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帝的天真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3.7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刘辩现在很得意,他觉得自己能够让刘俭和董卓这两位天下有名的人物吃瘪,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

这才是皇帝应有的权力。

刘辩很聪慧,但他实在是太年轻了,不懂得稳扎稳打,克制隐忍的道理。

一旦稍稍取得一点成绩,他就得意忘形。

所以说,大多数的政治家都是人老成精,年纪太小,没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真的是当不了政治家的。

不过,刘辩也知道,自己现在只是短暂的取得了胜利,若是要在亲政前取得足够的话语权,他还需要一样很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他需要一定的兵权。

具体多少能掌控多少兵马暂且不言,但是首先他得需要一位将军……一位能帮他管兵的将军。

往昔,大汉历任的皇帝都会将这个职务委任给一位与他有亲的重要人物,也就是外戚。

但是现在,何家有能耐的男人都被上一批宦官杀的干干净净。

而刘辩的新皇后董氏则是董卓的孙女,董卓这个外戚刘辩自然是不能用的。

在现有的外戚都无法指望的时候,于是,刘辩把目光放在了一个刚刚打了大败仗的人身上。

那个人就是在司州受了败绩的吕布。

其实和吕布一样打了败仗的人还有牛辅,但刘辩不可能用牛辅为替他掌军之人,毕竟那是董卓的女婿。

当然,若是在皇宫之中冒然见吕布,这对刘辩而言自然不利,一个弄不好就容易让董卓知道,因此这些事情,一直都是宦官在暗中替刘辩办的。

这段时间,刘辩一直派人与吕布暗中接洽,虽然话里话外没有阐明自己的真实用意,但实际上却隐隐透漏出了招揽之意。

在刘辩看来,吕布这样没有德行的边郡之人,在自己皇威的诱惑与恩威下,背弃旧主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刘辩看吕布看的很准,但他却看错了自己。

吕布确实没有什么义理之心,但他却也是久经风浪的人物了,皇帝虽然是天下至尊,但吕布并不会因为他是皇帝就背叛董卓。

吕布也有吕布的利益需求。

现在的吕布,已经暗中与牛辅达成了联盟,两个人目前虽然暂时在董卓面前失宠,但他们心中清楚,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他们是绝对还会有重新雄起的机会的。

特别是牛辅与吕布已经达成了一致,要借着这次去凉州的机会挽回自己的声名。

但也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刘辩主动送上门来了,他暗中与吕布联系,挖董卓的墙角。

刘辩实在是把自己看的太高太重要了。

虽然他并没有言明自己的招揽之意,但吕布在第一时间也知道对方要做什么。

基本就在第一时间里,吕布就把刘辩给卖了。

他找到了他的同盟牛辅,与他一起去向董卓告密。

董卓本打算看刘俭与天子还有朝中公卿的笑话,哪曾想别人的笑话没看到,居然看到了天子来挖自己的墙角了!

董卓的肺管子差点没气炸了。

原来老夫才是那个笑话。

“看起来,老夫这些年来是行善太多,杀人太少,区区竖子,老夫早就该废了他!”

董卓说这话的时候,着实是恨的咬牙切齿。

牛辅和吕布则是分别站立于两侧。

李儒笑着对董卓道:“相国莫气,此等事断然无法避免,纵然相国废帝,但新帝成年之后,也必然会有所动作,谁当这个皇帝,这结果都不会变的。”

董卓哼了哼:“那就任凭这竖子胡闹下去?”

李儒笑道:“相国,您仔细想,其实这是一件好事,天子虽然行卑劣之事,但是好在他手段不够高明,能够随时掌控在相国手中!若是换一个心机深如海的皇帝,做什么事都不留痕迹,让咱们看不出来,那才是难事了。”

董卓一寻思,还真就是这么个道理。

“文优觉得,接下来,老夫当如何?”

李儒看向吕布和牛辅,道:“中郎将和都尉,有志替相国平定凉州,打通西域,其忠心可嘉,只是相国整顿西北的大计,必然会受到朝中之人阻拦,毕竟多少年来,朝中一直不乏扬言放弃凉州之人,但是若能在此事上,得到天子的全力支持,那相国就不用担心会有人从中作梗。”

董卓大概听明白了李儒的意思。

“文优的意思,是让奉先假意归顺天子也?”

李儒笑道:“相国高见,天子暗中招吕都尉,不外乎是想谋兵权,但都尉在司州一战折损不少,兵力不足,可让都尉假意投奔天子帐下,言想寻机往凉州,替天子募兵……”

董卓的表情变了。

他哈哈大笑:“真乃妙策!如此一来,天子为了军权就会极力推动平定凉州,打通西域的大计,或许甚至不用老夫操心,这事或许就可以在朝堂上定下来了!而且从今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老夫还可以用奉先来监视天子。”

李儒笑道:“正是如此。”

董卓看向吕布,道:“奉先,文优的话,你可都听清楚了?”

吕布的表情极为严肃:“诺!”

董卓一挥手:“去办吧,不要让老夫失望。”

“哈哈,也别让咱们的小皇帝失望!”

厅堂中的人听了这话,都不由哈哈大笑。

笑过之后,却见董卓问在场的亲信道:“刘德然那边,可有什么动静?这抚远大将军,他还当不当了?”

“回相国,刘俭那边似乎没什么大动作,他只是依旧在雒阳屯兵,看样子是想在雒阳过年了。”

董卓冷笑三声。

“可怜啊,可怜啊,本来以为他是个无所不能之人,但如今看来,也终归只是凡人一个。”

“估计刘俭现在在雒阳也上火呢?”

“罢了,老夫也不慰问他了,让他在雒阳过个清净年吧……不刺激他了。”

“待年关大节之后,再催促他离开雒阳。”

……

……

董卓不知道的是,此时的荀彧也在郭嘉之请下,给荀爽写了一封家书。

家书中的内容,毫无疑问是关于刘俭任抚远大将军之事,还有荀家的未来。

司徒荀爽自打进入这个冬天之后,身体就一直不太好。

毕竟他也是一把年纪了。

“咳咳咳!”

今天的气候又有些冷,荀爽的身体又不太好了,他的旧病复发,整日憋不住的咳嗽。

孙子辈儿的荀攸给他抓了不少的药物,但是也不见好。

今日,荀攸又端了一碗药到他的面前。

“叔公,趁着药汤还热,快喝些吧。”

荀爽接过了荀攸递过来的药碗……

“唉,其实不需给老夫花这么多钱,我这年纪也是到了,寿数也到了,我这病啊,不是靠吃药就能吃的好了。”

荀攸忙安慰他:“叔公,不要这般说,您老人家多福多寿,你的病过了年一定会好起来的。”

荀爽摇了摇头,并没有把荀攸的话当回事。

“你叔叔在幽州来了一封家书,是替刘俭说话的,想让咱们做主,在朝堂之上拉拢清流诸人,为刘俭谏言。”

“对于这件事儿,伱怎么看?”

荀攸问道:“不知叔叔的书信何在?”

荀爽伸手指了指旁边的桌案。

“就在那边,你自己去看吧。”

荀攸来到了桌案前,伸手将书信从桌案上拿了起来。

他认真的看了许久,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发表言论。

少时,方听荀攸慢悠悠的道:“叔公想帮忙吗?”

荀爽似笑非笑的看着他。

“我现在问的人是你呀。”

“帮!”

荀攸非常肯定的说了。

“咳咳咳!”

荀爽非常重的又咳嗽了几声。

“为何呀?难道你不怕他是奸臣,其是为了分权而出此策?”

荀攸说道:“我观刘德然这些年所作所为,非为奸臣也。”

“相反,也正因为有此人在河北,方能保住我大汉朝的一方昌盛。”

“北地异族面对他,尽皆束手。”

“授以其治理北方的权柄,对大汉朝而言有益无害。”

“而且在这个时候,若是能够帮助刘德然,便也是帮助荀家。”

荀爽道:“哦?为何如此说?”

荀攸施礼:“叔公,诸位叔叔入仕,多数人看好二袁,唯有文若叔叔慧眼独到,前往北方归附于刘德然麾下,时至今日,文若叔名震天下,他坐镇幽州,治理一方,北境之人无不佩服!”

“只是文若叔叔与刘德然的交情,目前只限于他们两个人的私交,就天下的整体形势来看,我荀家在二袁身上的投入依旧比在刘俭身上的投入要大,我虽不知道刘德然心胸如何,但这事儿对荀家而言,终归是受人话柄。”

“我荀家在汝颍经营多年,与袁氏之间的关系,那自然是不必说的。”

“只是现在跟刘俭之间,我荀家只有文若叔一个人作为桥梁,这交情未免太过单薄了。”

“但是这一次的抚远大将军,只要荀家能够帮助刘德然成事,那荀家和刘德然之间就有了一份交情存在。”

“从今往后,荀家与其之间就算是建立了合作往来。”

“以刘俭如今的势力而言,荀家与他建立往来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也是文若叔叔写信来劝叔公的真意所在。”

荀爽听了这番分析,很是满意。

“很好,很好。”

“荀家有你这样的人在,才能保证在乱世中存活的安稳。”

“你能够根据局势对家族策略及时做出调整,不墨守成规,老夫很是欣慰。”

“老夫已经老了,以我现在的身体来说,我保护不了荀家几年了。”

“现在的荀家在袁绍,在河北刘俭处,都有接洽之人。”

“就是族中的本家,也有老夫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把持着,不至于翻船。”

“在地方上的事儿,老夫很放心。”

“但是,荀家在朝堂之中,必须有掌舵之人。”

“朝堂中无人,则荀家在地方之势,便如同风中浮萍,摇摇欲坠,恐不能长久。”

“自打乱世开幕以来,老夫一直作为掌舵之人,在朝堂中维系着。”

“但是老夫自己的身体,老夫最清楚……我是活不了多久的。”

“天幸有你还能在朝堂之中接老夫的班,看护荀氏,总揽全局”

荀攸闻言大惊。

他急忙跪倒在地:“叔公,孙儿恐难当此任。”

荀爽摇头:“不,你能。”

“你辈分虽小,但正当壮年,又多急智,看事看的,也非常通透。”

“况且你这几年跟在老夫身边,日夜受到老夫的指点,在眼界和素养方面也强于你的那些叔叔们。”

“接替老夫的位置,舍你其谁?”

“老夫不是为了你的个人前程,老夫是为了荀家做考量啊。”

“你可不要让老夫失望,让老夫死不瞑目啊。”

荀攸愣在了当场。

好半天之后,方见他长长的向着荀爽做了一揖。

“叔公托付之重,我铭记于心!绝不相负!”

听了荀攸所说的话,荀爽笑了。

“很好,那至于要不要帮刘俭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老夫也听从你的调度。”

……

除了荀爽,刘表,诸侯王……在除夕来临之前,黑山的张燕也派人回复了刘俭的消息。

相比于其他人来说,张燕等人的行动足以令天下再次发生一次大地震。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