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90 3.22

书名: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8

季宣和夫夫没有事先预备小孩衣服,两人也没嫌弃,晚上给两孩子洗了澡,换上破旧却干净的衣衫,两个小泥猴子总算有了些人样。

就着夕阳的余光,季宣和同邵云辰好好打量了一番两孩子,都面黄肌瘦,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大的那个要好一些,有两家比较近的亲戚,对孩子照顾的还算尽心。小的那个明显比同龄人长得瘦弱一些,幸得身子骨还算不错,没伤了根本,好好养一养就能恢复过来。

也许是常在各家辗转的缘故,两人都不大认生,照顾他们的族亲交代他们几声后,两孩子就乖乖跟在季宣和夫夫身边,不像有父母周全的孩童那样离了父母就哭闹不休。

王大川大约听明白了,晚上和方行睡一起时,很是自觉地开始履行自己作为兄长的责任,照顾孩子很有一手。

两个孩子的户籍,季宣和早就调查清楚,王大川五岁,方行三岁,看着感觉个头都比实际年龄要小。村里其他孩子也没比他们好多少,都是连年战乱的错,导致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应州府辖下还算不错的,百姓大都安居乐业,很少出现逃难人群。前线才是局势最为紧张的地方,个别地方真正是到了十室九空的地步。如今一切都步入正轨,逃往后方的百姓也开始陆续回归原籍。

翌日上午,在马中人请来的人见证之下,两个孩子从王家和方家族谱中划去。村中程序走完之后,季宣和夫夫就带着两孩子离去。王大川已经知事,和族亲挥别,转身登上马车时,眼中含着要掉不掉的泪水最终滴落下来,先是无声哽咽,慢慢变成小声抽泣,最终汇溪成流,演变为嚎啕大哭。

方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看王大川哭得那么凶,他也跟着哭嚎起来。

两人的族亲在外面可急坏了,这要是被季家人嫌弃,那可怎么好。他们想上前劝说一二,被村长给拦住了,随后他也登上马车。其他人只能眼睁睁看着马车绝尘而去,他们做不了什么,只好在心中祈祷孩子千万别遭了季家夫夫的厌弃。

季宣和夫夫没有出声,两人轻轻拍着两孩子的背。哭吧,现在哭一场,将一切委屈都哭出来,以后就不能老哭了,男儿志在四方,哪能动不动就掉眼泪。

不付出点代价,就想轻易带走两孩子,显然没这么好康的事。王大川还有五服之内的亲人,即墨给每家照顾过他的族亲散了些银子,方行那边则交给方家的族长,由族长进行分配。事了之后,他跃到马背上,追着自家主子而去。

得到银子的那几家高兴劲自不在话下,这跟从天上掉馅饼也没什么区别。但凡日子还能过下去的,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没命,尚有余力的情况下,真正狠得下心肠的其实也不多。

马蹄声声,上王村离应州府城并不远,一行人没用多长时间就回到了府衙。

季宣和自己是知府,管户籍的官差哪敢为难他,很快就将两孩子重新造册,入了他的户籍。大的叫季宁悠,小的叫季宁然,这一刻起,两孩子正式成为季家的一份子。

村长此时才知道季宣和的身份,他心里很是感慨,王大川和方行可以说是福运当头,不知道他们是哪辈子修来的福,能过继给知府当儿子,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季宣和要上衙,邵云辰陪着两孩子的时间居多。过继子嗣,事体重大,季家最终要宣告两孩子的身份。碍于两孩子初来乍到,行事有些束手束脚,且身体也得调养一阵子才能见好,以他们现在的状态,直接让两孩子出现在众人面前,对他们来说没有一点好处。遂季宣和夫夫决定先让他们将养一段时间,等两孩子熟悉了新环境,再将他们告之于众。

算算时间,这个时候,邱成一行人也该到京城了,季宣和将手上的事务处理好,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思索起来。他家同云州府季府算是断了往来,可惜了,路途太远,季宣和又是官身,想同他二舅和潘家往来诸多不便。

二舅如今也是知天命之年,季宣和在锦朝的一众亲戚中,也就二舅对他最好,只是隔着千山万水,走动不便,也不知以后这舅甥情会不会就此淡薄下去。

那么多年没有消息,希望二舅他尚健在。季宣和将这不好的念头从脑海中刨除掉,看时间差不多,便起身回家用午膳。

季宣和没有额外添置宅子,这几年一直住在府衙附设的宅子中。府根据人口和面积大小,分为上、中、下三个档次,应州府虽是下府,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在四川一众府中,经济在下府里排名非常靠前,甚至比起一些中府也不予多让。

战时就算了,苛捐杂税下,经济越繁荣的府,收的赋税也越重,官员无论在哪个府任职都差不多。如今可不一样,赋税都是一样的,那经济繁荣程度就决定了官员政绩的好坏,以及正常能捞油水的多寡。不用犯事,就能多得一些,哪个官员会不眼红?

像应州府这样的地方就是很多官员盯着的地方。应州府只是个下府,相对来说,谋取比较容易一些,走后门的官员比起一些上府,也没见少多少。

虽然从季宣和任职应州府知府后,安王就没再管,想要拉他下马却没那么容易。季宣和可是在安王这里挂了号的,不拿出足够扳倒他的证据,即使报到安王这里,也只会被他按下。

一开始,一些官员还想活动一下,调往应州府,后来都不了了之,他们才想起着手调查季宣和的来历。季宣和身份一目了然,没什么大不了,反而于他的官路有碍,奈何他在安王面前挂了号,轻易动不得。此路不通,这些想谋求知府一职的官员只好歇了心思,四处打点,准备走其他路子。

原先季宣和是正五品官职,内乱结束之后,他升了一级,成了从四品,温同知也跟着升了一级,成了正五品,真正符合同知的品级。与此同时,上面又派下来一个姚同知,几个月相处下来,明显不是和季宣和走的一条路子。多了这么一个副手,季宣和办起事来便没了以前的顺畅。

季宣和也没多生烦恼,之前怎么做的,现在还怎么做。小打小闹就随他,真要阻碍应州府发展,季宣和可不是那么好说话的人,他是知府,应州府还是他说了算。只是这么一来,出了问题,就得都由他担着,法不责众这一点就不能善加利用了。

季宣和从来就没打算过要在仕途上捞银子,这一点他倒也用不着担心。现在他也是有家小的人,办事不免比从前更上心,以前一些睁一眼闭一眼,可管可不管的事,他都决定慢慢抓起来。小事不决,大事难断,他准备将应州府好好整治一番,时不时就有人在后面扯他后腿的日子,他也是过够了。

“来,叫父亲。”邵云辰领着两个孩子站在大堂檐下,冲季宣和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父亲!”大儿子季宁悠拉着邵云辰的衣服下摆,乖巧地开了口,还不忘记示意小弟。

“父~亲!”小儿子季宁然都三岁了,仍有些口齿不清。

“嗯,乖。走,进去吃饭。”

季家人口简单,季宣和夫夫虽都出身勋贵人家,因着从小离家,两人规矩只学了个半拉,后来即使有甄老夫子教导,却也没那么讲究排场和规矩。

两人用食通常以简单营养为主,不会出现就两人用餐,桌上摆着十道八道菜肴的情况。现在多了两个小孩子,也只是添两副碗筷,多增加一两道菜罢了。

季家虽比上不足,比下却是足足有余。除开季宣和生病的那段日子,季宣和夫夫从来就没差过银子。饭食没有那么精细,膳食中却也很少出现太过肥腻的菜肴。之前两个孩子饭都吃不饱,一下子大鱼大肉,他们的身体肯定承受不住。

邵云辰就点了些清淡的饭菜,同一桌用饭,总不好他们吃着大鱼大肉,让两个小孩子在边上眼睁睁地看着。这样做,不利于同孩子们培养感情,索性他和季宣和陪着两个孩子用几天清淡的菜蔬。

打一开始,季宣和同邵云辰就没把两个孩子当外人,邵云辰给两个孩子各夹了一筷子肉之后,就没再管他们,示意他们爱吃什么,就自己夹,这以后就是他们的家,在自家里,哪用的着客气。

昨晚邵云辰就是这么跟两个孩子说的,两餐饭下来,两个孩子已经不再像刚到时那么缩手缩脚,也会时不时夹一些眼前的菜。

季宁然还太小,邵云辰特意吩咐绉妈妈,让人给炖了一碗软和的鸡蛋羹,就搁在他面前,让他自己舀着吃。

看到季宁悠偶尔飘向鸡蛋羹的小眼神,邵云辰咽下口中的食物,认真地对着季宁悠说道:“宁悠也想吃?想吃就说出来,做为男孩子,要勇敢,不能闷不吭声。你不说,爹和父亲就不知道你想要什么,长此以往,可别把自己憋出个好坏来。”

扭捏了半晌,在邵云辰鼓励下,季宁悠才鼓起勇气,开口说道:“爹,我也想吃。”

“嗯,有什么想法就说,只要是合理的要求,爹和你父亲都会同意的。”邵云辰挖了一勺鸡蛋羹到季宁悠碗里,“宁然,这次只炖了一碗鸡蛋羹,爹就做主,你和哥哥一起吃。你们是兄弟,要懂得分享,宁悠作为哥哥要照顾弟弟,宁然作为弟弟,也要敬重哥哥,现在不懂没关系,时间久了,你们就会懂的。”

季宣和在一边看着,他在家的时间不多,这种教导孩子的事,大部分都需邵云辰来做。他有时候不由庆幸,亏得邵云辰是个男子,不然让作为娘的来照顾儿子,能将儿子教导成才的几率真心不大。不是他看不起女子,而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长于妇人之手,男孩子多半性子比较软,加之这个时代女性的学识见识多数都不怎么样,也就造成了这样的结果。

邵云辰虽是出嫁男,季宣和却从来没限制过他,除了比较顾家之外,他跟顶门立户的男子没什么区别,有他教着,孩子不会被教歪,他放心得很。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7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