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15 第15章

书名: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8

“这个我倒没注意,亏得我们不用下田,瞧他们,风吹日晒的,就为赚点工钱糊口,真是不容易。”季宣和上辈子从小在城市里长大,并未接触过农活,没有五谷不分已经算是不错的。

邵云辰对着季宣和笑道:“咱们用不着会这些,只要掌握个大概,不会被下面人糊弄就足矣。”

“是这个理,在其位谋其政,上位者只要知人善任,能把握好大方向就足够了。你看,农事上我什么都不懂,只知道一些常识,就足够我做出正确的决定。”季宣和变相地夸赞自己,一点也不觉得脸红。

邵云辰竟然还附和:“嗯,没错。有旱情的苗头,自然要采取相应措施,种些耐旱作物总不会有错。”

“等我身体再好些,你买个铺子或田庄吧,不够的从我账上出。”季宣和知道邵云辰只有嫁妆银子,没有一点进项。

“好。”邵云辰很坦然地接受。

下晌,张庄头回禀:“少爷、少主君,几家佃户都同意主子们的决定,只是杨大山和李二牛两家银钱不凑手,托我问问能不能赊些种子给他们。”

“我记得去年粮食丰收,季家收的租子又不高,怎么回事?”邵云辰眉头微皱,难道秋收后这两家有了变故?

张庄头:“少主君,是这样的,去年第一场雪下得比较大,村子里有好些人家房顶都被压塌了,有个别几家甚至连墙都倒了,杨大山和李二牛两家就是如此,还有家人被砸伤,治病和修缮房屋花了好些个银钱,春播的种子都是省吃俭用才攒下的。”

“这样啊,种子可以赊给他们,到时候在收成中扣除就行。”季家不缺这点种子钱,却也不能白白送人,邵云辰爽快应下。

张庄头说的那场雪,正是文二舅碰到的那一场。虽说锦朝百姓比较富庶,但仍有不少人家住不起泥瓦房,雪一大,茅草屋顶很容易被压塌。这样的事情年年都有发生,只不过是多与少的区别。

季宣和同邵云辰也是知道的,只是了解的没那么清楚罢了。

都说春雨贵如油,杨家埠直到春耕完毕都没能见到一滴雨,禾苗长得倒还不错。正当大家都开始犯愁的时候,一场瓢泼大雨不期而至。

这场雨真够大的,仿似天河倾斜一般,连续下了三天才幽幽停止。田地里雨水泛滥,雨一停村民们便忙着放水。水稻也就罢了,其他作物可经不起长时间浸泡。

有些扎根不深的作物倒伏在地,刚歇下来又要开始忙活,村民们却没有怨言,一心忙着扶苗或补种。这次还算好的,村民们并没有多大损失,秧苗几家之间匀一匀尽够了。

之后天气还算正常,老百姓总算吁出一口气,农户可不就得看天吃饭,一旦老天爷发怒,谁都没有办法。

季家两个庄子一样损失不大,季宣和同邵云辰便没多加关注。

天气慢慢变热,这天正好是季宣和吃最后一剂中药,以后就可以用李朗中开的药方,不再需要用系统币购买了。

自那以后,季宣和开始锻炼身体,顺带捎上邵云辰。一开始不宜大量运动,季宣和也不急于一时,从系统中拿出末世中购买的一份初级锻体术,不贵,效果自然也就不怎么样,只能强身健体,对于季宣和来说却足够了。

现在正青黄不接,去年季家没有卖粮,现在价格高,正是卖粮的好时候。邱伯按照原先的计划行事,分了很多次,装作将去年的存粮除口粮之外全卖了,实际上只卖出一部分。小心驶得万年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人的一辈子长着呢,准备还是充分一些为好。

自从开始练初级锻体术后,季宣和感觉身体日渐有力,不再那么嗜睡,清醒时间开始向这个年岁正常男孩子靠拢。身体变好了,精神也随之变得旺盛,每天写文时间变长,收益自然水涨船高。

不再用系统币买中药之后,看着写手系统中系统币一天天增多,季宣和码字都更有劲了。他不知道邮给肖冰的那批货带给了肖冰怎样的好处,从哨兵每个月都会打赏一千到一万不等来看,肖冰应当是满意的。对于季宣和来说,他知道这些就足够了,其他的他不需要知道。

这几个月以来,光肖冰的打赏他就能分成好几万,再加上订阅以及其他读者的打赏,到现在为止,季宣和已经积攒了二十几万系统币,勉勉强强够买最低级别的试毒玉环。不过季宣和没有立即购买,必须留有足够的系统币用来应急。

今年的天气反反复复的,要么长时间不下雨,要么不是阴雨连绵就是暴雨滂沱,农户的心一会上一会下,被折腾的够呛,却也没到灾害的地步。按照有经验的老农预估,若一直这样下去,收成会略减,无大碍。尽管结果可能还不错,但这中间的煎熬却并不那么令人好受。

盐田最怕的就是下雨下雪,这种天气盐田几乎没什么产出。盐工早就习惯了,每年都要经历这样的天气,只要不是长时间如此,收益还是不错的。

季宣和有五亩盐田,碰到下雨天盐工自然也只能望天兴叹。好在这样的时候并不太多,到现在为止,季宣和名下盐田收益已超过五十两,估计到年底怎么也能收个百多两。

自从季宣和穿越到锦朝,除了那次发烧之外,期间也病过几场,毕竟身体较之常人要弱,生病是难免的,不过病情都不严重,吃上几次药就痊愈了。越到后来,季宣和生病的次数越少,标志着他身体越来越健康。

其实季宣和挺佩服自己的,那么苦的中药,他居然能面不改色地喝下去,并且一喝就是半年,他都不知道他的反应神经居然有这么粗。

日子一天天过去,除了天气多变之外,无甚波澜,很快就到了秋收季节,杨家埠田间地头一片繁忙。

一年的忙碌就是为了这一刻,秋收最怕下雨,为了抢收,村民天还没亮就赶到田地里,恨不得化身庄稼直接戳在那。

季家雇了不少短工,开镰之后进度自是比旁人要快。等季家粮食晒干全部入仓,部分村民甚至还没收割完毕。有几家比较倒霉,人少地多,收的慢了些,正好赶上一场雨,没收完的那些粮食淋了雨,好在情况并不严重,只损失了很少一部分。

杨家埠这边小麦水稻等只能种一季,部分粮食蔬菜若安排的妥当,则能种上两季。季宣和不通农事,却知道一些肥田的作物,包括豆子苜蓿等。锦朝并没有出现化肥,靠自然的农家肥并不足以供养大量农田,所以常常休田轮作。

由于只种一季,田力耗损没那么大,杨家埠不需要采取休田的措施,但想要肥力完全跟上种植的步调,却也不容易。一旦肥力不足,粮食产量自然下降。所以种久了,常有良田变中田甚至变成薄田的事发生。

往年秋收后,除了种一些蔬菜之外,其余田地都会空着。季宣和就提议撒些紫花苜蓿和紫云英,紫云英不仅人能吃,也是很好的饲料,不收割的话还能用来肥田,好处很多。紫花苜蓿主要作为饲料,也能用来肥田,同样是不错的选择。

反正只有第一次种植需要买种子,来年就可以自产自收,费不了几个钱。季宣和问明大致的种子数量后,就让邱伯跟着张庄头去康平县城采办。之后的事他就不管了,其实想管他也管不了,这事他不在行。

邵云辰听得很认真,将其中要点都一一记下来。他一直在攻读农书,虽然不下田,却已经通不少农事。等以后家业多了,庄头们想糊弄他是难上加难。

“砰砰”季宅大门被敲响,身兼门房差事的李仓赶紧应门:“谁呀?”

“开门,是季府孟管事。”随从殷勤地上前介绍。

吱嘎一声,季宅大门被打开,孟管事一行人被引进前院堂屋。

厨娘绉氏来到二进正房门口:“即墨,孟管事来访,现下正在前院堂屋,向主子们禀报一下。”

即墨听了之后,即刻汇报给季宣和夫夫。不年不节的,孟管事是何来意?季宣和有些想不通:“走,我们去瞧瞧,孟管事大老远跑一趟究竟有何事。”

两人到时,莲悠已经给几人上了茶,还是去年那种。孟管事抿了一口之后就没再碰,见两位主子到来,便恭敬地行礼并道明来意:“二少爷、二少主君,老太爷五十大寿即将到来,半月后要举办寿宴,届时请两位主子到场。”

事情办完后,孟管事同上回一样没再多待,即刻返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25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