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九锡

作者:上汤豆苗 | 分类:军事 | 字数:0

007【白纸之下】

书名:九锡 作者:上汤豆苗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2

面对苏步青的冷厉一击,陆沉貌似惊诧失语,实则陷入紧张的思索之中。

从北燕铁山城返回的途中,陆沉通过与他人闲谈已经大致明白这个世界的概况。

大齐元康七年,北方三国首次突破泾河防线,直逼河洛城下,引得世间震动。

齐帝为了送走这些瘟神从而保住京城,只能签订城下之盟将北方数座重镇拱手相让,甚至还出卖百年来对大齐忠心耿耿的沙州七部,让七部赶来勤王的数千土兵命丧城外燕子岭。

三国联军返回途中,景朝铁骑出人意料地偷袭代、赵二国,重创赵国宗室子弟率领的铁甲军,从此奠定景朝一家独大之势。

元康十一年,景朝大军再度南下,这一次因为没有北境关隘的阻隔,数万铁骑如入无人之境,一路奔袭包围河洛城。当景朝步卒赶到后,仅用十二天便攻陷河洛,齐帝与太子不堪受辱于宫中自焚,史称元嘉之变。

如果不是皇七子李端及时笼络南面各方势力,在忻州东南面的永嘉城登基为帝,恐怕曾经雄踞天下的大齐朝将会亡国。

景朝或许是后继乏力,亦或是需要时间去慢慢消化攻占的广袤疆域,并未对南齐穷追不舍,反而以齐国旧都河洛为京城,立原齐国礼部尚书为帝,国号为燕,以此羁縻北地齐人之心。

时光倥偬,距离元嘉之变已经过去十三年。

这段并不漫长的岁月里,北燕在景朝的支持或者说逼迫下,频繁与南齐交恶,两边矛盾的落点便在位于江北的淮州。经过前几年的连绵恶战,北燕始终无法突破盘龙关和淮州北方防线,于是只能后退一步,接下来的斗争则演变成水面下的勾心斗角。

南齐织经司在和北燕察事厅的较量中发展壮大,两边都会拉拢与策反对方的各级官员,尤其是边境线上执掌军权的武将,苏步青所言之张溪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表面证据来看,织经司通过在泰兴府抓获的北燕细作查到张溪头上,然后从张溪口中得知广陵陆家这四个字,一切的发展都顺理成章,苏步青将陆通扣在府衙、让顾勇去拦截搜检陆家商队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相较于织经司平时的行事风格,苏步青对待陆家甚至称得上格外宽厚。

然而陆沉知道另外一些信息,比如那封被盘龙关守军放进他马车隔层里的密信,比如突兀出现怂恿他潜逃的孙宇,比如顾勇率领的织经司密探掐准时间出现在城外。

这些事情里的阴谋味道太浓,斧凿痕迹过于明显,让陆沉无法相信苏步青的话,至少对方在某些关键陈述里存在虚假。

只是他还需要更多的信息去分析这件事的真相,以及面前这位掌握陆家命运的织经司大官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基于此,陆沉抬头望着苏步青冰寒的目光,斩钉截铁地说道:“苏大人,家父绝非通敌叛国之人,陆家亦不可能勾连北燕细作!”

“少年意气确有可称道之处,但也仅此而已。”

苏步青悠悠感慨,旋即拿起旁边的茶盏,将杯中冷茶一饮而尽,循循善诱地道:“本官希望你能明白,哪怕只是仅凭张溪死前留下的口供,织经司便可将你陆家上下人等关入死牢。你还很年轻,未来有大把时光享受人生,就这么掉脑袋未免有些可惜。”

陆沉心知不能继续扮演强硬姿态,那样很容易弄巧成拙,毕竟眼下还不清楚对方的真实用意,于是便改换策略,斟酌着说道:“晚辈愚钝,还请苏大人明示。”

苏步青见这个年轻人在自己连番敲打下,方才的锐气已经消失殆尽,不由得微微颔首,放缓语气说道:“本官相信陆家只是误入歧途,如果你能将自家的秘密坦诚交代,帮助织经司查出那个隐藏极深的内奸,本官自会向提举大人求情,至少可以保住你们父子的性命。”

这话便是放在陆沉前世刚从军校毕业的时候都不会相信。

他没有直接说破,略显茫然地问道:“苏大人,所谓秘密究竟是指什么?”

苏步青沉默片刻,开诚布公地说道:“本官从张溪口中听到陆家二字,便让人整理了与你家有关的卷宗,发现许多值得深思的往事。”

“建武五年,朝廷鉴于民间与北方通商的需求日益强烈,因此暗中开了一道口子,允许部分商号经由盘龙关和北面来安府集泉道进入北燕境内买卖货物。第一批前往北燕的商号名录中,你们陆家赫然在列。那时候令堂过世不久,令尊居然有心情操持经商之事,与他后来多年不曾续弦的表现自相矛盾。”

“建武八年初秋,淮州都督府筹划大半年的涌泉关攻势被北燕提前探知,若非萧大都督察觉到异常,我朝边军便会一头扎进北燕的包围圈里。奇怪的是,那一年你们陆家商号的动作格外频繁,入秋前便去过北燕四次。”

“建武十年,也就是前年春天,北燕察事厅在河洛城大肆搜捕我朝儿郎,织经司在那次风浪中折损三十六名精锐密探。在事发前的半个多月,令尊刚好亲自领着商队去了一趟河洛。”

“如是再三,难道都能用巧合二字来掩饰?”

苏步青语调转冷,目光幽深,一股无形的压力朝陆沉涌来。

很多事看似寻常,却经不起有心人的联想,何况苏步青的身份极其特殊。

只不过……陆沉此刻反倒平静下来,迎着对方的逼视,果断地摇头道:“苏大人所言诸事,晚辈并不认为有稀奇古怪之处,而且——”

他顿了一顿,诚恳地说道:“淮州境内商号无数,陆家只是其中普通一员。即便是在广陵府中,强过陆家的商号仍然有两三家。晚辈认为如果按照苏大人的标准,那么值得怀疑的商号远不止陆家一个。毕竟淮州地处江北,北燕觊觎此地良久,两国之间的纷争常年不断。在每一个特殊的时间点上,相信都能找出可以产生关联的商号。”

苏步青凝望着这个年轻人的双眼,缓缓道:“你是想告诉本官,陆家清清白白从无弄鬼之事?”

陆沉没有退让躲避,坚决地说道:“苏大人,晚辈反复回忆后可以确认,陆家从未在暗中与北燕细作有过来往,更不可能传递情报通敌叛国。”

这番话如果是陆通所言,苏步青只会嗤之以鼻。

先前在詹徽当面,陆通在度过最初的震惊之后,无论苏步青怎么施加压力,他都是矢口否认,绝不承认陆家勾连北燕细作。

方才苏步青恐吓陆沉的那些话,真要做起来却有些难度。

张溪的口供并非虚言,然而这厮在说出“广陵陆家”四个字后便一命呜呼,连他是如何与陆家沟通往来都没有说明。在没有任何实证的前提下,仅凭死人一句真假难辨的口供,苏步青很难直接将陆家上下人等捉拿下狱严刑拷打。

首先陆通与广陵知府詹徽交情很深,其次陆家在淮州境内名声很好,修桥铺路造福桑梓从来不遗余力。对付陆通这样颇得人心的乡绅,鲁莽行事有可能会遭到反噬。

当然以织经司的职权而言,苏步青要是铁了心用酷刑撬开陆通的嘴,詹徽亦无法阻止,顶多将这件事上奏朝廷。事情若发展到那个地步,便是中书省的两位相爷与织经司的提举秦正打擂台,下面的人只能等待结果。

只是苏步青也没有想到,一位闲居城中的老者居然会拉陆家一把。此人并无官面上的身份,也从未有过为官的经历,数十年来只以“神医”二字扬名,可是考虑到老者那位声名赫赫的亲侄儿,苏步青只能捏着鼻子查找证据。

这便是他选择陆沉作为突破口的原因,但是这个年轻人此刻坦诚且坚定的反应让他心生犹疑,难道自己这一次的判断出现了差错?

苏步青自信看人的眼光很精准,陆沉年纪轻轻又无多少阅历,倘若他心中有鬼绝对做不到这般自然,从眼神到细微表情都无懈可击。

一个十九岁的稚嫩青年怎么可能在他面前表演得天衣无缝,苏步青就算在永嘉城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妖孽。

然而——

陆沉冷静地与其对视,他的确不认为苏步青述说的那些巧合有问题,因为他根本就不记得某年某月陆通做过什么去过何处,或者是陆家内部藏着什么秘密。

这具身体的原主留下来的只是一些记忆碎片,绝大部分回忆已经缺失,尤其是两年以前的往事,对于现在的陆沉而言可谓是一片空白。

因为无知,当然可以理直气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11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