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86 3.22

书名: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8

分宗就不一样了,季宣和相当于从季氏一族独立出来,他就成了他这一脉的开宗之人,以后就是他这一支的祖宗,真正的祖宗。后代祭祀时,祠堂里他的灵位将摆在最高位,让人一抬眼就能见到,比起普通族人,地位不知要高上多少。

分宗可不是想分就分的,若不是机缘巧合,没人敢随意开这个口。季宣和这回敢提出此意,一是看在季老太爷面子上,其他族人怎么也得斟酌一二,不至于随意反对,另一个则是季宣和同季氏一族分属两方,这么做对谁都没有坏处。只是他没想到,不用他出面,他早在几年前就被分宗。

邱成没想到这么快就办成了此事,心情一好,下午便去城里逛了逛。他发现云州府城没有之前繁荣,十年过去,经济不进反退,战争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原先云州府城内百姓生活不错,不说穿绫罗绸缎,至少能穿得起普通棉麻布,出门很少有人穿带补丁的衣衫。经历了战乱之后,寻常百姓肤色暗淡,衣衫也没以往光鲜,时不时就能看到几个穿着带补丁衣裳的行人匆匆而过。

云州府城以前相当繁华,离京城又近,总体而言,比应州府城要好上不少。两者没法比,也不应该拿两者来比,地位不同,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想着三家回礼应该不少,邱成只随便逛了逛,什么都没买。如今关隘查得严,锦安郡也许还能得到通融,锦文郡和锦阳郡他们可没这么大的面子,多出的部分只会被他们没收,季家没的道理给他们创收,若三家都装不满一马车,他再在京城备货不迟。

临行前,季宣和就交代过邱成,有些礼品给不给,就看收礼人的态度。潘家和季老太爷都没有辜负自家主子的期待,邱成单独收起来的礼品都顺利送了出去。具体什么东西他不清楚,既然主子如此郑重托付他,想必东西都很贵重。

因着只能带一马车货物,又要分送三家,除了个别礼品有单独包装,其他都分门别类放在各种型号的箱子里,一个撂一个,层层叠叠堆砌在一起,将整个车厢装的密不透风,种类很是可观。

季老太爷看着手中的礼单,摸了摸唯一的锦盒,神色有些怅然。他知道,同二孙子间的缘分至此而尽,这是二孙子对他尽最后一份孝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季老太爷同季宣和见面次数屈指可数,两人间淡淡的祖孙情却不会被漠视。

自己的身体自己有数,季老太爷如今还能身康体健,他二孙子功不可没。季宣和给季老太爷的养身药材药效一直是三家中最次的,饶是如此,常年食用下来,对身体的改善也不能小觑。这也是季老太爷自己的福气,他要是敷衍了事,没将自己二孙子的一番心意放在眼里,随意将单送给他的礼物随手赏给他人,季老太爷身体也不会如今日那样健康。

特别是锦盒里的东西,只要季老太爷吃了,若不出意外,活个一二十年不成问题。季宣和没说锦盒里的是什么,乍眼一看,只是平常的山参,不过是年份有些看头罢了。季宣和唯一的说辞就是让季老太爷自个吃,不要送人,旁的再无二话。

此次送的礼品都是单独给季老太爷的,其他人没份。对此,季老太爷也有所预料,他年纪都一大把了,什么没见过?对于二孙子丝毫不提及父母,将心比心,他也能理解。有这样的父母,还真不如没有。这个念头也只在季老太爷心中一闪而过,很快就没了踪影,老大夫妇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儿媳,以后季家还要他们撑着,他还能将他们怎么着不成?

收好锦盒,其他东西也让人归置好,季老太爷决定这次就不分了。别以为他不清楚,以前几次他将二孙子送给他的礼品分送出去,结果竟没几人当一回事,收了之后随手一搁,只是应付了事。从今而后,云州府季府同应州府季府再无瓜葛,季老太爷想收到自家二孙子大礼机会非常渺茫,他索性谁也不给,反正给了也没几人会用,还不如他自己享用。

季宣和给季老太爷的东西大多功效不大,问题是吃的多了,季老太爷也稍微能感觉到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不是凡品,与其浪费还不如他好好利用起来。

季老太爷也就赌气那么一小会,他不是那等小气之人,他从自己的私库里挑了一批同种物品,以往送出去的东西被束之高阁的,他就用自己库房的物品替代,那少部分会或穿或吃的,他就将二孙子的礼品送一部分给他们。

他都七老八十的人,活太久也没意思,让这些人沾沾光也算是他这个老太爷的一份心意。锦盒中的山参是二孙子唯一指明让他单独吃的,季老太爷就遵从季宣和的意思,没有将它同其他人一起享用,也算是对二孙子的尊重。

将这些搞定之后,季老太爷就开始着手准备回礼。过关物品有数量限制,这个季老太爷是知道的,如此一来,送礼就非常有讲究,不能随意而为。想到邱管事之前所说,最多只能装三分之一马车,怎么安排回礼就需要好好考虑一番。季老太爷吩咐自己的亲信去办,东西准备好了,他过目后再添加一些,应当就差不多了。

因着季老太爷要时间准备回礼,邱成就在云州府城耽搁了几天,等收到季老太爷的回礼后,他立即动身前往京城。季宣和当初就知道此行花费的时间不会少,他一早就同应州府城的商队谈妥,若邱成事情一时三刻办理不完,就让商队在京城多待几天,期间的损失由季家弥补。商队三家人哪里敢,他们还要在季宣和手下吃饭,不过是几天时间罢了,哪里能让季宣和为他们出钱。

邱成也是清楚此事,能不耽搁那是最好。到了京城之后,直接按照约定,就住在云来客栈。邱成到时,潘家的礼还没送到,他也没在意。商队物色货物所需时日不短,时间还有的是,只要潘家在出发前将回礼送到就成。

翌日一早,邱成就去文府拜见文卓成。

门房的消息没错,文卓成几日前就已经归家。听到大外甥家下人来访之后,这几日无事他就在家待着,省得到时候找不见人,徒增麻烦。

十年了,整整十年了,甥舅俩十年没见面了,失去消息也有六七年,好不容易各郡恢复走动,他岂能不上心?

得知大外甥时任应州府知府,说起来两地相距比西林县还要远。地方官不能随意离开任职地,文卓成年纪又大了,想要走一趟也不容易,亏得他身体素质很好,早前又有外甥孝敬的好东西补着,身子骨很是硬朗,跑一个来回他还受得住。

想到此,文卓成眉头微微皱起。不凑巧呢,他倒是想跟着邱成去看看他外甥,只是商队的路引早前就派完了,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去争取探亲路引。以文卓成的身家,花点钱弄一张探亲路引还是不费事的,只是这一旬的路引已经派发完。想要申请,只能等下一旬。他已经让底下的管事去处理此事,看时间,应该还来得及。

文卓成有些感叹,年轻时,他常跟着商队四处跑,家里孩子由着他妻子看顾,儿子们免不了带了些女子气息,看着不够大气。发现问题后,他将儿子们提前放到外院,避免长于妇人之手。为此,刚开始文卓成还同妻子闹了些不愉快,看他主意已定,文二夫人才死了心。女儿们他就管不到了,任由妻子教养。

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文卓成管着文府的庶务,他自己手头上也从不缺银子,虽没有当官的看着有权有势,有他大哥几兄弟撑着,日子自是过得好。文二夫人大面上还过得去,只是性子有些势利眼,很是顾娘家,养得几个子女都亲近外家。

儿子们还好,常有文卓成亲自教着,不怎么接触内宅,女儿们是有样学样,一个个都学了她们母亲的样,文卓成看了就有些头疼。

好在女儿们基本都嫁了,鉴于此,给嫡长子挑媳妇时,文卓成也参与其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般作为父亲的,也就看看未来媳妇的家世,至于长相品性基本属于内宅女眷之事。

文卓成不放心妻子的行事,作为一个大老爷们,这种事自不能由他亲自上。他派了自己的亲信去打听家世仿佛,有意向那几家的小姑娘为人处事的性子。长子媳妇是要撑起一家内宅的,他可不想弄一个不知事的进来。

十全十美的很难找,文卓成也不抱此美好希望,大儿媳妇只要还算过得去就行,再来一个像他妻子那样死顾着娘家,又比较势力的,他估计得脑门疼。

目前看来,大儿媳妇还撑得起门面,也不枉费文卓成颇费了翻心力。

家里大些的子女不是成亲就是嫁人,唯余几个小的也快到婚嫁年龄,基本用不着文卓成操心。儿子们已能顶事,若不是这次战乱刚平,也用不着文卓成亲自跟随商队走一趟。锦文郡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所占疆域从南到北,什么样类型的都有。

文卓成跑的这一趟没有用跨郡路引,只是到江南一带晃了一圈,带回来不少那里的时新货物。要是走了其他郡,指不定这个时候还在路上,邱成就得错过这次机会。

如此大事,文卓成势必要同大儿子商量一下。现在这个时候赶去应州府城,到了那里都是冬天了,怎么说都要等到明年春天才能继续上路,一走好几个月,不交代一番,不说文卓成自己,家人都得不放心。

还好,文卓成常出门,文家人已经习以为常,此前走江南这一趟,一出门就好几个月,他大儿子一早就历练出来,家里也不是没他不可。他不在时,让兄弟照看一二即可。

“爹,您真的要去大表弟那?”文俊浩是文卓成大儿子,他见过几回季宣和,只是那时大表弟还小,一晃十几年未曾谋面,他已经有些想不起来大表弟的面目。

“这次江南行爹负责,以后爹就不去了,让下面的管事管着,你们兄弟偶尔跑一趟,去各地查看查看就成。爹年纪不小了,你大表弟合了爹的眼缘,这次不走,以后就更没机会了。”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1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