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 分类:同人 | 字数:0

87 3.22

书名:带着写手系统从末世到古代 作者:梦之草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38

文卓成颇为感慨,岁月无情,一眨眼,他也是知天命之年。如今文府已经分家,文卓成也不用再顾忌什么,家里他最大,去看自个外甥谁也阻止不了。

“父亲,儿子知道了。您放心吧,您不在家的日子,儿子一定将家里人照顾好了。”文俊浩清楚自己父亲的为人,劝是劝不住的,还不如好好看家,为父亲解除后顾之忧,让他在外也能安心。他只是有些担心母亲,作为人子,他不好妄议长辈。

实在是母亲太顾外家,看不得父亲对其他亲戚好,想来此事又能引起母亲好一阵子气闷。父亲决计如此,母亲又做不不了父亲的主,只能背后生闷气,在嫡亲儿女面前唠叨唠叨,再不然只能借机找人泄愤。

父亲已经警告母亲多次,作为儿子的,只期望母亲能收收性子,不要再惹父亲生气。父亲对母亲娘家已经够照顾了,母亲仍背地里三番四次往娘家搬东西,父亲劝说无用之后,只能卡了后宅的用度,家里大宗银子轻易不经母亲的手。

文俊浩作为人子,实在是有心无力。他觉得父亲能容忍这样的妻子那是脾性相当好,换做是他自己都未必这么大度。其实文卓成并非没有想过换个妻子,只是后来想想又作罢。

文二夫人除了有些势利眼,特别顾娘家之外,人走的是正道,不会暗地里放阴招,家里有这样的主母,后宅能少些阴私,文卓成自己也能过得省心一些。文家不缺银子,只要他自己把好关,文二夫人能搬到娘家的银子有限。文府账目上有数的摆设之类,文二夫人还不至于有那个厚脸皮,将这些东西也拿去接济娘家。

文卓成自己也清楚,文府阖府上下,将自己大外甥放在眼里的没几个,为数不多的那几人,也因为往来不多,感情都淡淡的,包括他自己的小家也是如此。他也不强求,人与人之间还真是讲究缘分。以前大外甥送给他的东西,面上看着都是普通的货色,他家常年走南闯北的,什么东西没见过,文二夫人就有些看不上眼,碍于文卓成的面子,意思意思用来吃用之后,就束之高阁。

亏得那些东西只是文卓成收到礼品中的其中很小一部分,他自己也清楚自家媳妇的德性,本也想着大外甥给的好东西,也让自家人沾沾光,谁想不识货就算了,本身看着就平凡,但再怎么说那都是他亲自收下的,连自己夫君看重谁都琢磨不透,他再没为此费过心。

文卓成冷眼瞧着,他能为家人做的也就这些。每次季宣和送的礼,都送一小部分给后院。见到次次都是如此之后,他就没再送,那纯粹就是浪费,他看着就心疼,还不如他自己享用。女儿们他是管不到,儿子们大了之后都住在外院,他兴起时,就招呼他们一块用膳,让他们每人都无形之中改善了体质。

文卓成心中有数,邀儿子一块用餐的频率不高,不会给大外甥惹来麻烦。大外甥的好,自己记得就行,不用嚷嚷的四邻皆知,况且那样很可能害了大外甥,不是他乐于见到的。

等了几天,邱成终于等来了潘家人。潘宏力已经不在利源县当县丞,如今是余华县知县,和康平县有些距离,来回一趟怎么也要花去好几天。

潘明杰派人告知他季家之事,潘家和季家走的近,又有甄老夫子教导一场,写信和准备礼物的事,潘宏力很是看重。余华县和应州府城,两地相隔甚远,他和季宣和又都是为官的,以后见面机会渺茫,潘宏力却不能当这份情不存在。

一番折腾下来,等一切搞定之后,时间已经过去好些天。潘家是邵云辰的外家,两家关系又处的好,亲近几人都写了信,这些邱成自是贴身收好,以免不小心被遗落。

将潘明杰送走之后,邱成没事干,他大多数时候都待在客栈里,文卓成提前跟他说过,他弄到路引的话,就跟着他们一起上路。在消息没有确定之前,邱成不好行动。几天之后,邱成就收到文卓成让人传给他的口信,他很快开始行动起来。

潘家和季老太爷送的礼只占了马车的三分之二,原本预留的三分之一马车空间是用来安放文家的回礼,现在文卓成跟随他们一起走,这部分就空了出来。来一趟京城不容易,邱成脑子机灵着,不将马车箱塞满岂不是浪费?

京城毕竟是京城,作为锦朝的都城,又不曾受战火波及,这里比起其他城市要繁华许多。也不用邱成做主,出发前,季宣和夫夫就考虑到这个可能,给他留了足够的银子,一些需要买的东西也有确切的清单,他只需要按照单子上列的照着买就行。这些东西都采买够了,其他零零碎碎的东西,就让他看着办。

能放东西的地方就那么点,邱成办事利落,花不了多少辰光就将物品采买齐。剩下的时间就是等,商队一办完事,马上就可以启程。

文卓成想了想,他的儿子辈都随了他,没有一个在仕途上能有成就,庶务倒是都各有所长。他对此并未有成见,他自己就是走了商道,没道理埋怨儿子们不争气。话虽如此,他还是觉得有些遗憾。文卓成有功名在身,只不过他自己不想走仕途罢了,不像儿子们,那是在学业上真没这个天分。

因着种种原因,儿子们和大外甥都不亲近,他有些遗憾,却不会将他们强行拉拢到一起。

孙辈当中看着倒是有几个在学业上能有所成,他想了想,大的那几个已经开始在书院学习,他此行不好带着他们,免得误了他们的学业。稍小一些的,倒是可以考虑考虑。他将自己的意思同几个已经成亲的儿子一表露,他们一个个都默不出声。

正当他想起身走人时,大儿子文俊浩开了口:“父亲,允许儿子们回去同媳妇商量一下,这不是小事,要是媳妇和孩子都同意,那就劳烦父亲从中选择一二。”

其他几人听了,欣然同意,文卓成挥挥手,让他们自便。孙子们有没有那个福气,就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别人不清楚,文卓成却知道自己大外甥不是个寻常之辈。他有时候也不免庆幸,自己是好人有好报,外甥同样是运气不错。换成个贪心的,哪里会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利用,将秘密死埋在心中,就连最亲近的家人,文卓成也从没有泄露一丝一毫。

想起这个,文卓成不由有些好笑,他都知道的事,大外甥还能不防备不成?能在他面前不隐瞒,就是信任他,换成他人,他大外甥可没这么蠢,这么重要的事岂是能随随便便告知他人的?没看给潘家和季老太爷的礼品都没有那么出格,只比市面上流通的效用要好上一些。也许他们会怀疑这些东西的来历,却只会当季宣和有特殊的渠道,不会进一步怀疑这些东西的实质效用。

“大哥,父亲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家和季家大表弟家十年没来往,怎么父亲不仅打算亲自去看他,还想带个孙辈?”文三爷很是不解。在他印象中,季家大表弟,他见过的次数一个巴掌就能数过来,还是那种多年未见的情况。他知道父亲对季宣和有些另眼相看,曾经母亲还为此不爽过,只是他不知道两人间的甥舅情何时有这么深。

“我也不是很清楚,季家大表弟在康平县居住时,父亲和他走得近,只是碍于未分家时文府的情况,就没有宣扬,连咱家也是如此,我也是后来开始掌事之后才知道的。”文俊浩腹诽,要不是父亲没有刻意隐瞒,估计连他也不会清楚父亲和大表弟之间的往来,“你们自己看着办,回去都和自己媳妇商量商量,父亲并没说一定要带一个孙子走,要是乐意就把名字报到我这,不乐意,父亲也不会给你们吃挂落。”

众兄弟听后,便一哄而散,回各自的小院商议。

听到这一消息,文二夫人哪能同意,她压不过自己的丈夫,在自己儿媳妇面前还是有些威风的。当婆婆的可以随意而为,做人儿媳妇的只能尽量受着。一边是母亲,一边是父亲,加上路途遥远,怕孩子们年纪小小的上路,身子骨受不住,儿媳妇们这次是倾向听婆婆的意思,谁家的孩子谁心疼。闹到最后,只有文俊浩和文二爷文俊熙各选了一子。

文俊浩作为文卓成的嫡长子,老父有这个意思,他不带头那也太不给父亲面子。他同自家媳妇商量之后,从儿子中选了身体最棒,年纪又合适的文梓辛作陪。文二爷文俊熙是庶子,文家目前算是商家,嫡庶相较官宦人家而言,没有那么泾渭分明。

不过文家到底出身勋贵人家,再如何,也不能乱了嫡庶,以至于给一大家子埋下家宅不宁的隐患。文俊熙的前程自是没有几个嫡兄弟好,以后他能分到的家产不多,最终还是要靠他自己。前景不明,父亲心中究竟是何打算,他也不清楚,文俊熙只是想着碰碰运气,孩子还小,也不用他做什么,只是交代了几句,让他好好听祖父的话。

同文俊熙一样想法的不止他一个,只是基于各种原因,最后只有文俊浩和文俊熙两家各出了一人。

文俊浩和文俊熙挑选的孩子不是最出色的,唯有一点,那就是不会拿鼻孔看人。文卓成看了之后,索性决定两个都带上,总共就只有两个人选,挑了哪一个都不好给另一个儿子交代,索性就都带上,带一个是带,带两个也费不了多少事。

商队将货物处理完,又进了一批新货。很快就到了启程的日子,文家人送到城门口,才依依不舍地回家,特别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在城门口再三交代仆妇要照顾好两个孩子。

季宣和其实想过在季氏一族里过继两个孩子,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他是地方官员,不能随意走动,又有分宗的打算,由邵云辰出面也没这个必要。两人最终决定就在应州府寻觅一二,无论是从哪个村里去抱养两个孤儿,还是直接在城里人市善堂领养都行。

现在刚安生下来,孤儿比比皆是。应州府作为战事后方,从其他地方前来应州府谋生的人很多,加之几年前应州府曾经历过战事,战争年间赋税又高,一家子人一旦顶门立户之人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家基本就散了。 166阅读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46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