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十章 欠揍的茅元仪

书名:我,朱由检:大明第一败家子 作者:小凤炖蘑菇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27

北蛮骑兵一进入吕梁山区,茅元仪立刻下令,节节阻击,断绝其后路

剩下一条路,只有通往延安府那边的了。

可以放开手脚打一场了。

不,是打几场。

因为茅元仪不愿意自己的人马损失过大,每一场战斗, 不做到绝对占便宜,宁愿先拖着不打。

如此这般,北蛮两万断了粮草的骑兵,在吕梁山崎岖难行的道路上,被茅元仪的两万多人马放风筝、打闷棍、套白狼,很猥琐的打掉了将近五千人马

于此同时,榆林镇、宁夏镇一线的北方长城,被另外几支北蛮铁骑突破了。

七万骑兵, 如饿疯了的野狼一般,对几座军镇、城池进行试探性进攻后,发现占不到任何便宜,干脆选择直接南下。

于是,茅元仪苦心经营的延安府、庆阳府、平凉府等陕甘三府之地,同时受到攻击。

草原骑兵的作战方法,讲究的就是一个灵活多变,日夜兼程的情况下,长途奔袭二三百里,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可以说是早期游击战的成功典范。

如今,游击战对上游击战,茅元仪想起来就忍不住抓几下裤裆,骂一句:“王云燕、李明远你们几个狗东西,能不能讲究一下卫生”

王云燕、李明远等泥腿子出身的参将大人、游击将军等,对茅大帅的恼怒丝毫不知情。

因为,他们都在撵着那两万北蛮骑兵,往死里打呢。

当然,就算他们几人在跟前, 对茅元仪的抱怨估计也不在乎。

吃饭,睡觉,打仗,捉虱子。

对了,再加上开荒种地。

这几样东西,可不就是他们这些军汉最得意的几件事么茅大帅你还讲不讲理了

有本事,你弄来几百斤传说中的香皂,让咱也享受一下,草包皇帝的待遇呗

“传令给孙传庭、孙元化、曹变蛟等人,让老弱妇孺撤退,能进城的进城,能上山的上山。”

“把青壮年组织起来,每个人发一支火枪,一百发子弹,手雷、地雷若干,令其配合大部队作战。”

“记住,新组织起来的青壮年民兵,只许袭扰、传递军情, 不准正面迎敌”

一连串的命令,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就做了精心布置。

这一次, 是重申,是提醒。

那些分到了田地的农民,一个个看上去老实巴交的,憨厚的一句攒劲话都说不出来。

可是,如果有人想抢他们手里的粮食,或者想动他们的土地,转眼间就是一匹匹龇牙咧嘴的凶兽,比王云燕那厮还莽撞。

一旦有人不服从命令

“禀大帅,京城有消息传来了。”

就在茅元仪站在地图前,反复推演、斟酌时,一名游击将军快步走进来,递上两卷丝帛。

“知道了。”

接过飞鸽传书过来的丝帛,茅元仪捏在手里好一阵子,目光这才离开地图,回到一张破旧的榆木桌子边坐下。

倒了一碗清茶,慢慢喝着。

打开第一卷丝帛,只看了一眼,他笑了。

打开第二卷丝帛。

茅元仪霍然起身,快步走到地图前,陷入沉思。

清俊的脸上,杀机隐现。

第一卷丝帛是草包皇帝传过来的,只有一句话:“朕要修铁路,借三十万百姓。”

这是之前早已商量过的,要让铁路贯通京师、大同府、延安府、庆阳府、平凉府。

如果可能,向西直通金城关、永昌卫、凉州卫、肃州卫,最后直捣吐鲁番、厄鲁特,最后将大明的北方防线彻底稳固下来。

第二卷丝帛,则是曹公传过来的。

洪承畴向江南借钱、借人、借粮食,应该是要剿匪了。

“蠢货”

茅元仪骂一声,只觉得牙根有些疼,半个脸都快要肿起来了。

到江南借钱借人借粮食

开玩笑

江南豪门世族谁愿给他洪承畴钱粮这半年来,被茅元仪压着打成猪头的陕西三边总督洪承畴,可是出了名的草包将军,江南那些读书人,谁愿意尿他

还不是盘踞福建沿海一带的黑寡妇,那个先帝奶娘客氏巴巴

还别说,那个北蛮公主让茅元仪都觉得有些头大。

是皇宫经营多年,加上魏忠贤那个蠢货的帮忙,悄咪咪的终于做强做大了。

当然,这里头说不定还有建奴、以及辽西将门的一些算计,因为没有证据,茅元仪也只是大致猜测一二。

洪承畴这个猪队友

打就打吧。

反正只要在陕甘三府之地,有多少人马来,他茅元仪就有胃口吞掉多少。

唯一让他闹心的,其实还是草包皇帝的败家之举。

整个北方、西北都打成一锅粥,草包皇帝不想着如何帮忙打仗,整天胡思乱想着搞基建,这让茅元仪都有些快受不了了。

不过,想到一条铁路贯通整个大明朝的北方

啧,还挺带劲呢

“来人,招募三十万铁路修筑工人。”

“告诉老百姓,这不是壮丁、徭役,而是朝廷恩养人员待遇,一个月一枚银币,管够口粮,管住宿,另外在年老体衰后俸薪待遇不变。”

茅元仪大致知道草包皇帝的一贯作风,干脆就大大方方的给老百姓一个承诺。

反正,俸薪、养老什么的,都是皇帝的事,跟他茅剃头没一分钱关系。

“既然又要打仗,又要修筑铁路搞基建,那就得调整一下思路。”

给草包皇帝写完回信,茅元仪立刻摊开七八张地图,写写画画,开始发布新的命令

孙传庭接到命令的时候,正在他的两亩自留地里种菜,无非就是一些萝卜、青菜、大白菜什么的,趁着麦收后不错的墒情,一个多月后就可以吃一口新鲜菜。

“孙村长,茅大帅传下密令,要你去庆阳府议事”

副村长张有标骑着一匹黑骡子,疾驰而来,身后扬起一股黄尘,硬生生给骑出战马的声势。

“去庆阳府议事”

“对,立刻动身”

孙传庭有些发愣,他一个小小的村长,去议什么事

“村长,这头骡子你先骑走,到了清水驿站,直接换乘战马就行了。”张有标将缰绳递过来。

孙传庭翻身上了黑骡子的背,说一声好,便扬鞭而去。

他就想尽快知道,那个茅剃头又在搞什么名堂

三个多时辰后,孙传庭换过三匹战马后,终于一身疲倦的赶到庆阳府。

远远的望见一座大城,他就呆住了。

这是、庆阳府

关于陕甘三府之地,有很多传说,说这一支贼军不简单。

可到底怎样一个不简单,却谁都说不清,有人说打土豪分田地,有人说废书院开学堂,有人说他们打仗不要命

总之,就是一股洪水猛兽,让大明官吏谈之色变。

说到底,大家谁都没有亲眼见过,被贼军经营后的三府之地,究竟是一副什么模样。

对县城、驿站、村镇和乡下地方,孙传庭还算熟悉。

虽然他初来乍到,很多事情只是看到一个表面,那些具体的军务、政务等,根本就没来得及深入了解。

但总体来说,那种蓬勃生机,还是很快就震惊到这位老县令。

不一样,真的不一样。

百姓安居乐业。

老有所养,少有所学,生活即便还不是很富足,但百姓人家家户户充满干劲,生怕自家田地里的庄稼,比邻居家的产量低。

甚至,有人还三更半夜的从炕上爬起来,套上牲口,一家老小在田里头干活。

对于贼军首领的一些命令,也是丝毫不大折扣的完成,根本就不会拖延、推诿、质疑,就好像这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

这哪里是贼军

分明就是传说中的政通人和的景象啊。

昔日尧舜,估计也不过如此吧

如今,再看到这座董志塬上的庞然大物,还是吓了一大跳。

方圆二三十里的一座大城,城墙高约七大截;而且,最让孙传庭吃惊的,是修筑城墙的材料。

这便是传说中的水泥混凝土

灰塌塌的,看上去丝毫不起眼。

一些整齐划一的缝隙处,用一种蘸了不知名黑油的毛毡隔开,作为热胀冷缩时的收缩缝,防止在冬天或夏天时候裂开。

城墙的高大还在其次。

最让孙传庭吃惊的,还是每隔一百五十步左右,就有一个凸出七八尺的圆柱形堡垒。

见识过新式火枪、火炮后,他一下子就清楚了,那些看着极为坚固的圆柱形堡垒,应该便是守城兵卒日常生活、休息的烽燧。

一旦开战,却又立刻成为这座大城的第一道防线。

那些半尺左右的窗户,应该便是向外瞭望、放枪的

带着震惊走进庆阳城。

孙传庭张目望去,便又是一个震惊。

整齐划一,干净整洁。

这是第一印象。

其次,便是漂亮。

所有的房屋,约莫也就三四层,清一色的水泥混凝土浇筑,看上去浑然一体,用一种不知名的石灰粉刷成雪白之色。

在房屋的顶层,还有围栏,上面搭建了一些凉亭什么的。

不少屋顶的凉亭里,三三两两的人在乘凉,喝茶,下棋。

或者负手而立,眺望远方

看那些人的身份,也不过就是这董志塬上的农夫、牧民和小商小贩,但往那楼顶的凉亭这么一坐,俨然成了江南才子的做派。

简直就、过分

孙传庭有些不平的抱怨一句,好你个茅剃头,将我孙总兵连哄带骗、带绑架的,弄到这陕甘三府之地,竟然打发到乡下当村长去了。

这么漂亮的庆阳城,住的却是农夫、商贩

大城里面的街区、房屋等,建成的只有一小部分。

在东门、西门那边,大片的空地上,七队队大明工程局的年轻人,正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

看来,这座庆阳城,还得修筑三五年。

孙传庭有些奇怪,放着这么好的人力、技术资源,为什么不去大搞农田水利工程,修筑这样一座大城,只能是劳民伤财、毫无意义啊。

嗯,等见了茅剃头,就把这条建议提上去

怀着这般心思,孙传庭骑马来到城中心位置的府衙。

这是一个独门小院,周围三四十亩空地上,种了一些花草树木,另外还有几大片庄稼。

若非有几队衣衫褴褛的兵卒在巡逻,孙传庭还以为自己这是走错地方,来到哪个农夫的小院

“姓名”

“孙传庭。”

“身份”

“清水村村长。”

小院门口,两名兵丁摆开一张桌子,一本正经的在登记造册。

当他们听说是清水村村长时,两名兵丁站起身来,客客气气的说道:“孙村长,请”

孙传庭:“”

村长是什么官衔咋感觉挺大的

走进小院,孙传庭一眼便看见茅剃头,正蹲在树荫下跟一个老农在玩羊吃狼游戏。

他一只手捏着石头,另一只手不时的挠一下咯吱窝、脊背、脖颈等处。

甚至,还偶尔抓几把裤裆。

“你的狼走不走不走就认输啊”

“等一下,让我再看看。”

“看个锤子看,再有三步我就把你堵死了,弃子认输吧。”

“等等”

“快点”

“吗的,你烦不烦啊,下个棋叽叽歪歪的,嘴贱是吧”

“我嘴贱不假,可总比你这手贱货好吧连输七盘,有一炕妹子都输完了,你”

嘭的一声闷响。

茅元仪被人一拳捣在嘴上,直接被打了翻在地,嘴角都流血了。

“你这老汉不讲武德,咱说好的动口不动手啊”茅元仪愤愤不平的爬起来,将一把石子劈手打在老农脸上,“老子不玩了”

老农怒目而视:“老子看你生的周正,想嫁个闺女给你,你老惦记我妹子作甚

她都三十几岁的人了,刚刚守寡一年多,你就你就是个混账”

说着话,劈头盖脸就是几拳。

看得出来,这老农的拳脚功夫不错,就连茅元仪都有些招架不住,头脸上又挨了重重两下。

脸颊上,登时青了一大片。

发型略显凌乱。

孙传庭:“”

没眼看啊。

堂堂大明讲武堂校长、大明兵神、三府之地的反贼首领,竟然被一个老农殴打,丝毫没有还手之力。

这还了得

孙传庭便要上前帮忙。

转首一看,这才发现,小院里还有七八名汉子,各忙各的,对这边的动静基本没什么反应。

就好像、大家对此,早已习以为常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04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