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十八章 风满楼

书名: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曹文诏从背后捅了建奴一刀”

“莽古尔泰调集三万铁骑,疾驰北归,回援他们的老巢鹿鼎山去了”

“这么说,辽西之地只剩下不足五万精兵”

毛文龙眉头微蹙,默默翻阅着七八页飞鸽传书过来的军情消息,静默如入定老僧。

唯一动弹的,是他的两只眼睛。

越来越亮。

酒宴之上,耿仲明,尚可喜,孔有德三人,面无表情,端然而坐,对眼前之事似乎浑不在意。

手里有枪,遇事不慌。

无论是高丽国境内,还是辽东辽西战事,对东江镇的这些老兵来说,似乎都不是什么大事。

甚至,就连大明朝廷,好像也就那么回事。

他们等待的,不过是大帅毛文龙的一声令下。

“辽东侯曹文诏”

沉默良久后,毛文龙的目光终于停在这几个字上,久久都不曾挪开。

他的脸色,渐渐变得舒展起来。

“吴襄、祖大寿、祖可法、祖泽润、刘天禄、张存仁一群宵小之徒,也敢试图分土裂疆”毛文龙低声说道:

“还有那个吴襄的儿子,吴三桂,听说年纪轻轻就有万夫不当之勇,熟读兵法,颇有韬略与计谋,你们三个,谁愿灭杀之”

孔有德霍然起身,怒吼一声:“某愿往之”

毛文龙微微摇头,道:“孔有德听令。”

孔有德躬身抱拳听令。

“命你率麾下两万精兵,横扫高丽国境内,最好将那个谋权篡位的金氏打压到汉城一线。”

“记住,不可败。”

“镇压高丽,而非灭国之战,不许你肆意残杀百姓和投降兵卒,更不许你祸害高丽王室。”

孔有德猛然抬头,看向毛文龙大帅,脸上露出一抹失望之色,道:“大帅,以咱手里的兵力,便是横扫天下、镇灭高丽也不在话下”

“滚。”

毛文龙淡然吐出一个滚字,让孔有德郁闷不已。

不过,他再没敢废话,领了兵符便快步离去。

“尚可喜听令。”

“末将在”

“令你自领精兵两万,重建东江镇,并镇守东江镇七个月,无论任何理由,丢失城池者,斩”

“末将遵令”

尚可喜领命而去。

然后,大殿里便是一阵莫名的压抑和沉闷,毛文龙手捏一支调兵虎符,伸出两根手指,在上面轻轻抚摸不已,似乎有一难题委实不能轻易决断。

“大帅”耿仲明欲言又止。

“罢了,你自领三万老兵,去辽西一带打猎去吧。”毛文龙沉吟几声,似乎终于下定决心,将手中虎符扔给耿仲明。

耿仲明面现茫然之色,道:“大帅,咱们现在有枪有炮有兵卒,给末将三万铁骑、一万火器营,足以踏平辽东之地”

不待他把话说完,毛文龙便站起身来。

“兵者,诡道也,”毛文龙淡然说道:“当你以为要占便宜时,可能便是要吃一个大亏;同样的,当你觉得胜券在握时,也可能便是你遭受灭顶之灾日。

耿仲明,你向来勇武过人,且性情沉稳,狡猾如山中之老狐。

故而,本帅才将最棘手的任务交付与你,切记不可贪功冒进,你若不听将令,擅自攻城略地,就算是你将整个辽东辽西之地给我打下来,我也必杀你。”

毛文龙的声音略带沙哑,显得有些低沉,但给耿仲明的感觉,却比声色俱厉时更加令人心惊肉跳。

“末将、遵令”

领了兵符,耿仲明快步离开。

“九月,秋高气爽,适合打猎。”

“逐鹿中原,为时尚早,那就、兵指鹿鼎山。”

毛文龙在大殿深处负手而立,静静的望着一抹斜阳透过大殿门窗,洒落一地的金色光斑,应是岁月流逝时,在大地上遗留下来的伤痕吧

辽东之地,黑河岸边。

一条高大山脉蜿蜒千里,犹如一条面目狰狞的远古苍龙,静静的趴伏在大地上,山上终年积雪不化,随着山势放缓,向阳的一面则形成一大片辽阔的缓冲地带。

古木森严,万物疯长。

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极目远眺,两条铁轨由东面的苦兀岛一线蜿蜒而来,一直通往南方。

沿途每隔数十里,便有一座灰色城堡,即可充当铁路站台,也是屯兵之地。

大片大片的垦荒地,分布在铁路两侧,看上去就十分的壮观。

玉米,大豆,小麦,高粱,番薯,药材

“真是一块风水宝地,种什么长什么,怪不得万岁爷要我曹某人经略此地。”端坐在马背上,曹文诏感慨不已,对身边几名将官笑道。

“侯爷,野人女真诸部落最近终于消停下来,要不要让大军进山搜剿”一名参将躬身说道。

“穷寇莫追,”曹文诏道:“万岁爷传来旨意,要咱们学会人情世故呢。”

“人情世故”

诸将有些不解的齐声问道。

曹文诏叹一口气,苦笑道:“刚开始本侯也不是很明白,不过,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厮杀,本侯终于领会到何为人情世故;

很简单,就是打倒一部分,拉拢一部分,分化另一部分。

剩下的那一些部分,则分给他们土地、田产、和咱们淘汰下来的火器,让他们成为咱大明的兵。”

诸将纷纷点头,称是。

野人建奴只不过是一个统一称呼,在这黑山白水间,茫茫数千里的辽阔土地上,各种部落势力何止百十个若是一个个横推过去,估计三五十年后也不可能令其归附。

不过,最大的好处便是,在很多古老的野人部落里,其唯一的文明传承竟然是大明朝,这就不得不令曹文诏们感叹,当初的太祖皇帝到底该有多猛,竟能镇压此间两百余年不敢造次

“侯爷,据探马回报,建奴莽古尔泰派遣一支三万人的铁骑,一路向北而来,似乎要对我们不利,要不要整备兵马进行阻击拦截”一名参将突然说道。

“不用,不就是三万骑兵么,”曹文诏笑道:“上一个月咱们的先锋营突袭科尔沁草原,灭杀建奴骑兵九百余人,这是惊吓到他们了;

不过,也仅仅是惊吓而已。

表面看来,咱们经略的这一片野人部落领地,绝大多数都是山东海运过来的农夫,开荒种地还差不多,应该不适合征战。

就让这个错觉一直保留下去吧。

莽古尔泰被山海关拦截,一时半会攻打不下来,只能考虑长久消耗着,那么,咱们开垦出来的千万亩良田,便成为他们嘴里的一块大肥肉了,嘿嘿。”

诸将笑了起来。

没有人比他们更加了解这片土地。

从一开始,曹文诏他们的经营策略,便严格按照草包皇帝朱由检的全球领主来设定,一步一个脚印,伐木,修筑,开荒,种田,养殖,暴兵

不要说三万骑兵,就是三十万骑兵扑杀过来,曹文诏都有信心将其一一灭杀。

两条并行铁轨,昼夜之间,即可将大批的精锐军队运送到千里之外。

再加上沿途数十座水泥混凝土城堡,就算是火炮轰击在城墙上,也不过炸出狗头大小的一些坑坑洼洼而已,根本就不惧建奴骑兵的冲锋。

“而且,以本侯判断,所谓的建奴三万铁骑,应该不过是一些老弱病残或者北蛮其他部落的骑兵,被莽古尔泰征调过来,想要夺取咱们的果子。

同时,也可能是为了制造辽西走廊空虚的假象,是给咱大明下的一个圈套而已。

不用在意,你们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生产上,打仗的事情,有我曹文诏一人足矣。”

曹文诏颇为自负的继续说道:“更何况,咱手里不是还有万岁爷留下的两样秘密武器么,呵呵。”

诸将依然有些踌躇。

万岁爷留下两样秘密武器此事,大家并不知晓啊

盛京,皇极殿。

一场争论从清晨持续到黄昏时分,却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一时间坚持下来,就等着建奴皇帝莽古尔泰定夺。

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真的让那三万精锐铁骑,调转马头,扑杀向野人建奴领地深处。

曾几何时,他们的祖先从鹿鼎山上下来,在茫茫雪原和密林间谋求一条活路,打猎、捕鱼,也曾有过一段天真烂漫的时光。

然后,随着建奴铁骑一路南下,能够放羊牧马的领地越来越广阔,人的心,也开始越来越大。

大到,想一口吞下小半个大明朝。

因为,这一支建奴出现过几位桀骜不驯、英勇善战的大首领,一路吞噬,将包括察哈尔草原、科尔沁草原等大大小小近百个草原部落,一一收归麾下,成为一个强大而野蛮的部落联盟。

尤其是现如今,已经公然登基称帝。

时间长了,就连稳坐皇位的莽古尔泰都觉得,他和他的大金国,似乎已经足够可以与大明朝扳腕子了

“咱们的三万铁骑,是不是已经绕过科尔沁草原了”突然,建奴皇帝莽古尔泰沉声问道。

“启奏陛下,前几日才抵达科尔沁草原的巴尔浑,预计这一两天便可进入东海女真领地,与盘踞那里的野人部落接头。”一位不值得拥有姓名的贝勒笑道:

“大明狗皇帝以为,在东海野人领地培植一支垦荒大军,便能对咱们构成威胁,殊不知,咱们的皇帝汗早有预料,就等着那些汉人种出来的粮食成熟,成为咱们的军粮,哈哈哈”

众王爷、贝勒和一些汉人文官哄堂大笑。

辽东以北的广袤天底下,最适合的,还是放羊牧马,狩猎捕鱼,并非那些汉人热衷数千年的农耕文明,这是建奴朝廷上下一致看法。

当然,其官,曾经不止一次的给莽古尔泰谏言,加大对黑水白山一带的开发建设,均被皇帝、王爷、贝勒爷们给否定了。

用建奴们的话讲,鹿鼎山乃女真龙兴之地,岂能在那里大面积垦荒种地

与此同时,科尔沁草原深处,三支精锐铁骑悄然潜行。

三支大军,呈三角互抵之态势,犹如一柄锋利大铁剑,在茫茫草原的落日余晖下,拉出三条绵延数十里的暗影。

草长鹰飞。

入夜十分,一场寒凉秋风吹佛过草原,雨便落了下来。

长夜绵绵,大雨如注。

在某座甚为巨大的帐篷里,柴火烧的正旺,三根铁茶子中间,吊着一口大鼎,鼎中炖着大块的羊肉,发出咕嘟嘟的声响,令人莫名的觉得有些心安。

肉香弥漫时,一位身穿羊皮战裙、鹿皮靴子的贝勒爷,令人搬来一大坛烈酒。

顺手拍开封泥,酒香四溢。

大帐里十二三人纷纷侧目,眼中流露出热切的馋意

“吃着科尔沁草原上的肥美羔羊,不喝几大碗汉人酿制的美酒,总感觉差点意思啊哈哈哈。”那名贝勒爷先给自己斟满一大碗,一饮而尽。

毛茸茸的大嘴,被酒水沾染后,看上去湿淋淋的。

“好酒”

紧接着,众将依照爵位、官职高低大小,逐一上前喝一大碗烈酒,舒服的直哆嗦。

北方草原的秋夜之雨,其实极为寒凉,要不是有一堆柴火和一大鼎羊羔肉,这种鬼天气,估计等不到天亮就会死人的。

“汉人酿制的烈酒,醇香清冽,委实不错,可是说到底,还是不如咱们的马奶酒。”有人感叹一句。

“这大雨夜里,有一口肉吃,有一碗酒喝,总归是不错的,谁还顾得上有没有马奶酒啊”

正当众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时,一人一骑从极远处奔驰而来。

马背上,是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身穿一袭汉人普通兵卒的甲衣,唯一醒目的,却是其腰间所系的一条虎皮战裙,以及其腰间所悬挂的一柄弯刀。

刀鞘乌黑,上面用金丝线镂刻一幅江山社稷图,镶嵌十七颗暗红色宝石,一看便绝非凡品。

这青年一路疾驰,马蹄在湿淋淋的草原上,践踏出朵朵白花花的水。

“何人闯营,报上名来”

那一人一骑接近大营时,一座吊塔瞭望台上,传来一声暴喝。

“爱新觉罗,阿济格。”

那青年勒住马头,仰头看一眼大营上空猎猎作响的大旗,似乎松了一口气,沉声喝道:“速速禀告贝勒爷济尔哈朗,就说阿济格有紧急军情相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63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