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54 3.22

书名: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8

敌兵暂时退却,季宣和便没必要继续待在城墙上。墙垛上有墙挡着,却和四面透风也没什么区别。这种寒冷的天气,不只敌军遭罪,己方也一样跟着受苦。

其他人是没办法,季宣和却不需要这样,他只要守好自己的职责就行。如今城墙上暂时不需要他,他便可以干脆利落走人,还不会遭底下人埋怨。说白了,季宣和适应能力很强,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能吃苦耐劳,一旦有更舒适的方法,他更倾向于在困顿中享受。

平常时候冬天柴炭本就要大量准备,这一回,季宣和从卫所派人提走了税粮之后,就预感有事情要发生,准备的更是充足。其中一大部分都是动用县衙公账上的银子储备的,这些不到非不得已的情况下,都不会动用。一旦动用,也就意味着县城被围困的时日已久。

敌军没动一兵一卒就自行退走,季宣和却并未有多开心。被打败落荒而逃和自行撤走完全是两个概念,性质也不同。败退那就说明战事告一段路,不出意外,他们就安全了。撤走,季宣和就得担心他们随时回返,城门是不能开的。

文官武将壁垒分明,只要不是边关,卫所兵士轻易不允许进城,要不然,陈指挥使早把他的兵士全拉进西林县城内,有了城墙的阻挡,兵力之差就不显了,守城绰绰有余。

这也是因为情况还没那么严重,若不然,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陈指挥使也会豁出去。

西林县城并非位于西林县的正中,反而有些偏北,敌军撤走的方向似乎也是北方,不知道他们的目标是哪里。季宣和知道眼见未必是实,没准敌军撤退的方向就是用来迷惑他们的。虚虚实实,没有更多的信息,他分析不出来。

“王爷,属下护送您先走,车队目标太大了,只有您安全了,其他人才有活命的希望。王妃他们跟随大队人马一起行动,后头就能跟上。”

安王最后看了一眼家人,抱过二儿子,狠狠心上马向封地狂奔而去,身后只跟着几十个护卫。三皇兄上位,其他兄弟也不是省心的,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哪个兄弟命丧京城,一个个都跟泥鳅似的,滑不溜秋,眼见事不可为,跑得比任何人都快。

安王笑了,其他兄弟如此,他还不是跟他们一样?只不过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差别罢了,他哪里有资格笑话他们?

当初皇子们接到父皇让他们进京的消息,其中可是包括了让他们带上所有有品级的家眷以及儿女。那时他们还不敢明面上反抗父皇,不得已只得将子女全都带上。现在麻烦来了,东西不能都放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谁都知道,安王要轻装上路,能带的人不多,他便带走了唯一的嫡子。

二儿子才五岁,年岁还小,尚未请封世子,不知道他还有没有这个机会。安王有些同情地看着自己的儿子,小时候被拐,现在还这么点大就要过逃亡的生活,福还没享到倒先吃起苦来。

北风凛冽,吹在人脸上生疼,快马加鞭赶路不将自己全身包裹好,着凉受寒那都是常事,若没照顾好,小病变大病,一命呜呼都有可能。二儿子还小,安王让他坐在身前,用自己的大毛斗篷将他裹得纹丝不透。就算是这样,也挡不住严寒的侵袭。

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曾经吃过苦,到了此时,二儿子也一声都没抱怨,比起其他儿子来懂事许多。

安王和他的成年受封的兄弟们一样,都是提前走的,三皇兄上位的消息应当还没传过来,不过他也不能掉以轻心,争取赶在新皇登基的消息传到之前就离开三皇兄的管辖范围。

三皇兄刚得到京城,势力并不稳固,需要他分心的兄弟又多,想要全部顾及,估计他无能为力。光收拢京城势力都要废很多时间,只要他们这帮失败的兄弟跑得够远,三皇兄鞭长莫及,到时候想要处理他们就更难了。

安王还不清楚自己封地的情况,要不然他就没这么好心情了。

西林县城遭人突袭和京城靖王发动事变占领皇宫前后只差了几天,可惜他的兄弟都不是泥糊的,虽然靖王棋高一着,除了占领京城之外,他也并没占据太多优势。

就像安王说的那样,靖王需要些时日才能腾出手来收拾自己成年就藩的兄弟,只不过他有没有这个能力,谁也不清楚。

国不可一日无君,不止三皇兄打的这个主意,其他几位包括安王自己在内,都是一样的打算,只是三皇兄瞅准了空档,率先行动,竟然还给他成功了,如今父皇已无知觉,还不是三皇兄说什么就是什么?

成王败寇,他不怨。安王有些幸灾乐祸,三皇兄的位子不甚稳当呢,那么多兄弟,他竟然一个都没收拾掉,以后有得他受了。

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下,安王只花了半个月就回到了自己的封地。他得到的消息却比他在京城角力失败还要让人沮丧。前院不力,后院居然也遭了殃,不知道其他兄弟是不是也跟他一样倒霉?安王迫切想要自己的兄弟也享受一下这种滋味。

安王以为自己的封地就算不是固若金汤,至少也不是那一碰就碎的豆腐。谁想先是几年前发现自己封地成了别人打探消息的好地盘,还被挖了密道连通县城内外,要不是季宣和误打误撞之下破了他们布下的局,谁知道如今他的封地会成什么样子?

继密道之后,现在又被人绕过边关直入腹地,他的封地怎么会有这么多漏洞让人钻?安王百思不得其解。甘肃物资相较南方富庶之地来说匮乏得很,要打主意也没必要从他这边下手啊。

安王并非狂妄之人,他对自己封地的信心也不是盲目乐观,甘肃不说政务如何,至少兵力并不弱于他任何一个兄弟。他碰到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第一次出现,或者是第一次被发现,这才打了他个措手不及,等他有了防备之后便没那么容易被人算计了。

能安然从京城带着家人逃离三皇兄的魔爪,他岂能没点能耐?

安王的府邸并不在甘肃最繁华的临州府,反倒是在靠近边关的沧州。

说起沧州,其实离西林县只隔了一个县,直线距离很近。只是甘肃多山地,一圈绕下来,这路程也就长了。季宣和在西林县呆了三年,连西林县都没出过,只知道安王的府邸建在那里。

安王一行人一路上埋头赶路,都顾不上打探消息,进了自己的封地才知道锦朝北部边境地区不少地方都起了战火,只不过像他这么倒霉的倒是不多。自己封地比外面还要危险,安王一行人总共才几十人,他的府邸又在沧州,仅靠这么点人风险太大,安王直接从后方调了兵士护送。

甘肃起战火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北部边境地区,西林县虽说靠近边陲,但若不是敌兵发现山中通道,是不会这么容易被入侵的。

敌军见在西林县捞不到油水,便转战其他地方。以他们的兵力,踏平村庄简直易如反掌。季宣和不知道他们的走向,但他清楚不会只有入侵西林县的这一支部族,若他们与其他敌兵前后夹击,不说镇,就连县城也能被攻占。季宣和管不了那么多,他只要顾好西林县即可。

安王抽调了甘肃腹地不少卫所的兵力,边界地区的兵力他是不会动的,现在不比以前,周边地区都可能随时入侵,各地关隘必须有将士防守。

自从第一波敌兵撤走后,季宣和发现每过几天,就有一批敌兵穿越山脉从岷山那出来,然后就扫荡一遍西林县周边村庄。第一批人数最多,越往后人数越少。

第三批人数比青云卫所要少,他们到达之后,陈指挥使直接拿他们开刀。

陈指挥使为人比较谨慎,却也是个血气方刚的武将,哪能容忍敌军在自己管辖范围内来去自如?前两批人数多,他就算全力相拼结果也不过是自损一千伤敌八百,这样亏本的买卖,陈指挥使自然得考虑做还是不做,谁想等他稍一犹豫就错过了进攻的最佳时机。现在他窝火得很,任谁看见敌军在自己国家境内如入无人之境,也都不会愉快到哪里去,何况是武将?

敌军并不蠢笨不知变通,虽说都是从岷山出来,出口却没有一次相同的。陈指挥使派了不少斥候去岷山探查,有心算无心之下下,第三批敌兵总算被陈指挥使逮了个正着。

第三批敌兵和前两次一样,大多都是轻骑兵,只少部分是步兵。骑兵在平原上是一霸,在山中实力却是大减。

卫所兵士骑兵并不太多,这倒不是锦朝武力不行,只不过锦朝是农耕社会,就算有大片平原,也是开垦出大量农田用来种植,产马匹数量就不如草原部族。

除了马落后于敌兵之外,锦朝武器装备明显优于他们,个人平均武力也只稍逊于草原部族。不要小看这些,锦朝人口数量可是大大超于草原部族,光凭兵士数量就能堆死他们。

这次大量草原部族入侵锦朝,就是看准了锦朝内部权力交替之际,边防不像以往那样拧成一股绳。如今的锦朝,除了忠于皇上以及还没投靠皇子的中间势力,其他边关各地都是各顾各的,一旦边境城镇告破,只能藩王将帅自己想办法。

新皇登基又不是八百里加急消息,现在还没传到偏远地区。西林县成了战区,战时人员走动查得很严,就算现在消息到了这里,只要安王不想让这个消息在甘肃境内传开,季宣和也没有渠道知道。

青云卫所兵士虽没有经历过战争,一举一动却也有模有样,这多亏陈指挥使督导有方,不然拉上一支残兵败将,这仗就不用打了,直接投降还能留点脸面。

两军对峙,短兵相接,拼的就是胆识和武力。第三批敌兵和卫所兵士一样,都是初次上战场,从对敌经验上来说,两边都是半斤八两。但卫所兵士占了地利之便,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当敌兵刚走到岷山出口,迎接他们的就是一蓬蓬箭雨,随后就是刀枪剑戟轮番上阵。

敌兵一时间被打懵了,前方的队伍队形都乱了。敌方将领也不是吃素的,很快组织好剩余兵士,开始反抗。

一旦手上沾血,度过最初的不适之后,无论是新兵还是老兵,无论是敌方还是己方,都开始眼球充血,热血上头,一时间战场上杀意漫天。

人在还没见血的时候,可能畏缩不敢动手,一旦开了闸,在四周血腥的刺激下,杀红了眼,那是想刹都刹不住。

短短几息间,战场上血色漫天,残肢断臂随处可见。两方兵士谁都顾不上这些,对他们来说,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死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战鼓、号角接连响起,兵器相撞声不绝于耳,哀鸣声不断,没有经历过战事的人无法想象战争的残酷。

历史都是胜利者书写,一旦争端升级到战争层面,那已经不是光凭对错就能定胜负的事,这是两国武力的较量,论孰对孰错已经毫无意义,败了灰溜溜地撤走,上贡或割地赔款都有可能,严重点就等着灭国吧。

对敌人心软就是对自己残忍,在双方对上之时,一个不忍心,迎接你的就是对方冰冷的武器。见到自己的同伴犹豫不决,被人取了性命,其他人吸取教训,举起长刀努力睁大眼睛将之刺入敌人的胸膛,刀刃抽出的刹那,温热腥气的血花四溅,没有经验的兵丁被溅了个满脸,他们忍住内心的惧怕,眼睛都不敢眨,脸上的血都不敢擦,生怕一不留神,就被敌兵捅了个对穿。

眼见事不可为,敌方果断后撤。

“弓箭兵,听号令,放箭。”

败兵溃逃时,落在后面的兵士总是最先被收割。敌方在又损失不少兵力之后,总算逃进了山林之中。青云卫所也损失不小,剩下的人不足以在山林中追击,陈指挥使当机立断,下令斥候警戒,其他士兵开始打扫战场。

岷山虽然离西林县城很近,却不足以让城里的人听到这边的动静,直至战事结束,季宣和仍然一无所知。他之所以会知道岷山那每隔几天就会来一拨敌兵,还是因为这些兵士出了岷山之后,都会到西林县城附近走一遭,且每一次扬起的旗帜都不一样。

“这帮异族人真够穷的,出来只带了几天的粮草,他们难道会以为咱们能任他们抢不成?”陈指挥使很是鄙夷,“还好,还有马匹和盔甲武器可以用,不然这仗可得亏到姥姥家了。”

“大人,此次兵士死亡近千人,伤两千余人,其中重伤近五百。”刘平接过统计册子,上面的一行行字触目惊心,“大人,此战之后,短时间内,卫所将无再战之力。”

“附近卫所有消息传来没?”陈指挥使虽行事谨慎,一旦决定了却必然坚决执行,后悔那是什么?有那个时间后悔,还不如多练几次排兵布阵。

“暂时还没有,还在原地待命。”

“这帮王八羔子,有好处拿的时候就像闻到鱼腥味的猫一样,跑的比谁都快,现在要麻烦他们了,借口没有接到调令,三推四挡的,也不想想,我们要是挡不住,西林县城被破,还能跑了他们不成?”

“报,永宁县城城破,请陈指挥使做好随时支援的准备。”传令兵禀明来意后迅速返回。

陈指挥使看着手中的战报以及附带的指令,脸色漆黑如墨,恨声道:“这才多久就城破了,永宁县官差是怎么搞的,难道那城墙是纸糊的?还有苍翼卫所,他们就眼睁睁看着敌兵攻城?攻城岂是那么容易的?没看第一批敌兵在西林县城附近住了一晚都没动手吗,还不是觉得几天内难以拿下西林县城才转而求其次?不会永宁县就成了这个其次吧?”

“大人,命令上说了,让咱们卫所做好准备,也就是说上面也知道西林县城也不安全,据属下估计,无大战事轻易不会调动咱们卫所兵力。”

“这个地方已经暴露,敌方再从这边出兵,必然会调换出口,再想逮到就没那么容易了。不知道找入口的斥候有没有将情报探查清楚,只有切断源头,才能彻底阻断敌方兵力输送。”陈指挥使心中敞亮,该做的他都做了,其他的只能听天由命,希望派出的斥候不要被一锅给端了,“将战损往上报,申请战时征兵。”

“是,大人。”传令兵拿着战报翻身上马,朝着总兵府而去。

从季宣和发现敌兵入侵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十天,西林县城一直平安无事,百姓们虽疑惑,却也不会不要命地往城外跑。

季宣和想着要能一直这样就好了,他可一点也不想经历战事。战争的残酷没人想见识,就算是战无不胜的常胜将军,有此功绩,那也是累累白骨堆成的,想不费一兵一卒大获全胜,除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外,绝无可能。

“报,大人,这是陈指挥使让人送来的战报,请大人过目。”

季宣和忙放下手中的事务,打开战报一看,不由倒抽一口气,陈指挥使居然已经同第三批敌兵交手了,还打了胜仗,这个消息值得欢欣鼓舞。季宣和刚扬起的笑容还没达眼底,底下的消息又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什么,永宁县城城破?

永宁县在西林县西北方,中间只隔了一个万县,同沧州也只一县之隔。这可不妙啊,永宁县也就算了,要是敌方以永宁县为跳板,把沧州府也拿下,这可就不得了了,那里可是安王的地盘,安王败了,他们这些周边县城铁定也跑不了。

季宣和此时脑子嗡嗡响,他也和陈指挥使一个想法,才这么几天就破城,这永年县别是有什么猫腻吧?

季宣和现在很窝火,他拿着□□在训练场地比划了好一阵,才将心中的郁气给散发出去。

训练场上人很多,整个县衙只要是闲着的官差都在这里训练,多一分武力,生命就多一分保障。虽然这里的人大多连敌兵的影子都没见过,但是他们知晓,季知县夏县丞他们绝不会拿此事开玩笑。况且他们没有眼瞎,除了刚关城门的那两天还有外乡人进城,之后可是一个人都没碰到。不用想都知道,各地要道已经设了岗哨,禁止百姓们随意走动。

季府护院武力最强,其他人的武力也不可小觑,特别是一开始就跟着季宣和的那些下人,他们练了十来年的初级锻体术,加上一有空闲就会锻炼自己的骑射,就算是女流之辈身手也不弱。

如今西林县城被战事的阴影笼罩,季府众人一天中更是至少有半天和武器作伴,只是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众人的饭量大涨,好在邵云辰准备了大量粮食,多出来的吃食在季府并不算什么,放在平民百姓家可就是个负担了。

“宣和,永宁县离沧州很近,总兵肯定不会不管的,这要是让沧州也沦陷了,总兵最少也得得个降职处分。”邵云辰还不清楚安王争王位失败,若沧州真被攻占,估计新皇高兴还来不及。也不知道安王的统御力如何,要是总兵不服他管,这可真闹笑话了。

邵云辰拿的是西林县和附近州县的地图,只是此地图异常简略,这都是他和季宣和两人根据下人的禀报绘制的粗略图。以他们现在的资源,能有这样一份图已经超出别的知县太多,想要更详细的,季宣和只能借助写手系统。

“我想了想,这也未必就是坏事。之前总兵不够重视,现在真有县城被攻破,他就不能视之不理,必然要调派兵力加以反击。”季宣和会这么认为,也是他忽然想起,锦朝国力强盛,若不是碰上小冰河时期,又撞在诸皇子争皇位的当口,估计草原部族轻易不敢犯边。锦朝兵士有股傲气,对周边小国自是看不起的,也正因为不大重视,才会阴沟里翻船,只这么些天永宁县城就告破。

“恐怕敌军不会长时间占领城池,最可能的情况是,将县城劫掠一空,掳掠人口一走了之。”邵云辰为永宁县城百姓惋惜,遭此一劫,能活下来的人将寥寥无几。人口才是发展的根本,一个县城上万人可不是小数目,永宁县城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多少人的努力才能恢复以前的水平。

季宣和能够想象其中的惨况,若他没有写手系统作为最后的保命手段,真碰上这种情况,除了将自己藏好之外,别无他法。平民百姓对上兵卒,胜算极为渺茫,个人英雄主义更是不现实,以一敌十或还有可能,以一档百还能安然而退的人几乎不存在。

至少季宣和做不到,锦朝所在世界是低武位面,内力魔法异能之类的想都不要想。要不然的话,季宣和早就能凑够系统币买功法秘籍了。也因为这个原因,写手系统里的功法秘籍都贵的要死,季宣和早就放弃了。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6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