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五十六章 刘虞说:德然,我只适合治民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8

在与刘虞在各地调研巡查的时候,他还特意带领着刘俭参观了目前他在黄县正在筹备第二大产业……造纸!

相比于已经成熟了千年的青州盐务来说,造纸可以说是整个大汉朝,或者说是整个地球目前的最新兴的产业了。

青州原本就有造纸的底子,特别是东莱人左伯发明了“左伯纸”之后,终于使大汉纸张的制造水平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刘虞当初曾与刘俭在冀州相见,两个人针对大汉朝的纸业以雕版印刷业进行过一番深层次的探讨。

两个人都心知肚明,造纸业和雕版印刷业所形成的一套新兴的产业链一旦固定,对大汉朝目下的腐朽局面,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不但汉王朝会再次兴旺,整个社会的格局和所有汉民的素质,都会往上跨越一个新台阶。

那一次会面,刘俭和刘虞经过深入探讨后,知晓时机还不成熟,要大面积推广造纸印刷,有几个方面需要重点处理,一是民食、二是传播方式,三是工艺成本等。

自那次会晤之后,刘虞就决定来青州就任州牧了。

左伯纸起于青州,而养殖大量桑树的州郡也只有青州和益州,想要大力发展纸业创新,也只有在青州才最为合适。

而刘虞这一次如此有信心的带着刘俭参观东莱郡的造纸,想来是一定有所突破的。

……

刘虞在黄县设了一个专门研究纸张制造的工坊,而被他请来在造纸工坊担任重要岗位的人,都是青州本地擅长书法,同时又对造纸业颇为感兴趣的学者级人物。

而带领这些人的领头人,就是左伯纸的创造者——左伯,字子邑,乃是东莱郡赫赫有名的名士,同时也是当地有名书法大家。

左伯的年纪很大了,一半的头发已经变为了银丝,胡须也是黑白参半,不过他说起话来,还是中气十足,身体颇为硬朗。

左伯老大年纪才创出了左伯纸,虽然左伯纸的制造工艺对当下的情况而言并不适用,但已经足够使其扬名。

可以说,左伯这辈子养望养的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够本了。

刘虞初到青州之时,想请左伯相助继续改良造纸的技术和工艺,但左伯并没有应允。

因为此事对他本人来说,并没有太多的实利。

左伯纸改不改造,那也都是他创造的,不论这纸张被优化到什么程度,对他个人来说都无所谓了。

可造纸的技术,事关汉家天下气运,同时也承担着当下社会与文化转型的巨大变革任务,刘虞不肯能因为左伯一次的拒绝就放弃邀请他。

于是,身为一州州牧的刘虞放下了身段,亲自前往名士左伯之处,拜请他出山相助。

刘虞如此行为,确实让左伯很是感动。

能够做到这一点,足见刘虞是个务实肯干,且知人善任之人。

但是左伯不明白,刘虞为什么会对造纸这么感兴趣,纸张也不过是一个可以承载文字的载体而已,这年头不论是用竹简,还是用绢帛,或是纸张,又有什么区别呢?都能看,也都能用!

何必这般执着呢?

刘虞给了左伯答案。

他去拜访左伯的时候,带了一份雕版印刷的简易木制文字。

刘虞当着左伯的面,分别用左伯纸和蔡候纸进行印字实验,让左伯看到了纸张的不足之处。

这是当初他和刘俭在冀州做过的实验,只不过再重新搬到左伯的面前实验一次而已。

同时,他还将那些雕版印刷的简易字体摆在了左伯的面前,并向他介绍了这些东西的作用。

雕版印刷的原理非常简单,对于有能力发明出左伯纸的左伯而言,理解这一套流程轻而易举。

自然,他也能够看到造纸与印刷连成一个整体产业后的巨大社会价值!

如果此事当真能做成,他左伯的声名,恐怕就不会只是一个简简单单发明左伯纸的人,那般简单了。

他将流芳千古,为万世所称颂!

一点没有夸张,一个改变了世界文化发展进程的人,难道不足矣为世人所赞扬传颂吗?

也就是从那一天起,左伯加入了刘虞发展纸业的队伍。

左伯的加入,使刘虞手下研究造纸业的队伍变的空前强大。

身为左伯纸的发明者,左伯在造纸方面的经验和对造纸技术的了解,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随着刘虞这支造纸团队的潜心研究,左伯纸的改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刘虞将左伯介绍给了刘俭和刘备,随后便由左伯带领着刘俭在黄县的造纸工坊内参观。

这个工坊在整个青州境内还是比较秘密的,在里面所研究操作的事情,暂时并未向外散布。

因为刘虞深知此事事关重大,故在保密工作上,做得还是非常严谨的。

左伯带着三位刘姓高官在工坊内参管,一边参观一边向他们进行讲解。

先前制造的左伯纸和蔡候纸,之所以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主要还是因为选料和流程上过于随意。

特别是左伯纸,虽然是以桑皮为原料,可以做到足够坚韧,但在原料的加工上,还是欠缺了相对应的工艺,不论是过程还是把关,并不严格。

其实这也是能够理解的。

毕竟,不论是左伯还是蔡伦,先前造纸的目地只是为了“造出来”。

但至于造出来后,怎么能够好好的使用,或者是怎么样去用,才能将纸业效果最大化,他们却未多想。

但是,刘虞却提出了目标!

那就是要让所造出来的纸张,可以用于雕版印刷!

很清晰的一个目标,工坊中所有的人都明白他们应该朝着哪个方面努力了。

经过了不断的试验与不断的尝试,左伯的团队向着成功愈发的接进了。

现在,左伯纸还是叫做左伯纸,但是成品已经跟当初刘俭所见到的左伯纸大为不同。

一边在作坊内参观,左伯一边向刘俭和刘备介绍最新阶段的成品的制成步骤和工艺。

制造目前这个阶段的精品左伯纸,大致需要采皮、泡皮、沤皮、选皮、卡对、切皮、撞瓤、捞纸、压纸、揭纸、晒纸等工艺程序。

而这些工艺程序之中,还分为细微的小步骤,经过不断的试验,小步骤也在进行着逐步的改良,虽不能说是完美,但绝对是向着愈来愈好的方向发展。

刘俭拿着新成品的左伯纸,来回的打量着。

这些新成的纸,带着一种天然的原白色,可见明显之纤维结构……纸中,横丝、直丝,纵横交错,细密得当,摸起来柔软又不失韧性。

随后刘俭又有针对性的试验了一下,发现相较于原先的左伯纸,新纸的手感绵软、纤维细长,吸水性挺好。

但还是有不足之处,这新纸摸着似乎不耐损,着色后倒是不褪色,但不知保存性好不好。

毕竟,能够印刷成书只是一个方面,能够长久保存对于书籍来说,也非常的重要。

随后,刘俭将他看出的问题与左伯,刘虞等人做了交流。

左伯对刘俭的发现颇为感慨,他看出刘俭对于他所做的纸张,是真的用心琢磨了。

左伯表示,刘俭看出来的问题,将成为他们下一步需要完善的主要工作课题。

另外,刘俭又随他们参观了工作坊的原材料储存地。

跟后世相比而言,这个时代的造纸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原材料都比较好,特别是水质。

在制造新纸之中,泡皮、沤皮是两部非常关键的步骤,而这两步的成功与否,又要取决于水质,好水极易被自然降解,有利分解桑皮,青州本地的水质就很不错,非常适合造纸。

看来,大汉朝的纸业,还真就是要在这个地方进行发展了。

……

从造纸作坊里出来之后,刘虞邀请刘俭和刘备到一处凉亭之中休息。

“德然,你看如今的青州纸张造法,经过左子邑改良之后,如何?”

刘俭赞赏的点了点头,道:“依我看来,现在的纸张,只要再稍加改进之后,就可以用于批量生产,再用以雕版印刷就完全不成问题,不过至于成本方面,暂时怕是不可控制……不过即使如此,这也是非常了不起了,能够如此快的将纸张制造进程缩短的这个程度,全亏了大司马和左公的努力,大汉朝的天下,可谓是得救于大司马之手!”

刘虞摆了摆手。

“非我之功!非我之功啊!其实,当初若无你的提点,我也不会想到来青州做这些事情……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青州蛾贼势起时候,我不论如何都要固守黄县了吧?”

刘俭点了点头:“造纸业在黄县这里,这里承载了大司马太多的心血!也承载了大汉朝太多的希望,哪里遭了殃,这里都不能受到损伤!”

刘虞感慨的叹了口气,道:“正是如此,所以我才想将青州交于伱执掌,经过了这次青州黄巾之乱,我看明白了一件事情……像是督促造纸,统筹盐务,治政治民这种事,是我之所长,”

“但是用兵保护一方,安抚黎民是我之所短,这个世道现在是越来越乱了,我执政为民纵然能取得再多的成就,可一旦遭遇兵戈之乱,所有的成就会化为虚无……”

刘俭没有回答,不过他能听出刘虞之所言说的非常诚恳,是真的发自内心的那种诚恳。

“我虽有大司马之职,但此位实则与我并不相称,德然,我现在知道我适合做什么,说句自贬之言,以我之才干,在朝中适合为司徒,在地方适合为一掾史,却真不适合做一方之牧……咱们都是宗亲,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兴复汉室,希望你不要辜负我的一片赤诚才是。”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