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的大明帝国

作者:万戈舍予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五章

书名:朕的大明帝国 作者:万戈舍予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这魏忠贤虽然在历史上可谓是臭名远扬,但是魏忠贤现在办事还是比较可靠的。

至于说魏忠贤会不会有什么不该有的小心思,朱由校现在是不担心的,毕竟,自己送魏朝和王安这两人去见太祖过过了多少天啊这两人的死,对魏忠贤的威慑力还是有的。

再说了,这魏忠贤可是被宫内大大小小的宦官们盯着呢,在其他宦官看来,他魏忠贤就是靠着检举魏朝上位的,那他们为什么不能踩着他魏忠贤上位呢。

这世上不缺有野心的,朱由校觉得,只要魏忠贤出了一点差错,那么定会有一大波人给自己来打小报告。

“魏伴伴,那个石碑立其来后,有没有人搞乱”朱由校对着魏忠贤问道。

“比如说,为刘一燝和冯三元等人辩解的”

“回皇爷,目前并没有人搞乱。”魏忠贤如实答道。“皇爷,您放心,那石碑的周围,奴婢都安排了番子们在暗守着呢。要是有人来搞乱或是妖言惑众,定能第一时间抓到诏狱里去。”

“这就好,不过”朱由校想了想,对着魏忠贤说道:“国子监呢其中的生员有没有议论此事啊”

“国子监”魏忠贤一愣,摇摇头说道:“奴婢这就不知道了,这是奴婢疏忽了。”

“皇爷,国子监的那些生员们也要监视起来吗”魏忠贤不由觉得自己的皇爷的疑心也太大了吧

“这些国子监的生员们,也要好好关注起来,以免被人煽动起来闹事”朱由校说道,其实朱由校是挺放心不下国子监的那些生员的。

这国子监的大部分生员都是一些没有经历过社会毒打的年轻人,不是混迹官场的老油条,年轻的心,有着一腔热血,可以说是最容易被人煽动的人群之一,而且大部分都是认死理的那种。

“奴婢明白了。”魏忠贤答道。

“魏伴伴,朕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将刘一燝等人所抄没的家产,都摆出去展示,让天下百姓都瞧瞧,省得之后有人来给刘一燝、冯三元等人叫冤。”

朱由校突然间,又发现了一个恶心人的好办法。

“最好请些画师将那场景画下来,让其“流芳百世””

“奴婢明白了,不过皇爷,那刘一燝和冯三元等人的一部分家财,已经卖了。”

“卖了”

“是啊皇爷,之前您不是说,除了银子,其他的都没有什么用吗奴婢就让人去卖掉换银子了。”魏忠贤如实答道,像那些书画、和名贵木材制作的家具都统统换成银子了。

“哦,一些珠宝奴婢是放进皇爷您的内帑了,奴婢以为将来皇爷是要用这些东西奖赏功臣的,所以,奴婢就没有将珠宝之类的换成银子。”

用抄来的珠宝奖赏功臣,这还是个不错的选择。

“应该还剩下不少吧”朱由校问道,朱由校不相信那些东西能够一下子就卖光了。

“回皇爷,确实是还有不少,不过都是一些用名贵木材制作的家具,像书画这些,买的人倒是很多。”

“奴婢想到江南富商多,所以奴婢想着,命人将那些家具都拿到江南去,定能卖个好价钱。”魏忠贤对着朱由校说道。

“这样啊。”朱由校思索了一下道:“既然有书画被卖掉了,那也就算了,毕竟这书画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是远远不及银子的。”

“皇爷说的是。”魏忠贤附和道。

“对了,朕要汝等找那些写小说的作家,汝等找来了没有”说着,朱由校抬头看了魏忠贤和刘时敏二人几眼。

“皇爷,奴婢已经派人去找了,不过想来是要花上一些日子了。”魏忠贤答道。

“这样啊。”朱由校闻言,对着刘时敏说道:“刘伴伴,朕交给汝个任务。”

将御案上的西汉演义递给刘时敏,朱由校说道:“刘伴伴,朕记得国朝初年,有个叫罗贯中的写了本三国演义是吧。”

朱由校记得,这三国演义在大明朝有段时间是禁书来着

不过人嘛,有些东西你越禁,人越感兴趣,根本禁不掉,所以之后也懒得管了。

“没错皇爷,咱们宫内就有此书。”刘时敏答道。

“那么,朕就命汝,学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甄伟的西汉演义写部小说。”

“就今二我太祖皇帝是如何以一介布衣,完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样的丰功伟绩的。”

这件事,在朱由校看来,这也是一件大事了,这做好了,对国朝那也是有好处的。

所以朱由校认为自己现在有必要好好的提一提。

朱由校说完,刘时敏二话不说的就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说道:“奴婢不敢妄议太祖”

朱由校被刘时敏此举搞得有点哭笑不得,说道:“汝以我大明实录写,怎么算是妄议太祖呢”

“换句话说,就是以大白话的形势,把实录在写一遍。”

“以实录为准,来宣传太祖皇帝的丰功伟绩,怎么算是妄议太祖呢”

“起来吧,不用跪着了,汝只要认真的完成朕交待的事情就行了,不用担心什么妄议太祖。”

“奴婢谢皇爷”说完,刘时敏才慢慢的起身。

朱由校接着说道:“刘伴伴,汝召集手底下的人,让他们都参与进来,人多力量大嘛,他们不知怎么写也没有关系,可以学学罗惯中啊。”

“奴婢明白。”刘时敏点头答道。

“那么皇爷,书名为何”刘时敏问了一句。

“书名”朱由校想了想,说道:“就像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和甄伟的西汉演义一样,就叫大明演义吧,通俗易懂。”

对于这宫内的小太监来说,写部小说还是简单的,毕竟大明宫中的小太监们都要在内书堂学习的,可以说都是些文化人。

虽说比起宫外的文人学子有所不足,但是写小说又不是写科举的文章。

科举的文章都是学晦涩难懂,极其深奥的,而小说却是要通俗易懂。

所以,朱由校认为,这宫化的内侍们,完全可以将任务交给他们的。

“刘伴伴,之后汝等每写出一章,就要给朕过目,知道吗”朱由校对着刘时敏认真的说道。

“奴婢知晓了。”

“刘伴伴,除了太祖外,我大朋各位建国时的功臣的描写也一定要客观”

“像凉国公蓝玉,其虽有不法,但也不能因此抹去其的功绩,对其他功臣也是一样,功是功,过是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06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