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十三章 这一次,不一样了!

书名: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钱谦益保举的,是孙传庭。

眼下,这位孙大将军还在商丘当知县,官声清廉,所以,官场有些不得意。

还别说,这位钱谦益还真有眼光,推荐的剿贼指挥使, 的确是最佳人选。

不过,满朝文武中,只有魏忠贤心里约莫知道一些

那支反贼,分明就是草包皇帝朱由检的私军,那还剿个屁啊

“钱大人保举之人,现在哪里任职”朱由检皱眉问道,“怎么从未听说过呢”

“启奏陛下,孙传庭现任商丘知县,自幼熟读兵法,为官清廉,官声极佳,可谓是咱大明不可多得的一位青年才俊啊。”

钱谦益正色说道:“恳请陛下简拔任用。”

草包皇帝朱由检心里一阵难过,这个水太凉,是不是头太痒了

朕的队伍,派一堆草包前去征剿,等于是送人头,充当运输大队长的。

派孙传庭前去征剿, 那不是要把朕的后备大将孙传庭,往火坑里推吗

“剿贼之事, 不过是疥癣之疾, 朕还没放在心上呢, ”朱由检笑道:“既然这个孙传庭颇有才干,朕不妨简拔一二。”

“魏忠贤拟旨,简拔孙传庭为宁夏镇戍边指挥使,拨付足够粮饷,令其招募铁骑八千后,即刻开拔前往镇远关。”

钱谦益茫然若失,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从商丘知县,到指挥使,这跨度、有点大啊。

一个小小的七品知县,到手握重兵的三品大员,皇帝的一句简拔,就完成了

不是开玩笑吧

“陛下,微臣”钱谦益还想说话,却被朱由检挥挥手打断了。

“天气转暖,朕便要御驾亲征高丽,岂能不防着北方那些罗圈腿”朱由检笑道:“让孙传庭过去,加强长城防守,训练精兵强将,必要的时候, 直接打到斡难河去”

草包皇帝一句话,便将孙传庭发配到北方长城一线,在场的文官们似乎也没什么可说的。

没办法,皇帝想折腾,就让他随便折腾吧。

反正,只要不去江南征税、加派辽饷、剿饷,不影响大家升官发财,管球他呢。

不过,剿灭陕甘反贼这个肥差

坚决不能松手

于是,正当朱由检打算退朝时,数十名文臣不约而同的出班,一个个面色沉重,开始泣血上陈:

“陛下,老臣保举一人,定可半年内平贼”

“陛下,微臣保举一人,三个月内定可平贼”

“”

好吧,一听只要愿意去平贼,小小的一个商丘知县,摇身一变成了手握兵权的三品大员。

文官清流们,心动不已。

于是,不到一盏茶工夫,朱由检手边的小本本上,就密密麻麻多出来七十几位年轻才俊,听说个个清廉,颇有才干。

而且,无一不是自幼熟读兵法之大才。

朱由检高兴的哈哈大笑,这就对了。

朕一个人败家,正感觉效率不行呢,现在既然大家主动要败家,那就一起败吧。

反正,有茅元仪在那里镇守,朱由检一万个放心。

“诸位爱卿,真乃我大明之栋梁啊,”朱由检感叹一句,捏着那一张年轻才俊的名单,面露为难之色。

“反贼猖獗,竟敢假借朕之名义,喊出耕者有其田、种田不上税的口号。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朕恨不得三日之内将其剿灭,可是,诸位爱卿都知道,朕要以举国之力远征高丽,国库里实在拿不出剿贼的粮饷啊”

文武大臣们微微点头,面露恍然之色。

原来,病根子在这儿啊

不就是朝廷没钱吗这也算事剿灭一股反贼而已,咱自己掏钱拿粮食不就行了

一旦剿贼成功,咱们的那些青年才俊可不一个个都掌握兵权,成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了

阉党,魏忠贤,你们就等着瞧好了

“陛下,微臣有个建议。”很快有大臣反应过来,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沉声说道:“剿灭反贼,乃国之大事,岂能因为国库空虚就作罢

微臣愿捐资十五石粮食,金币三枚,银币两枚,充作剿贼军饷”

朱由检:“”

这也可以你一个堂堂户部左侍郎,就捐十五石粮食

还不等朱由检有所表示,其他臣工纷纷跪倒在地,义正言辞的开始捐款捐粮。

有捐五石的,有捐二十石的

还真是、大明朝的忠臣啊。

朱由检笑了,温言说道:“诸位爱卿平日节俭,连一口粗粮都舍不得吃,为了剿贼大计,竟然能够慷慨解囊,实乃我大明之福啊

魏忠贤,准备一个小册子,将各位爱卿所捐钱粮记录在案。

对了,那些自愿募兵剿贼者,所耗费的钱粮也一并记录在案,等平定陕甘贼患,朕要论功行赏”

“此外,着令大明学堂加班加点,生产一批新式火器,给诸位爱卿招募的土兵配备上,好让大家伙上阵杀贼,彻底解除我大明之内患”

魏忠贤捏着公鸭嗓,乐颠颠的喊一声:“内臣遵旨”

大宦官魏忠贤算是看透了,眼前这个草包皇帝,又要败家了。

只不过,这一次,估计是大家一起陪着败

金銮殿上的一番勾心斗角,在文武大臣们的苦谏之下,朱由检勉强答应,让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地的豪门富户招募土兵,自筹粮饷,组建一支剿贼大军。

甚至,如果江南富户有人愿意剿贼,也鼓励其招兵买马,开赴陕甘前线

各地的豪门世族都忙碌起来了。

朝堂上,文官大臣们捐钱捐粮,那是一个技术活儿。

不能多捐,否则,狗皇帝一句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钱粮,岂不是糟糕至极

没看大家都穿着打了补丁的朝服么

但豪门世族招募土兵,却需要放开手脚,能招募到多少,就算多少。

反正,大家有的是钱粮,朝廷还配置最新式的火枪,若是再想办法私购一批西洋火器,那可是大家合理合法的兵权呐

依据大明兵制,兵制分为京军、地方军两大部分。

其中,京军又称为京营,为大明卫军之精锐,平时拱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属于皇帝的兵。

明太祖朝时,京营有四十八卫,永乐朝时,有七十二卫,成立了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

平时,五军营习营阵,三千营主巡哨,神机营掌火器,战时扈驾随征。

以后,京军制度累有更易。

到了草包皇帝朱由检时,尚有拱卫皇帝的侍卫亲军,如锦衣卫和金吾、羽林、虎贲、府军等十二支卫军,以及隶属御马监的武骧、腾骧、左卫和右卫等四大卫营。

而至于地方军,则包括卫军、边兵和民兵。

卫军配置于内地各军事重镇和东南海防要地,边兵是防御北蛮骑兵的戍守部队,配置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的九个军镇,称为“九边“。

民兵是军籍之外、由官府佥点、用以维持地方治安的武装,内地称民壮、义勇或弓兵、机兵、快手,西北边地称土兵,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苗兵、狼兵等土司兵。

此外,还有不同行业和阶层组建的矿兵、盐兵、僧兵等,遇有战争,常被召出征,战争结束仍回原址。

手里有兵权,说话的时候,腰杆子自然就能硬朗起来。

文官清流们早就想清楚了,以前每次与阉党斗法,大家之所以屡屡失败,损失惨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家能借到狗皇帝的兵,对大家大开杀戒。

这一次,不一样了

大家,手里都有兵了

阉党,魏忠贤,你們就等着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209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