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十四章 这才是朕的好大臣!

书名: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一次封赏十二位公爵,三十几位侯爵,六十七个伯爵,这一盛况,只有当年太祖皇帝称帝后大封功臣时才出现过。

对了,永乐皇帝也干过如此壮举。

尤其让他高兴的,是这一番操作下来,不仅彻底解决北方饥荒的问题,还匀出数百万石粮食,解决了拖欠已三四个月的辽饷。

据魏忠贤禀奏,这几日已然安排海运,将一批粮食、饷银送往山海关、皮岛等处。

朱由检哈哈大笑,龙颜大悦,要亲自捉笔给这些大明功臣拟写特旨。

不料,提起毛笔来,一只手抖着不像话,想了半天竟一个字都没写成,只好干笑道:“忠贤啊,还是你来代朕拟旨”

魏忠贤:“”

这个大草包

“对了,袁崇焕给咱大明学堂当了校长,辽东之地现在由谁在督抚”朱由检随口问道。

魏忠贤又是一阵腹诽不已。

一个当皇帝的,竟不知为自己镇守东北国门的人是谁要不是这家伙连续几个大手笔,魏忠贤真恨不得直接废掉这个草包,自己当皇帝

“好叫万岁爷知道,自从袁崇焕辞官以后,辽东之地暂时由刘诏总督”魏忠贤有些心虚的说道。

袁崇焕的愤而辞职,最大的原因便是他这个大宦官。

刘诏那家伙一介书生,写的一手好字,可惜不会种田啊。”朱由检对军国之事一知半解,所以,他对刘诏的评价几乎被魏忠贤忽略不计。

“孙承宗呢怎么不派他去屯田养军,顺便将那些建奴给打回姥姥家去”

魏忠贤迟疑道:“孙承宗原本经略辽东之地,此人虽说善于用兵,但也很会花银子,又是屯军,又是筑城,又是练兵,一年花掉的银子,就抵得上袁崇焕三年之用度。”

会花银子这才是朕的好大臣啊

赶紧提拔起来,让他继续去辽东之地浪费啊

银子、粮食什么的,不就是用来糟蹋的吗正好这一次卖官鬻爵,弄了一大笔银子和粮食,不寻个合适的人、合适的理由去糟蹋,朱由检的心里就不舒服啊

“传旨,命孙承宗为蓟辽总督,兼任巡抚。”

“另外,命毛文龙为辽东总兵,领兵部尚书衔,赐尚方宝剑,不得朕亲笔特旨,任何人不得轻易动他”

这一个安排,朱由检还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经过好几个呼吸的深思熟虑

毛文龙不是袁崇焕斩杀的吗

给他把官衔提升一下,赐下尚方宝剑,就算别人想要弄死这个辽东总兵官,没有皇帝特旨,任何人都动不了他

同时,把本来两年后才到任的孙承宗,提前给派过去,总督蓟辽

这就等于是,略微改变一下历史进程,就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微妙变化

反正那个孙承宗是个好大臣,竟然花银子花到朝廷心疼,又是屯田又是筑城又是练兵,这些可都是朱由检最为看重的优良品质呢

派孙承宗那位基建狂魔去山海关一带,花海量的银子,修筑一道派不上什么用场的马奇诺防线,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魏忠贤张口结舌好一阵子,终于暗叹一口气,默默遵旨。

草包皇帝这一番操作,从长远来看,似乎还真有点道理,孙承宗作为蓟辽总督,总比袁崇焕那个家伙强上一些吧

对此,魏忠贤心里其实也没底儿。

“走,这就去看看大明学堂的开发建设情况”

一口气提拔了两个败家子,顺便败掉几十万两饷银和几百万石粮食,朱由检心情不错,就想出宫去浪荡一番。

于是,一个多时辰后,草包皇帝与魏忠贤二人便衣轻从,悄悄溜出皇宫,在一大批锦衣卫的暗中保护下,来到王府大街。

信王府那一片区域,前段日子已经被清空,腾出百余亩地,二十几个施工现场用围栏遮掩起来。

现在是天启七年冬月,前几日的一场大雪尚未化尽,京师一带千里铅云,路边冻死的野狗、野猫随处可见。

但因为大明工程局往京师运来大量的低价煤,京城里冻死的老百姓目前还没有一个,这让魏忠贤甚为佩服。

往年冬天,不要说大灾之年,就是在正常年份里,京郊冻死的百姓都时有所闻,自从这个草包皇帝一通胡乱折腾,国库的银子不见少,但情况似乎略有所好转。

“万岁爷,这边是万国商会的建筑工地,那边是咱大明工程局的办公大楼。”

魏忠贤一路上给朱由检指点,心中颇为得意。

这一片的重新规划,名义上是朱由检钦定的,实际上,主要还是他这位大宦官会同徐光启、钱谦益、宋应星等人,共同设计、规划。

“万岁爷,此地修筑了一条地下通道,可以处理十万人以上的便溺、废水等”

在一处用围栏遮掩起来的建筑工地,魏忠贤指点说道:“据杨鹤大人的设计图纸来看,这条地下通道宽十二尺、高八尺,算是咱大明朝之最了。”

朱由检板着指头计算好一阵子,大约估计一下下水道的规模,脸色冷了下来,沉声说道:“杨鹤这家伙,真是小家子气,下水道修这么逼仄,难道只是用来排泄屎尿的

不行,这个规划不够大气,也不够长远,重新来。”

有一句话,朱由检不方便说出口,那就是,这么小家子气的规划设计,才能花几个银子

这群大奸臣,连败家都不会,真是废物

说着话,草包皇帝一把推开栅栏,便要钻进建筑工地去。

魏忠贤吃了一惊,赶紧上前阻拦,苦笑道:“我的万岁爷呐,这里的建筑工地,现在都停工了,里面没人啊。”

“传旨,让杨鹤、徐光启、宋应星和钱谦益等人即刻到此,朕有话要对他们说”

朱由检钻进建筑工地,在凌乱的地上走走看看,时不时的,还仰面向天,凝神细思,看上去就像是在思量什么家国大事。

实际上,他是在默默计算,如果将整个京师的下水道重新修建,需要花多少银子,能够收割多少败家值

在朱由检的印象中,后世的京师下水道,那才是真正的地下通道,不仅能够排泄屎尿,里面还能跑火车

大明朝时代没有火车,可如果自己的败家值上去,奖励一张蒸汽火车的制造图纸呢

想要大败特败,成为大明第一败家子,没有一点长远的眼光怎么行

既然都把街面给挖开了,不一次性的修成集下水道、排洪沟、蒸汽火车道、地下防空洞、地下碉堡等为一体的特大号工程,这也太不划算了

就在朱由检默默设想、规划和展望,仅在京师之地,修筑一条地下通道,便可为自己增加不少败家值时,几位大臣赶到了。

“这条大通道,重新设计,作为大明城池建设的第一样板进行建设”

“一个关乎到国计民生的大工程,如果不能超越六百年后的豆腐渣,就不要再糟蹋银子和粮食了”

“你们这些所谓的国之重臣,也就滚回老家去抱孙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15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