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八十四章 抚远大将军确立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3.0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新年,刘俭是在营中与自己麾下的将士们一起过的,而徐晃和王哀因为是在新年的前后脚所抵达,因此也暂时留在了雒阳,与河北将士们共同欢度佳节。

军中的生活自然是要艰苦一些,吃的东西也不会精细,刘俭他们在军中所食,与普通的军士并无什么特别大的区别。

这样的饭食,对于刘俭和刘备等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受不了的。

他们兄弟这些年的地位虽然越发的尊贵,但却一直不忘初心,始终与营中的将士们融为一体,就算是在邺城的时候,只要刘俭没有要事处置,就会前往营中与将士们一同操练,食则同釜,寝则同帐。

当天晚上,王哀有刘备,田丰,沮授等人作陪,而徐晃则是由张飞、黄忠、颜良、文丑等人作陪。

在官位和名声上,徐晃自然是大大不如这几位河北猛将前辈了。

特别是张飞和黄忠,都是两千石的官身。

在大汉朝的武人集团之中,可以说是最顶级的存在。

徐晃平生的志愿就是成为能够率领千军万马独占一方的校尉,而眼前这些人,毫无疑问就是他的榜样和偶像。

面对这些行业内的大佬,徐晃的态度非常谦恭,一个劲儿的冲着他们敬酒。

不过眼前这四个人都是生性豪爽,胸襟宽广的豪杰。

特别是在今日的宴席之前,刘俭特意嘱咐他们四个人,一定要好好的对待徐晃,不要因为身份而看低了对方。

务必要将己方军中的魅力传达给徐晃。

张飞和黄忠都是跟随刘俭多年的老人了,他们两个人心中明白,刘俭一般要是做出这种吩咐,那基本上就是有了收服对方之心。

既然主公有说服对方之心,那张飞等人自然就不能给主公失了脸面。

这一夜,张飞、黄忠、颜良等人与徐晃豪爽对饮,并纵论行军布武,谈天说地,畅谈军事。

张飞等人的行为,可以说是给徐晃感动坏了。

毕竟他只是一个曲军侯啊,竟然能够得到对方诸多猛将的这般厚待。

这一夜,徐晃喝的非常之多。

大宴过后,三军将士在营中开始游戏助兴。

刘俭自掏腰包,制定了奖励规则,安排将士们竞技。

赢了的人就可以有丰厚的奖励报酬。

这样做也是为了能够激发将士们的进取之心,让他们不懒于平日的操练。

刘俭平日里对将士们做的最多的一句宣传口号就是。

是金子总会发光,是人才,在河北军中就永远不会受到埋没。

河北军中的助兴节目非常多。

有传统的摔跤、射箭、骑马,甚至还有刘俭设立的拔河,蛙跳,两人三足等节目。

刘俭在河北建军时曾经规定,只要是在没有战事的时候,每年实施一次大阅兵和一次运动会。

而这些项目就是刘俭在运动会中设立的团体项目,为的就是锻炼战士们的合作以及协调性,并增强他们的团体意识。

徐晃在一边看得啧啧称奇。

“这些游戏之道皆左将军所创也?”

黄忠捋着须子道:“然也,左将军为了三军将士可谓是煞费苦心,在左将军看来,将士们不是征战的工具,更是他的子民,将军常说,军队的军人,是在用生命捍卫着河北百姓的生活,他们用身躯血肉组成了一道保卫河北和平的城墙。”

“所以,将士们的待遇,还有将士们的后顾之忧,将军一定要给他们解决。”

“将军给予了将士们最优厚的待遇,有将士们阵亡之后的抚恤待遇,有将士们受伤致残之后的赔偿。”

“地方官署若是敢克扣将士们的抚恤金,一经查实,必定严办,将军有规定,不论是何官职,是何出身,斩首不饶!”

徐晃闻言一惊。

“左将军竟用如此重刑也?”

黄忠笑呵呵地道:“将军平日里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以人情治国处事,非为长久之道,乱世需用重典!”

“大汉朝纲法不济,律法不通,早已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

“如今,左将军在冀州另外做的一件大事,就是制订《冀科》。”

徐晃不明所以。

张飞在一旁道:“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这是治政者的大忌,大汉多年来,阀阅士门多挟其财势,欺凌小民,使天下思乱者十户而八。”

“左将军言,乱世需用重典,先理强,后理弱,依仗家族之力‘专权自恣’者,必须要严整,如此方可扶植农民,发展生产。”

黄忠补充道:“治州郡,需法、礼并用,威、德并行,训章明法、劝善黜恶,亦即以法为体,着重公平,以德为用,着重教化为本,方可吏治清明,人心安定!”

“黄巾以天补均平的理念而乱天下,我等身居高位者,若要平定祸乱,只是靠打靠杀,那是绝对不可的,若我等身居高位者,能够做到律法严明,公正无私,使底层百姓有律法可以作为依仗,如此,黄巾军自然慢慢就会消失殆尽,根本不需要大规模的平叛。”

徐晃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惊讶之色。

“两位都是以军事见长之人,何其对于治民也有这般高的领悟?”

张飞道:“这是左将军常教导我们的,我等虽然是治军之人,然对于治民与天下之道,也要有所涉猎,只有明了这个世间诸事的运转,明白天下万民心中的苦楚之所在,才能更好的约束兵将,才能明白为将者的真意是什么。”

徐晃听到了这里,心中大感佩服。

他拱手道:“久闻诸位之名,先前曾无缘一见,今日相见,方知诸位能够声名远播,威震北疆,绝非侥幸所致,晃真是倍感钦佩!”

张飞大笑道:“莫要佩服俺,要佩服也得佩服左将军才是。”

徐晃转头看向不远处与将士们打成一片的刘俭,心中在不知不觉间升起的无限向往之情。

对于他这样的底层军官来说,刘俭这样的人,才是他心中真正的领袖级人物。

……

年关已过,时间又到了新的一年。

天子刘辩自从上一次在德阳殿上气闷摔下,就一直卧床调养,久病不起。

天子突然倒下,让朝臣们异常着急。

倒不是他们有多关心天子的性命,在朝臣们看来,天子的寿命长短与他们并无多大干系。

毕竟,先前几个时代的更迭已经证明了,新天子继位的岁数越小,他们能够在新天子身上索取的就越多。

所以刘辩现在若是死了,他们在各地刘氏宗亲中找一个年纪小的扶持上来,倒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至于陈留王,不要以为他是天子的弟弟,先帝的儿子,就可以顺利继承皇位。

没有他们这些朝臣的许可是不行的。

当年桓帝先去之时,皇帝的兄弟中,也有比刘宏更适合继位皇位的人选,而且身份地位较陈留王都不差,不也是被他们给挤出去了吗?

陈留王想继承大位,没有中枢诸人的同意,那就不算正统。

反正这些人的心中就是这么打算的。

他们才不管刘俭会有什么打算和动作,总之,他们不同意的事儿就是不行。

现在的这些朝臣们之所以如此紧张刘辩的生死,关键还是在于董卓的实力太强了!

若是换下一个少不更事的小皇帝,谁知道董卓会借着这次换帝的名义,在朝中掌控多大的权柄?

董卓的权柄已经够多了,他再蚕食朝中权力的话,就要把这些人都挤没了。

所以刚已经马上接近成年的天子,在行动上是有一定自主性的。

这个时候,天子是不能死的。

当然,朝臣们现在有些担心天子的身体,就董卓这个方面而言,他也不希望天子在这个时候倒下去。

平定凉州,打通西域的大计还要实施。

天子若是在这个时候时候,为天子守孝,然后再要遴选新的天子,然后新天子上位之后,还要再进行一番争权夺利,确定诸人各自在朝中的地位……这中间又不知要经过多少的周折。

董卓年纪大了,他真是等不起了。

真等到这一切都搞定了,再去平定凉州……董卓都有点不敢保证他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了。

但是董卓和朝臣们都不知道的是。

天子刘辩现在宫中的床榻之上,他已经完全恢复了健康。

先前几个太医来给刘辩,但根本无法发现刘辩到底得了什么病。

最后也只能断定刘辩是气闷成疾。

何太后这段时间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他大吵大闹,大哭大嚎,但对于刘辩的病情,却没有丝毫的挽救之法。

殊不知,就在外面一片混乱的情况下,刘辩已经恢复了健康。

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病。

那一日,从高台上跌下来,完全是他临时起意,故意为之。

这一日,刘辩在宫中,在自己的床榻旁边,思来想去,最终提笔写下了一份诏书。

立刘俭为抚远大将军,替朝廷行域外诸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