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9章 变化

书名: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5

虽有了王重这只蝴蝶煽动翅膀,可王重到底只是在红卫镇那种小地方,如今又不是现实世界那种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王重这只小蝴蝶,在红卫镇煽动的小小翅膀,还不足以牵动到金州来。宋运萍跟父母还有丈夫一家人离开没几天,宋运辉的工作安排也下来了,在宋运辉那位惜才的老师的大力推荐之下,宋运辉的工作成功落到了金州化工,成了金州化工一位普通的技术员,也即将开始他传奇的一生。对于宋运辉,王重没有干预他人生的打算,正如那句老话说的,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宋运辉有才能有本事,不管身处何地,都会展现出他该有的价值。另一边,红卫镇,王重跟宋季山种下的草药也迎来了丰收的时刻,就连还在襁褓中的王远,也被王重跟宋运萍背着下了地。王重背着儿子,跟媳妇宋运萍还有岳母在前边采摘,宋季山在后头帮着规整分类,一家人通力合作,早出晚归,几天下来,总算是把地里的药材都收的差不多了。这天,一家人正在家中收拾药材,挑着担子的杨巡再度找上门来。“姐!”看着在跟宋母坐在院里正收拾药材的宋运萍,杨巡主动上前打起了招呼。“是杨巡啊!”宋运萍见是杨巡,脸上当即便露出笑容来。“姐,姐夫在吗?”杨巡笑着问道。“在里屋呢!”说着宋运萍便朝着里屋大声喊道:“王重,杨巡找你!”宋运萍话音刚落不过片刻,王重就从屋里出来了。“小杨巡?”王重手里拿着一条毛巾,正一边擦手一边往外走。“姐夫!”杨巡笑着跟王重打起了招呼。“坐!”王重招呼着杨巡到院里的枇杷树底下坐下。“找我有什么事儿?”王重问道。杨巡道:“最近队里不是搞包产到户了吗,家里分了不少地,我妈跟妹妹也养了不少长毛兔,跟县里被服厂的合作也一直挺稳定的,家里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不少,我就寻思着,是不是该出去看看了。”王重看着神色不怎么自然的杨巡,轻轻一笑后问道:“你今年多大了?”“满十八进十九了。”杨巡回答道。杨巡说的是周岁,要是按虚岁算的话,今年的杨巡得有二十了。因着父亲去的早,爷爷身体不好,家里只靠母亲一人支撑着,是以杨巡初中毕业以后就早早开始变着法的挣钱帮着母亲养活弟弟妹妹还有年迈的爷爷。虽然才十**岁,可因着早早挑起了家里的担子,也使得杨巡远比同龄人要成熟的多。“你这个年纪,再加上你的聪明,待在红卫镇这么个小地方,确实有点屈才了。”“姐夫同意我出去?”杨巡有些意外,本以为王重会挽留他,他都纠结了好些天,想好了一套说辞,这才来找王重,一是想问问王重跟宋运萍的意见,二是有了王重的支持,他才能说服母亲,说服自己,外出闯荡。王重笑着道:“外头的世界繁华似锦,而且现在正值高速发展的时候,你又不缺聪明才智,也不缺人情世故,家里的条件也好了,为什么不能出去!”“再说了,你的人生,我也没有权利干涉,不管是出去还是留在家里,都得你自己做主。”杨巡看着王重,换了个问法:“姐夫觉得我应该出去吗?”王重道:“当然要出去!”“外头天地广阔,又正值改革开放,各行各业百废待兴,遍地都是机遇,正是像你这种有能力、有理想的年轻人大展拳脚的时候。”听到王重这番话,杨巡的脸上当即便露出了笑容。“伱过来问我,是想好要去哪儿了?”王重看着杨巡问道。杨巡道:“我听人说,东北那边容易挣钱,我想去那边看看。”“去东北?”王重摇头道:“东北虽说是重工业基地,可那边的企业都是国营单位,你一个无权无势,既没背景,又没有本钱的小年轻,去那边能干什么?”若是旁人说这话,杨巡未必会当回事儿,可王重不同,随着这些年跟王重的接触,杨巡早已发现了王重身上不同于周遭寻常人的地方,不然的话,杨巡也不会特意跑来问王重的意见。看着王重,杨巡忍不住问道:“那姐夫觉得我去哪儿合适?”王重道:“关键不是去哪儿,关键是你的明白,你去那里能干什么?到了地方之后,你怎么挣钱?”杨巡又不是傻子,如何听不出王重的户外之音:“那姐夫有什么好建议吗?”王重道:“知道现在全国哪里的机会最多吗?”杨巡摇头,并非是谦虚,而是红卫镇消息闭塞,杨巡也没什么接触外边消息的渠道,他知道的那些消息,不过是走街串巷,从旁人口中听说各种小道消息,真实性如何还有待商榷。仅凭这一点,就能看出杨巡迫切想要出去混出個人样来的心情。“是深城!”王重道。“深城距离港岛最近,港岛虽然仅有弹丸之地,但自多年前就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经济繁荣的程度,远超咱们内陆地区,就算是在亚洲,也是名列前茅,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如今天时已至,深城又占据了地利,如今国家又将深城设为了经济特区,有了政策上的倾斜,资源上的支持,这才几年功夫,原先的小渔村已经成了现在南方最璀璨的一朵明珠!”杨巡听了王重的话,眼睛瞬间就亮了:“这么说,深城的机会很多?”“机会肯定很多,但还得你把握得住。”王重道。杨巡眼睛一亮,看着泰然自若的王重,不知为何,下意识就问道:“姐夫有什么好建议吗?”王重道:“做买卖吗,无非是什么好赚钱做什么,但也得根据自身的能力来,再一点,就是市场了。”“市场?”杨巡只是个初中生,不是那些个名牌大学,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这种专业的名字,对他还有些陌生。王重道:“你觉得做生意是怎么回事儿?”杨巡想了想之后说道:“低价进货,然后高价卖货,赚取差价。”“既然低价可以进货,那别人为什么要花高价从你那儿买呢?”王重又问道。杨巡道:“只要我卖东西的地方没有我卖的那种东西,自然就会有人买。”王重道:“世事无绝对,不是所有的东西都会有人买的,这就跟你卖糖卖馒头是一个道理,那些个家里条件不好,手里头没钱没东西的,他们会跟你买馒头,买糖吗?”杨巡若有所思的点头道:“所以市场就是指卖东西的地方。”王重却摆手道:“是能把东西卖出去的地方。”“姐夫,那我怎么知道哪里能把东西卖出去呢?”杨巡疑惑的再度问道。王重没有直接回答杨巡的问题,而是反问道:“是你要出去闯荡还是我要出去?”杨巡被问的一愣,随即回答:“是我!”王重又问:“是你要做生意还是我要做?”杨巡低下头:“是我。”王重道:“你要是一直是这样,什么事情都过来问我,那我劝你还是不要出去了,留在家里安安心心的卖你的糖得了。”杨巡不是傻子,相反还很聪明,如何听不出王重话里的意思。而明白过来的杨巡也立即幡然醒悟,恭敬的对着王重道谢:“谢谢姐夫提点。”这时,旁边正收拾药材的宋运萍也插了一句:“小杨巡,你真打算出去?”杨巡点头道:“我钱都已经准备好了,本来今天是要去买去东北的火车票的,听姐夫这么一说,我觉得还是去深城更好。”宋运萍忍不住好奇的问道:“那你去了深城有什么打算?”杨巡摇了摇头道:“我还没想好。”王重笑着道:“没想好就对了,做生意不能盲目,更不能凭空臆想,你想去深城做生意,就得考察,深城有什么,缺什么,你能干什么!”杨巡点头道:“姐夫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办!”杨巡卖了好几年的馒头跟糖,也算是总结出了一些心得,只是没出过红卫镇,没见过外头的世界,不敢把话说的太死。宋运萍忍不住好奇的问道:“杨书记同意你出去了?”杨巡道:“我跟我妈商量过了,我妈同意了。”杨巡的母亲,就是山背大队那位一直照顾着宋运辉的杨书记,虽然是个女人,但却凭着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家庭,养大了三个儿女,将年迈病重的公公也照顾的很好。不仅如此,杨书记这人十分善良热心,大队里但凡有点什么事儿,她都是第一个出面。在整个山背大队,哪个提起杨书记不竖起一根大拇指,杨巡卖馒头、卖糖的买卖能做这么多年,不被人举报,也是托了他母亲杨书记的福。还有这两年山背大队从分田到组到分田到户,也都是杨书记一力主持的,虽说这是上边的政策,可要是没有杨书记顶着压力实施的话,乡亲们哪能过上如今这日子,山背大队的乡亲们哪个不念杨书记的好。宋运萍听到杨巡跟杨书记商量过了,取得了杨书记的同意,这才点头道:“外头不比家里,你一个人出去,人生地不熟的,凡事都得多留个心眼。”“尤其要注意,财不能露白。”“放心吧姐!”杨巡笑着道:“我又不傻!”跟王重和宋运萍两口子寒暄几句过后,杨巡就走了。当天下午,杨巡便去了县城,买了去深城的火车票,三天后,提着简易行李,穿着一身半新不旧衣裳,穿着他母亲亲手给他做的千层底布鞋的杨巡上了火车,踏上了前往深城的旅程。在那震耳欲聋的汽笛声中,在车轮和铁轨摩擦发出的巨大声响里,杨巡看着窗外不断倒退的景象,心中不免有些忐忑。有对此行的期待,有对未知的向往,也有些许的恐惧和担心。在杨巡将近二十年的人生里,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心情不免有些复杂。杨书记带着儿女在站台上,不断的冲火车上的杨巡摆手告别,目送着火车离去,彻底消失在视线之中,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去。“妈!我哥这回出去,得多久才能回来?”女儿杨逦看着母亲,好奇的问道。杨书记沉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妈,哥虽然出去了,可还有我们陪着你呢!”一旁的二儿子杨速忽然开口说道。杨书记擦了擦即将溢出眼眶的泪水,吸了吸鼻子,强行把余下的泪水都给憋了回去,转身说道:“走吧,咱们回去!”虽然杨书记已经极力掩饰,可眉宇间的失落还是藏不住。杨速跟杨逦见母亲如此神态,也懂事的不再说什么,紧跟着母亲离开了站台。杨巡虽然走了,可王重和宋季山的药材种植还在继续,宋运萍养殖长毛兔的规格也越来越大,每年光是收割的兔毛,都能为家里带来一大笔收入。倒是杨书记,因着儿女还要读书,自己也要兼顾着村里的事情,实在是分身乏术,养殖的规模一直上不去,但养活一家人却已经够了。左邻右舍们见宋运萍养殖长毛兔挣了钱,也纷纷来找宋运萍取经,宋运萍并非吝啬之人,对前来请教的左邻右舍们毫无保留,将自己的经验悉数传授。宋运萍也是个眼光颇为犀利的,见养长毛兔的人越来越多,自己在养兔卖毛的同时,也做起了种兔的生意。村里其他人见王重跟宋季山种植药材也挣了钱,又有自家婆姨去找宋运萍,跟着一块儿养长毛兔的先例摆在那里,好些个动了心思的,便邀着一块儿找到了王重跟宋季山,表明了他们想要跟着一块儿种植药材的意图。对于这些人,王重跟宋季山自然来者不拒,药材种植虽有讲究,但只要用心,就算是大字不识的人也能学会,可炮制药材,对刚从地里采摘下来的药材进行加工,就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了。王重跟宋季山巴不得乡亲们跟着他们一块儿种植药材呢。(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