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十九章 万万两银子的…大项目?

书名: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我手头上,有一个万万两银子的项目,你们有没有兴趣”朱由检一开口,就把李岩、张献忠几人唬了一大跳。

万万两银子的大项目

这个朱脚朱公子,也太能吹牛了吧,这酒还没喝上,人就先醉了

“几位都是英雄豪杰,怎么,区区万万两银子,就吓住了”

朱由检摇头苦笑,不慌不忙的提过一坛好酒拍开封泥,淡然说道:“反正是我投资的,又不让你们自己掏腰包”

他给每个人先斟满一大杯酒,继续说道:“我买了一块地皮,有山有水,风景绝佳,在这京师之地,绝对是第一流的好去处,所以呢,就想好好开发利用起来

对了,秦淮河你们去过没有”

张献忠等几名军汉纷纷摇头。

李岩、李年弟兄二人点头,表示自己曾经去过几次。

“我想在京师之地,搞一个比秦淮河更大的地方,无论规模还是档次,都要高出金陵秦淮河很多,你们有没有兴趣”

“你们想想,京师之地有多少达官贵人有多少皇亲国戚大家腰包里的银子都快捂酸了,就是没有一个可以败家的好去处,咱们为什么不搞个集餐饮、娱乐、艺术、文学、商业为一体的大明游乐园”

“到时候,咱把秦淮河的姑娘们统统请来,再到老毛子、倭寇、欧洲等地方去,进口一些洋毛

啧啧啧,简直不得了啊”

朱由检说到高兴处,不免有些忘形,一张英俊清雅而不失贵气的脸上,分明写了一个大大的sp

李岩、张献忠等人,直接听傻了。

这小子,说的比唱的好听。

可说穿了,不就是建花船、开勾栏么烟花柳巷之地,来钱的确快

可是,想要超过秦淮河的档次和规模,那不是开玩笑吗人家那叫文化,你以为有银子就能办到

更何况,京师一带好山好水的绝佳之地,不是被修成了王府,就是皇家游园,就算有银子也没用啊

“朱脚公子,”李岩轻咳一声,笑道:“朱公子的眼光的确很好,可是,京师之地,没有合适的地方啊。”

“更何况,在天子脚下开窑咳,在天子脚下卖胭脂水粉,规模如果太大,收益固然十分可观,但同时风险也太大。

谁知道哪天咱大明的那个草包皇帝脑子抽风,一声令下,到时候咱们可就惨了。”

李年、张献忠几人点头附和,纷纷劝阻朱由检不要冒险。

大明历来对文艺比较宽松,所以,才子佳人的故事流传甚广,什么紫钗记、牡丹亭、玉禅师、雌木兰,在后世可是赫赫有名。

尤其到了中后期,更是名伎辈出,红袖女、柳如是、陈圆圆、董小宛

想想就带劲。

“朱脚公子,从言行举止和谈吐来看,你朱公子要么出身名门,要么是大富大贵之人,那么,公子就应该心里清楚,眼下咱大明内忧外患,饥荒遍地,朝廷正为赈济灾民、防御辽东建奴而焦头烂额。

咱们在京师之地卖胭脂水粉,生意做的越大越红火,其风险也就越大,箭射出头鸟的事情,最好还是别去干。”

不得不说,这个李岩的眼光和见识,还真是有些不俗,一番分析就十分透彻。

朱由检微微一笑,道:“李公子的话很在理,只不过,其中两条最艰难的,我都可以解决。”

“去岁寒冬腊月,本公子为了给北方灾民筹集钱粮,一次拿出三十万两银子,八十万石粮食,引得皇上龙颜大悦,将西苑赏赐给了我。

西苑你们知道不,出了紫禁城,穿过北长街、南长街就到了,包括中海、和南海,现在都归朕正的主人。”

李岩吓了一大跳,手一抖,大半杯酒全撒在衣襟之上。

李年、张献忠几人,则一脸懵逼。

“朱公子,此事万万不可,”李岩放下酒杯,脸色阴晴不定,“西苑那可是皇家游园,岂敢大兴土木修建勾栏”

朱由检哈哈大笑,拍拍李岩的肩膀,道:“放心,咱上面有人。”

“有人也不行,”李岩的语气颇为坚决,正色说道:“就算是九千岁魏忠贤为咱们撑腰,这种往皇上眼睛里插木棍的事,绝对不能干。

眼下咱大明可说是内忧外患,百姓人家连肚子都吃不饱,流寇四起,辽东建奴十几万铁骑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提兵扣关。

朱公子仗着皇上恩宠有加,在京师之地莺歌燕啼、醉生梦死,应该能挣到一大笔银子,可让那些文官清流参上一本,定然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李年、张献忠几人也纷纷点头附和,好言劝阻朱由检。

朱由检淡然一笑,道:“无妨,不过是请一些姑娘到中海和南海上泛舟,吟吟诗,唱唱曲,对咱大明来说,只有十分好处,却无一样坏处,为什么不能去做”

瞅着李岩几人不以为然的模样,朱由检默默开启大忽悠术,继续笑道:“你李公子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朱某人十分钦佩。

不过,治国理政不是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啊。”

他自斟自饮一杯好酒,仰天长叹,面现落寞之色,道:“李公子可知,咱大明的病根子是什么

国库空虚吏治腐败军纪涣散百姓贫寒

还是土地兼并太过严重,导致百姓人家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下沦为流民、贼寇

都是,但也不全是。

咱大明的病根子,最根本的在于不会败家咳,在于不会花银子”

李岩几人早就脸色大变,一脸惊惧之色的左右张望,如此明目张胆的议论朝政,让锦衣卫、东厂太监听到,那还了得

而且,这个朱脚朱公子的一番言谈,也太过离谱,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啊。

这个大明早就穷的快要当内裤了,国库空虚,百姓贫寒,还说大明的病根子在于不会败家

就算是想败家,总得有个家让大家败啊

“为什么如此说本公子是有充分理由的。”

朱由检自顾自的继续说道:“你们知道,咱大明总共有多少银子吗估计你们也不清楚,那本公子就告诉你们,咱大明上下,总计约有银子至少有五万万两

可是,民间流通的银子加起来,却不足三四千万两。

那么,问题来了,咱大明的银子,去哪儿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904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