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21 第 21 章

书名: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8

镇子很小,对于刚逛过云州府城的季宣和等人来说,实在没什么好逛的。况且就算很是繁华,季宣和也不会多看一眼,他多留半天是为了多休息一下,断不会主次不分。

众人休息了一晚上并一个上午,各个气色都不错,没了赶远路风尘仆仆之意。之后一路无事,第三天傍晚平安到家。

云记布庄有邱伯看着,邵云辰时不时去过过眼,没花多少时间久重新装修完毕。店铺伙计是从人市上买的,帐房掌柜还在物色中,人市上这样的人才并不是时时都有,邱伯一直留意着,一等发现就让中人给他报信。

还是自己家里舒服,季宣和惬意地半靠在床头,眼睛半眯着,看起来一脸享受的样子。锦朝已经比他记忆中的古代繁荣很多,可冬天想吃新鲜水果也不是那么容易。百姓基本就不用想了,除了个别容易保存的水果,其他估计连影子都见不到。

就连稍微富裕一些的人家,那也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在古代,要想吃到不应季节的蔬果,只能靠银子堆积。富贵人家冰窖是必备的,无论是夏天用冰还是秋冬贮藏蔬果,都需要靠它。

季家底子薄,冰窖自是没有的。不用说冰窖,连个温室大棚都还不见踪影,想吃上新鲜蔬菜只能花高价买,去年就是如此。不说段妈妈他们,就连季宣和看了都有些肉疼,冬天蔬菜的价格都快赶上肉价了,非一般百姓所能承受。

去年季宣和身体还没大好,银钱不敢多用,多数时候吃的都是干菜。今年就不必如此,邱伯已经开始找工匠来搭棚子,材料之类要等工匠师傅确定后才能采买。

季宣和没准备搭多大的温室,玻璃价格对于做窗户来说不是很贵,但用来搭大棚就有些奢侈了,他不能将钱都花在上面,种大棚菜卖钱只能等以后再说。

季家在康平县没有人脉,想要找个合心意的夫子可没那么容易。现在邵云辰又忙着云记布庄和搭建温室大棚的事,此事就暂且被搁置下来。季宣和也不急,夫子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那么不可或缺,他们完全等得起。

没过多久,邱伯就联系到了匠人师傅,请他核算材料之后,邱伯就开始采办各种物事。好的大棚需要采用玻璃和钢材,玻璃还好说,只有有钱就能买到。钢材就不行了,那个属于朝廷管制范畴,能奢侈到用来架构大棚的整个锦朝都屈指可数,一般人家都用其他材料代替。

季宣和根本没考虑过使用钢材,至于用什么材料代替,也不用他知道,现成的例子很多,随便采用一种都可行。季宣和夫夫听了匠师的提议,两人最终还是选了最为省力的木料。

季宣和家里真是什么都没有,就连木料都得现买。邵云辰将材料核算完毕,发现大棚造价真是不菲,不算工钱,只一亩地面积光材料都得花去几百两银子。钱大部分都花在玻璃上,单块玻璃看着不贵,一亩地算下来可着实有些吓人。难怪蔬菜能卖出肉价,有些不好种的甚至比肉还贵,就这还供不应求。

季宣和算是知道为什么温室大棚这么少了,一般人家还真是有心无力。季宣和脑子稍微一转,便决定将温室搭建在季宅边上,大棚四周都用高墙围上,免得玻璃被砸或被偷。真这样估计他就该哭了,他可没有那么多个几百两用来挥霍。

就这一点上,季家上上下下都很赞同。邵云辰记得去云州府路上见到的玻璃大棚也都是被围起来的,日夜有人照看。

已经十一月了,等下雪结冰,土壤被冻结实之后,砌围墙就有些费力。邵云辰从杨家埠雇佣了好些个壮劳力分段砌墙。大棚选在季宅北面,只需要搭建三面围墙再加一小段就行。

人多好办事,砌泥墙又不难,进度比大棚还快。所谓一亩地玻璃温室,那是指实打实的温室面积,实际围起来的面积比这要大许多。特别是靠近围墙的地面,季宣和特意空出来,没搭大棚,只用来种当季蔬菜,毕竟万一泥墙被雨淋塌了砸碎玻璃可就亏大发了,这点他不得不防。

大棚还在兴建中,云记布庄终于找到了帐房和掌柜,在鞭炮声声中宣布开业。鉴于两人还小,季宣和同邵云辰两人都没去观礼,诸多事宜都由邱伯出面打理。

自从家里请了沈清和齐山两个护院之后,邱伯就有时间去周边县城进货,进价和其他店铺所差无几,收益就看各家经营水平。口碑好销量就大,进项就多。季家宁可少赚点,也绝不以次充好,回头客还是挺多的,生意不差。之前只不过是进价比旁人高,收益才比同档次店铺低一些。

其实将康平县城的海产卖到内陆利润也很高,这是个来钱的伙计,康平县辖下就有不少这样的行商,只是长途跋涉终究太过辛苦,季家也不缺这点钱,季宣和就没打算让邱伯做这个买卖。

季宣和其实并没有太大野心,能躺着过绝不站着过,只不过古代太没保障,闹个灾荒都能死一大片人,不然他才不会挖空心思置办家业。季宣和看着手头的银子,不得不感叹银子来得快去得也快,季老太爷给的一千两银子转眼间几百两就没了。

原本他还打算在康平县城买间大宅子,现下看来是不可能了,只能往后梛一挪。

玻璃大棚赶在第一场雪前落成。有了大棚之后,庄户们就没那么清闲了。张庄头选了两人负责照看大棚,其他庄户则在忙时搭把手。第一批蔬菜已经种下去,用不了一个月,小青菜就能上桌了。

大棚冬天要烧炉子,柴火得重新准备,庄户们砍的,加上从杨家埠村民中购买的,应付一个冬天足够了。

这一天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李大夫终于宣布季宣和不用再喝养身药了,邵云辰给李大夫包了厚厚一封银子作为谢银。不用再喝苦药汁子,季宣和由衷感到高兴。这一年多受的罪,三言两语都道不尽,常年喝中药真不是人干的事。让季宣和重来一回,他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忍受。

不用喝药不代表身体就和同龄人相仿,季宣和想要同旁人一样,还需要一个过程,等身体自动调节到最佳,才算真正痊愈。所以他还得悠着点,不能任意妄为。

这天邵云辰多叫了几个菜,还给段妈妈他们添了个大荤作为庆贺。可不就是如此,季宣和作为季家的顶梁柱,他好季家才能兴旺。邵云辰的身份注定他没有季宣和那么自由,虽说除了不能参加科举为官之外,对出嫁男并无限制,可实际上也不过就是比出嫁女地位高一些罢了。

在有丈夫的情况下还好,想干什么只要丈夫支持,旁人不会多言。没了丈夫,一些无形的限制就会使丧夫的出嫁男难有大的作为。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换成寡夫也没差多少。

是夜,邵云辰饮了几杯果酒,脸色微红,却怎么也遮不住喜意。

季宣和就着烛光仔细打量坐在对面的邵云辰,看着与以往不同,季宣和一时却没找出来到底哪里不同。直到一丝光芒划过眼前,才发现邵云辰戴了上次买的蓝水晶耳钉。

季宣和知道出嫁男在成亲前都得打耳洞,成亲时邵云辰带过一次,之后都是用茶叶梗代替,这回冷不丁戴上也难怪季宣和没注意到。虽说出嫁男都会扎耳洞,但除了成亲时戴一次之外,其他时候并不强制要求。饶是如此,正式场合上为显得郑重,通常作为正君都会戴上耳钉。

邵云辰选在这个时候戴耳钉,足以见得对季宣和的重视。季宣和不是七岁小孩,知道邵云辰的心意之后,没有多言,只是邵云辰在他心中的分量更重了。

季宣和算是看出来了,男子嫁人后,世俗的约定,大环境的影响,会使他们比普通男人更加关注家人,重心也会放在自己的小家身上,虽不显女气,却到底是不同的。那些成年后再嫁人的还好一些,影响不会那么深,像邵云辰这样打小就嫁了人,就会更加融入进自己的身份,也更希望得到丈夫的肯定。

比方说现在,季宣和才多大?邵云辰又是多大?刚十岁就已经知道男也要为悦己者容的道理。他不止戴上耳钉以示庄重,整个人都精心装扮过。虽未涂脂抹粉,却能看出来费了一番心思。发髻上插着两根簪子,外衫也不是常服,从头到脚,从内而外,都在向季宣和示意邵云辰对他的看重。

不管是因为嫁给他才不得不如此,还是因为真心心悦他才这么做,对季宣和来说都无两样。只要邵云辰一直如此,季宣和定不会负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861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