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九十七章 西凉派与并州派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2.9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初平三年的转眼间已是到了秋季,今年整个一年,大汉朝以司隶和中原为中心点,一直都陷入于混战之中。

如今,时间已经进入了九月份,初平三年即将过去,而各路的战事却并不见歇。

特别是令董卓心悸的,是自己派往荆南任刺史职务的王睿被当地的蛮族给杀掉了,至于是哪一路的蛮族,至今也没有个准信。

而在王睿死后,长沙的孙坚突然率兵北上,公然加入了袁绍麾下荆、豫联军讨伐董卓的行列。

孙坚乃是当世名将,江东猛虎,声名盖世,在大汉朝现存的诸将之中,能够被董卓视之为敌手的,只有皇甫嵩,朱儁,卢植,刘俭,孙坚五人。

如今皇甫嵩被董卓羁押在雒阳,京兆尹盖勋受到胁迫不敢轻动,卢植镇守冀州不会来前线,朱儁和刘俭目前已经跟董卓为敌,不过好在朱儁也算是到了岁数,没有过多的进取之心,一直都采取稳守之势,因而董卓用李傕倒是可以制衡住他。

如今孙坚加入了战局,董卓有些头疼了。

孙坚和刘俭还不一样,在董卓的印象中,刘俭属于那种虽然有兵法韬略,但行事还算是比较稳健,能够冷静的分析出时局的人,做事不会过于偏激。

但孙坚可就不一样了。

孙文台号称江东猛虎,之所以得到这个名声,也是因为他的行事之风和用兵之能犹如猛虎一般,这样的人普遍都是不知深浅,属于那种在明面上让你感到比较棘手的类型。

现在的刘俭刚刚打赢牛辅,再来一个孙坚搅局,确实也是够董卓受的。

直到这个时候,董卓终于开始感觉到了偌大的压力。

而且在扬州重新募兵的曹操,也率兵回转了南阳郡,其他几路牧守亦是重新整备兵马,准备与董卓再战。

虽然经过了这一年的几番鏖战,关东诸牧守手下的兵将们,战力开始逐渐有所提高,经验也在不断增加着,相比于一开始与凉州军交手时的无所适从,逐渐变成了可以与西凉军各部打的有来有往。

虽然论及士卒的单兵作战能力,关东军依旧差西凉军不少,却也并非没有一较之力了。

董卓着急了,他急忙给正在进兵的胡轸、吕布、华雄下了死令,催促他们快速进兵,并让他们限期拿下刘俭。

其实按道理来说,胡轸等人早就应该抵达刘俭之所在了,但在听说刘俭抵达了阳夏与刘宠会和之后,他们便暂时歇脚,未敢擅动。.

陈王刘宠这些年来的声名颇旺,是在孝灵皇帝刘宏下令使诸侯王开府之后,军政势力发展最好的一个,而且刘宠本人虽然一把年纪,但也是勇武过人,极为善射,与董卓年轻的时候一样,可以左右开弓箭无虚发。

如今乡里坊间传说,言陈王刘宠汇聚了十万之众,自称辅汉大将军。

当然,但凡是明白点事理的人都知道,刘宠再牛逼,凭他区区陈国一个郡国的兵力,根本不可能带甲十万,反正这事不是刘宠自己吹牛逼,就是别人替刘宠吹牛逼,或者说有人故意使坏,让人故意觉得刘宠心怀不轨,妄自发展势力有不臣之心。

但事实上,历史上的刘宠乃是陈国的最后一位诸侯王,他死后陈国随即除国,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刘宠是没有必要谋逆的。

他确实没有这方面的动机。

但他偏偏不安生,非要在陈国招兵买马的作妖,也不知道他到底图个什么。

胡轸等人的兵马通过长社,屯扎于鄢陵附近,他们只需要顺东而下,就能直抵阳夏!

董卓催促他们进兵的书信抵达之后,胡轸二话没说,立刻就找来了吕布和华雄。

他当着两个人的面,直接将董卓的书信,放在了桌案

上,让他们两个人自己观瞧。

吕布看完之后,一句话都没说,直接将信又甩给了华雄。

而胡轸则是一直用一种神奇活现的眼神在看着吕布。

其实这段时间,胡轸和吕布之间发生了一些军事上的摩擦。

吕布的意见是,刘俭与刘宠合兵,目前实力颇为强劲。

特别是刘宠麾下都是精锐的弩兵,比较难打,而且刘宠虽然屯兵阳夏,自称辅国大将军,但是一直并未表态特意针对谁。

谁知道他是针对董卓还是针对袁绍,你现在就过去直接跟他交手,岂不是将刘宠推向了袁绍的一边儿?

但吕布的意见并没有得到胡轸的认同。

刘俭兴兵讨伐董卓的事天下皆知。

他觉得刘宠既然肯接纳刘俭,那刘宠一定跟董卓也是对立面上的,至少不是同一个阵营。

既然二刘合并,那就将他们一块儿灭了,也好过逐个击破,既浪费时间,同时还会浪费粮草。

但吕布的意见,是若与二刘在原野上交战,那凭借并州狼骑和西凉铁骑完全可以将他们一战歼灭。

但是刘宠在阳夏城已经修筑数月,阳夏城现在已经变得坚固非常。

刘俭的士兵和刘宠的弩兵在阳夏城中,西凉骑兵完全起不了作用。

而且阳夏城现在因为刘宠长时间的囤积而不缺粮。

若现在他们去围攻阳夏城,且不说胜败与否,光是这作战周期恐就长的可怕。

但胡轸不同意吕布的看法,执意要出兵。

两个人因此发生了争执,而华雄在其中也没有起到什么好的调和作用。

他没有公正的来评判胡轸和吕布的策略,而是倾向于胡轸,毕竟华雄也是凉州军系中的一人。

凉州军和并州军之间的矛盾,自从吕布归于董卓麾下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吕布在并州军实在是太过强势。

特别是昔日在何进麾下的张辽,也是并州人,他当年代表何进在并州招募兵将,致使何进大将军府下的大部分军校皆是并州出身。

吕布转投到了董卓麾下之后,便与同乡的张辽站到了同一阵线,两个人共同进退,与其他的凉州军将领成为了分庭抗礼之势。

若仅仅只是如此,凉州军将领倒是不会对并州将校产生过大的敌意,问题是吕布和张辽真是太猛了。

吕布勇猛过人,武艺高强,又善于统率骑兵,可谓猛将中的猛将,西凉诸将没有一个比的上的。

而张辽虽然年轻,但是却精于布阵,智勇双全,长于冲锋陷阵,乃是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

这两个人到了董卓的麾下之后,几番出征,功劳甚重,直接就把凉州系诸将给压了一头。

这就导致了凉州系与并州系的全面敌视。

而身为凉州系诸将中的魁首胡轸,对吕布和张辽不论是敌对还是竞争意识,都是最重的。

这种情绪如今也被他带到了战场之上。

吕布不建议胡轸急速出兵,而胡轸非要跟吕布对着干,就要着急出兵。

双方出现了分歧,而华雄则毫不犹豫的倒向了胡轸。

问题是吕布也不是白给的,面对华雄和胡轸两个人的意见,他坚决不退让,就是不赞同快速出兵。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董卓的书信到来了。

胡轸趾高气昂的道:「奉先,相国有令,命咱们快速出兵!攻打刘俭,这可不是我非要与你作对了,难道奉先还有什么异议吗?」

吕布大概的扫了几眼董卓的信,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相国不知道如今刘

俭的情况如何,他也不知道刘俭已经与陈王合兵,当此时节我们要将此事禀于相国,若相国知晓刘俭与刘宠同城而守后依旧让我们出兵作战,那我们再出兵不迟!」

胡轸听到这,顿时大怒。

「吕奉先,你还有完没完?自打到了鄢陵之后你就一直推三阻四,不肯讨伐刘俭,难不成你与刘俭暗通不成?」

华雄在一旁不屑地道:「听闻吕都尉与刘俭早年便曾相识,莫不是顾念昔日之情,有意纵容?」

吕布听了这两个人的话,却也不气,只是傲然地道:「二位如果非要出兵,那就自行出兵就是,何必冷嘲热讽于我?岂是英雄所为?布自会向相国公文禀明刘俭与刘宠之事,相国知二刘之事后,若还是要某出兵,那布自会前往。」

说罢,便见吕布当着胡轸和华雄的面站起身,向着帅帐口大步流星而去。

走到帐篷出口时,又见吕布转头看向他们二人,道:「对了,适才二位说,布与刘俭相识,顾念旧情有意纵容,这话一半对,一半不对。」

「我与刘俭确实相识,但我阻拦两位出兵,不是顾念刘俭,而是顾念二位,布为人直率,就凭两位的这点本事,怕是旦夕之间就会被刘俭击溃,搞不好还会危及性命,还请两位三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