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十八章 茅剃头,要搞事了!(求首订)

书名: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两位贤弟乃读书种子,呆在这荒凉的西北之地,还是不太妥当”

端上几碗臊子面,听着黄梨洲、顾亭林二人商议,打算留在董志塬上,茅元仪连连摇头,笑道:“如果是别的读书人, 我恨不得将其扣留下来,让他们也种上几亩田,体味一番百姓疾苦;

二位贤弟乃人中龙凤,是我大明真正的读书种子,留在这是非之地,迟早会被外人所知。

为兄是没有了退路, 这才落草为寇,你们就不要趟这摊浑水了。”

黄梨洲哈哈大笑, 一边大口扒拉臊子面,一边含含混混的说道:“不就是造反么”

“放心,小弟练过几年拳脚功夫,不会拖累你茅大将军的。”

顾亭林也是连连点头,表示不愿离去。

茅元仪叹一口气,苦笑道:“既然要留下来,那就留下来吧。”

“不过,咱这里不养闲人,就连我茅元仪,也亲自耕种三亩田地,回头就给你俩分上几亩田去耕种。”

三人相视,哈哈大笑。

大家都不是拖泥带水之人,三言两语,茅元仪便将此事安顿下来。

“等会我就让学生领你们去邻村种田,最近,就别到处乱跑,为兄要去办一件大事。”

“大事”

黄梨洲、顾亭林齐声问道。

“嗯, 是一件大逆不道的大事, ”茅元仪笑了笑,道:“跟你们读书人有关。”

顾亭林尚未反应过来。

黄梨洲却依然脸色微变,涩声问道:“沿途之上,听说你们延安府、平凉府、庆阳府的三府之地,提倡耕者有其田、种粮不上税;

还听说,你们这边书院的先生、学子均已被驱散,以新学代替,看来是真的了”

茅元仪也不藏着掖着,大大方方的说道:“都是读书人出身,谁不知道所谓的圣贤书,其实讲的更多的,并非那种顽冥不化的条条框框。

可是,现在你看看,读书人都成什么样子了”

“但就一个没什么大用的八股取士,我茅元仪、深恶痛绝。”

“眼下,咱大明朝能念起书、并取得功名者,无非是各地的豪门世家;至于那些贫寒之家的学子,就算学有所成,也难以有所成就啊。”

茅元仪本身几次进京赶考,却始终因为没使银子、没有委托关系,屡试屡败。

最后,若非草包皇帝朱由检大力提拔,此刻,恐怕连温饱都无法解决呢。

“圣贤书中,讲的是学以致用,”茅元仪继续感慨道:“可是,那些之乎者也,既不能让田地里多长出几颗粮食,养活更多的老百姓,也不能平九边兵患,解除我大明的危机。

这样的书,不读也罢。”

一番话,说的黄梨洲、顾亭林二人热血沸腾,英俊飒爽的脸上,满是钦佩之意。

“止生兄高论,小弟拜服”

顾亭林躬身抱拳,正色说道。

“不过,”黄梨洲迟疑片刻,问道:“既然是针对读书人的,还真就要刀兵相见”

“如此一来,你止生兄,恐怕就要担负马踏书院的恶名了”

茅元仪微微一笑,却没再说什么。

有些事,说也是白说。

黄梨洲、顾亭林二人,虽说为人豪侠仗义,再加上年轻气盛,完全可以做到为朋友而两肋插刀。

但毕竟、也是读书人。

而且,同样都是出身江南的名门大户,从跟脚上来说,也不可能因为一个止生兄,便会放弃其立场吧

所以,还是先让其种种田,在这董志塬上过一段日子再说。

要给大明朝刮骨疗伤,这件事实在太大了,在大局尚未安定下来前,茅元仪不想让人知晓,他这位茅剃头想要干什么。

安顿好两位年轻的读书种子,茅元仪连夜出发,一人一骑,慢悠悠下了董志塬,向太原府方向而去。

同时,自有学生负责飞鸽传书,调集一万八千精锐,星夜兼程,也向太原府方向集结。

茅元仪,茅剃头。

要搞事了

京师之地,紫禁城里。

金銮殿上。

文武百官吵成一团,就像一群菜鸟之互啄,一个个面红耳赤,握紧了拳头,眼睛瞪的像一对对小铜铃。

“不行,陛下绝对不能御驾亲征,太危险了”

“是啊,陛下乃我大明之根本支柱,御驾亲征高丽国,其中风险实在太大,陛下,请收回成命吧”

“陛下御驾亲征,方能彰显我大明之煌煌天威,故而,微臣愿随陛下一同前去,马革裹尸,在所不辞”

“陛下,请陛下收回成命啊”

“陛下,请立即发兵,踏平高丽棒子”

群臣大致分为三拨人。

文官清流们,坚决反对皇帝御驾亲征,甚至不惜以头抢地、鲜血满面。

武将一派,则群情激奋,恨不得立即发兵,好激励边关将士的血勇之气。

而默默不语者,则主要是徐光启、宋应星等为首的科技兴国派,以及大宦官魏忠贤等一众皇党。

草包皇帝朱由检浅浅饮着香茶,看似认真的凝神静听,对每一位大臣的发言都甚为重视,并不时的作势微微点头。

以示鼓励。

于是,众大臣吵闹的更厉害了。

实际上,草包皇帝朱由检顶着一脸小六号黑字,正在悄咪咪的研究自己的人物面板。

他愕然发现,自己一言不发,放任群臣七嘴八舌的吵闹,自己的败家值竟然在缓慢增加。

狗系统,果然是要朕躺平

果然是,不经过一番努力,岂能证明,自己的确是一个废物

茅元仪那边快要动手了,他这个当义军头领的草包皇帝,岂能不配合一二

约摸着,他的那支铁军,这会儿应该快到太原府了吧

“各位爱卿,”朱由检终于开口说话,“朕意已决,御驾亲征”

“魏忠贤,宣旨。”

众大臣都不吭声了。

大家之所以不遗余力的争论不休,主要还是为了表一表忠心,向皇帝证明

在座的,除了我,他们都是大奸臣。

至于说皇帝要不要御驾亲征,似乎并不是很重要,事实上,自从土门堡一战后,大明的皇帝便很少御驾亲征的。

就算后来也曾有过,也不过是远离正面战场,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砍几名不顺眼的参将、游击,给自己的所谓皇权树一树威风罢了。

说穿了,所谓的御驾亲征,只不过是让皇帝做做样子,撑撑门面,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而已。

朱由检看中的,便是这一点。

当然,他心底的另外一个打算。

那便是、借着远征高丽的机会,给茅元仪挪挪窝,打打配合,调走一大批京营精锐,做一回彻头彻脑的皇奸。

ps:因为系统原因,导致章节迟迟不能发布,本来0点上架的,结果拖到现在。

作者菌给各位读者老爷鞠躬、致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79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