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的大明帝国

作者:万戈舍予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十五章,皇家军事学院

书名:朕的大明帝国 作者:万戈舍予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英国公到时候就在徐爱卿身边辅助。”

听到这,张维贤在心中松了一口气,他年轻是也是一个顽固子弟,不过就是在长辈的要求下,学了几天的兵书,可是他有几斤几两,张维贤自己是知道的。

在张维贤看来,自己想要刚好事,肯定是要多花费一些力气的,现在让徐光启负责,自己在一旁帮忙,那自己就轻松多了。

“徐爱卿,朕明白爱卿现在负责的事情多,而且都是一些重要的事情,但是,现在国事艰难,爱卿还要爱卿多操劳操劳,”朱由校说道。

大明将来的军队肯定是要以火器为主的,而徐光启不仅知晓火器方面的知识,也懂得军事方面的知识,正好可以去训练他们一批善于使用火器的军官。

“微臣明白”

“那么,关于勋贵世子们和宗室的日常生活安排管理,就交给张爱卿了。”

对于朱由校的安排,张维贤和徐光启也是没有异议的。

张维贤负责勋贵世子和宗室的日常生活,而徐光启就负责训练。

“对了,朕还打算建立一个学院,专门用来培养军官。”

朱由校觉得还是要系统性的去培养军官,特别是基层军官一定要拥有一些军士素养,毕竟,朱由校明白,好的基层军官可以保证一支军队的下限。

“陛下,大明现在有武学的啊。”张维贤面露疑惑的说道。

“朕知道但是,朕设立这军官学院,是面向全体大明百姓的只要经过选拔,就可以进入学院学习。”

明朝是有武学的,但是,现在的明朝武学服务的对象都是一些高层武官的世袭子弟,还有地方卫所的将官子弟,再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学已是越来越不行了。

再加上现在大明的有些军官可以说是十分缺少基本的军事素养,特别是基层军官,军事能力全靠自行积累,一些军官好不容易积累了一点军事经验,然后一场败战就全没了,这也是大明现在军队战力底下的一个原因。

而张维贤心中也是明白了,陛下这是要培养平民军官,防止在未来,大明军队中只剩下勋贵和宗室了,这是为了制衡,也是为了给让平民能够出人头地。

“这学院就叫大明皇家军官学院吧。”朱由校沉思了一会儿,接着说道:“这个学院的院长就由朕担任了。”

不仅是院长自己担任,朱由校还要往学院里派东厂和锦衣卫,加强思想教育,这些培养出来的军官一定要是忠于自己的。

有了军校,朱由校觉得只要有足够军事经验的教师,花上一些时间,就能培养出一大批有着经验的基层军官,只要真正发挥出大明的人数优势,何愁建奴不灭。

这样一来,大明军队的军事素质肯定是会有明显提升的。

现在,朱由校就等着戚金进京呢。

“那么陛下,那些勋贵子弟和宗室们是不是要让他们去军事学院学习呢”徐光启问道。

“不。”朱由校摇摇头说道:“对于勋贵子弟和宗室,现在最重要的是改掉他们的坏习惯这些坏毛病不改掉,他们永远是扶不起来的”

怎么能快速改掉一个人的陋习来自后世的朱由校觉得就是军训训他

“在训练他们的过程中,可以教授他们一些关于军事方面的知识,当是还是要以训练为主,宗室也是一样。”

“不过,朕现在想来,等到宗室进京后,戚金老将军多半夜以带兵入京了。”

“戚金陛下已经调外军入京了”徐光启问道。

“没错。”朱由校点头道:“戚金老将军,是大明现在为数不多的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将,所以朕才调他入京。”

接着,朱由校看向徐光启说道:“徐爱卿,朕明白汝现在的重担太多,所以,等到戚金老将军进京后,朕也就不给汝加其他的事情了,这个军官学院爱卿就先把基本的东西处理好就行了,学院如何招生,到时候在说。”

“徐爱卿现在就是和英国公把勋贵子弟和宗室子弟给朕训练好了”

徐光启听后松了口气,他现在是真觉得自己有些忙不过来了,戚金进京,真是不错。

至于军事学院,朱由校打算等到戚金进京后,让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负责起来,戚老将军今年已经是六十四岁了,在朱由校看来,与其派其上阵杀敌,还不如待在京师,好好传授自己的军事经验,给大明多培养一些军事人才。

朱由校知道历史上,戚金和总兵官老将陈策等人在浑河之战血战殉国,朱由校记得陈策年纪也大了,比戚金还大,朱由校心想:等一下下令也把他调入京城。

至于徐光启,他虽然是知道军事知识的,当是也不能让他一直忙军事的事,大明最需要的是徐光启他在其它的学问知识,格物院才是他将来主要负责的事。

所以,朱由校打算等到戚金进京,就让徐光启放下关于军事上的重任,让戚金担起军事上的重任。

毕竟戚金是一名南征北战的老将了,实战经验是比徐光启丰富的。

不过朱由校有一点担心的是,将来这军事学院中会不会发生什么矛盾,平民、勋贵、宗室这三个差距很大的阶级都聚在一起,朱由校担心会出现一些事故,这也是朱由校不决定马上建立军事学院的原因。

朱由校想,还是先让徐光启和张维贤先把这一代的勋贵子弟和宗室解决了再说。

“陛下,那将来的武举还举不举行了”张维贤问道,参加武举也是一种当军官的方式。

“举行啊怎么不举行朕打算,把武举提前一年举行,也就是明年举行。”像卢象升这种大佬,就是武进士出身,朱由校决定还是举行一届武举,等到将来军事学校建立,武举就不用举行了,军官就从军校里选拔,或者靠战功升迁。

“对了,徐爱卿,汝知道海战方面的知识吗”朱由校问道。

“海战陛下是说水师方面的知识吗”徐光启听后思索了一番后问道。

“可以这么说,不过朕说的是将水师战斗的场地从江河转移到大海中。”朱由校说道。

“陛下,微臣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啊。”徐光启摇了摇头说道:“虽然,微臣和利玛窦学习时,曾了解过一些关于海洋方面的知识,可惜的是,微臣没有过多的了解。”

朱由校听了徐光启的话,有些失望,不过很快朱由校便调整好了心态,毕竟,徐光启也不是神,什么都了解。

徐光启还是察觉到了朱由校一闪而过的失落表情,安慰道:“陛下,微臣家里有一件西夷的战舰模型,微臣愿意献给陛下。”

“哦徐爱卿是从何处得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97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