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的大明帝国

作者:万戈舍予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零一章,能够允许的话,朕想用人海战术搞死建奴!

书名:朕的大明帝国 作者:万戈舍予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跟方世鸿交代完事情后,朱由校便让其离去。

等到方世鸿离去后,朱由校自己自己则是懒洋洋的靠在龙椅上,从一般伺候着的小太监手中接过一直狸花猫,一边撸着猫,一边拿起放在案上的大明演义接着看了起来。

在大明,宫中是有人专门负责养猫的, 养宫猫大明,可谓是已经是登峰造极。

在刘若愚,也就是刘时敏所写的酌中志:內府衙门职掌中记载:“猫儿房,近侍三四人,专祠御前有名分之猫,凡圣心所钟爱者, 亦加升管事职衔。”

大明的皇室似乎十分的喜爱这种毛绒绒的小动物,像嘉靖老道长在自己心爱的猫猫去世后伤心不已, 还为其专门的造墓立碑。

朱由校穿越后,经常一边撸猫一边看小说,以此来解乏,大明小说行业也是十分的发达,后世都说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

“鄱阳湖之战”朱由校看到这个内容,瞄了一样伺候在自己身边的刘时敏:“那个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关于火烧赤壁的描写是有借鉴我太祖皇帝与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的吧”

听了朱由校的问话,刘时敏想了想回答道:“皇爷,这罗贯中曾经是张士诚名下的幕僚,是太祖皇帝那个年代的人,奴婢想来,那罗贯中描写火烧赤壁的时候,应该是有参考太祖皇帝与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

“这书销售的状况如何”朱由校问道,撸猫的手没有停下。

“皇爷,有朝廷在背后出力,销售量还是挺不错的。”刘时敏说道:“而且奴婢按照皇爷的意思,找了一些说书先生,来传播。”

“嗯。”朱由校闻言后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有人来禀告:“皇爷戚金老将军求见。”

“宣。”

京营,一处大校场之中, 一群身穿着鸳鸯战袄的宗室子弟,正在进行基础的操练。

此时的他们正手握一支加装了刺刀的燧发枪,眼睛死死的盯着自己眼前的一个稻草人,每一个人的面前都有一个稻草人。

“刺”随着一旁负责他们训练的军官的一声令下。

众人便狠狠的刺向自己眼前稻草人的头部。

“收。”

“刺”

接着一直重复这这一动作。

时间久了,有人出声抱怨道:“教官啊,咱们拿的可是火器啊,不应该练习射击吗怎么练习这么枯燥乏味的事情啊。”

“是啊,而且还规定必须刺这头部这也太累了啊。”

多名宗室子弟虽然嘴上抱怨着,可是手上的动作却并没有停下,现在虽说是累了一点,但是能够每餐都吃得饱饭了,总比之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好。

他们都是各藩底层的宗室,日子跟普通的百姓没有什么两样,甚至有的还不如一些百姓呢。

那名军官听了这些抱怨声,也不生气,而是内心的讲解道:“为什么必须刺这面部那是因为那些建奴的精锐除了面部这一小块地方是没有防护的,其他的地方都是拥有甲胄防护的。”

“这枪上的刺刀, 一般是很难破开建奴甲胄的防御的, 所以得攻击他们的弱点就像建奴的那些弓箭手专门射我军披甲将士的面额。”

“至于说射击训练,到时候会让你们进行联系的。”

说完,就见到一名正在操练的宗室子弟因为劳累昏倒在地,一旁的宗室见状并没有太大大反应。

“又一个昏过去了。”军官见状连忙叫来几名士卒,让他们家昏倒在地的宗室子弟,带去看大夫。

这些日子来,经常遇到一些宗室子弟再训练的过程中昏倒在地,一开始,他们这些负责操练宗室子弟的家伙见状都是被下了个半死,毕竟这些都是皇室子弟啊,他们出了什么事故,他们的脑袋是不够砍的。

不过好在那些昏去的宗室们并没有大碍,只不过是过于劳累了。

等到几名士卒将昏倒的宗室子弟抬出去后,那名军官又开始训话了:“之所以让你们进行这样枯燥乏味的训练,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锻炼你们的毅力”

“你们以为让你们站军姿,搞这些东西是好玩吗”

“但是,我觉得也不至于让咱们披着甲胄训练啊,这甲胄都有好几十斤重呢。”

“难道你们上战场时也不想要披甲吗”那名军官问了一句。

“当然不是。”出声否认道,再战场上还是身上披甲有一些安全感。

“说实话,有些士兵想要甲胄,还得不到呢。”在大明军中的披甲率,一开始是很高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军队武备废弛,披甲率下降了许多的。

“还有,陛下说过一句话,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说着,还扫视一周,接着说道:“如果说,你们在平时的训练不够,到了战场上因为过于劳累昏了过去啊话,那就只能去见太祖皇帝了”

“昏过去”听到戚金的话,朱由校感到有些诧异,就连撸猫的手都停下了。

“爱卿是说,我大明那些宗室子弟们有不少人因为过于劳累昏过去了”

“是的陛下。”戚金定点了点头说道:“这几日训练下来,有上百名宗室子弟再训练的过程中昏过去了。”

“之前训练别的士卒时,有发生这样的事情吗”朱由校问道。

“陛下,没有。”戚金摇了摇头,那些士卒可谓是精锐了,自然不会说因为一些高强度的训练而昏过去。

“陛下就连微臣这些招募的新兵蛋子,因为高强度的训练而昏迷的人数,都没有宗室子弟的多。”接着,戚金对朱由校请示道:

“陛下,是不是可以对宗室们的训练降低一些标准吗”

在戚金看来,既然训练强度太高,那些宗室们受不了,那就适当的降低一些标准,比如减少一些训练的时间,增加一些休息的时间。

“降低标准”朱由校闻言,连连点头道:“这是不行的难道到时候上战场的时候,还能让那些建奴跟他们交战的时候手下留情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这样子的强度,就连那些新招募的新兵们都能够承受,难道他们就不行了吗”

“所以,在朕看来,他们训练的标准不能降”朱由校斩钉截铁的说道。

“只要能够保证他们每日的营养需求,就不会出现什么大毛病”

“要知道,玉不琢不成器,不对他们进行一些磨炼,他们都给成大器吗”朱由校叹了一口气道。

这一点训练的强度,就叫苦叫累了朱由校还没有叫人给他们加上每天五公里炮呢。

大明的那些宗室子弟们,之前可以说是一直在浑浑噩噩的过日子,现在突然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训练,一开始肯定有人是受不了的。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朱由校不想要大明的宗室们都是一些废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快速的“成才”,朱由校也是为他们好啊

“微臣明白了”戚金回答道。

说起来朱由校很奇怪,在万历年间,万历皇帝知晓各藩宗室子弟的情况,清楚宗室子弟过多,一些底层的宗室都已经到了自己养不活自己的地步了。

特意准许各个宗室子弟们能够以放弃爵位为代价,参加科举

甚至专门特意为宗室子弟们搞了一个专门的科举,可是收效甚微了,当然,有是有人参加的,可是对比起宗室的全体人数,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朱由校记得搞出来后没有几个宗室去参加。人数貌似都没有过百。

不过仔细想想,那些底层的宗室们连吃饭都是一个问题了,哪里还会有精力去读书

戚金接着对朱由校说道:“陛下,关于天雄军的编制,微臣大致已经拟好,现在交给陛下过目。”

说完,从怀中取出一份东西,有小太监交到朱由校的手上,朱由校将自己怀中的狸花猫交给身边的侍者后,接过一看。

戚金也是在下方开口讲解道:“陛下,微臣和秦邦屏商讨过后,特别决定将这天雄军分为:前军营、左军营、右军营、中军营、以及炮营和骑兵营”

“所以,这天雄军下辖的队伍采用的是营兵制”朱由校问了一句。

大明的营兵制差不多是五人为伍,二伍为什,三什为队,三队为哨,五哨为总,五总为营,每营兵员约为三千人。

“陛下,可以这么说。”戚金点头道:“现如今我大明的军队都已经是一营兵制度为主了。”

因为卫所制度的糜烂,大明现如今确实以营兵制度为主了。

“当然了陛下,现在这天雄军是以火器为主,火器的装备数量已经占据全军的些规划是与其他的以营兵制的军队是不同的。”

“朕知道了。”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这种详细的事情还是要爱卿这样的将军们决定,朕不懂军事,所以朕不会过多的干预的。”

朱由校是有自知之明的,对于古代的军事制度不懂,那就不要过多的干预,交给懂的人去干不懂不可怕,不懂装懂才是最可怕的。

朱由校可不会像叫门天子那样自以为是,也不想当运输大队长那样的微操大师

对于戚金,朱由校是比较信任的,比较戚家军之前对火器的运用于理解可是远远的超过大明任何一支军队的

“对了,那袁可立到时候前往辽东将会带走多少人一万吗”朱由校问道。

“回陛下,袁巡抚之后前往辽东时,将会携带前军营,和左右两营,以及炮营和骑兵营,还有一大堆的辎重”戚金对朱由校回答道。

“至于中军营,是微臣留下的骨干军队,陛下可以以此来组建新的军队。”

听了戚金的回答,朱由校笑笑,他是比较满意的,对着戚金说道:“不错,不错。”

接着,有想到了什么,对着戚金开口道:“戚爱卿,朕之前接到刘伴伴的来信,他在陕西等地招募到了近六万多人,到时候,还要戚爱卿操劳了。”

“六万多人这么多”戚金听到这个数字后也是大吃一惊,那刘太监是把陕西境内全部的适龄壮汉们都招募过来了那一个太监能够一下子招募这么多的人

戚金不知道的是,这负责招募的可不知刘忠一个人在忙活,袁应泰这个新任的陕西巡抚在背后也是出了很大的力气,再者,刘忠可是带了一支腾骧卫以及一群东厂番子们去招募的。

“是有点多了。”朱由校见到戚金的表情也是说道:“当初,朕听闻后也是搞到十分的诧异,但是想想,招募的人多了就多了吧,反正抄了晋商们的家后,大明现在不怎么差钱的。”

“既然不差银子,那么多招募一些士兵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毕竟现在最需要士兵”朱由校对着戚金说道:“如果可以,朕想要招募个一百万大军用人海淹没建奴”

戚金听了也是不由的感到诧异,一百万大军那得是多少人啊现在在大明进行几万人的战役,那都是一场需要整个朝廷全力以赴大战了。

“当然了,这不过是朕天马行空时的所想,戚爱卿不必当真。”朱由对着戚金说道:“目前的朝廷可支撑不起百万大军。”

朱由校这里所说的百万大军,可不包括辅助的民夫,是实打实披甲的战兵,如果真要有一百多万能够披甲持刀的战兵,那么别说建奴了,整个世界都将是大明的了,所以这种事情现在是想想就好。

要真正的拉出百万大军,那是要等到一战了。

“戚爱卿啊,到时候是真的要靠戚爱卿和秦爱卿两人多操劳操劳了,朕相信两位爱卿是不会辜负朕的期望的。”朱由校对着戚金嘉奖道:

“不要让朕失望啊。”

戚金听后,打起精神,斩钉截铁的对着朱由校保证道:“陛下放心,微臣定然不会辜负陛下的厚望”

“很好。”朱由校点头了头,向戚金投去了赞许的目光。

“对了戚爱卿,去问问秦爱卿,他的妹妹秦良玉何时进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04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