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六十章 三千白杆

书名: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秋雨连绵,夜寒凉。

喜峰口一线。

铁剑关。

天启七年的一场大战,茅元仪被草包皇帝朱由检简拔录用,率领一支娃娃兵,一炮轰死皇太极,水淹三军,顺手弄死大贝勒代善,活捉二贝勒阿敏。

从此,茅剃头一战成名。

喜峰口一带,也成为一片广袤水域,再经过大明工程局的水利工程,引水东流,灌溉滋养数百万黎民百姓

“大明战神茅元仪,真乃神人也。”

悄立一座孤峰之上,满目烟雨迷蒙,放眼望去,喜峰口水库周围数千座大山苍翠欲滴,生机勃勃。

转首看向长城以北,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两个字:荒凉。

“绕过喜峰口长城,咱们便可沿着当初皇太极偷袭喜峰口的路线,迂回包抄沈阳侧翼方向,”秦良玉伸手接了一把干净雨水,出神的眺望远方,道:

“你两位舅舅,还有我三千川渝白杆兵,在天启元年的度浑河之战中,伤亡殆尽。”

“同年九月,为娘返回川渝,再度招募三千白杆兵,却又在接下来的几场大战中死伤惨重,就连你舅舅的两个儿子也战死沙场”

秦良玉冷俏的玉面上,笼罩一层寒霜。

一件件,一桩桩,讲述当年的一场又一场浴血大战,让儿子马祥麟、儿媳张凤仪听得心往神驰,热血沸腾。

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

听说当今皇帝乃一大纨绔,说是一个败家大草包似乎也不过分,放着山海关七八万建奴铁骑不去扑杀,却大搞什么铁路修筑,实在令人齿寒也。

故而,她在“朱脚公子”那里得了三千条新式火枪,以及二十挺机关枪、数十门山地火炮后,第一时间竟未返回川渝,而是悄然绕道喜峰口,欲潜入建奴侧翼方向,灭杀一批仇敌

“此次出关,咱们可以说是孤军深入,所以,让三千兵马掩藏行迹最为重要。”

“三千白杆兵,便须奋勇杀敌,以一当十。”

“不斩杀三万建奴猪尾巴头,誓不回川渝老家”

秦良玉沉吟良久,反复推演一番后,方才开始布置任务。

“张凤仪听令”

“令你为先锋官,领三百骑兵一路北上,为大军探索路径的同时,更要探查水源、北蛮部落和建奴斥候游勇。”

“途中遭遇建奴、北蛮人,格杀勿论”

张凤仪领命后,翻身上马,自领三百骑兵疾驰而去。

“马祥麟听令”

“令你领三百骑兵,暗中策应先锋官张凤仪,一路留下秘密记号后,要绝对保证先锋官的安全,不得有误”

“若贻误战机,定斩不饶”

马祥麟缩了缩脖子,翻身上马,自去准备了。

在喜峰口的一处孤峰上,秦良玉悄立良久,约莫大半个时辰后,方才下令两千余兵马绕道而行,穿过一条险峻异常的大峡谷后,进入茫茫大漠

“绕道喜峰口,进入茫茫大漠”

京城里,一艘画舫的船舱里,草包皇帝手捏一卷丝帛,脸上露出一丝古怪:“也就是说,秦良玉将军领着她新招募的三千白杆兵,要去找建奴的晦气了

三千白杆兵

她的两位兄长,两个侄儿,前后七八千白杆兵,都在辽东战场上捐躯,这个仇还真是不得不报。

问题是,这婆娘、咳”

朱由检很快就明白过来秦良玉之所以如此行事,从根本而言,还是对他这个草包皇帝不怎么信任,宁可冒着违逆的滔天大罪,自行前往辽东战场,也不愿再向朝廷请战。

看来,在大明义士的眼里,他这个败家玩意儿的名声有点臭啊

朱由检轻笑一声,转首对红柳姑娘笑道:“这个秦良玉,巾帼不让须眉啊,三千白杆兵就敢去辽东报仇雪恨,如此英雄豪杰,在咱大明朝倒也不多见呢。”

“错了,公子,你说错了。”

“哦朕说错了”

“对,在大明,愿意为江山社稷捐躯者,其实还是挺多的,不过,很多人对朝廷没什么信心而已。”

朱由检闻言,若有所思了一会儿,旋即不再纠结这个问题。

乱世方见英雄本色。

在原来的剧本中,在大明朝大厦倾覆、举国沦陷时,就有不少平日间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也慷慨赴死,并不畏惧所谓的生死。

草莽英雄,更不待言。

甚至,就连李自成那般混世魔王,胸无点墨的家伙,最后反而成为反清义士

“公子,还是想想该怎么办吧,秦良玉将军这一去,恐怕是要凶多吉少了。”红柳姑娘有些黯然的说道。

她原本也是江湖人,且同为女儿身,对秦良玉的事自然便更为上心些。

“凶多吉少的,应该是建奴猪尾巴头,”朱由检随口说道:“朕要让这三千白杆兵,成为莽古尔泰那厮的噩梦的开始。”

红柳姑娘热切的瞅着朱由检,道:“还请公子想办法帮一帮秦良玉姐姐”

朱由检伸手揉了揉红柳姑娘的头顶,温言道:“放心,朕一定给她帮帮场子。”

于是,接下来的大半个时辰,朱由检与红柳姑娘便忙碌起来。

“给曹公飞报传信,令他无论如何,要想办法联系到秦良玉将军,并保证战场信息随时通畅”

“令茅元仪布局,全盘指挥”

“罢了,茅元仪的这一封信,还是朕亲自来写吧”

秦岭南麓,一座普通的农家小院里,李三娘系着围裙,一身农家妇人的打扮正在喂鸡。

院落门口的一棵大柳树下,茅元仪躺在一个马扎子上,闭目养神。

一碗茶,都快要放凉了,却顾不上喝一口。

“先生,茶凉了,要不要给您换一碗”李三娘看着茅元仪的样子,有些心疼的走过来,动手要给他换一碗新茶。

“不用了,凉茶好。”茅元仪道。

“呃”李三娘一愣,便不说话了。

她看的出来,茅元仪的心绪有些沉闷,应该是还没理清楚思路。

每次谋划一场大战时,茅元仪往往都会如此“闭目养神”一会儿,不过,以往都是小半个时辰后,便能有一个结果。

可是,这一次,都大半天了。

却始终如此。

这不禁让她有点担心,柔声道:“先生,要不活动活动筋骨,吃点东西了再谋划对了先生,我煨的鸡汤应该快好了,我给您端一碗过来”

茅元仪请来一位神秘的“先生”,又是针灸又是草药,顺便还教给她一套“五禽戏”拳法,彻底治愈李三娘的暗伤。

故而,在面对这位教书先生时,李三娘是敬畏有加,言谈举止间,不经意的以学生之礼侍奉茅元仪。

“好吧,端一碗鸡汤过来,咱一起喝吧。”

茅元仪突然睁开眼睛,坐直了身子:“草包皇帝曾经说过一句话,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她去吧。如今想来,这话说的真是巧妙啊,哈哈。”

茅元仪的心情很快好转起来。

他站起身来,活动活动筋骨,仰头看一眼雾蒙蒙的天空,喃喃自语:“这一场秋雨,下下停停,停停下下,终归是要有个结果的,总不能一直这么雾蒙蒙、湿漉漉、灰塌塌”

看着茅元仪心情大好,李三娘的心情也大好。

她扭转身子,快步去厨房端鸡汤。

茅元仪不经意的瞅一眼她的背影,没来由的就微眯了一下双目,伸手摸了摸鼻子。

用草包皇帝的话说,李三娘这婆娘的身道,可以打满分

一场秋雨一场凉。

关外尤其如此。

随着三千白杆兵渐行渐远,终于来到草原深处,那种秋雨寒凉的气息越来越明显,单薄的帐篷都隔不住呼啸的北风。

因为要掩藏行迹,所以,不能烧篝火取暖。

每一顶帐篷里,兵卒们扛不住寒冷,包裹着羊皮等,挤在一起相互取暖,即便如此,却还是冷的瑟瑟发抖。

这一支兵马都是川渝人,并不适合北方草原的深秋。

而且,眼看着灰云千里,这场雨可能还要下几天。

接下来,便是冬天

在一定不起眼的帐篷里,秦良玉披着一张破羊皮,端然而坐,背挺的笔直。

一柄宝剑横放在双腿之上。

冷俏的脸上,更加冷俏。

帐篷里的温度很低,她口鼻之间呼出来的白汽蒸腾,就如在寒冷的冬天那般,在她的眉毛、发梢上凝结了一层薄薄的白霜。

说实话,她对大漠的深秋有所了解。

但今年的冬天,似乎要提前二十几天了。

这让她的心绪有些不宁。

为将者,不知天时地利,无异于自取败亡之道,她麾下的这三千白杆兵,每一个都经过精挑细选,每一位都是铮铮铁汉,悍不畏死。

可是,眼下这天气

“谁”

突然,秦良玉面色一沉,刷的一声轻响,手中宝剑已然出鞘三寸,发出一道凌厉杀机。

“秦将军,我家公子捎一句话给你。”

帐篷的一角被轻轻掀开,一道人影悄然走进来,身穿一身普通牧民羊皮袍子,却是一个面色黝黑中年汉子,粗手大脚的,与那些草原牧民也并无分别。

秦良玉手握剑柄,冷冷的盯着这中年汉子,不曾放松警惕。

这汉子看上去普普通通,身上却存在一股若有若无的凌厉杀机,若非她常年与江湖人物打交道,对那些奇人异士身上的气息比较熟悉,都不会察觉出来。

“秦将军不必惊疑,”那中年汉子取下头顶的鹿皮帽子,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齐干净的牙齿,“我叫沈不兰,将军也可以叫我一声牧羊人。”

“沈不兰牧羊人”

秦良玉眉头微蹙,脸上惊疑之色不曾散去。

她的三千白杆兵,在前后两拨斥候的护送下,在草原、大漠和戈壁滩上,几乎可以说是神不知鬼不觉,悄然潜行。

眼前这名牧民打扮的中年汉子,却能悄无声息的贴近中军大帐,一身武功必然十分惊人。

如果此人是建奴密探

后果不堪设想啊。

“秦将军,看看这份密信便可知晓一切。”牧羊人沈不兰伸手入怀,摸出一截翠绿色小竹筒,从里面捏出一卷丝帛,双手递给秦良玉,道:

“将军请过目。”

秦良玉接过那一卷丝帛,缓缓打开,脸色突然显出一抹古怪之色。

有些惊喜,又有震惊,另外还有些不可思议。

“你们家公子竟然是他”

秦良玉深吸一口气,脸上惊疑之色渐渐褪去,她走到帐篷边,掀开一角,向外面张望几眼,这才重新回来。

“沈大侠请坐下说话。”

“我不是大侠,我是个牧羊人。”

“沈大侠客气了。”

“将军客气了。”

牧羊人沈不兰走到火盆边,往里面丢了几块木柴,开始动手烧水:“追赶秦将军两天两夜,幸好不曾耽误大事,不过,我也得赶紧弄点吃的了。”

秦良玉刚说要不要让火头军弄点吃食,却被沈不兰摆手拦住了。

“这深更半夜的,就不麻烦别人了,这里有火就行。”

看着沈不兰熟练的开始烤肉,秦良玉便没再说什么。

江湖人物,能在这寒凉雨夜有一盆火,几大块肉,简直就舒服的很。

“你家公子说,让我继续往北”

“对,一路向北。”

“北方一直到东海女真的地盘上,那不是建奴的老巢么”

“对,我家公子说了,要弄,就往死里弄,连根剜掉,别让那些猪尾巴头有任何归路。”

秦良玉沉思良久,抬头问道:“你家公子的意思我明白,不过,我就想正面战场上杀敌,为我两位兄长报仇,为我七千多白杆兵雪恨

至于说挖人祖坟这种事情”

她欲言又止,但意思就很明白。

她是一名将军,在正面战场与敌对阵,就算是血洒苍穹、马革裹尸都没问题,至于说,挖人祖坟这种下三路的事情,她秦良玉还不屑于去做。

牧羊人沈不兰微微一笑:“区区一个皇太极家的祖坟,我家公子还真不屑于去挖。

不过,如果是鹿鼎山呢

或者说,莽古尔泰最精锐的三万铁骑呢如果将其灭杀在鹿鼎山下,倒也不失为一种对他们老祖宗的祭奠。”

“三万最精锐的铁骑”

秦良玉这才吃了一惊,正色道:“建奴在老巢还藏有铁骑三万”

三万铁骑,放在关键时刻突然征调过来,在辽西战场可算是一支奇兵,往往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想到此处,秦良玉霍然起身,道:“告诉你家公子,我去”

牧羊人沈不兰微微一笑,道:“不急不急,三万铁骑而已,目前还被曹文诏的两万人马惊吓的不敢动弹,缩在黑龙峡当乌龟呢。”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666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