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朕的大明帝国

作者:万戈舍予韦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章,要标准化

书名:朕的大明帝国 作者:万戈舍予韦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9

朱由校也是明白了,毕懋康是舍弃了佛郎机炮快速装填这一点,用来增加火炮的射程。

朱由校也认为在没有解决密封性的现在,火炮还是选择稳妥的前装为好。

“给朕好好的讲一讲。”朱由校对着毕懋康说道。

“陛下,这修改过后的火炮炮身长五尺,重四百斤,采用铁芯铜体技术所铸。”

朱由校脑子里想了一下,明朝一尺差不多有三十二厘米,五尺就是将近一米五六左右。

走到火炮的前面,朱由校用自己的拳头比划了一下,说道:“这炮口径多大”

“回陛下,炮口径为两寸。”

差不多就是六十多毫米。

“最远能打多远”朱由校向毕懋康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回陛下,微臣拉到郊外试过了,能够打出二里,但是不足三里。”

也就是一千到一千五百米左右咯,后世随便一门迫击炮都比这远,朱由校内心想到,不过现在不是后世,像红夷大炮这重炮,射程也才就五、六里的样子。

见到朱由校的表情有些不好,毕懋康以为朱由校不满射程,开口说道:“陛下,如果增加点重量,使其的炮壁变厚一点,可以再增加一点射程的。”

“不用了,朕觉得这样也够了。”朱由校说道,再加重量,那不就是红夷大炮了吗

突然间,朱由校视乎想到了什么,向毕懋康开口说道:“毕爱卿,朕记得朝廷制作火炮的工坊,都没有制定一个统一的规格”

“回陛下,确实是这样。”

朱由校暗道:难怪自己在后世博物馆中见到的明朝火器明明都是一叫一个名字,可是款式标准都不一样。

就拿佛朗机炮来说,明朝弄出了十多种佛朗机的款式,可是,每一种款式的佛郎机炮造出来的标准又是不一样了,有的重量重,有的重量轻,有的炮身长,有的又变得短,似乎只要能打响就行了。

再加上朝廷制作武器的工坊,贪污腐败严重,打造武器时偷工减料,使得所打造的军器都是一些残次品,而地方上的将领因为无法忍受朝廷打造的偷工减料的残次品,都会选择自己打造,使得武器的标准越来越混乱。

“毕爱卿,等一下,回去之后,去拟定一个标准出来,比如,火炮的今后武备司不管打造火器还是其他的军器,如果不符合标准的,都算做不合格的残次品。”

朱由校想了一下,接着说道:“这门火炮,就叫天威大将军吧。”

朱由校所取得名字,是符合现在人个火炮取名的习惯的,像明朝现在就有大将军炮,之后崇祯也会取一个神威大将军炮。

“为臣,谢陛下赐名”

“陛下,微臣观此炮,炮壁薄,射程又有二里之远,微臣恐此炮发射次数多了,会炸膛啊。”一旁的徐光启说出了自己的顾虑。

现在的火炮,为了增加射程,都会增加装填的火药数量,但是火药装多了会炸膛,防止炸膛,都是把炮管弄得厚厚的,这样一来,使得火炮的重量直线上升。

听了徐光启的话,朱由校说道:“徐爱卿,朕打算用这门炮来与建奴野战,而非守城与攻城。”

朱由校对着徐光启说道:“徐爱卿之前不是主持了大明与红夷的军购吗那红夷大炮,朕觉得拿来守城和攻城就挺好。”

“再说了徐爱卿,你觉得在野外,建奴冲击我军军阵,到了火炮射程内后,能打几炮三炮还是四炮就算只能打三炮,十门就是三十炮,毕竟咱们的军队不可能只带一门炮吧”

“如果,我军进攻敌方军阵,十门炮也是每门打三炮,也就是三十炮,朕不信挨了三十次炮击,建奴的军队还不会溃散”

建奴也是人,也是会怕的,如果十门不行,那就二十门

“再说,将来朕不会让朕的军队只带十门火炮去打建奴。”

接着,朱由校走到放着各种火器的长桌旁,指着桌子上的火器对着徐光启说道:“宽且,朕的大明朝,可是不知一种火器呢。”

“微臣明白。”徐光启点头道。

随手拿起由武备司新造的鸟铳,对着毕懋康说道:“朕觉得,可以在这鸟铳的前段处和木托上开个口子,接上一条绳子,可以背在肩上。”

“微臣明白。”毕懋康说道。

“那毕爱卿,这鸟铳可以快速的生产吗朕现在天启元年时,能有可以装备上万人的鸟铳。”

“快速生产装备上万人”毕懋康闻言,对着朱由校说道:“陛下,如果陛下要快速生产,能够装备上万人的火器,微臣提议制造三眼铳。”

“为何”朱由校问了一句。

“陛下,与鸟铳相比,这三眼铳制造简单,能够更好的快速制造。”毕懋康说完一句后,顿了顿,接着说道:“陛下,微臣人手不够啊。”

“人手不够”朱由校闻言一愣,“怎么会缺人手呢”

“陛下,因为之前工匠们的工钱经常被克扣,导致一些工匠为了生存而离开了军器局,进入民间的工坊。”

“虽说微臣已经招回了一部分工匠,可是这些工匠们还要建造其它的军备,比如虎蹲炮、仿制红夷大炮等等”

“实在是分不出人手了。”

“那就招,多招一些人,银子不是问题,待会朕就让人给爱卿送过去,”朱由校内心想到:刘一燝和冯三元那些人的家,应该抄好了吧。

“陛下,微臣有个提议。”待到朱由校说完,徐光启说了一句。

“说。”

“陛下,臣观那些西夷人,对于火器制造的技术较为熟练,所以,微臣想,是不是可以招一些西夷人,来为我大明所用”说完,徐光启便忐忑的等着朱由校的决定。

“陛下,微臣认为可行,只要对那些西夷人严加管教,如有那些蛮夷做出有损害大明的事,就将其格杀。”毕懋康的语气有些冰冷。

“嗯,那就有劳徐爱卿,去操劳此时了,告诉他们,只要认认真真的为大明做事,银子少不了的。”朱由校也是点头赞成,这个提议没什么不好的,只要严加管控,多半不会出什么事。

“不过,徐爱卿,要和那些西夷立下契约,只要他们进入武备司,就得为大明工作十年只有满十年,才能让其回到自己的国家。”

十年后能不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朱由校是不能保证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78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