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章 西北惊变

书名: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一个月后,朱由检终于回到大明京师。

深宫后院里,百芳争艳,让这个草包皇帝感慨万千:“朕才离开多久,你们这些妇道人家就受不了啦

朕宣布,今后三个月内,雨露均沾

你们都争点气, 给朕生下一大堆皇子皇孙公主什么的,就算朕将整座紫禁城卖掉,也要重重的封赏你们”

陪伴左右的魏忠贤脚底一软。

来了来了,又要卖紫禁城了

不过,这一次应该花不了多少钱粮吧关于生育龙子龙孙这件事,不是只需要万岁爷一个人折腾就够了吧

魏忠贤还是想多了。

第二天一上朝,他就傻眼了。

只觉得自己肩头的担子,起码有八万斤重

“诸位爱卿,朕登基一年多来,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千秋万代,日夜操劳,深耕不辍,可后宫佳丽七人争气,给朕诞下一男一女出来。

朕,难道是招惹了天怒人怨,遭受天谴了

要不要朕下一道罪己诏”

诸位大臣好不容易等到一次早朝,还想着要好好表现一番,以示忠心。

所以,基本上每一个文官武将,怀里都抱着一大堆题本,打算一股脑塞给这个草包皇帝,让躲进深宫后院算了。

最近一段时间,草包皇帝不在京师, 大家伙的日子刚刚滋润起来,可不想着让这草包给破坏了。

“陛下不可如此”

钱谦益出班,朗声说道:“自陛下登基以来,国泰民安,各地虽然遭受重大洪涝灾害,但在陛下的圣明统御下,众志成城,抗旱救灾,成效显著;

据微臣与魏厂公统计,自崇祯元年以来,同样的天灾之下,各地饿死的流民不足一成,实乃陛下一人之功呐”

紧接着,又是一通彩虹屁,听得朱由检都有些沾沾自喜,觉得他好像真有那么牛逼。

不过。

紧接着,又有人站出来,跟钱谦益唱起了对台戏。

这才正常嘛。

大明朝的官员,如果异口同声的说一件事,朱由检就觉得头皮发麻。

因为,据他所知, 原来的剧本官清流、十万太监最为齐心协力的一次, 便是在建奴铁骑入关后,打开京师城门那件事

想想吧,煤山上那棵歪脖子树还在呐

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才几年呐

“陛下容禀”

一名大臣越众而出,手里出乎意料的,并没有什么题本、奏疏之类,却抱着一只黑陶泥瓦罐。

朱由检定睛一看,心里有些犯嘀咕:这老将,怎么今天有些头铁了

这大臣不是别人,却福王朱常洵。

当初,朱由检借口勾结外族一案,将数十万皇亲发配西北边疆后,一直都没什么消息。

看来,那边应该出事了

果不其然,福王朱常洵说了几句话,便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泣道:“陛下,就当是叔叔求你一回,给你那不争气的哥哥留一条活路吧”

朱由检看向魏忠贤。

大奸臣魏忠贤微微摇头,表示不知道什么事。

“福王叔父,你起来说话吧。”朱由检温言说道:“来啊,给福王看座、斟茶。”

福王这段时间看上去苍老很多,原本黑油油的一头秀发,竟然有三分之一的白了,还不到五十岁的人,却佝偻着背,一副衰老颓废之相。

坐到椅子上,福王朱常洵用袍袖抹去眼角泪水,涩声说道:“陛下,西北那边,出大事了”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西北那边,不是有陕西三边总督的二十几万精兵镇守么一帮子土司皇帝,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根本就翻不起几朵浪花来。

难道、是吐鲁番、叶尔羌、乌斯藏诸部出问题了

朱由检也是一脸茫然。

曹公那边,从未提及过西北军情。

锦衣卫、东厂这边,也未有飞报传来

不对

朱由检霍然转首,直接对魏忠贤眨一眨眼。

大奸臣魏忠贤一声不吭,转身就走,丝毫没有犹豫的去办差了。

这就是魏忠贤与王承恩的差别,只需要皇帝的一个眼神,一个暗示,就心有灵犀,知道该去办什么事,而非忠心耿耿的执行万岁爷的恩旨。

“福王叔父,你喝口茶,慢慢讲来。”朱由检定了定心神,说道。

“陛下,外喀尔喀蒙古、科尔沁、鄂尔多斯、建奴、吐鲁番、叶尔羌、乌斯藏诸部,在外喀尔喀草原会盟,成立一个新的草原王庭。

其中,在建奴莽古尔泰的支持下,外喀尔喀部落正在统一草原诸部”

此言一出,大家这才大吃一惊。

草原诸部,自从被太祖皇帝一顿穷追猛打,遁入茫茫大漠后,便开始四分五裂,虽然时不时的纵兵南下,却始终没有形成气候。

故而,对大明的威胁很大,但并不致命。

可是,如果那些草原骑兵

“福王叔父,你的这黑泥陶罐里,装的是什么”朱由检突然问道。

“此乃此乃你三弟朱由渠的骸骨”

福王朱常洵泣不成声,老泪纵横。

众人愕然。

尤其是朱由检,突然觉得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

“西北”

草包皇帝沉吟几声,走下龙椅,将一片丝巾递给福王朱常洵。

“皇叔,请节哀。”

朱由检在皇叔的肩膀上拍一拍,转身回到龙椅上,道:“咱大明自立国以来,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此为三不;

另外,大明向有天子守国门的传承。

今后,可能还会有君王死社稷一说”

群臣整肃,齐齐下跪。

朱由检扫视一圈,冷声说道:“如果说,要君王死社稷,朕义不容辞”

“只是,诸位爱卿想过没有,君王都开始要死社稷了,咱这个大明,还有没有希望了”

看着台阶下黑压压的一大片文武百官,朱由检想到原剧本中,崇祯皇帝与众位大臣之间勾心斗角、离心离德,最后他独自一人吊死在煤山之上。

少数大臣以死殉国。

而大多数文官武将,乃至锦衣卫、东厂太监,竟然打开京师城门

先迎李大眼。

后接建奴兵。

这难道是君王的错或者,仅仅是因为群臣百姓都失节叛变了

应该没那么简单。

“福王叔父,西北那边到底发生什么事,请详细说来。”朱由检稳定一下心神,不愿在君王死社稷这件事上多说什么。

“陛下,西北那边,北蛮新的王庭建立后,在大漠之地肃清汉人,并暗中受到建奴那边的支持,拥有各种新式火器,对肃州镇发动几次攻城战。

此外,他们还切断陇右临洮一线,与陕西的交通线。

老臣接到急报,已是一个月前的消息,你三弟由渠冒死穿过临洮、河州一线,徒步翻过秦岭,方才将消息传递过来”

福王朱常洵老泪纵横,紧紧抱住怀中的黑泥瓦罐。

似乎,那是他在世上最为珍贵的宝物。

但朱由检心里清楚,这位叔父此刻,最为担心的恐怕还是那位西北王朱由崧。

数十万皇亲贵胄,如今被困死在肃州镇,这便等于是将他们丢弃在茫茫大漠深处,如今还不知其死活。

这才多久,西北那边发生巨变,为何曹公和锦衣卫都没有传回消息

想到此处。

朱由检不由得心头一紧。

朝廷之上,必有内鬼

只有自己人,才对自己人的防御布局一清二楚,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将河西走廊那么大的一片国土,给硬生生的从大明版图中切割出去。

那里,现在应该是一块肉骨头。

周围,便是一群饿疯了的野狼。

大大小小数十个土皇帝的番兵,再加上草原深处的蛮人,和建奴人的掺和,让那片地方犬牙交错,情况十分复杂。

不过,有些奇怪的,是茅元仪那边也没有任何消息传来。

要知道,当时之所以将茅剃头的根据地安排在延安府、庆阳府、平凉府一线,根本原因也在于防止皇帝造反时,西北那边不会捅出什么篓子

“诸位爱卿,对于西北战事都有什么想法,大家都议议,”朱由检阴沉着脸,端坐在龙椅上,觉得有些心累。

刚回京师,本来还想着要选一批秀女,帮他解决一下龙子龙孙的批量生产问题。

结果,让西北边境一事搞的,他一点都提不起兴致了。

乾清宫里,文武大臣迅速分成两派,开始花式表演。

以钱谦益等文官清流为首,要求坚决出兵,一次将那些土司皇帝打趴下,打残,打死,打的那些家伙永世不得翻身。

与之相反的,则是武将一派。

兵部尚书阎鸣泰、兵部左侍郎王洽等人,则表示边防重心应该放在山海关一线。

“西北边境,说起来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王朝土皇帝,可说到底,不过是疥癣之疾,不要命。”

“对,咱大明朝的防御重点,始终还是应该放在辽东建奴那边。”

“只有将建奴彻底拒之门外,不令其破关南下,咱大明朝就是稳如泰山,区区西北边境之敌,能奈我何”

“陛下,臣等附议”

“臣等附议”

文臣武将哗啦啦跪倒一大片,一个个的都是以头杵地、泣血上陈。

这一幕,把草包皇帝直接给气笑了。

来了来了,又来了。

在一段时间,他整日跟那些基建狂魔打交道,时不时的还会被宋应星那种二货顶撞、讽刺、挖苦几句,但朱由检觉得心情舒畅。

一回到京师之地,便是整日的扯皮。

这个大明朝,不亡国才是没有天理。

“兵部尚书阎鸣泰、兵部左侍郎王洽,你们兵部接到西北边报了吗”朱由检突然问道。

阎鸣泰、王洽二人面面相觑,不敢吱声了。

“怎么不说话,到底有没有接到紧急军情什么的或者,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也不妨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参详。”

“陛下,微臣在七日前,的确接到过山西三边总督洪承畴的急报,称他派去剿灭陕甘三府贼兵的一支精锐,在平凉府遭受重创,几乎全军覆没”

朱由检微微点头,温言问道:“那边贼兵是谁在领头啊怎么还没剿灭清楚

朕御驾亲征,远征高丽国,顺手就将高丽王给打趴下了,洪承畴是吃屎货堂堂陕西三边总督,竟然让一批贼兵杀的丢盔弃甲,丢不丢人呐”

“陛下,陕甘三府贼兵,装备精良,又善于发动百姓,他们战时为兵,农时为民,洪承畴好几次围剿,根本就寻不到贼兵主力。”王洽沉声说道:

“以臣只见,洪承畴统兵无方,应该将其撤职查办”

一言激千层浪。

登时,整个乾清宫里,吵成一锅粥。

分明之前还在讨论蛮兵王庭对西北边境的侵犯,可一提及洪承畴,文武大臣便又一窝蜂的开始争论,陕西三边总督的合适人选

累,心累。

这是三个多时辰的早朝,朱由检唯一的感受。

争来争去,谁也没说一个靠谱的办法,既能解决西北问题,又能防守住山海关一线,顺便,还能解决西南土司问题

实际上,这些烂事,朱由检都没怎么上心。

他最为揪心的,还是粮食问题。

如果有足够的粮食,稳住北方流民,就算让茅元仪、孙传庭这几个猛人,狠狠的打上七八年仗,又有何妨

李自成算是让他给废掉了。

张献忠贩马未归,进入茫茫大漠后,便不知去向。

此外,难保再出现几个杨自成、周自成

算了,还是让安娜、凯瑟琳给后宫嫔妃们,教一教外语吧

朱由检刚刚用过膳,正准备去后花园刷几点败家值时,魏忠贤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万岁爷,大事不好”

一进门,大奸臣魏忠贤来不及擦一把汗,噗通一声就跪倒在草包皇帝面前,泣不成声,一个劲儿的扇自己的老脸。

啪啪啪,啪啪啪

朱由检冷冷的瞅着魏忠贤拙劣的表演,渐渐明白过来,西北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万岁爷,您老人家就将奴婢碎尸万段吧”

“奴婢,奴婢是咱大明朝的罪人啊万岁”

朱由检挥挥手,让所有的随侍太监、宫女都退下,这才端起一碗茶,冷声说道:“是你老婆在搞事她的爪子,伸的倒挺长啊

她分明便是北蛮公主,现在在福建沿海、倭国、琼州府一带混的风生水起,人称黑寡妇。

怎么,西北边境的事,也是她捣鼓出来的”

魏忠贤狠狠抽着自己的老脸,涩声说道:“她是一条疯狗,是毒蛇,奴婢,奴婢被她给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62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