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的大明帝国

作者:万戈舍予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孙得功:熊经略,咱们对大明的忠心,日月可鉴啊!

书名:朕的大明帝国 作者:万戈舍予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此时的朱由校正认真的提笔在一份空白的圣旨,飞快的书写。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时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朱由校这个时候写得这两首诗,是历史上他的皇弟, 也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写给秦良玉的,现在被朱由校剽窃来,赐予秦良玉。

朱由校写好后,从御案上的几块玉玺上选了一个,印在上面, 完事后, 由身边的小太监交到秦良玉的手上。

接着, 朱由校看向下方的秦良玉,只见其气宇轩昂,眼神炯炯有神,朱由校心想不愧是一名良将啊,接着朱由校说道:

“之前朕就对秦爱卿你的事迹有所耳闻,今日所见,实乃巾帼英雄也,所以,朕决定亲自写诗两首,赐予爱卿。”

说完,朱由校又是想到了什么,开口道:“朕知晓爱卿之夫马千乘,为大明朝南征北战,有功于朝,却被内监邱乘云诬陷病死狱中,对此朕深感痛心,所以决定给其平反,赐谥号忠勇。”

在朱由校看来,马千乘的死, 实在是太可惜了,他援朝打过小日本,平定过大明土司的叛乱,可以说是征战了一生,妥妥的猛将啊,可惜被一个死太监陷害入狱,病死在狱中,年仅四十三岁。

而其子马祥麟在历史上也是为大明战死沙场。

说着,朱由校对一边的方从哲说道:“方爱卿今后回道内阁就立马拟一道旨意出来。”

“微臣明白。”方从哲闻言对着朱由校作辑道,不过心中却是想着,陛下竟然会写诗

“微臣谢陛下”秦良玉从小太监手中取过朱由校赐给她的诗,作辑说道,心中很是感动。

“秦将军可谓是巾帼不让须眉啊,要是大明那些辽地的将领们都如同秦将军一样,那建奴如何为如此做大啊”朱由校感慨了一句。

“陛下过赞了,微臣愧不敢当。”秦良玉闻言,连忙躬身行礼道。

“有什么愧不敢当的秦爱卿不必过谦了。”朱由校笑了笑了,接续说道:“朕不过是说出了一个事实而已。”

“就连秦爱卿这样的一个女子,都能够尽心尽力的为朝廷征战, 而有人却只知谋取私利,弃社稷安危于不顾。”

朱由校所说的,就是辽地的那些将门了。

“秦爱卿应该明白,朝廷为什么要调爱卿的白杆兵进京吗”朱由校对着秦良玉问了一句话。

“回陛下,微臣已经明白了。”秦良玉对着朱由校回答道:“陛下是想要以微臣招募的白杆兵为骨干,组建一支新的军队”

这一点,他从秦邦屏给她的书信中得知了,当初一接到秦邦屏的书信,她就立马加快了行军的速度,前往京师。

“没错啊,大明朝现如今是武备糜烂,军队战力远不如大明建国初期,甚至是神宗皇帝援朝时候的战力都比不上了。”朱由校叹气道。

“朕知晓爱卿所招募的白杆兵,乃是以能征善战而出命的,所以朕才决定有白杆兵为骨干组建新的军队。”

朱由校一边说着,一边让身边的小太监端来椅子:“两位爱卿,坐。”

“微臣谢陛下。”方从哲和秦良玉解释对着朱由校行礼道。

“朕之前已经命令秦邦屏和戚金,让他们把自己麾下的白杆兵以及浙兵,配合京营整顿下来的一些人马和招募的新兵组建了一支新的军队,朕给他们命名为了天雄军,现在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朕已经命令,袁可立带一万多的天雄军援辽了,不过还留下了一部分。”朱由校看着秦良玉说道:

“今后,秦爱卿可以直接参考留下来的天雄军操练。”

听到这,秦良玉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陛下,就是说将来要按照新的标准训练了”

“这是自然。”朱由校点头道,接着问向秦良玉:“秦爱卿的军队应该是以近战武器为主吧”

“近战武器”秦良玉回答道:“是的陛下,微臣麾下兵马,所使用的武器多为钩镰枪,因为使用白木为长杆,故被人称为白杆兵。”

“这个朕知晓。”朱由校接着说道:“不过将来我大明军队是要以火器为主的,这些冷兵器将来只是起到一些辅助作用的。”

“火器吗陛下说得是鸟铳”秦良玉问道,接着心中升起了一下忧虑,大明火器质量不行,她是有所耳闻的,当初她的丈夫援朝时,对鸟铳也是有所了解的。

不过在他们白杆兵之中,因为质量以及一些原因,对于鸟铳的使用不是很高。

“不是之前的那种鸟铳了。”朱由校见秦良玉听到火器的表情,就知道秦良玉是对火器的质量感到担忧,于是朱由校出声解释。

“大明军队之后是会逐步减少鸟铳的装备量的,因为大明现在已经是有了新的火器替代鸟铳了。”

“朕也知晓之前因为偷工减料的缘故,我大明朝廷制造的火器很差,但是现在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朱由校想了想,对着秦良玉接着说道:“虽说我大明今后将会是以火器为主,但是冷兵器不会很快被淘汰,他们在战场上还是有些作用的,所以这近战搏杀的能力还是要训练的。”

“所以,秦爱卿今后要和戚老将军一起,给朕训练出一支支强军。”

“微臣明白。”秦良玉对着朱由校拱手说道:“微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望,微臣一定会协助戚老将军,给陛下训练出一支支强军的”

朱由校闻言,举起茶杯抿了一口后,对着秦良玉说道:“之前,那袁可立前往辽东时候,爱卿的哥哥秦邦屏一定要跟着袁可立前往辽东,朕也不好拒绝所以只好让他前往辽东。”

“这使得负责训练新军的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戚老将军的身上,那戚老将军可是对朕抱怨了许久,所以今后是要秦爱卿你好好配合戚老将军。”

“对了,秦爱卿,咱们司礼监掌印刘公公,可是在陕西征了有近六万的兵员,秦爱卿可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啊,今后的担子可是很重的啊。”

“近六万”听到这个数目,秦良玉心中大吃一惊,身为带兵的将领,秦良玉是知道近六万的兵员是什么概念。

听了这个数字,就连在一旁神游天际的方从哲也是感到十分的诧异,对着朱由校说道:“陛下,六万人所需要的粮食,可不是一笔小数字啊,现如今我大明国库一下子拿出六万人的口粮,是有些困难啊。”

“这就不用担心了。”朱由校对着方从哲说道:“当初查抄晋商家财时,得到很多的粮食,支撑六万人是不成问题的。”

说起来,就算没有查抄晋商所得的粮食,现在也是不用愁的,因为整顿了京营,解决了京营吃空饷的问题,之前大明给京营发得饷银可是按照在册人数发的。

将训练新军的事情和秦良玉交代完后,朱由校对着秦良玉问道:“秦爱卿,应该对于西南等地的土司是十分了解的吧”

“是的陛下。”秦良玉回答道:“微臣率兵出发的时间晚于微臣哥哥出发的时间,就是受四川布政使朱燮元之令,前往解决两个土司之间的争端。”

“那么爱卿对四川永宁宣抚司奢崇明,以及贵州水西宣慰司安位叔父安邦彦怎么看”朱由校问道。

“陛下为何提起这二人”秦良玉疑问道。

“为何”朱由校接下来说出的话,令在场的几人皆是一惊:

“朕觉得他们两要像杨应龙一些反我大明啊。”

辽东,沈阳城。

熊延弼将自己手上的一份书信看完后,扔到一边,看着自己面前跪着的孙得功以及张士彦问道:

“来吧,给本官说说,这李永芳是何许人也啊”

“回熊经略,那李永芳是辽东铁岭人,本是我大明的将领,原为抚顺千户所备御官,在神宗皇帝四十二年时,朝廷加强抚顺的边防,那李永芳升为游击,在神宗皇帝四十六年,建奴攻我大明,那李永芳投降了建奴,成为了建奴的好奴才。”

“他是第一个投降建奴的我大明将官,在投降建奴之后,这狗东西几乎是每战必随,实在是可恶”几人说着都流露出了义愤填膺的表情,纷纷表示自己与李永芳这人势不两立。

“那他为什么要给你们送来这一份书信”虽说,熊廷弼心中对李永芳为什么要写书信给孙得功几人,是有所明白的,但是嘴上还是对着孙得功几人问道。

“回熊经略,那李永芳之前身为大明的将官,和属下是多有接触的。”张士彦对着熊廷弼说道:“可能因为这样,这李永芳,才将目标投向了咱门、”

“现如今建奴缺少粮食,他希望咱们能够向他们提供一些粮食,他们用金银珠宝来换。”

这时候,孙得功突然冷哼一声,破口骂道:“哼,这李永芳真是痴心妄想我等身为大明的将领,怎么可能会给大明的敌人提供粮食呢”

“是啊,以属下来看,这李永芳多半是给建奴当奴才当得脑子都坏掉了我等都是大明的忠臣良将,怎么可能背叛大明”

听了孙得功的话,在场的一众辽地将领,包括张士彦也都是附和道:

“咱们可和那李永芳不一样,咱们可没有脸去给建奴但奴才。”

“咱们汉家子弟,怎么能够去给建奴做奴才”

“是啊,是啊,照李永芳那狗东西所说,这建奴已经是到了最为危险的时刻了,现在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加一把劲,就能够把建奴彻底的消灭到时候咱们就是大功一件,为什么要为了他们背叛大明咱们又不是傻子”

孙得功对着熊廷弼,一支手指向天空,说道:“熊经略,咱们对大明的忠心,是日月可鉴”

“没错咱们都是大明的忠臣啊”

熊廷弼就这样静静的看着孙得功、张士彦这一众正在喋喋不休说个不停的辽地将领,一句话也不说。

辽地的一些将领做了什么,熊廷弼是心知肚明,可是这种东西心中明白了就好,点破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所以熊廷弼担任辽东经略以来,对建奴实行了十分严苛的封禁让他们不能和建奴进行贸易勾结,还着重的调用前来援辽的客军,而不是本地的将门。

可如今,这一副对建奴苦大仇深的样子,着实是令熊廷弼摸不清头脑,这些辽地将领们,要干什么,难道不养寇了

过了良久,等众人的声音都停止后,熊廷弼才开口道:“所以,各位今日来找本官是为了什么”

听了熊廷弼的话,孙得功对着熊廷弼说道:“熊经略,您刚才将那份书信也看完了,应该知晓那李永芳是因为什么才给咱们来书信的”

“那建奴陷入了粮食危机了”孙得功说道:“因为这,才向咱们提出了用金银换取粮食”

“那你们给李永芳回信了吗”熊廷弼对着孙得功问道。

“回了,属下们决定,借此来给建奴来一下大的”接着向熊廷弼说起了自己商讨出来的对策。

此时,赫图阿拉之中。

李永芳一脸兴奋的跑到努尔哈赤的住处,口中不停的喊着:“好消息,好消息”

来到努尔哈赤的面前,之前跪倒在地磕头道:“奴才叩见大汗”

努尔哈赤挥了挥手,说道:“起来吧,是什么好消息”

“大汗,咱们大金粮食危机能够解决了”李永芳一脸媚笑的看向努尔哈赤说道:

“大汗,奴才之前派人去联络明廷在辽地的将领,希望从他们手上获得粮食,有结果了”

“见你这么兴奋的样子,事情是成了”努尔哈赤看向李永芳说道。

“是啊大汗老天爷保佑大金,明廷的那些辽地将领们同意给给大金提供粮食,不过”

“不过什么”努尔哈赤皱眉道。

“大汗,他们所要的金银珠宝可不小啊”

“就这”努尔哈赤没好气的说道:“本汗之前说过了,金银珠宝不是问题现在最主要的是解决粮食的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26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