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百九十九章 咱俩,谁吞并谁?

书名:我给玄德当主公 作者:臊眉耷目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1-06 21:18

刘俭走了之后,陈国的国相骆俊前来拜见刘宠。

「大王可与刘俭说了让他暗中出城,偷取敌军贼首之策?」

刘宠操起厅堂中一个木架子上的两石硬弓,用力的拉开,用其锻炼自己的臂力。

拉了几下之后,刘宠又将硬弓放下,道:「寡人已是说了骆相之计,刘德然也同意,并未有所怀疑。」

骆俊听了这个消息,很是欣慰:

「不枉大王主动供予刘德然粮草,还接受刘德然前来阳夏,使他可以离开黄河渡口,敢于放心前来,如今刘俭已对大王万分信任,只要再稍稍等待,哄其出城,则他麾下两万之众,尽可为大王所吞也!」

刘宠的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听了骆俊的话后,他的眼眸之中却闪现出了几分凶狠之情。

刘宠没有嫡子,他死之后,陈国就会被除国,但他没有选择躺平,而是选择了乘着黄巾之乱,诸侯之乱,勾结陈国国相骆俊积攒兵力,积攒粮饷,打造弩器,积蓄力量,为的就是能够给自己的这一脉,打出一片新天地。

如今天下大乱,关东牧守与董卓打的有来有往,天子年幼,太后也是一介女流……刘宠觉得,自己身为根正苗红的宗室诸侯王,若是能寻到一个时机,进京扶政,掌控大权,则即使日后陈国被除国了,那他这一脉也完全可以在天下间立足,甚至他陈王一脉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或许等这一代的少年天子死了,由自己的后代来继承国君之位也说不定。

想的可美了。

刘宠有一定的政治目光,但同时他的政治理念却不够成熟,因此,造就了这么一个没有政治手段,时局只能懂的招兵买马寻机进京的梦想之王。

陈国发展到现在,虽有不少兵马,但毕竟因为刘宠和骆俊所掌控的县城所限,他们的兵马没有办法再向上迈进。

而董卓与袁绍的战斗如火如荼,一旦董卓败亡,那刘宠定然会毫不犹豫的率兵冲进雒阳城,以其诸侯王之尊,用勤王护驾的名义,仿孝董卓将天子掌控在自己的手心里。

所以,他才给自己安了一个「辅国大将军」的名号。

这是想走摄政王的路子。

但是,就算是董卓败亡了,以刘宠目前的兵力,想要冲进雒阳将天子掌控在自己的手里,实在是太困难了。

毕竟,他现在所能调动的上限,只是一万人。

外面疯传的他拥兵十万,那都是骆俊派人散布出去的,是为了给刘宠造势,希望刘宠在陈国可以吸纳四方豪杰名士来投。

但可惜,骆俊替刘宠安排的这个牛逼吹的有点大,故而吸引四方豪杰之士争相来投的效果,并不明显。

混吃混喝的倒是来了不少,真人才着实是没几个的。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俭派人送来了书信,请求想要与陈王合兵于阳夏,共同抵御董卓的军队。

按照常理而言,陈王根本不可能答应刘俭率兵来此。

很明显,刘俭一旦率兵进驻阳夏,那陈王就得无条件的供应刘俭两万余兵马的粮秣。

你要是不给,那就很容易激化矛盾,刘俭手下能征惯战之将不少,他若是以陈王给他断粮为借口强行喧宾夺主的抢了阳夏县的治理权,那刘宠着实是一点办法没有。

历史上,确实就有这样的例子,比如说是韩馥与袁绍。

但如果不接纳刘俭,一旦事情传了出去,对于刘宠的名声确实是有一定的影响。

毕竟,若是深究起来,刘俭可谓是大汉朝所有诸侯王的恩人。

而且刘俭的名声和风评,确实非常的好。

同为汉室宗亲,在这种时刻,刘宠若不接纳,确实有

点说不过去。

让刘俭来了会被他占便宜,但不让刘俭来阳夏会丢名声,当时的刘宠可着实有点犯了难。

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陈国国相骆俊给刘宠提了一个主意。

「大王日后若欲进兵雒阳,麾下正缺精兵猛将,若是刘德然率兵前来,大王设计拿了刘俭麾下的兵卒,岂非是如虎添翼?」

这一番话,倒是点醒了刘宠!

自己眼下缺少兵马,但刘俭的麾下有兵,如今他来了,岂不是将兵马送上门来?

只不过……

只不过此事不太容易。

骆俊提供给刘宠的办法是,只要刘俭来了阳夏,就不怕此事不成!

因为刘俭刚刚击溃牛辅,深为董卓所嫉恨,骆俊估计,只要刘俭来了,董卓的追击兵马必然随后就至!

到时候,刘俭是在刘宠的地盘里,只要刘宠以「犄角之势」「擒贼擒王」等这些理由,将刘俭支使出城,然后再暗中将消息泄露,使城外的刘俭死于西凉军之手,到时候刘俭城中的兵马就成了无根之萍,而刘宠就可以刘俭之叔,宗亲诸侯王的名义接手。

这纯粹就是想空手套白狼了。

虽然这当中确实存在不确定的变数,但刘宠和骆俊显然属于那种比较狂热的投机分子,只要是有三分把握的事情,他们都敢上!

刘俭回了自己的居所之后,立刻命人将名为「马截」的人带了来。

在这种事情上,刘俭觉得化名为「马截」的贾诩,比自己更有本事看的透彻。

果然,在听了刘俭的话之后,贾诩当即道:「陈王果然不是良善之人,他这是想借故侵吞主公的兵马,日后也好汇聚兵马能够西向雒阳强夺天子。」

贾诩所说的,刘俭多多少少也能想到一点儿。

「只是我万万没想到这陈王竟然还有如此大的野心,为了这个野心,乃至于都想将手伸到我的兵马上来了,着实是可恨之极。」

贾诩言道:「」故,此等卑劣狡诈之徒,死不足惜,将军不必与他顾念同宗之谊,现在于城中兵变将其杀之可也!」

「陈王在这阳夏城中,还有一万精卒,并数千张强弩,兵马自粮草都不少……杀了他!把这些东西全都拿在手中,由将军统一调度,倒也不怕挡不住西凉兵。」

「总比两路兵马有两位主帅统一指挥调度,要来的稳妥许多。」

贾诩的话刚刚说完,就见刘俭突然伸手,猛然拍了一下面前的桌案,脸上露出了怒容。

「我以叔侍之,彼却设谋害我,真是枉费我一片赤诚之心,此人不配姓刘。」

贾诩听了这话……沉默了。

反正事到如今,人家好不好,配不配姓刘,都是你一句话上嘴皮子碰下嘴皮子说了算。

「将军,不知相国那边,先锋来攻打阳夏下之人,乃是何人也?」

「乃是华雄为先部,后面还跟着胡轸和吕布。」

贾诩闻言,恍然的一拍手:「若是华雄领兵前来,那此战倒是好打了。」

「为何?」

「西凉诸将之中,以此人勇烈最甚,同时也最为少谋,我料刘宠此番,必然不想与相国正面对敌,他在吞并将军的兵马后,就会与相国议和,而相国也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多生枝节,若知将军死讯,西凉军必撤,这是刘宠最想看到的局面。」

「所以,只要将军确定了出城之后去往何处屯兵,刘宠则必然会派遣细作,携带书信去见华雄,告知华雄将军之所在。」

刘俭冷笑道:「可惜,他派不出使者了。」

贾诩却道:「不,将军一定要让他派出使者,让其使者前往华雄处,

待见过华雄之后折返时,将军在城外务必将这使者擒下,用此人为证,指证刘宠谋害宗亲,」

「至于华雄那面,若是得了刘宠书信,以他的智谋,若看不出破绽,则必然不会起疑,之后还可借此事设计于他。」

贾诩在这一方面儿的机谋,实在是让刘俭甘拜下风。

论及阴谋诡计,这天底下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比贾诩想的更周到了。

「文和之计甚善,不光是陈王,连华雄也都算计到了……好,甚好!陈王待我不义,那我也就没有必要跟他客气!这一次,我就天经地义的吞了他的兵马和粮草辎重。」

贾诩听刘俭这么说,再次感到有些无语。

吞就吞呗……还非得说个什么天经地义。

次日,刘俭去见刘宠,告知他自己愿意率领三千精锐出城,前往阳夏以西的浪荡渠旁屯兵。

而浪荡渠,在前汉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就是鸿沟。

陈王刘宠本来还有点儿担心刘俭这次出去会带出大量的兵马,这会让他收割刘俭的兵马数量减少。

他本还在琢磨着用什么方法让刘俭尽量的少带兵马出城,没有想到刘俭居然提出只带三千人出阳夏,这让刘宠很是高兴。

不过他这份高兴还是藏在心里。

刘宠故意装出一脸担忧的样子。

「德然,你只领这么少的的人出城,可安全否?要不还是多带些人手去吧。」

说完这话,刘宠就后悔了,他恨不得自己抽自己一个嘴巴。

既然刘俭都想带那么少的人出城了,自己还欠什么嘴假装关怀?

这万一他顺势又多带人出去,自己岂不是赔了?

就听刘俭笑道:「不妨事,我领我两个兄弟关羽,张飞同往,虽人数较少,却也可保万无一失。」

刘俭这话一说完,刘宠差点儿没乐出屁来。

在刘俭的一众手下中,最让刘宠忌惮的也就是关羽和张飞这两名两千石的人物了。

刘俭如今把他们都领出城,那他手下的其他战将,对刘宠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想要兼并其军简直轻而易举。

什么赵云,颜良,张郃,高览……听都没听过!

还不是任凭自己拿捏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