然魔法课程是一个相当恰当的选择。”

俾斯麦掏出手帕擦了擦沾满了葡萄酒的下巴:“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直接叫它实验科学呢?自然魔法这个名字实在是太误导人了。乍一听起来,学了这门课就好像要上火刑架似的。”

“你不懂,奥托,这就是噱头。”

亚瑟十指交叉托着下巴:“我可是哥廷根大学的学监,帮助学校发展也是我的职责之一。自然魔法这名字简直是天才的创造,也不知道博洛尼亚大学当初是怎么想到这个好名字的。这东西一听起来就知道很有噱头,这绝对有利于招生。”

“没错。”俾斯麦翻了个白眼:“这不止招学生,还很招教士们呢!”

亚瑟也不反驳,他笑着回道:“奥托,你知道吗?这就是语言的力量,仅仅只是换了个名称,就能让普普通通的物理实验变成神秘莫测的玄学知识了。相应的,虽然你现在的处境很糟糕,但是如果给你换一个名头,你马上就能身价倍增。”

俾斯麦虽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他还是不免警觉道:“教授,我知道推荐信肯定不是白拿的,但是如果你要我做什么违背良心,违背贵族精神的事情,恕难从命。”

“奥托,你怎么会这么想我?”亚瑟从老板的手中接过苹果酒,轻轻的抿了一口:“就因为我连续揍了你一周?”

“我可不会那么没气度。”俾斯麦正声道:“但是德意志有句谚语:不用花钱的东西也就一文不值。推荐信是很贵重的东西,所以他的价格一定也很高。”

“嗯……”

亚瑟顺手就给这年轻人戴了个高帽:“你很聪明,比你这个年龄段的大部分人都要聪明。所以我相信,把推荐信留给你肯定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而且你也当得起哥廷根大学学生联合会主席的位置。”

“那是当然,我和那些市民阶层出身的蠢货们可不一样,我……”

俾斯麦的话刚说到一半,便猛地一皱眉头:“抱歉,我是不是听错了,你刚刚说了什么?”

亚瑟端起酒杯和俾斯麦碰了一下:“我说,我希望你能够出任哥廷根大学的学生联合会主席。”

“我……”

俾斯麦的脑袋微微发晕,他只觉得今天自己是不是酒喝多了,要不然为什么听到的全是好事情。

他指着自己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我,去当学生会主席?”

亚瑟又要了一份咸猪肘:“怎么?你觉得自己担纲不起这个位置吗?难道你的能力只局限于管住三条狼狗,如果让你管理八百名大学生,你就只能干瞪眼了?虽然这么说很抱歉,但是,奥托,你如果干不好学生会主席,我就不能给你开具学校推荐信,因为我不知道你到底优秀在哪里。”

“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俾斯麦的脸因为激动而发红发烫,年轻人的虚荣心再次占领他剩余不多的理智高地:“如果,我是说如果,您真的敢把学生会交给我,我肯定会让您看到,什么才是纪律!想普鲁士军队那样的,铁一般的纪律!”

俾斯麦滔滔不绝的向亚瑟讲述着他的构想,讲述他打算把学生联合会塑造成怎样的组织。在他的管理之下,学生会成员会如何坚决的执行更高层级的决定,如何维护哥廷根校园里的良好秩序。

如果是别人说这话也便罢了,但是偏偏说这话的是全哥廷根大学最令人头疼的学生,这使得俾斯麦的言语在一般人看来实在是没有多少说服力。

但是,亚瑟还没质疑俾斯麦呢,这家伙反倒开始犹犹豫豫的质疑起了亚瑟。

“黑斯廷斯教授,当然,我必须得先声明,我说这话不是想要攻击您。因为您是从伦敦来的,来到哥廷根也没几天,所以大概并不知道目前德意志的大学是怎样管理的。自从法兰克福卫戍事件发生后,校园里的几乎所有学生社团都被下令取缔了。

我之前去耶拿大学找人打架,就是因为我在哥廷根参加的一个普鲁士同乡击剑俱乐部被关停了,而学校里的大部分人都知道我的厉害,不愿意和我私下交手。所以,我就只能偷偷摸摸的去别的地方找人练手。谁知道耶拿大学那帮人剑术差也便罢了,就连品格也有问题。

他们打不过我,就向学校打我的小报告,说我去耶拿大学是寻衅滋事去了。正因如此,学校的惩处委员会才把我关了两周的禁闭。在这个档口上,整个哥廷根校园里简直是风声鹤唳,一点点动静都会惹来哥廷根警察局和教授们的过激反应。您这时候说,要恢复被德意志邦联议会明令禁止的大学生联合会,真的不会出问题吗?”

亚瑟听到这话,毫不在意的叉起一片咸猪肘。

“奥托,这是我要考虑的事情,而不是你要考虑的事情。我才是哥廷根大学的国家特别代表,我说大学生联合会可以存在,它就可以存在。

如果教授们有担心,他们随时可以来找我这个学监。

如果哥廷根警察局担心,他们可以上报到汉诺威王国的内务部,或者直接闹到莱纳宫的总督阁下,闹到圣詹姆士宫的国王陛下那里也可以。

至于德意志邦联议会,我行使的权力完全是符合《卡尔斯巴德决议》修正案决议的。国家特别代表有权审核并批准大学生联合团体的成立。

如果邦联议会不满意,他们可以建议汉诺威王国免去我的职务,我尊重他们表示不满的权利,但是在此之前,他们也要尊重汉诺威王国自由任命国家特别代表的主权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0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