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八十二章 河东徐晃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长安那面的年,过的是热热闹闹,大起大落。

雒阳这边也是过年,不过却平稳的很。

相比于长安那边那么盛大排场,雒阳这边的新年低调了很多。

刘俭并没有弄很大的排场来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相反的,这个不在家过的年,他过得异常低调,异常亲民。

今年这个年,他不能跟自己妻子儿女还有父母过了。

他在雒阳采办了很多当地的土特产,派人送还冀州向父母、妻子道歉。

年关大节不能身边过,刘俭心中非常的过意不去,他感觉自己对亲人已经越来越疏忽了。

但是没有办法,随着他的事业越做越大,掌管的州郡越来越多,他所要面对的压力和事情也越来越多。

这是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若是刘俭,只顾家人,而不顾天下大局,也许终有一天,袁绍或是什么其他的人就会攻破他的州郡,荼毒他的子民,囚禁他的妻儿……

所以,现在的刘俭必须要舍弃小家而顾全大家。

这个年关,刘俭主要是在两个地方度过的。

首先就是在雒阳南门的郊外。

雒阳距离中原较近,而中原则是因为战乱受到迫害最深的地方。

流民不断的向着司州拥挤,导致司州地界的灾民不断的增多,而这些灾民因为战乱,地方州府无力招抚。

所以他们只能在司州过着风餐露宿,饥荒难耐,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

这些流民的生存不但是一个问题,而且他们的存在还会对司州的民生造成很大的威胁。

刘俭坐镇雒阳之后,在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便召集当地的名门望族,希望各家都能捐献粮食,在新年的时候赈济这些灾民。

刘俭的要求对于这些豪门望族来说,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百多年来,在这些望族的眼中,底层的乡农氓首都是用来剥削和压榨的。

这些人明明就是要被掠夺的对象,什么时候各地家族还得捐粮食给他们吃饭?

再说,那些流民又都不是司州的本地人。

若是担心他们在司州之地徘徊,官署派人将他们驱逐不就是了?

但是当这些望族将他们的想法侧面的渗透给刘俭之后,刘俭非常的不高兴。

于是,刘俭表示,全面资助司州建立系统性的水利工程之事,要暂时停停,待商榷研讨后,再做实施。

先前经过一番商榷后,雒阳的阀阅豪族已经给刘俭付了一部分定金过去,本来就等着冬天过了之后,河北的水利专家团队来三司州指导水利工程建设。

哪曾想到,刘俭这时候又起幺蛾子了,要用这个事来威胁他们了。

雒阳望族的资金已经先投入进去了,姓刘的混蛋却又要找理由延后。

这不是耍流氓吗?

但问题是,现在这些司州的阀阅望族也没有办法,毕竟,他们需要指着刘俭来让他们司州的农耕产业和水利技术达到新的高度。

与这个相比,捐赠出一些粮食赈济灾民就不算什么大事了。

姑且忍耐。

随后,在过年这段时间里,雒阳城外一直都是刘俭指挥三军将士,为雒阳附近的灾民和流民分发粮食,稳定民心。

虽然此举不能完全解决这些流民们的未来,但却在这个冬日大大缓解了他们目下所面临的重要生存问题。

刘俭连日来都是亲力亲为,在城外慰问那些前来领取赈济的灾民。

他的行为让这些灾民非常感动。

像是刘俭这样的高层人物,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那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呀。

但是,就像这样一位可望不可及的英雄人物,如今竟在城外,在这寒冷的冬日,在这猎猎冷风之中……亲自为他们施舍粥饭。

而且他一待就是一天,毫不畏惧寒冷。

试问,谁的心中又不会对这样的英雄生起感激之情呢?

在这个将弱肉强食体现到极为露骨的时代,能够像刘俭这样的人物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刘将军对我等恩重如山啊!”

随着一声哭喊,就见一名年纪大概六七十岁的老者,一边哭,一边颤巍巍的在雪地中对着刘俭跪了下去。

那老者此刻确实是真情流露。

老人在儿女的搀扶下,发自内心的高声呼喊。

“老丈,快快请起。”

刘俭急忙上前扶起了那名瘦骨嶙峋的老人。

一大把年纪的人了,走道还是颤颤巍巍的,蓬头垢面,面黄肌瘦,恐怕就算是在一个好的生存环境内,也是活不了几年的人了,更何况是在这种冰天雪地的荒野之中露宿呢?

“老丈不要跪着,这灾祸只是一时的,因为我们的大汉得病了,虽然病很严重,但是,刘某人一直在想办法替大汉朝治病……你们要相信,大汉朝一定会越好起来的!我应诺你们,一定会治好大汉的顽疾!”

那老丈使劲的点着头,泪满前襟。

“我等小民什么都不懂,但我等小民却知晓,只有左将军能够救这个天下,也只有左将军才能够救我等的性命!左将军,谢您了!”

雪地之上,一片一片的流民都开始向着刘俭跪下。

“左将军,救救我们吧。”

“救救我们!将军!”

“也只有将军您能帮助助我等了。”

“求求将军,救我们,救救天下吧!”

“我等小民并无过多奢求,只希望能够有口吃食果腹,足矣……”

看着这些只是为了一口饭时就跪在自己面前发自内心哭喊的百姓流民,刘俭心中五味陈杂。

即使当了这么多年的上位者,但他依旧还是一个从底层拼搏上来的人。

底层人的痛苦和无奈,他永远都是最了解的。

或许这个世上最没有错误,却承担着上位者痛苦的人就是他们了。

这些人有什么所求呢?他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只是想有一个家,仅此而已。

但是,上位者的剥削和利益争夺,已经让他们连一个容身之地都没有了。

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没了。

“继续布施,发粥!”

刘俭大袖一挥,对着身后的军士吩咐道。

“诺!”

“将军有令,诸位好好排队,继续领粥。”

“都拿好自己手中的容器。”

“不要争,不要抢。”

刘俭长长的叹了口气,道:

“高堂搥钟饮,到晓闻烹炮。

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

随后,他眼神中又多了几分坚定,转身向着城内而去。

“主公!”

到了自己在雒阳城内的府邸之后,沮授立刻向他禀报:“雒阳新任的太守陈杰,今夜在郡署安排了年关大宴,邀请主公及我等一众河北官吏军尉前往赴宴。”

刘俭却是摇了摇头道。

“帮我回绝了这位陈太守,今夜,我前往军营,与将士们共同欢度年关佳节。”

刘俭的吩咐并没有令沮授感到意外。

毕竟,在刘俭心中,自己军队的将士们可是要比一个什么朝廷刚刚派人来接替卢植雒阳太守的人要重要许多。

身为一方牧首,身为持假节钺的将军,若是在年关佳节与将士们共同欢度,不但可以使刘俭的声威大震,成为一段佳话,为刘俭扬名,还能鼓舞三军士气,令将士们对他们的这位主公更加的尊敬,也更加的亲。

怎么看怎么都是跟自己的将士们过节要划算。

“主公放心,某家这就去回绝了那位陈府君。”

“对了,主公,还有一件事。”

“何事?”

“河东太守王邑派遣了两名使者,前来参见将军。”

刘俭扬了扬眉毛。

“王邑派来的使者,呵呵,想必是因为白波军在河东侵占郡县的事情吧。”

沮授道:“想来是的,白波军在河东起事,王邑身为河东太守,虽然手中有一些兵马,然恐远非白波军之敌,毕竟白波军在天下贼寇当中也是实力排前的。”

“彼来此定是向将军求援。”

刘俭无奈的摇了摇头:“按道理来说,我理应是答应他。”

“只是这白波军现在的行动是有利于我的,而且也是我故意撺掇他们出战的,你说我当不当支援他们对抗白波?”

沮授笑道:“若以常理度之,将军是不应该出兵,只是将军之所思,一向不循于常理,恕授猜不透将军之所思。”

刘俭哈哈大笑:“既如此,就以年关佳节的理由让这位使者再等等,让我拖上一拖,年后再见使者,如何?”

沮授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无奈。

“将军,此事只怕是不太合适。”

刘俭没想到沮授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

“为何?”

沮授叹道:“河东太守王邑这次派了两个人来见将军,其中一个乃是王邑组织的河东军中的曲军侯,乃是河东本地人,名叫徐晃。”

刘俭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惊讶,但很快就消失了。

徐晃……

“还有一个人是谁?”

沮授道:“还有一个人,乃是王邑的同胞弟弟,泥阳王家的二子王哀,也就是当年跟将军一起在缑氏山一同学经的同窗。”

“此人亦卢公的门生,此番公为使者,私为同门相访,难道将军不见?”

“是他啊,泥阳王家老二,当年在缑氏山尿裤子的那个胖墩……”

刘俭伸手挠了挠下巴,露出笑容。

这河东太守王邑确实有两下子,就怕自己派来求援的使者自己不见,于是就派出了卢植的门生,也就是自己的同窗。

在私情方面来讲,这个人刘俭不能不见。

就算是刘俭不想见,卢植也必须要见。

“好吧,那就请河东的使者来见我……记住,不光是吾之同窗王哀,还有那位曲军侯徐晃,吾亦要见到。“

“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