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 分类:其他 | 字数:0

027 章 王重的应对

书名: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5

陈金山的速度很快,在闽宁村的奠基仪式开始之前,就把闽省扶贫组那边给搞定了,扶贫组的吴月娟吴主任,对于凌教授到王重的农场里进行试验也很支持。

首先王重的农场有五百多亩,场地宽阔,足够满足凌教授的实验,其次是王重的农场相比于一开始扶贫组给凌教授找的那片实验田,不管是距离开发区办公室,还是县城,都要更近一些。

最最关键的一点,王重答应全面支持凌教授的实验,承担所有的花费,这样的话,扶贫组就能省出一笔不小的资金,用在其他地方。

十五号,是闽宁村的奠基仪式,王重作为建筑公司的负责人,以及他在移民们当中那极高的名望,也在受邀观礼的行列之中。

尕娃带着人开着十几辆挖掘机,早已整装待发。

吴月娟吴主任,这次奠基仪式的最高领导,和陈金山等闽省过来扶贫组的工作人还以及挂职的干部、还有西海固地自治区的领导,海吉县县里的领导,一起剪彩之后,随着几声炮鸣,所有的机器齐齐开动,一时间发动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漫天尘土也随之扬起,风卷沙尘,肆意起舞。

“吴主任,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王重同志,我们经济开发区里的优秀企业家,给我们的移民吊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吴月娟应该是四十多岁,但穿着打扮颇为新潮,迥异于本地的干部们,戴着一副金丝眼镜,保养的极好,瞧着像个三十多岁的妇人,熟透了的那种,仪态端庄,气质不俗。

吴月娟伸出手,脸上带着微笑:“王重同志,我听说过你!”

“区区薄名,不足挂齿!”王重笑着和吴月娟握了握手,还是操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

“倒是吴主任,我可没少从陈县长和我们开发区办公室的领导们口中听到您。”

“您和扶贫组的领导们,不惜跨越两千里的山河湖海,来到咱们海吉,来到玉泉营,这份情,我想不只是我,我们整个经济开发区,我们西海固的所有乡亲们,都铭记于心底。”

这可不是什么客套的话,而是王重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对于吴月娟这一批过来对口帮扶的政府工作人员,对于闽省对西海固地区资金、人力等等多方面的支持,整個西海固的乡亲们,肯定都是发自内心的感谢他们。

这些话,也都是王重发自肺腑的话。

“王重同志这话就太客气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吴月娟笑着说道,而且还有些意外,不是因为别的,正是王重这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听着就让人觉得舒服。

“凌教授那边,就辛苦王重同志多多帮衬了,要是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王重同志尽管开口,能帮上的,我们一定尽力帮。”

“那我就先谢谢吴主任了!”王重道:“要有什么需求,我一定开口。”

·······

闽宁村奠基仪式之后,一切进入正轨,得宝和王小星等人陷入紧张的忙碌之中,整日都泡在闽宁村的工地上。

扶贫组和地方政府商议过后决定,要陆续从西海固的山区里面,再移八千人过来,闽省每年投资一千五百万,总共三年,就是四千五百万,将近五千万,用来进行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这会儿可才九十年代,就算是在闽省沿海等地打工,一个月的工资也才六七百,五千万,放到后世,相当于五亿,乃至于十几亿。

王重的建筑公司,去年一年的流水,也才几百万而已。

而且这一次中了标之后,施工队那边的人手又增加了一些。

另一边,一如原著中的一样,陈金山挑头,联系莆田那边的工厂,由两边的政府出面,构建输送渠道,暂时先把玉泉营这边那些剩余的劳动力给输出到莆田去。

两边的政府通力合作,成立相关的办事处,负责输出劳动力的安全和各类问题。

九七年就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流逝。

九八年到来,闽宁村在这一年当中,仍旧还在大肆动土,各种基础设施接连动工,学校、银行、医院陆续兴建完成,预定要迁徙过来的八千人,也在陆续的迁徙当中。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农场里,凌一农划了好几块试验田,用来实验他的菌草种子,实验很顺利,效果还算不错,凌一农还特意挑出十几种适应能力特别强的菌草种子,洒在旁边的十几块试验田里,只等今年的菌草收割以后,就能开始同步进行用菌草培育双孢菇的实验了。

不过对于王重而言,菌草防风固沙的效果,比起双孢菇更加重要。

这两年,王重可没少和凌教授探讨,王重虽然学的不是生物学,可怎么说也是上过燕大和水木这两所全国顶尖高校的高材生,尤其是医学和生物学之间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王重提出菌草和植树相结合的改善生态的法子,得到了凌教授的认同,在绿化区域,菌草和树苗同时交叉种植,利用菌草防风固沙,稳固水土的特性,为树苗的生长争取时间。

两年的功夫,农场西边的那边胡杨林外头,已经多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了。

再来个一年左右,王重差不多就可以开始养殖滩羊了,只是一开始的规模肯定大不了。

“凌教授,您这边人手招收的怎么样了?”凌一农和助手黄展旗答应来王重的农场之后,就直接把所有的行李、家伙什都搬到了农场里头。

“已经招的差不多了,前天他们已经从莆田出发,再有几天,就能到了!”

凌教授招的帮手,当然不会是这些啥也不懂的庄稼汉了,而是他在学校里的学生,而且还都是成绩优异,专业技能突出的那种。

“那就好!”王重笑着道:“再有个半个月功夫,实验室那边也差不多能弄好了!”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水源了!”关于水源之事,王重也很无奈。

金滩村早就划归到玉泉营经济开发区了,可玉泉营的扬水站到现在为止,仍旧只是两级扬水工程,就导致了玉泉营扬水站的水根本送不到金滩村。

王重也只能花高价从青铜峡市的城关站买水灌溉。

金滩村至今七十二户人家,生活用水尚还能通过政府大力支持的井窖工程来解决,可灌溉用水,需水量大,频率也不低,光靠地下水根本无以为继,只能通过扬水站,以及早已建好多年的灌溉干渠、支渠,实现引黄灌溉工程。

“这确实是个大问题。”

“实验要进行下去,水是必不可少的。”

凌一农面色凝重的道,虽然他选取出来的那些菌草都是耐寒、耐旱的品种,可也需要一定的水才能发芽破土,成长起来。

水乃万物之源,要是连水都没有,那他们所谓的实验,也没什么意义,就算实验出来了,也无法将实验的接过在当地推广起来。

“咱们这里还好一些,有十二口水井、二十四口水窖,满足实验所需的话,应该是够了,真正苦的,是咱们金滩村的百姓!”

原本说定的是昨天就要放水的,可左等右等,也不见渠里有水,王重这边还好,大多是试验田,其他的地方虽然也种上了玉米和土豆,但对水的需求量,没有小麦那么高。

可村里其他人,去年冬天的时候刚刚种下了第一茬小麦,开春以后,已经有一阵子没下过雨了,天气偏旱,要是再浇不上水,地里的麦子都要干死完了。

凌一农有些摸不清王重的意思。

王重道:“凌教授,您先忙,我去一趟开发区办公室,去办点事儿。”

关于金滩村这边暂时先从青铜峡的城关扬水站那边引水灌溉的事儿,王重可办不了,虽然王重在玉泉营这边威望日益见长,随着建筑队和窑厂的生意越来越好,农场这边也在大肆的招人,现在仰仗着王重吃饭的人,已经高达近千人了。

从王重这里挣到钱的乡亲们,更是不知凡几。

租地、买土、买鸡买羊,不管是建筑公司还是窑厂,都是包饭的,既然要包饭,那肯定要有原材料,最开始艰苦的那阵子,不说每顿都有肉吃,但至少顿顿都有羊肉汤可以喝,馍馍和粥吃到饱。

随着这几年摊子越铺越大,效益越来越高,王重给在他这儿打工的乡亲们的待遇也越来越高。

窑厂和建筑公司那边干重活的兄弟们,每天三顿饭,早上每人还有一个水煮鸡蛋,中午不是鸡肉就是羊肉,虽然每个人分到的不多,但菜里的都能见着肉星,汤里都有浓郁的肉味。

光是这些消耗,每年就不知道有多少,而这些吃食的来源,就是来自于玉泉营经济开发区当地的移民和原住民们家里。

最开始还只是金滩村的乡亲们,王重和他们建立合作关系,他们负责养殖鸡羊,王重这边负责以市场价格进行收购。

现在这项业务,随着窑厂和建筑公司的盘子越铺越大,已经扩散到了整个玉泉营经济开发区,基本上每个村子,只要是有人在窑厂和建筑公司里头上班的,家里的妇女们,必定养的有鸡羊。

王重在移民和原住民们的心中,威望如何不高。

可饶是如此,王重仍旧没法对政府的人指手画脚。

更何况现在金滩村已经划到了玉泉营之下,属于海吉县,而非青铜峡市,而城关扬水站,是青铜峡治下的扬水站。

虽说那个姓陈的站长,是个恶心至极的玩意儿,可王重拿他还真没啥办法。

至少现在拿他没办法。

和凌一农教授交代清楚,王重径直驱车到了闽宁村。

之所以不去开发区办公室,是因为王重跟现在的开发区办公室里的那些人没啥子交情。

马得福现在是金滩村的代理书记,自然需要常驻金滩村,而王重熟悉的娟子,也早在九七年的时候,就去了莆田那边的办事处,负责劳动力输出的一应事宜,到现在都还没回来呢。

而闽宁村,有一个王重比较熟悉,从闽省跑过来挂职的副县长。

早在闽宁村的奠基仪式结束结束以后,陈金山就把办公室从海吉县搬到了开发区办公室,后来闽宁村一期工程落成以后,又从开发区办公室搬到了闽宁村。

王重和陈金山是老熟人了,虽然相识才一年多,但两人却很快成了朋友。

办公室里,对于王重的到来,陈金山很是高兴,立马让助手给王重泡了一杯他家乡的岩茶。

“无事不登三宝殿啊!王重同志,又有啥事需要我帮忙的呀?”打过招呼,尝过陈金山媳妇寄过来的岩茶,陈金山也没和王重虚与委蛇,直接开门见山的问。

“陈县长就是陈县长,长了一双火眼金睛,我这点小心思,根本瞒不过您!”王重亦笑着,摇摇头,故作一脸感慨的道。

“行了,别给我戴高帽了,我还不知道你,有事儿就说。”慢慢接触下来,随着彼此之间逐渐了解,成为朋友的两人,说话也自然有多了几分亲近。

“县长,我还真有个急事儿想找你帮忙。”

陈金山看着王重,竖起耳朵,等着他说。

王重也没继续拿乔,直接道:“你也知道,我们金滩村原来是属于青铜峡的,就连我们的灌渠,都是青铜峡那边的水利负责弄的,去年夏收之后,咱们金滩村就划到了玉泉营这边,不属于青铜峡管了。”

说着说着,王重就变得有些激动,说话的声音和语气,都忍不住激烈了些:“可整个玉泉营的地势是北低南高,莪们金滩村就在玉泉营的最南边,也是地势最高的地方,现在玉泉营的扬水站,才刚刚修到二级,灌渠里的水,根本就送不到我们金滩村来。”

“上面一直说要修三级扬水站,可都说了好些年了,我们是91年就响应政府的号召,从山沟沟里头跑到这片戈壁滩上来得,当时冲的就是政府说的,能让地里浇上黄河水,可道现在都七年多年,却连个三级扬水的影子都没看到。”

“青铜峡那边地势稍高,所以我们就只能从青铜峡的城关扬水站哪里引水,可我们金滩村现在已经不是城关扬水站的灌区了,想要用他们的水,就要另外出高价和他们买水。”

“就我那五百多亩地,去年冬灌,他们就给我开了六万块钱的高价。”

“我有求于人,而且农场那边用水量大,我没有话讲,我们这边的惯例是先供水,后交钱,去年他们帮我把水给供了,我第二天就去水站交钱了。”

“可今年的天气比去年要旱一些,开春以来,就没下过几场雨,凌教授那些试验田还好,有水井的地下水和水窖里存着的水养着,暂时还能撑得住,可我剩下那几百亩玉米和小麦,要是再不浇水,可就都得旱死了。”

“这么高的水价,我能承受,乡亲们可未必能够承受,地里的产出就那么一点,除了买水之外,还要买肥料,要花功夫照顾,一年下来,也不知道能不能赚到钱。”

“可现在到了说好的春灌的时间了,城关扬水站那边却不给我们供水了,昨天乡亲们从早到晚站在自家田里都守了一整天了,连一滴水都没见着,那灌渠里现在都还是干的。”

“这么严重吗?”陈金山皱着眉头,面色凝重的问:“那其他村民地里的情况呢?”

“哎!”王重叹了口气,摇摇头,有些无奈的道:“村里其他乡亲们地里的情况比我哪里更加严峻,我那里至少还有几十口水井和水窖,实在不行了,可以先救救急,可乡亲们地里可没有那么多水救急。”

金滩村有四口机井,其中两口是村里人筹钱请人打的,剩下两口,是王重无偿捐给村里的,但水井里的水,连供应村里人日常的生活用水都很勉强,就算都拿去浇地,可也救不了全村人。

若是以前,陈金山根本理解不了,水对农民们的重要性,毕竟他是来自闽省,从来都没有缺过水。

可在这里呆了将近两年,陈金山也陆续适应了这里干燥缺水的环境,就连以前在闽省时天天洗澡的习惯都给改掉了,除非是进行过剧烈运动,出一身汗,否则的话,陈金山都是一个星期才洗一回澡,原本白白净净的皮肤,现在也被晒得黝黑,脸也变得粗糙起来。

“这怎么行!”陈金山语气沉重的道:“你等着,我给开发区办公室打个电话,让他们派人去处理这个事儿。”

“那麻烦您了!”

陈金山立马拿起电话,输入开发区办公室的号码,三言两语,就把金滩村到现在还没浇上水的事情说了,让他们尽快处理,千万不能耽搁农时。

电话那头,开发区的王区长一口应下。

陈金山虽然是副县长,但只是闽省过来挂职的,在海吉这边,负责的主要还是劳动力输出等方面的事情,像灌溉这种事情,本不是他管的,但现在王重既然找上门来了,他知道了情况,就不可能装作不知道。

“县长,真是不好意思,为了这事儿还特意跑过来麻烦你一趟!”王重带着歉意道。

“瞧你这话说的,政府既然把你们从大山里头号召出来,那我们这些当官的,就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你们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

这事本不是陈金山的管辖范围,陈金山大可几句话就给推脱掉,可陈金山还是给王区长打了电话,不仅仅是因为他和王重是朋友,更加因为这事儿是牵涉到金滩村几十户人家,几百口子人生计的事情。

政府费劲千辛万苦,费了那么大的力气,才号召了这么多的老百姓们从山沟沟里头移民到这里来搞吊庄。

陈金山和吴月娟他们这批人不远千里的从闽省跑过来挂职,帮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有财力,想方法,找出路,就是为了帮助这里的老百姓们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了让他们能够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而不是让他们过来忍饥挨饿受苦受难的。

既非天灾,也无人祸,他们这边负责这方面的人跟青铜峡那边交涉一下,双方拟定一下章程,本就不是什么难事儿,顶天了开一两个会而已,费不了什么力气。

说起难听点的话,不管是玉泉营的扬水站,还是青铜峡的城关扬水站,都是国家掏钱修的水利工程,为的就是引黄灌溉,让老百姓们的地里能够浇上黄河水,把贺兰山下的这片戈壁滩,变成塞上江南。

现在只是辖区不同而已,给金滩村放水灌溉,又不是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而且黄河水本就是大家所共有的,玉泉营这边的三级扬水站还没有修成,金滩村更是从青铜峡市划出来,分到玉泉营经济开发区这边的。

有句话叫做特殊时期,特殊处理,在陈金山看来,这本来就是他们这些当官的人的义务,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上面有上面的政策不假,但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政策不会变,但人是可以变通的。

要是只知道一味的生搬硬套中央的政策,那国家还在那么多地方设立那么多的自治区,自治州,让地方自治干嘛。

为的不就是在政策落实到地方的时候,当地的政府,各级单位,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灵活的把政策推行下去。

只要核心的思想不变,一些细枝末节上的便利,而且还是为了民生才打开的便利,根本就无伤大雅。

陈金山正是因为心里清楚这些道理,所以才会顺水推舟,帮王重把这事儿给办了。

“县长,既然事情已经交代了,那我就先回去了,乡亲们都是些粗鲁的庄稼汉,地里的麦子就是他们的命,现在地里的情况又是十万火急,我怕他们心里太着急了,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

陈金山面色颇为凝重的道:“你说的确实是个问题,这事儿可不能马虎了,要有什么情况,你立刻让人通知我!”

陈金山倒是真的替老百姓们打算。

“一定!”王重站起身,和陈金山握手道别,一脸认真的道。

王重驱车回到金滩村,早上村外原本站满人的田坎水渠两侧,却不见乡亲们的踪影,王重正要开车去城关扬水站一看究竟,还没走出半里地,就见马得福领着李大有和五蹲、杨三一大群乡亲,拿扁担的拿扁担,扛锄头的扛锄头,从城关村的方向迎面走了回来。

王重把车停在路边,推开车门,下车迎了上去。

“王重!”

“重娃子!”

众人见是王重,纷纷主动打起招呼。

王重走到马得福跟前,打量了众人一圈,问道:“啥情况这是?”

“没啥事儿!”得福推着自行车,给王重解释道:“和水站闹了点误会,现在已经解释清楚了,没事了。”

“那水呢?啥时候放?”虽然心里早已知道答案,但王重还是装模作样的问上一句。

李大有立马抢答道:“水站让我们先把去年冬灌欠的钱给补上,他们就给我们放水。”

“钱补上不是问题,我是担心,我们把钱给交了,他们不给我们放水,或者就放一点点跟碎娃尿尿一样,糊弄咱们,真要那样的话,那咱们咋整?”

王重看着马得福,现在马得福是代理书记,这几年也逐渐积累出威望来,这种事情,自然要他这个书记来拿主意。

“应该不至于吧?”马得福道:“怎么说水站也是国家单位,只要我们把钱凑齐了,交上去,他们不至于说话不算话。”

李大有等人也都是这么个想法,毕竟在他们眼中,水站代表的,不就是国家吗。

王重知道劝也没用,毕竟这个时候,像那个陈站长那样的害群之马还不是那么多见。

其实这事儿也不能怪马得福,从91年他入职吊庄办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跟在张主任身边,张主任又是个一心为公,鞠躬尽瘁的好官。

这两年遇上的变电所的所长、福建过来的扶贫组的同知们,还有没有一点架子,一心为老百姓们谋划的陈金山等等这些人。

都是和他一样,一门心思想要为老百姓们办实事,想帮乡亲们改变贫困的现状,似这位陈站长这种耍妖弄风,故意恶心人的,还是头一次碰见,不真的让他碰个壁,他还不知道人心的险恶,人性的复杂。

“现在是十一点,大家都先回去,通知左邻右舍,每家每户,都派一个代表,我们十一点半,就到村部开会,商量交钱的事儿。”

“王重,你家······”

“得福,我去年可是交了钱的,去年那个姓陈站长就说了,我那一个农场,就顶上全村人的地,还专门派人到我那里催收,一下子收了我六万块钱呢。”

马得福道:“这事我知道,我是说你也是我们金滩村的一份子,待会儿开会,你也去听一下嘛!”

“这个没问题。”

会议进行的很顺利,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就算是借,也要先把水站要的两万八给凑出来,先把水给浇上,免得地里的麦子都干死了。

三点多将近四点钟,马得福才收足了钱,王重开着车载他去了城关扬水站,把钱给交了,拿了收据,得到明天早上放水的答复,欢天喜地的跟王重回来村子,把这个消息告诉乡亲们。

王重见他如此开心,村民们一个个也高兴的就差手舞足蹈,放声高歌了,也懒得在这个时候打击他们。

临近傍晚,开发区办公室来了人,王重找陈金山打的那个电话起了作用,但看到人只是来金滩村,王重不免有些失望。

他想要的,是那位王区长,亲自跑去青铜峡市,和青铜峡水利局的领导们对接,敲定这个事情,免得再出什么幺蛾子。

可惜来人听到马得福已经把事情处理好,就立马骑着自行车回去复命了。

晚上,一番深入交融之后,水花看着脸上没什么笑容的王重,关心的问了一句:“怎么了?不说是明天就放水了吗!我瞧着你怎么不大高兴的样子?”

“我只怕没有那么顺利!”王重摇摇头道,现在想起那个站长的嘴脸,王重就觉得恶心。

尤其是他在这里辛辛苦苦了这么多年,带着乡亲们吊庄,给乡亲们提供工作的机会,带他们挣钱,辛辛苦苦的,不就是为了让乡亲们多点收入,让他们早日脱离贫困,自己也好早日完成系统的任务!

可偏偏就是有这种让人恶心的小人,要跳出来恶心自己。

“咋回事?”水花眨了眨眼,手按着王重的胸膛,撑起脑袋,看着王重好奇的问。

王重一脸嫌弃的道:“城关扬水站的那个陈站长不是啥好人,我觉得他还要弄出啥幺蛾子来!”

“不至于吧!”水花微微蹙眉,有些不大敢相信,“得福不是把钱都交了吗!”

可被王重这么一说,心却忽然悬了起来,没啥底气了。

王重目光带着几分冷意,语气不善的道:“其实影响也不大,我就是一想起那个陈站长那副小人的嘴脸,就觉得恶心难受,心里窝火,想抽他一顿!”

“可别!”水花赶紧一把抓着王重的手,碧色的瞳孔闪烁着,长而疏的乌黑睫毛轻颤几下,紧张的道:“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我们只是小老百姓,人家是水站的站长,我们可惹不起人家。”

水花的思维,到底还是有些保守了。

王重眼珠子一转,看着额头布满细汗,峨眉微蹙,只穿着一件宽松短袖,贴着自己的水花,眼中的异色一闪而逝,“那我心里窝火咋办?”

水花愈发紧张,“那也不行!”

“就是再窝火,也不能和人动手!”电风扇呼呼的吹着,水花鬓旁垂落的几缕碎花也随之而动,宽松的上衣被吹的紧贴着傲人的身躯。

“那没办法,火气太大,只能先降降火了!”

水花又眨了眨眼,迎着王重那毫不顾忌的目光,脸颊瞬间就红了。

结婚七年多了,都可算是老夫老妻了,虽然已经有些习惯王重嘴里时不时的冒出那些让人脸红的话,可水花对这些至今还没什么免疫力。

不过这么些年相处下来,两口子的默契倒是越来越好了,这不,四目相对,王重随便模仿的一句电影里坤哥的经典台词,水花瞬间就领悟了王重的意思。

早在年初的时候,王重两口子就跟李老栓换了房间,把正房西屋让给了李老栓和两个儿子,自己和水花则搬到了厨房旁边的这件厢房里头。

自然是为了避开两个日益长大的儿子,方便自己和水花温存。

“不是有风扇呢吗!”水花低着头,立马一开目光,不敢和王重对视。

王重嘿嘿一笑,抓着水花的手腕,已然翻身而起,刹那间就将天地反复:“我这是心火,又不是外火,电风扇有啥用!”

水花悄悄抬眼,撇了王重一眼,却又很快挪开,微红的脸颊,略带着几分羞意的脸上带着几分腼腆的浅笑,尤其是那双明媚的眸子当中,隐约间还有几分期待。

风情万种!

王重顿时感觉口干舌燥,心中燥火瞬间席卷全身,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