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的大明帝国

作者:万戈舍予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四章,为官者钓名沽誉,不可为

书名:朕的大明帝国 作者:万戈舍予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没过多久崔景荣就被两个两个太监带出了乾清宫。

而殿内的朱由校则是瘫坐在龙椅上,自顾自的说道:“明明知道自己手底有人在贪军饷,却隐瞒不报,这崔景荣的脑子到底在想什么”

“还说自己没有贪污军饷,他这样隐瞒不报,跟与别人合伙贪污有什么两样”

“皇爷,这崔景荣多半是怕得罪人吧,像之前皇爷命黄克瓒负责京察,这些日子奴婢听闻有好多人在诋毁黄克瓒,说他以权谋私,陷害同僚,那崔景荣多半是不想像黄克瓒那般,想在士林中讨个好名声吧”魏忠贤想了想,对着朱由校说道。

之前,魏忠贤听了朱由校的旨意,在这些日子里,将大部分的朝臣都慢慢的监视起来,比如说收买他们家中的家仆,或者是收买各部个衙门之中的小吏,额,应该不能说是收买,身为大明的吏,向东厂提供情报不是应该做的吗

“皇爷,不仅仅是黄克瓒,就连方从哲方首辅都有人在背后诋毁,这还是皇爷抓了一批人后。”

“这崔景荣奴婢打听过了,是个有名声的,说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若是其把那些贪军饷的人都给举报了,那就将得罪一大批人,这样一来,这崔景荣半辈子积攒的名声,差不多要被丢的干净。”魏忠贤说道。

也对,贪军饷这么大的事,朱由校想来所涉及的官员肯定不止是兵部的,都察院的那些御史,多半也有人牵连其中,崔景荣如果真的举报了,那么确实会得罪一大批人。

都说断人钱财乃杀人父母,更何况这贪污军饷的是被捅出去,可不是断人钱财那么简单了。

“魏伴伴,汝还记不记得前宋的那些个丞相、以及各部尚书”朱由校突然对着魏忠贤问了一句话。

“啊”听到朱由校问得东西,魏忠贤一愣,慢慢的开口道:“回皇爷,奴婢不知道前宋的丞相们都有谁,不过,奴婢知道岳武穆。”

“哦。前宋还有一些诗人,奴婢记得他们也是为官的。”

“所以说,在官场和士林留个好名声有什么用等到百年之后,谁还会记得他”

这大明有的文官为了自己能够留个好名声,竟然巴不得皇帝能够对他们执行庭杖

说起来,在后世,除了专门研究历史的学者们可能知道外,谁能记得每个朝代的官员们叫什么名字除了皇帝外,也只会记得那些做出来大功绩的官员,像于谦、张居正这样的官员。

其他的谁会知晓就拿那所谓的“东林六君子”,如果不是历史的人,谁知道那几位君子的名号

对于官员来说,不能名流青史,这些好名声有什么用呢

况且,这样容忍底下人贪赃枉法,使得其身后的利益集团不诋毁自己,来保证自己的名声,这样子得来的名声有什么用这样的好名声,是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散在历史长河之中。

在朱由校看来,为官者那么看重自己在官场,乃至士林中的名声干嘛好升官吗如果一个国家中都是这样钓名沽誉的官员,那真是要完蛋了。

在朱由校看来,一个官员能够干出不错的政绩,那么自然而然的获得好名声。

像那些能够名留青史的人物,无一例外都是一些在位期间干出卓越政绩、建功立业、为国为民的人物,当然这是朱由校以后世眼光来看待的。

不过朱由校很快被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除了三国和一些写诗出名的人物外,好像其他朝代的一些有名的官员都是鲜为人知的,特别是一些冷门的朝代。

这又体现出舆论宣传的重要性了,同样是抗击倭寇,俞大猷等人在后世就没有戚继光出名。

“魏伴伴,对于贪污军饷的那些家伙,开始抓了没有”朱由校问道。

“回皇爷,绝大部分的有牵连的官员,一大部分之前便被皇爷抓进诏狱了。”魏忠贤如实答道。

“这么说来,这真是一件意外的收获啊。”

魏忠贤点头附和道:“奴婢之前也没有想到那其中有人竟敢贪军饷,奴婢之前还好奇那些家伙家中的银两都是咋贪来的,原来是贪得军饷。”

“那么皇爷,要不要奴婢”

魏忠贤没说完,朱由校便知道他想说些什么,开口道:“想办法让他们把银子都吐出来,至于人吗将名字都记下来,等到以后,让他们去给朕开拓蛮荒之地”

比如说台湾,以及大明境内的那些位于西南的那些吐司,教化他们都需要人手的。

在朱由校看来,将这些人都杀了,实在是太浪费了,也太便宜他们了,这些家伙都是读过几十年圣贤书的,肚子中都是有墨水的,要好好的废物利用起来。

砍过几个人的脑袋立过威,在朱由校看来已是足够了。

这时,朱由校看到一旁正在奋笔疾书的刘时敏开口说道:“刘伴伴,朕还要交给汝个任务。”

听到朱由校说起自己,刘时敏也是停下笔,认真的听着。

“朕之前不是说要将刘一燝、冯三元的所作所为记录在石碑上吗以后只要是有人被朕查出贪赃枉法,就把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记录在石碑上,朕要他们遗臭万年”

“奴婢明白。”刘时敏答道。

“对了,刘伴伴之前汝不是说,关于刘一燝等人的石碑已经做出来了吗效果如何”朱由校想到之前刘时敏对自己说石碑准备好了,于是问道。

“回皇爷,效果很好,奴婢想来,现在大半个京城的百姓们都知道,刘时敏和冯三元等人都是一些贪赃枉法的家伙。”刘时敏说道。

按照朱由校的意思,这些石碑就选择立在京城人流量最多的街道旁,在安排几名番子在一旁宣传,很容易便能激发出百姓们对刘一燝等人的痛恨,百姓们是天生讨厌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的。

不仅如此,还花了不少的银子去请说书先生来宣传,效果十分的显著,刘一燝等人的名声在京师是特别臭了。

“皇爷,是不是要派人各地宣传呢”刘时敏问道。

“朕已将这种事交个魏伴伴了,魏伴伴,汝这是干得怎么样了”朱由校看着魏忠贤说道。

“皇爷,您放心,奴婢已经派人去各地了。”魏忠贤答道。大明皇城有着那么多的小太监,魏忠贤更本是一点都不缺人手。

对于宫内的小太监们来说,根本不怕吩咐下来的差事有多艰辛,他们只怕没有差事交个他们做,只要他们把差事做好了,他们就可以去做别人的干爹,要不然自己只能去认别人做干爹,去做别人的义子义孙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67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