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 分类:其他 | 字数:0

037 章 王重的建议

书名: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5

不过短短两日功夫,前几天每天一大清早就驱车下乡收孤的孤贩子们便彻底不见了踪影,移民区的双孢孤,彻底被山海农贸给包圆了。

四百多户孤农,虽只一个秋天,但收上来的孤,少说也会有几十万斤,要是多了,一百多万甚至两百万斤都有可能。

好在山海农贸的四个大冷库都足够大,完全能够应付这种情况,就是冷库运行的成本有点略高。

市场上,孤价也是一天一个样,从两块八,飞速跳水至两块四,可山海贸易从股农们手中收孤鲜孤的价格,仍旧还是两块。

乡亲们种孤的人多,自然随时都着市场上的孤价。

这一下子,在所有孤农们的口中,王重和他的山海农贸,就变的十分仗义起来,从原先的坑人,变成了业界良心。

对此王重倒没觉得有什么,就是山海农贸的员工们没少议论这事儿,生怕公司什么时候扛不住了,他们的饭碗也跟着没有了。

又是几天过去,山海农贸收上来的鲜孤全都存进冷库,没有一斤流到市场上去,就连原本给老辛他们这些菜贩每天定量提供的孤也断了。

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这几天市面上的双孢孤已经泛滥起来。

那些个把孤给收过去的孤贩们,大多都是小本经营,还有很多,是听说市面上忽然冒出了一个价格很高的双孢孤,或是孤注一掷,压下全部身家,或是想方设法管亲戚朋友借钱投入到这行当中的。

但无一例外,他们的实力都十分有限。

王重不是什么大善人,但也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人,他也懒得对这些孤贩子玩什么斩尽杀绝的戏码,既然他们手里头存的鲜孤多,那就让他们先把手里的鲜孤给卖了,反正自家的孤放在冷库里,还能储存一些日子。

而且乡亲们种孤的这段时间,王重的干孤也做了几百斤。

没错,双孢孤除了鲜孤之外,还能支撑干孤,用来入药,不过双孢孤原产于西方,在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那些中药的药方子里,自然找不到双孢孤,但这并不影响干制过后的双孢孤成为制药的原材料之一。

而且干制过后的双孢孤,只要储存得当,甚至都用不上冷库,就能保存很久。

这也是为什么王重在和外省那几个合作商都还没有开始合作,就敢让山海农贸那边放开手脚尽情收孤的原因。

眼瞅着九月即将进入尾声,马上就是十一了。

孤价降了又降,现在已经卖到了两块二,这几日孤贩子们都在想方设法的想把手里攒的那些孤给卖掉,为此不惜连翻降价,就差没把价钱弄到两块了。

不过孤价到了这里,也就差不多了,孤贩子们手里的孤能卖的都已经卖出去了,卖不出去的那些,也都开始变黑腐烂。

期间倒也不是没有孤贩子去山海农贸试过,想把他们手里的孤卖给山海农贸,只求山海农贸别让他们亏本,可山海农贸又不是善堂,怎么可能会以高出自己定下的收购价去收孤呢。….

山海农贸也没欺负他们,给乡亲们开的是两块,给这些孤贩子,开的也是两块,至于嫌弃价钱太低不肯卖,那就是那些孤贩子们自己的事情了。

可眼瞅着顾家一天比一天低,天知道明天会掉成什么样,也有那么几个孤贩子为了降低损失,把手上攒的那些孤,都一股脑的卖给了山海农贸,赶紧先收拢一部分资金再说。

值此,山海农贸彻底将玉泉营的双孢孤生意抓在手里。

十月一日,兴庆市最大的菜市场。

老辛守在自家摊位后头,在众多蔬菜当中,摆出一筐最新鲜的双孢孤,都是昨天晚上刚刚摘下来,连夜送到山海农贸,一部分进了冷库,一部分就送到了菜

市场。

「老板,双孢孤多少钱一斤?」一个穿着西装皮鞋,手里头还拿着个公文包矮胖中年汉子站在摊位前问价,说话间带着闽省的口音。

实际上买双孢孤的顾客,大多都是这些有钱的外地人。

「两块五!」老辛笑着道,开门做生意,自然得笑脸迎人。

「两块五?」中年汉子手里刚刚才拿起的孤,又有了放下去的趋势,不可思议的看着老辛:「不是吧老板,昨天都卖两块二了,今天怎么就两块五了?」

老辛仍旧笑着解释道:「老板,一看您就是吃孤的行家,您瞧瞧我这孤,您在去瞧瞧那些卖两块二,哦,对了,您要是想买更便宜的,从这往后走,那边有几家,一块五已经都有。」

中年汉子却没有走的意思,手里还拿着老辛的双孢孤不停的端详着,「那你还卖两块五?」

「老哥,我说呢,怕您不信,你要是不介意多跑一圈,您先绕一圈,自个去看看那些个卖一块五两块的,他们的孤是什么样的,我这儿的孤是什么的!」

「我就是打那边绕过来的,他们的孤,都没老板你的新鲜。」中年汉子显然也是个吃孤的行家,只一看一闻一模,把孤放在掌心颠了颠,问老辛道:「您这孤,不是昨天就是今天凌晨刚摘下来的吧?」

老辛对着这位客人竖起大拇指,赞道:「您是行家!」

「行,我也懒得问了,拿个袋子,给我称两斤!」

老辛去出个塑料袋,打开了放到中年汉子跟前:「您自己挑还是我给您捡?」

「你拿吧!两斤就行!」

「得!您稍等!」

老辛把塑料袋一倒起来,双手一转,再翻回去,就是一大包孤,称了一下,才一斤多,手上又套上一个新塑料袋,依着中年汉子的要求,给他捡孤。

「这得有四五天没见着这么新鲜的双孢孤了!」中年汉子看着老辛捡孤,脸上带着笑容叹了一句。

「以后啊,就我这里,只要不出意外,每天都有新孤,您要想吃了,尽管上我这儿找,要是我这里您都没找着,那整个菜场,别的摊子肯定也没了。」….

「哟!老版,看不出来啊,深藏不漏啊!」中年汉子轻笑着调侃道。

「嗨!」老辛把捡好的孤放到秤上,同时说道:「这和我又没啥关系,是山海农贸,我们这些鲜孤,都是从他们那儿拿的,他们好像是和孤农们签了啥协议,以后我们这边的孤农,每天产的鲜孤都买给他们,再由他们统一分售,要是不出啥大问题,这价格应该是不会再变了。」

「以后都是两块五了?」中年汉子有些意外,双孢孤刚上来的时候,可是三块五一斤的。

老辛指了指大秤:「您瞧好了,两斤旺旺的。」

中年汉子从皮包里拿出钱包,取出一张五块钱,递给老辛,提起那一袋子双孢孤,和老辛开启了玩笑:「我还以为再过一阵子,这孤价能跌出两块呢!」

「这价格要是低了,收购价就低,孤农们挣不上钱,人家费尽心思的研究怎么种这东西干啥。」老辛一脸心有余季的对中年汉子道:「种这个双孢孤,可比种麦子种玉米辛苦多了,伺候这些家伙,那就跟伺候自家娃一样,一点儿都耽搁不得。」

忽然想起孤棚里刺鼻难闻的恶臭,老辛没有继续往下说。

・・・・・・

打国庆那天开始,山海贸易就开始稳定的向周遭各大县市的市场供货,在陈金山和吴月娟主任的主动牵线搭桥之下,还和各个机关单位的食堂都签订了合作关系,每天给机关单位的食堂提供双孢孤。

山海农贸的名号,也在不知不觉之间,悄然传遍了附近的县市,尤其是在王重

有意识的助攻之下,但凡是做菜蔬生意的,基本上都晓得了,山海农贸的老板,砸了大几百万,建了几个全宁夏最大的冷库,包圆了双孢孤的生意。

也不是没有孤贩子试过往外省发,可王重刚好把收孤的价格卡死在两块钱这个门槛上,他们要是和王重一样的价格收孤,那不管发到哪里去,都是亏的,要是比王重的价格低,那就收不上孤,要是比王重的价格高了,倒是能收孤,但这样又赚不了几块钱。

要是收的孤多了卖不出去,孤贩子们又没有冷库,到时候还得降价抛售。

双孢孤的事儿虽出了不小的波折,但总算是日渐稳定,告一段落了。

山海农贸那边收孤的车子仍旧每天都来,乡亲们每天出孤,每天都能拿到钱,十来天的功夫,就把搭孤棚,弄粪肥的成本给挣了回来。

整整一个秋天下来,乡亲们整日忙活在孤棚里,闻着那比厕所还难闻的味,脸上的笑容,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灿烂,一开始谁都嫌弃的那臭烘烘的味道,在乡亲们的鼻子里,此时此刻,已然变得香喷喷了。

眼瞅着日子越来越冷,孤棚里的孤产量也越来越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停下来不再产孤了。

乡亲们的注意力,也从孤棚转移到了田地里头。….

刚种下的小麦已经破土而出,马上就要迎来一年一度的冬灌了,乡亲们都在为此做准备,空了就跑到地里悄悄自家的麦苗。

时间就这么在无声无息之间悄然过去。

九九年,闽宁村的二期工程早已结束,三期工程也进入尾声,医院、学校陆续拔地而起,陈金山这位闽省过来挂职的副县长,也终于任满,即将和闽省扶贫组的工作人员们一起撤回闽省。

建筑公司那边,王重已经完全不管了,悉数都交给得宝去弄,还给了得宝10%的股份,王重全身心都放在了自己的农场上。

原来的一千多头滩羊,除了母羊和羔羊之外,年前已经陆陆续续卖了七百多只肉羊,不过这会儿滩羊的数量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增加到了三千头。

农场也逐渐进入正轨,羊场那边的工人都签了合同,除了工钱之外,王重还给工人们买了社保。

这天,王重从农场拉了一头黑滩羊回来,自己亲自上阵杀了,喊上涌泉村出来的十来个老乡亲们一起帮忙,顺便在自家吃酒。

「王重,就你这手艺,不干屠夫可惜了!」李大有看着王重娴熟的动作,剥皮,割肉,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不由得啧啧叹道。

「滚!」王重还没说啥呢,旁边的李大有就没好气的骂了一句:「就我屋王重这一身本事,要是真干屠夫了才是可惜。」

「大有哥,人家王重啥时候变你屋了!」

「还是你不打算要水旺了?」

「哈哈哈哈!」

李大有的话,引来众人的一致大笑。

众人一边帮着王重处理羊肉,一边开着玩笑。

李老栓也帮着忙活来忙活去,老支书坐在躺椅上,陪着平安和平顺两个碎娃子玩耍。

水花领着女人们在厨房里头忙碌,又是炖又是爆炒的,今儿杀得这只羊,王重一点都没打算留,一股脑全都给搞了,毕竟十多户人家,几十口子人呢。

眼瞅着快到挽上了,得宝跟水旺他们也讪讪来迟。

饭桌直接搭在院子里头,两块门板拆下来当桌子用,底下垫着长凳。

男人们坐一桌,女人和娃娃们坐一桌,喝酒吃肉,聊着家常,说着趣事,言笑晏晏,氛围尤其欢乐,好不快哉。

酒过三巡,王重趁着酒意,对众人道:「叔爷,各位叔,各位哥哥姐姐们,今儿我把大家喊到一起,除了吃肉喝酒

之外,还有个事儿,想给大家说。」

「重娃子,有啥事儿你直说就是!」李大有最迫不及待。

「王重哥,有事儿你就说,要是能用上我们的地方,我们绝对没二话!」得宝紧接着表明态度,水旺和尕娃也都纷纷表态。

乡亲们异口同声的让王重赶紧说。

王重也没扭捏,见大家兴致都不低,看着老支书问道:「叔爷,您今年高寿啊?」

「七十进七十一了!」老支书说的是周岁。….

「喊水叔,你呢?」王重看向马喊水问道。

马喊水:「五十二了。」

「大有叔呢?」

「我五十一!咋了嘛?」李大有好奇的问。

王重安抚一句,又问:「五蹲叔,你呢?」

「我五十。」

「・・・・・・」

王重问了几个年纪稍大些的,然后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说道:「各位叔,诸位的年纪都不小了,建筑公司的活,又脏又累,窑厂那边,虽说引进了不少器械,但你们里头,会操作的,也就是喊水叔一个,制砖坯的活,那也是又脏又累的,一班干下来,年轻人都觉得腰酸背痛,更何况各位叔你们都上了年纪了。」

「现在干着,觉得还好,自己扛得住,可要是再过几年呢?我的叔们,你们觉得这些重体力的活,你们还能干几年?干到六十岁?还是六五十五岁?」

李大有最先沉不住气:「重娃子,你到底是个啥意思吗?」

王重微微一笑,说道:「我这么说,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想,要是有更轻松的活干,又能挣钱,又能顾着地里的农活,不用请假,不怕耽搁赚钱,叔们愿不愿意做?」

「这养孤可也不轻松!」五蹲道:「每天起早贪黑的不说,弄那个粪肥,每天要翻五六次,还要浇水,不也是一样累人。」

王重道:「五蹲叔,我说的不是种孤。」

「现在我们村,哪家不种孤!」

「那是啥?」李大有好奇的追问,乡亲们也都好奇的看着王重。

「难道你想让我们跟你一起养滩羊,种枸杞?」

王重点头道:「对,就是滩羊和枸杞。」

「我们的滩羊上过国宴,我们宁夏的枸杞,也是全国有名的。」

「我屋农场已经养了好几年的滩羊,当初枸杞也今年也可以收了,滩羊这几年已经出了好几批了,大家都看的到,大家要是有想养羊的,可以去我哪里买羊羔,买母羊,我都按市价给大家打八折。」

「要是羊养出来了,大家也不要担心卖不出去,我在这里给大家保证,到时候要是大家把羊养好了,我可以按市面上收羊的价格,从大家手里头收羊。」

「至于枸杞,我们宁夏的枸杞本来就好,跟我们的滩羊一样驰名全国,大家可以先看我今年的枸杞卖的怎么样,要是大家觉得还行,我非常愿意教大家怎么种枸杞。」

「养羊又不是啥体力活,就是我叔爷这个年轻的老人,只要身体没有什么大毛病,也完全可以帮着放羊!」

「养羊倒是不错,可这个枸杞,真的能行?」老支书对王重一向都是支持的,而且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他管着窑厂也确实有点力不从心了,去年年底就和王重辞了职,现在在家养老,可歇了一个冬天,又闲不住了,想找点事情干。

「行不行,大家看我今年卖的怎么样不就知道了!」

「而且种枸杞也不算很累,只要定期修剪,施肥,除草,这些活对各位叔而言,那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嘛。」

王重的话,一下子就把众人全都给逗笑了。

「重娃

子这话说得对!」

「要说搞其他什么事儿,你这些叔们没有本事搞不来,但要是论起伺候庄稼,营务田地,对我们来说,还真不算什么事儿。」

「这个月我农场里头,刚好产了一批羊羔,虽说现在我们是金滩村的人了,可我们都是从涌泉村出来了,我呢,肯定先考虑我们这些乡亲,各位叔叔婶婶们可以回去先考虑两天,两天后,要是有想买羊羔的,可以来找我,三天以后,要是想养羊的人不多,那这个事我就要告诉其他乡亲了。」

96.

混乱不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