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81 3.22

书名: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8

王府护卫返程,邵云辰让人收拾了一些应州府的特产给安王和世子带上,都不是什么贵重的,其中就包括,季家工坊出品的小巧精致的玩意,以及云记织坊出产的新品绸缎,都是自家产的,花不了几个钱,不过费些劳力罢了。

多年下来,季家工坊和云记织坊众人技艺越发精湛。特别是云记织坊,到了应州府后,本地就出产丝绸,云记织坊就多了丝绸织品这个新品种。

云记织坊新式织布机,在邵云辰的设计下,能织出的花样可谓是五花八门。锦朝时下流行的是各种刺绣,云记织坊出品的布料却自带图案,很多都只需要裁剪制成成衣就可以直接上身,省了刺绣这么一道工序。

季宣和看了之后,没有出声。按照现在的发展,刺绣最终将会没落,至少不会处处可见。以后刺绣势必会成为奢侈品,时事所趋,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谁都无法阻止。

织布机直接织出图案,并非从邵云辰这才开始,这一技术早就有了,只是先辈没有邵云辰那么看重,深入研究,将这一技艺发扬光大。到现在为止,云记布庄已经在应州府布料市场上占了不小的份额。脚步已经站稳,剩下的就是如何推广。

从舒适度上来说,刺绣衣衫是不及裸面料的。虽说官宦富户还有所抵触,云记布料到底是打开了市场,总有些人不那么守旧,只要料子好,花样又好看,顾客就不会拘泥于过去。

都说男人不该管后院之事,其实这是愚见。一家之主真要对后宅之事一窍不通,没准哪天后院的妻妾就能翻了天去。不要小看女子的作用,有些家族没落,起因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后院小事。普通家庭都是如此,王府就更不用说了。

送礼是门学问,偌大的安王府,后宅自是由安王妃掌管,大部分时候收礼的却是外管家。先过了他这道关,各种礼才会送至安王妃手中或是安王的院落,至于礼品具体怎么分配,那就是安王夫妻之事,和其他人无关。

安王府原先坐落在甘肃沧州,等到他的属地变大之后,安王府就挪了地方。锦安郡最繁华之地莫过于四川,问题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对于安王来说,并非最合适的地方,从行军打仗这方面考虑,安王便将四川排除在外,选定了甘肃东南部的昌宁府城。

从应州府城到昌宁府城,比起沧州要近许多,路上所费时间却也没少到哪去。等王府护卫到达昌宁府城时,秋收都已接近尾声。

“王爷,季知府那有消息了,宁护卫带着季知府编撰的术册和他送的礼回了王府。王爷,您看?”常福递上术册和礼单,恭敬地立在一边。

“你下去吧,礼先别送到王妃那,待本王过目后再说。”安王此时正闲着,常福不是那等没分寸之人,趁空将这不算太过重要的消息报与安王知晓。

安王掂了掂手中术册的分量,不重,一翻页数,也就数十页。打开术册,扫过目录,安王便心中有数。小小一本册子,内容倒是不少,包含了术数物理和化学。循着目录的提示,安王翻开至术数第一页,内容浅显易懂,还有诸多简易配图,看着倒挺有趣。之后看了物理和化学开篇,都是同一个风格。

安王不由轻笑出声,对于小孩子来说,这样的书册可比枯燥无味长篇大论的文章要吸引人多了,特别是刚启蒙的孩童。季宣和这是把煜儿当幼童看待了?不知道煜儿拿到这本册子,脸还能不能绷得住。

安王这倒是冤枉季宣和了,世子都十岁出头了,古人本就早熟,更不用说是锦安郡下任最可能的继任者,他哪里会这么想。配上插图,不过是想让世子更直观地感受到,以便于加深印象,达到教与学相辅相成的目的。总之一句话,季宣和这么做,只是想减低世子学习的难度。

插图看着简单,季宣和同邵云辰两人还是费了不少时间才绘制完毕。要是知道安王会这么想,算了,季宣和还是会这么做。既然当了世子的先生,能有简单的方法,季宣和就不会选择繁杂的方案。要么不做,做了就要做好,敷衍了事不符合他的性格。

术册再薄,那也有几十页,安王没有那么多时间花在这上面,他大致扫了扫,就搁在一边,转而看起礼单。他倒是想看看,季宣和能送出什么礼来。陈煜给季宣和送了两回贺礼,因着没说明身份,季宣和也就没处回礼。安王这次收到的礼,还是季宣和第一回送,他有好奇心实在不足为怪。

从送的礼中,大致就能看出送礼之人的很多想法。安王又是其中的翘楚,里面的沟沟坎坎,都瞒不过他。是巴结,是下官对上峰的寻常往来,还是以世子先生身份送礼,都能从中看出些蛛丝马迹。

礼单当中,一开始都是应州府不甚贵重的特产,这些都很平常,没什么特殊,看到后来,就出现了一些小玩意,想必是送给煜儿的,安王没有放在心上,很快扫过,到了最后,礼单上写着云记棉布和云记绸缎,不是名声斐然的蜀锦,这倒引起了安王的侧目。

“常福。”

“王爷!”

“你去拿上面写的棉布和绸缎过来,本王倒要看看有什么特别之处。”

“是,王爷,奴才这就去。”常福飞快退下。

东西还没入库,就在王府前院,王爷有令,要提取很是容易。不过短短片刻时光,常福就办完事,领着小厮将布匹送到了书房门前。

书房是重地,不是谁都能进的,小厮将物品同书房伺候的仆从交接完毕,就各归各位,这里不是他们能逗留的地方,若无必要,他们绝不敢踏入此地半步。

安王从小耳濡目染,就算没有潜心研究过,布料好坏他还是能看出来的。比起那些贡品,这些布匹不算什么,胜在图案新颖,就算不刺绣也能上身,这就很是考究了。

邵云辰这也是扬长避短,织布也是讲究技艺的,很多织法都是家传,季家底蕴不足,单织法上想要胜过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上千年传承的织坊,难度太大,他就在图案上做文章。

简单的花样或者暗纹之类,早就有了,邵云辰就在此基础上深度发掘,用织布机直接织出各种图案。

大部分布匹每隔一两丈图案就重复,极少部分布匹,从头到尾图样就没重复的。这样的布匹织起来费时费力,云记织坊很少生产,大多用来送人,或者放在云记布庄做镇店之宝。价格高昂,买的人很少,这正合了邵云辰的意。他开这个价,就没想着这些布料能卖出去,谁想竟然偶尔也会有人看中买走。

布料大多数都很寻常,其中有两匹布就太有特色了,安王想要忽略都难。看料子颜色,应该是给世子的,一匹棉布,一匹绸缎,上面的图案与其他布匹格格不入,存在感极强。

这是知道季宣和要给世子当先生后,邵云辰想出来的。这样的布料还没在市面上流通,这两匹算是试水之作。也就季宣和同邵云辰敢如此胆大妄为,还没被验证过的新品,没几个人有那个胆子,敢直接献给安王。

身份使然,世子衣衫很是讲究,棉布多用做亵衣和中衣,外袍多是绫罗绸缎或是皮草。考虑到这点,棉布上织就的是异常可爱的各种图案,从水果到动物,应有尽有,整匹布就没有重复的花样。那匹绸缎上的图样就威武霸气多了,如果能忽略那扑闪扑闪的眼睛的话。

安王看了,眼睛都有些抽搐。忍了半响,没忍住笑意,大笑出声。哈哈,这真是一份大礼,他真想现在就看看,煜儿穿上这两匹布料做的衣衫,脸孔究竟得有多扭曲。

这些图样造型并没有出格,拜穿越前辈所赐,类似的图样早就出现了,只是还从没这样直接织成布料的。世子那是什么人啊,就算他小时候,王妃也不会给他穿这种可爱造型刺绣的衣衫。身份所限,从小就得培养威势,穿这种衣衫,不是漏气吗,王妃不同意,底下人哪敢?

偏偏季宣和就这么做了,安王不但没有升起厌烦情绪,反而幸灾乐祸,就想看看自己儿子的糗样。儿子太过早熟,他作为父王凭空少了不少乐趣,现在有儿子的乐子瞧,他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常福,吩咐下去,给煜儿做几套衣衫,内外皆要有。做好之后,本王会亲自查看。”安王也是看出来了,这两匹布就是为煜儿量身定做的。图案虽都不同,每一幅却正好是世子一身衣衫的量。根据不同的图幅,正好包括了长衫短衫,夹袄长裤,正常规格的衣衫都包含在内。

季宣和送的礼逗乐了安王,他自己却不知道。没准世子现在就在心中抱怨他,先生送什么不好,偏偏送这些,还正巧就让父王注意到了,这不是给他找麻烦吗?

这些暂且不管,秋收已过半,季宣和要忙的事情还很多。

因着粮食紧缺,春耕时,战乱还没结束,应州府大片田地种植的都是高产作物,譬如红薯玉米之类。现在战火已停歇,稍微有点余钱的百姓,就不满足于常年啃这些粗粮。奈何时机不对,想要改善一下伙食,也只能等到来年。

在西林县时,季宣和还能控制粮价,到了应州府城,这法子就有些行不通了。他只能按部就班,能管就管,管不了的,不出格他就随商户折腾。要想囤积居奇,天价售粮,那对不起,商户们还是省省力气,季宣和不会干看着不管。这都关系到底下百姓生存问题了,他怎能眼睁睁地看着而毫无作为?

发战争财的在哪都有,应州府也只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不甚起眼的一粒沙子。只要做得不是太过,季宣和就允许这些人的存在。

也由此,应州府百姓卖儿卖女,卖田卖铺子的人比其他州府少上一些。百姓们是感激了,季宣和得罪的人也不少。挡了人发财的道,可不就是得罪人吗?想要左右逢源,和所有人都处好关系,在季宣和看来,根本就不可能,别人他是不知道,至少他没有那个能力。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0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