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二十六章 帝与太后的新依靠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2.9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次日,董卓当即下令,着李儒为使者,携带左将军的印绶,前往刘俭营中,与之相谈。

而另外一边,董卓则是亲自前往北宫,拜见皇帝刘辩和太后何氏。

虽然何太后和刘辩前一段时间是被董卓救回了雒阳,但他们母子二人对董卓并没有什么好感。

毕竟,董卓自打将他们救回来之后,就一直将他们囚禁在雒阳的皇宫之中,基本上不让他们见外人,试问天子和何太后能对他有什么好感?

“臣董卓,拜见陛下,拜见殿下!”

何太后面色发冷,道:“司空平身,不必多礼。”

听其话中的语气,似乎对董卓颇有怨恨。

但董卓并没有当一回事,相反的,何太后越是这种态度,他心中越是高兴。

他这种态度,说明这个女人没什么城府,没有城府的人,虽然在表面上会让人有些不舒服,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容易掌控的。

总比那些在面上对你恭敬无比,实则心中却在琢磨着用最恶毒的方法整死你的人要强得多。

董卓抬头看了看何太后和天子,随后大嘴一列,突然跪倒在地,虬须大脸微微一颤,竟是抽噎了起来。

“老臣,老臣对不住太后,对不住陛下啊!还请陛下和太后赐臣以死罪!”

董卓闹这么一出,顿时将何太后和皇帝整懵了。

刘辩急忙起身,亲自来到了董卓的面前,伸手去搀扶他:“董卿,这是为何?董卿快快起来!”

“谢陛下,谢陛下!唉,老臣对不住陛下,对不住殿下啊!”

何太后也被董卓弄的有点不明所以。

“董卿,这是为何?”

董卓缓缓地站起身,对着何太后道:“太后心中一定是深恨老臣吧,太后觉得,老臣囚困陛下和太后,是想要独霸朝政,是吧?”

何太后的脸沉了沉,想要说“是”,但却没有说出口。

少时,方听她道:“难道董卿不是这么想的吗?”

董卓长叹口气,道:“老夫若是如此想的,就不会来此见陛下和太后了,老臣也是有情非得已的苦衷啊。”

何太后闻言似乎颇为好奇:“董卿有何苦衷?不妨直言?”

“殿下请细想,老臣奉命在外,突然领大将军之令回返京师,是为何故?”

何太后一听董卓这事,就不免心中义愤填膺。

“还不是我那蠢顿如豚的兄长,受了袁家老贼的蛊惑,非要搬你等回朝剿杀宦官,如今不但断了我母子的臂膀,连他自己都命陨宫廷,如今宫廷之内,再无一个我母子可以信任之人,我母子算是彻底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说到这的时候,何太后开始低声哭泣了起来。

董卓的脸上露出了几许悲哀之情。

随后,便听他道:“殿下只是看到了表面,却还未看到内在,区区宦官,袁家人不但是调老夫回京,甚至还将丁原和张懿从河内与并州搬师回来,这说明他们在诛除了大将军和宦官之后,还有后招啊!”

何太后听到这里愣住了。

刘辩闻言也愣住了。

董卓叹道:“太后,那刘德然乃是先帝遗下的忠臣,自得了陈留王之后,却不将陈留王送回京城,反倒是送回了邺城,殿下可知何故?”

“这个……”何太后皱起了眉头:“我还真就不曾细想过。”

董卓慢悠悠的引导着何太后道:“殿下细想,对于袁家人来说,一个有母亲和舅父在身边辅佐的皇帝,和一个没有了母亲的皇帝,哪一个对袁家人来说,更为有利?”

何太后和刘辩听到这里,顿时炸毛了。

便见何太后猛然站起身来,不敢相信的看着董卓,颤抖着道:“难道说,姓袁的还想废了皇帝不成?”

董卓叹道:“大将军在时,宦官在时,他们自然是不敢的,所以才设下此连环之计,先杀大将军与宦官,再行废立之事,老臣虽然是袁氏故吏,但食的却是汉禄,故而回京之后,不让外人随意相见陛下和太后,为的就是防止他们相害于陛下和太后……”

说到这,却见董卓缓缓地闭起了眼睛,道:“唉,可叹老臣一片忠心,却还是被陛下和太后误会,如今袁隗见计划不得实施,命丁原和张懿,暗中调兵遣将,想要老臣的命……老臣六十多岁的年纪了,或许这一次是斗他们不过了……”

“董爱卿!”

刘辩突然一咧嘴,哭了出来。

他走到董卓身边,握住了董卓宽大的手掌,道:“董爱卿可不能倒啊!爱卿若是倒了,伱让朕,朕该如何是好啊!”

董卓慈祥的拍了拍刘辩的肩膀,叹道:“陛下,不是老臣长他人志气,实在是老臣也是独臂难支啊,那袁家五代之中,出了六位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先帝死后,袁家更是在南方立了三位州牧,其余子侄皆为太守国相,势力甚大,便是大将军在世,也不得不屈从与他们,如今张懿和丁原或许还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率兵来与老夫争雄之人,恐不知凡几。”

“更兼袁隗如今录尚书事,天下政令皆出于其手,老臣是真的斗不过他们了!”

董卓这话,并不完全是假话,可以说是八分真,两分假,因此很轻易的就将何太后和天子懵骗了。

而且董卓也是久经宦海沉浮之人,在演戏方面,一般人也演不过他。

他是一个心肠毒辣之人,偏偏平日里却非常的慈祥和善,这份演技,他就足足对外演了几十年。

特别是,刘俭如今扣下了陈留王,这件事经过董卓的一番“诠释”,反倒是成为了袁隗欲废帝的一个最好的证明。

毕竟对于刘俭,何太后对他的印象还是极好的。

在何太后心中,刘俭是一个忠臣!

既然刘俭扣下陈留王不让他回来,那必然是有原因的!

如今看来,刘俭也是为了保护他们母子方才扣下陈留王!

“袁家老贼,声势如此之隆,还不知足,难道他们还真要篡夺了大汉朝的天下不成?”

董卓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太后,事到如今,以袁家如此盛隆,他们若是不再进一步,则必当为皇室所谋,这可是无可奈何之举,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

何太后沉思片刻,道:“董卿原本是袁家故吏,却能够为我母子做到这般地步,实是难得!董卿才是大汉朝的忠臣……如今我兄长已亡,宦官们也死了个干净,雒阳城中,再无一人是我母子的依靠……也只有靠董卿了。”

董卓摇头道:“可惜尚书台为袁隗把持,他断然是不会交出来的,而老夫若要与袁家对抗,实在是名不正言不顺。”

何太后道:“那让董卿当大将军怎么样?”

董卓叹息道:“大将军只有统兵之权,却无治政之权,依旧是斗不过袁家……”

“那?”

“唉,老夫有一个万死之法,可以暂时牵制袁家,就怕太后和陛下不肯。”

“董卿名言就是。”

“尚书台在袁家手中把持,眼下之局,唯有立相国,并设十三曹,才能与尚书台相抗,只是老夫不过一凉州人,如何能行立相之事,若无陛下和太后相助,老夫自领相国,那就是大逆不道之举了……”

何太后和皇帝闻言,顿时沉默了。

立丞相……这事确实太大了。

董卓见何太后犹豫,立刻道:“太后,此事事关重大,确实非一朝所能决断,当务之急,还是要……”

“司空!司空!”

就在这个时候,却见李傕“状似慌张”的跑了进来。

董卓勃然大怒:“放肆!焉敢在陛下面前无礼!”

“不是啊,司空!张懿和丁原已经陈列兵马于城外,扬言要与司空决一死战!其势甚大,且听闻荆州袁绍和扬州的袁术,皆已是整备兵将,准备向雒阳进兵!”

说完这话,李傕急忙将脸朝着下方低去,因为他怕自己憋不住乐了,让天子和太后看见,那回头董卓不得收拾死他!

董卓脸上闪现出了惊慌。

他匆忙向着太后拱手道:“殿下,老臣先行告退!”

说罢,董卓转头急匆匆的奔着殿外而去。

“司空且慢!”

何太后出言叫住董卓:“司空若为相,当如何与彼相争?”

董卓站住了脚步,嘴角挂起了一丝笑容。

但他很快将笑容收起,转过身对何后道:“殿下可知,老臣是从何时开始对袁家人失望的吗?”

“何时?”

“灭张角时,老臣在张角的遗物中搜到了一些东西,从那时起,老臣就知道,乱天下者,必袁氏也!”

何皇后问道:“张角遗留下了何物?”

董卓随即对何太后缓缓道出。

只是一个瞬间,便见何太后的脸边的惨白。

明天可以加更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