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 分类:其他 | 字数:0

048 章 泉州大婚

书名: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5

二月二十四日,宜嫁娶、出游。

泉州城内,街头巷尾,百姓们争相结彩,人流如潮。

几个慕名而来的商贾,初至泉州,还以为是遇上了泉州当地什么特殊的节日。

几人将将下船,自大道一路西行,忽一阵浓郁的肉香袭来,几人不由得口舌生津,食欲大振,闻香而去,见一食肆,那浓郁的肉香正是从食肆前头传出来的。

“店家,你这这肉炖的好香啊!”为首的一个二十五六的壮汉挺了挺鼻子,脸上露出笑容,眼睛不住往店里瞟。

“不瞒客官,咱家这肉,遍数整个泉州城,你也找不出第二家来!”店小二是个十七八岁模样的娃娃,嘴上黄毛尚未褪尽,肩上挂着条毛巾,脸上堆满了笑容。

“你家这肉有什么名堂?”为首的壮汉好奇的问道。

“客官里边请,听小人慢慢给您道来!”店小二躬身甩帕,笑脸盈盈的侧身相迎。

“正要尝尝!”壮汉走在前头,大步迈入店中。

如今不过巳时,尚未到饭点,店中不见几个客人。

“小二,把你家炖的肉,端个十斤上来,再来一坛好酒!”

“好嘞!”店小二脸上笑容愈发灿烂,当即便大声冲着后厨招呼道:“十斤熟肉,一坛好酒!”

“客官稍坐,酒肉马上就来!”

为首的壮汉却叫住店小二,问出心中疑惑:“小二,问你个事儿,今日莫不是什么节日,怎么城中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小二打量着几人一圈,笑着道:“几位客官要么是出门许久刚回来,要么就是第一次来咱们泉州!”

“哦?这里头还有什么说道不成?”那壮汉好奇的问道。

店小二道:“若您诸位近日都在泉州的话,自然不会不知道,今日乃是咱们泉州的王通判王大人的大喜之日!百姓们感念通判恩德,自前日起便自发在城中张灯结彩,祝贺王通判大喜!”

“可是那创出晒盐妙法的王通判?”壮汉当即问道。

“咱们泉州只这一位通判,再无旁人!”

“几位客官今日可是走运了,前日泉州商会就差人前来,为了给王通判贺喜,今日城中所有茶楼酒肆,但凡有客登门,尽管摆上酒肉,皆记在商会的账上,明日自有人前来结算。”

“还有这等好事?”壮汉同几个同伴都十分惊奇。

店小二却神采飞扬的解释道:“这算什么,要是没有王通判,哪有咱们泉州的今日,莫说是城里这些商号了,便是咱们泉州城里的百姓,也没有不敢念通判恩德的!”

说着说着,店小二却叹了口气,有些遗憾的道:“若非通通判不许,咱们早就给通判立了生祠,日日进香供奉了呢!”

“哦?”壮汉愈发好奇了,看着店小二一脸迫不及待得追问道:“世上竟还有人不愿旁人给自己立生祠进香供奉的?”

店小二道:“王通判说了,为官一任,是为了治理地方,使百姓生活富足,而不是为了那点什么香火祭祀,还说与其花钱香烛贡品,倒不如把钱花在自家亲长子侄身上,让老有所养,少有所依,给妻儿老小多买些肉吃,远胜过给他立祠供奉。”

壮汉与同伴被店小二真真被店小二的话给惊到了,这世上之人,辛劳半生,殚精竭虑,无非是为名为利,可这位王通判,行事却截然不同。

“不瞒小二哥,咱们兄弟几个就是听说王通判的大名,这才不远千里而来,想着能在泉州讨份差事。”壮汉也不知是怎么想的,忽的冲店小二拱手问道:“不知小二哥可否指点一二?”

店小二看着壮汉那五大三粗的身形,说道:“那要看客官想干什么了!”

“还有什么说法不成?”壮汉问道。

店小二道:“客人若是想从军,码头往北就可报名,只需身家清白便可!若是想出海经商,可去南边的船舶司衙门,要是没有本钱,可以去各家商号,要是想要务农,可去城里的晋江县衙,要是想买田地,城门边上就有牙行・・・・・・・”

・・・・・・

晋江城内,王宅。

虽然王冲没有大肆宣扬,泉州境内的官绅富户们纷纷自发前来道贺,不过未时末刻,王重就摇摇晃晃的被余初二扶着进了内院,招待宾客之事,自然便交托给了王重的好上官,也是泉州的父母官陈俊了。

新房之内,一身新衣,头顶凤冠、手持团扇的明兰听着开门声,心里顿时就紧张起来,慌忙提起手中团扇,遮住俏脸,却又忍不住悄悄将团扇放的低些,跟做贼似的小心翼翼的看向门口。

只见一身大红新郎服,头戴玉冠的王重带着一身酒气,掀开帘子,走进内室,王重刚一出现,那双澄澈的目光就径直同明兰的撞在一处,羞的明兰俏脸爬上几分红晕,赶忙将团扇抬高,遮住面容。

桌上燃着一对大红烛,身上的红衣同床上的绿衣交相映衬,显得十分喜人,王重早已不知结过多少婚,有过多少女人,但今日这般三书六礼,八抬大轿娶媳妇还是头一回,心中有种别样的滋味。

快步走至床边,明兰手中的团扇也随着王重而动,始终拦在二人之间。

王重抬手捉住这只举着团扇的纤纤玉手,将团扇取下,放到一旁,望着明兰那娇嫩欲滴的脸庞,王重展颜温柔一笑,唤了声:“娘子!”

“官人!”明兰的脸上瞬间爬满了红晕,羞的低下头,不敢同王重对视,柔柔的回了句。

“自今日起,六妹妹可就是我王家人了!”王重的称呼却忽然一变。

“啊?”明兰闻言不由得愣了一下,抬起头,看着王重,似是在问,为何突然又叫自己六妹妹。

王重似是看出了明兰心中的疑惑,一边将明兰脑袋上顶着的凤冠摘下,一边笑着说道:“我觉着还是六妹妹叫着顺口些!”

“官人莫要拿妾身玩笑!”明兰侧过身子道。

王重却忽然附身,一把将明兰拦腰抱起,他也随之站了起来,明兰被吓了一跳,赶忙环住王重的脖子,似是想到了什么,瞬间小脑袋就如鹌鹑般缩了起来。

可预想之中的事情却并未到来,王重将明兰抱到桌边坐下,随即冲着外头吩咐一声:“进来吧!”

王重话音刚落,几个女使便推门而入,手上还端着托盘,托盘中是香喷喷的米饭和几道热气腾腾的菜肴。

“折腾了一日,六妹妹定然饿了,咱们先吃些饭食,再办正事!”

明兰还是有些害羞,但肚子确实饿了,中午时王重虽安排人送了饭菜过来,但如今都未时末了,明兰早已饿了。

两碗饭下肚,明兰很不争气的打了个饱嗝,然后赶紧抬手捂住口鼻,有些局促的看着王重。

王重哈哈一笑,让人撤了饭食,拉着明兰上了床榻,桌上那对龙凤烛燃的正旺,帷帐内的一堆新人,也越贴越近。

外头天色早已黑了,宾客们仍在前厅吃酒,直至月上柳梢才相继散去。

翌日一早,不过寅时,还在床上温存的新人就被嬷嬷叫醒,去后堂拜了祖宗,给王重这幅身体的父母祖辈上香磕头,二人才去拜见长嫂王李氏和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瞧着明兰气色不差,心里终于松了口气,身为女子,盛老太太自然知晓其中门道,王重又正当壮年,盛老太太心中难免担心王重不知节制,拉着自家孙女儿就折腾个没完没了,如今看来,王重是个知道心疼人的。

心中对于王重愈发满意,王茜儿和王旭兄弟二人也前来拜见新婶婶。

一番见礼过后,王李氏就让人将饭食端了上来,一大家子人围坐在桌边,吃着精致的早点,闲聊起来。

“自今日起,娘子便是家中大娘子了,这管家的事情也得提上日程,家中人丁不多,屋宅也小,对娘子来说,应该是手到擒来!”

王李氏也笑着道:“叔叔说的是,如今妹妹来了,我也能腾出手来,把心思多放到染布坊那边去了!免得卫娘子老说我是撒手掌柜!”

“我没读过什么书,日后茜姐儿和旭哥儿也得劳烦妹妹帮着多多管教!”

“都是一家人,明兰必定尽力!”明兰也没说什么推诿客套的话,径直答应了下来。

“那就辛苦妹妹了!若是她们不听话,妹妹尽管动家法!千万不要顾忌。”王李氏说这话时,还不忘给一双儿女使眼色。

姐弟二人当即起身向明兰行礼。

盛老太太坐在旁边,看着明兰同王重一家相处的模样,不由得有些感慨,许多隐藏在脑海深处的模糊记忆随之涌现,恍惚间,似是看到了几十年前,她刚刚嫁入盛家时的样子。

吃过早饭,王李氏去了染布坊,王茜儿和王旭去了书塾,王重新婚燕尔,自然得有几日假期,衙门中大事小事,都被陈俊给包揽了,王重就领着盛老太太和明兰出门闲逛。

虽只是二月下旬,但因着地理位置的缘故,泉州境内早已是一片生机盎然,百花盛开的模样。

也不知是远了内宅的那些勾心斗角,还是到了新地方,看着孙女儿有了归宿,盛老太太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脸上时时能见笑容,有时也会十分爽朗的哈哈大笑,甚是开怀。

到泉州不过十几日,气色就愈发红润,身体也渐渐的强健起来。

时间一日日过去,明兰也渐渐的习惯了和王重同床共枕的日子,两口子新婚燕尔,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王重虽然从不说那些浪漫好听的话,但待明兰却好的没话说。

只是苦了明兰,晚上要同王重一起研究怎么给王家传宗接代,延续香火,一大清早还得去给盛老太太请安,每日都睡不得懒觉,只能在中午时找补回来。

这日,王重正在衙门里头处理船舶司的公务,余初二忽然来报,说是门外有个汉子,想要求见王重。

“那汉子瞧着颇为不俗!”余初二道。

“我倒要瞧瞧,是怎么个不俗法!”听余初二这么说,王重顿时就来了兴致,当即让余初二把人带去前堂,他亲自接见。

不一会儿,王重就在前堂,见到了余初二口中那位颇为不俗的汉子。

汉子一身粗布麻衣,脚下是草鞋,衣着打扮虽然简朴,但收拾的却很干净,头发也颇为整洁,个子十分高大,甚至比王重还略高一些,生的虎背熊腰,很是壮实,一看就知道是个有力气的。

“草民牛二,见过通判!”壮汉牛二冲着王重抱拳躬身行了个礼。

“牛二?你是何方人士,寻本官有何事?”王重问道。

牛二径直道:“俺是渭州人,跟着同乡跑船来了泉州,听说了通判在泉州做的事情,心中佩服,又听人说通判在招纳贤才,就想着过来试试,看看能不能被通判瞧上,混个前程。”

“你倒是直爽!”王重打量着牛头,笑着道。

“俺向来是个直肠子,不会那些弯弯绕绕!”牛二一副莽汉的模样。

王重问道:“瞧你行走间龙行虎步,两手虎口指背皆有老茧,不知你武艺如何?”

“俺跟着师傅学过些拳脚相扑的本事,会些枪棒,跟人打架从来没输过,等闲十几个人近不了俺的身,俺以前还在西军干过一阵子,受不了上官的鸟气,索性就离开了,后来流落江湖,给商队做过护卫,杀过不少劫道的强人,只是一直攒不下钱来,讨不上媳妇,听人说通判是个极厉害的人物,在你手底下的那些人,个个都发财,俺就想着过来投奔通判,也多挣些钱,讨个婆娘回来,给俺老牛家继承香火,要是能有个前程,那就更好了。”牛二说话有些粗鲁,但却并不粗鄙。

“只要你有本事,就不愁发不了财,没有前程!”光是牛二那身板,就不是常人能比的,他身高只比王重高出一点点,但体型却足足比王重壮实三分之一。

“能讨到老婆吗?”牛二看着王重问道。

“只要有本事,自然讨得到老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