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 分类:其他 | 字数:0

023 章 盛家淑兰

书名: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5

那男人瞧着二十来岁,已经加了冠,一身锦衣华服,腰间挂着美玉,趾高气昂,眼睛都快长到脑袋上去了,瞧着便是个高傲之人。

那妇人一身桃红色长裙,略施粉黛,头上点缀着几只珠钗,从眉眼间,隐约能瞧出几分盛维的模样,脸蛋却和李氏有些相似,是鹅蛋脸,眉清目秀,模样十分清丽,手里还攥着一块儿桃红色的帕子,瞧不清上面绣的什么。

「大姐姐,大姐夫!」长松几人走至马车边,拱手和那一男一女打起了招呼。

这一男一女不是旁人,正是盛家大房的大姑娘淑兰和他的丈夫孙秀才。

「大姐姐!」长柏也拱手问好,以前在扬州时,长柏可没少回宥阳,只是去了东京以后,路途遥远,长柏又要忙着读书准备科考,这才回的少了。

「柏哥儿!」淑兰冲着长柏福身一礼,随即给男人介绍道:「这是我二叔的嫡长子,年岁比二哥儿小些,比三哥儿大些!」

「柏哥儿还没见过吧!这是我夫君,姓孙!」淑兰给众人介绍道。

「姐夫!」长柏拱手跟孙秀才见礼。

「嗯!」孙秀才却仍旧是那副鼻孔朝天,趾高气扬的模样,只嗯了一声,以示回应。

长松兄妹几人见此情形,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品兰上前挽着淑兰的手,喜滋滋的道:「大姐姐,你肯定还没见过,这是二叔家的六妹妹,那是六妹妹未来夫婿,是咱们的未来妹夫呢!」

明兰冲着淑兰福身一礼道:「见过大姐姐,在家时便常听父亲说,大伯伯家的大姐姐淑温居质,惠质兰心,只可惜一直未曾得见,今日总算是圆了妹妹的这一心愿了。」

漂亮话自然谁都喜欢听。

「在下王重,草字子厚,见过大姑娘!」王重拱手礼道。

「原来是六妹妹和六妹夫,淑兰这厢有礼了!」淑兰这福身一礼,自然是冲王重的,明兰是妹妹,哪有姐姐见了妹妹还行礼的道理。

「大姐姐,咱们这位六妹夫可了不得!」品兰说这话时,眼睛不由自主的往旁边的姐夫孙秀才脸上瞥了一眼,故意大声说道:「人家可是嘉佑三年淮南东路的解元,嘉佑四年殿试的时候,还被当今官家钦点为状元呢!而且人家中状元的时候才十八岁!」

淑兰无奈的看了品兰一眼,明兰定亲的事情,她自然早就知道了,如今品兰当着自己丈夫的面这么说,淑兰怎么可能不知道她的意思,可又不好揭穿,那样自家丈夫更没面子。

当即便附和道:「确实了不得!」

「不过是侥天之幸!」王重拱手道。

旁边的孙志高,早已没了方才的趾高气扬,目瞪口呆的看着王重,脑中已经是一片空白。

「状元郎?」

「你们这是去哪儿?」淑兰怕品兰纠缠下去,赶忙扯开话题。

「祖母和叔祖母在后花园里说话呢,怕我们太闷了不让我们跟着,让我们带着长柏哥哥,明兰妹妹还有咱们未来妹夫出门逛一逛,四处瞧一瞧!」品兰语速飞快的解释道。

「好不容易回一趟宥阳,确实该好好逛逛!」淑兰道:「那我就不打扰你们了,我先去给祖母和叔祖母请安!」

要是丈夫孙志高不在,淑兰自然乐得和兄长幼妹们多待一阵,奈何孙志高脾气太臭,性子太傲,鼻孔朝天,根本瞧不上经商的盛家大房,每次到盛家都没什么好脸色。

这回淑兰本不想带孙志高一起回来的,奈何孙志高一听说是盛家二房来人了,主动要求要跟着一块儿过来,淑兰又不蠢,怎么可能猜不出孙志高的用意,无非是知道盛家二房的当家是在东京做官的,想要攀攀关系,只是两人到底是夫妻,感情也还算和睦,淑兰自

然不好拒绝。

方才还趾高气扬,而后目瞪口呆的孙志高,此刻却脸色铁青,低着头,站在原地不肯动弹,面色阴晴不定。

想要开口挽留离去的王重等人,却又放不下面子,只能把怒气都撒到淑兰身上。

「官人,咱们快进去吧!」淑兰见孙志高没有动弹,不由得出声提醒道。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那王重是状元及第了?」孙志高仍旧没有动弹,只冷着脸问淑兰道。

淑兰心里咯噔一下,却又不敢欺骗孙志高:「曾听爹爹提起过,只是从未见过,此番母亲派人过来时,也只说是叔祖母带着堂弟堂妹过来了,并未提及王子厚。」

孙志高拂袖冷哼一声:「回去再和你算账!」

淑兰满脸无奈和委屈,旁边的贴身女使正要开口替淑兰争辩,却被淑兰给拉住了。

孙志高也不等淑兰,大步流星的走进盛家,门房早就见识过这位大姑爷的威风,哪里敢拦。

「品兰姐姐,这位大姐夫倒是气派的很!」王重和长柏都没说什么,明兰一个小孩子,自然少些顾忌。

「气派什么!」品兰一脸嫌弃的道:「不过是一个秀才罢了,虽说十二岁就中了秀才,可考了这么多年,连个举人都没考上,还成天趾高气扬的,鼻孔朝天,谁都瞧不上!每次来家里,都把·······」

【鉴于大环境如此,

品兰话还没说完,就被长松干咳两声给打断了:「品兰!」

王重点点头道:「确实有些狂傲!」

长柏眸光闪烁着,回头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何止是狂傲!」品兰越想越气,哪里还收的住嘴:「这家伙简直狂的没边了,见天的大放厥词,说什么等他高中以后怎样怎样,还有他那个老娘,见着人就说他儿子怎么了不起,是宰相根苗·····」

「品兰!」长松板着脸,语气带上了几分严肃:「岂能在背后议论别人。」

品兰这才作罢,没有继续下去,只是那娇俏明媚的脸蛋上,满是愤愤之色。

不过在场的都是盛家子弟,王重也是明兰未来的夫婿,盛家未来的女婿,已经定过亲了的,也算半个盛家人,长松也没有瞒着几人的意思,叹了口气,便细细解释起来。

淑兰今年十八岁,是前年嫁给的孙志高,亲事则是早就定下了的。

孙家是农家出身,家中倒是有十几亩田地,租赁给了孙氏族人耕种,自家只留了一些,再加上孙母给人浆洗缝补赚的钱,勉强把孙志高给供了出来,十二岁那边就中了秀才,如此天才之人,盛维知道以后,便起了结亲的心思,让人打听,都说孙志高读书刻苦用功,天赋极高,孙母勤俭持家,霜居多年,抚育独子,人品定然也是好的。

淑兰刚刚成亲的时候,这孙志高表现的还挺好,孙母也很体贴,对淑兰嘘寒问暖,很是关照,盛家对这门亲事也很满意。

没成想时间一长,孙志高就慢慢变了,成日流连秦楼楚馆,和一帮所谓的文人吃酒狎妓,吟诗作对,日子过的好不逍遥,淑兰每每劝他用功读书,专心备考,起初孙志高还会敷衍几句,可时间一长,赴宴就变成了呵斥。

一年多以后,淑兰的肚子还没有动静,孙母的态度也变了,开始颐指气使,处处刁难淑兰,母子二人住着盛家的宅子,花着盛家的钱财,却反过来苛责盛家的女儿。

就连盛家都被孙志高母子二人当成了他们自己家,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对着盛维和李氏也都是一副颐指气使的模样,就连在大老太太面前,也不知收敛。

王重道:「这孙志高如此行径,难

道就让淑兰姑娘就这么被他耽误一辈子?」

「哎!」长松叹了口气,无奈的道:「谁叫大姐姐没有替孙家生下子嗣,延续香火呢!」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只这一条,就堵死了淑兰的退路。

长梧也是一脸无奈,唯有品兰,咬牙切齿的,像是要去把孙家母子二人生吞活剥了一样。

「淑兰姐姐怎么摊上这么一个夫婿?」明兰也十分惋惜的道。

长柏的脸色同样不怎么好看。

品兰哼了一声,没好气的道:「有什么办法,谁叫咱们当初都被那家伙给骗了呢!成天说什么宰相根苗,将来大好前程,还说等他高中了如何如何,可就一个举人,都考了好几次了,次次都落榜。」

长梧也面色不善的道:「他哪里是去金陵考试,分明是找借口过去眠花宿柳的,这次更过分,去之前管大姐姐要了几百两银子不说,到了金陵以后,直接就住在秦淮河的花船上,见天的吃酒狎妓,兜里的银子花了个精光!」

「要不是大姐姐持家有道,还有家里帮衬着,大姐姐的那点嫁妆,迟早要被他败光!」长松也很无奈。

话题到这儿也就戛然而止了。

只不过经过这么一段波折,众人也都没了闲逛的心情,转了一圈就回了盛家。

没成想刚到家门口,竟然又碰上了孙志高,只不过这回只孙志高一人,却不见淑兰和淑兰的女使。

「大姐夫!」

虽然不喜欢,可现在在盛家家门外,长松长梧兄妹几个还是得顾及礼数,只能压下心中的不满,齐齐向孙志高拱手行礼问好。

可孙志高瞥了众人一眼,重重一哼,拂袖甩手,疾步而去,竟连个招呼都不打。

这一下可把品兰给气炸了,差点没绷住,追上去给孙志高来上一脚,叫上几个孔武有力的家丁狠狠把孙志高收拾一顿。

可下一刻,品兰的脸上却又露出了笑容:「不用猜,这家伙定是在叔祖母那里吃了瘪。」

「为什么是我祖母?」明兰好奇的问道。

「这家伙平时到了我家,都是一副趾高气扬,颐指气使的模样,父亲、母亲还有祖母他都不放在眼里,怎么会吃瘪,现在家里能让这个可恶的家伙吃瘪的,不就是叔祖母了吗!」

品兰这丫头看似大大咧咧的,但却并不是一点心计都没有的傻姑娘。

长松分析道:「估摸着是知道叔祖母来了,想着过来攀关系,找二叔办事儿的。」

「他有什么事可找二叔办的!」长梧不屑的道。

长松无奈的道:「还能是什么事儿!」

「为了科举?」长梧一个机灵,「不会吧?」

长松斜了长梧一眼,没再说下去。

这话题自然不好再继续下去,众人回到家里一问才知道,原来孙志高刚才拜见盛老太太时,就说让盛老太太帮着引见盛紘,盛老太太左遮右挡的就是不接话,孙志高又不傻,怎么看不出盛老太太的意思,当即就怒了,连淑兰都不管了,径直拂袖而去。

翌日一早,盛紘打开了祠堂,召集了在宥阳的所有盛家族人,包括已经败尽了家财,现如今全靠盛维这一房供养着的盛家三房所有人,将卫恕意和明兰、长栋都记在族谱之上。

第三天晚上,王重找到盛维,提出了告辞。

「子厚好不容易来一趟宥阳,怎么不多待几日?」盛维还想挽留。

王重却道:「伯父勿怪,晚辈还得去泉州赴任,实在不好多耽搁!」

盛维道:「此去泉州,山高水远,两浙、福建民风彪悍,我手下倒是有几个两浙、福建的管事和护卫,要不我让他们给子厚做个向导?」

「那我就不和伯父客套了!」王重笑着拱手道。

「自家人,有什么好客套的!」盛维道。

王重忽然问道:「此番外放,除却泉州之外,其实盛叔父更属意位于京东路的登州,伯父可知,我为何不选登州,却偏偏选了泉州?」

盛维不解的问:「泉州偏远,登州繁华,这是为何?」

虽说朝廷鼓励百姓贸易,江南之地,又是粮仓,但整个大宋的经济中心,还是在北方,尤其是以东京汴梁被中转,以运河沟通南北东西,和西夏、契丹等国在边境开设的互市,不说每年为朝廷带来的收入,光是那些涌入大宋境内的皮毛,牛羊都不知有多少。

江南诸地,也就是长江流域比较繁华,再往南的福建路、广南路,则都是些人烟稀少的偏远之地,前朝时都是官员贬谪流放的地方,较之苦寒的西北也不遑多让,甚至犹有过之。

不过近些年较之以前好了许多,嘉佑帝执政多年,使百姓修生养息,轻徭薄赋,鼓励经商,太宗时期便在广州设立市舶司,专司海外贸易诸事。

真宗时期,又在明州、杭州两地增设两处市舶司,海外贸易业愈发繁荣,沿海地区诸多乡民,自发乘船出海,以谋取暴利。

「伯父行商多年,对海贸怎么看?」

盛维道:「收益高,风险也高,海上风浪大,若是风平浪静,一路顺遂,自然能赚的盆满钵满,可若是稍有不慎,遇上大风浪,动辄便是船毁人亡。」

盛维虽没有出海做过贸易,但走南闯北多年,自然听说过。

「这便是我选泉州的原因之一!」王重道:「福建路虽然多山地丘陵,农田稀缺,地广人稀,但泉州却又不同,泉州临海,且地理位置极佳,正好位于广州和明州、杭州三处市舶司的中间位置,若是能够加以利用,定是份绝佳的政绩。」

「而且此番我出京之前,得了官家密旨,要在泉州增设盐场!」

「盐场!」

「港口!」

盛维终于色变。

王重笑着说道:「不论是盐场还是港口,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伯父可有兴趣,将买卖做到泉州去?」

盛维眸光闪烁着,望着王重,神情也变得严肃认真起来:「把买卖做到泉州去?这······」

「伯父不必急着回复我,且不说我只是个小小的泉州通判,便是泉州知州,到了泉州之后,也需要先了解泉州当地的情况,就算想做什么,也不是一时片刻就能做的,伯父可以慢慢考虑,重在泉州,静候伯父佳音。」

「无需考虑!」盛维笑着道:「如此良机,又岂能错过。」

「哈哈哈!」王重哈哈笑道:「那明日重便先行一步,待一切准备妥当,再着人通知伯父。」

盛维问道:「那我这边需要提前准备什么?」

「无非是本钱和人手!」王重道:「若是能有会造船的匠人,或者技艺精湛的铁匠之类的,还得劳烦伯父帮忙招募。」

「这些都不难,只要有钱,不愁找不到造船的匠人!只是铁匠的话,不知子厚有什么要求?」

若只是要打造农具或者是菜刀之类的铁匠,随处都能找到,但要是有其他特殊的要求,就比较难了,因为很多技艺精湛的铁匠都在军中,为朝廷打造甲胃兵刃,并不好找。

王重道:「自然是技艺越精湛越好!」

盛维点了点头,也没细问王重要铁匠做什么。

二人又聊了许多细节,时间也一分一秒的过去,夜色也越来越深。

聊着聊着,王重忽然话音一转,问道:「伯父,淑兰妹妹的事情,这几日我也听长松兄弟和品兰妹妹他们说了

不少,我作为晚辈,有些话本不该说,但伯父这些年来,对我都有关照,有些话我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盛维脸色一变,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眉宇间渐渐透出几分无奈:「子厚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王重道:「我和淑兰妹妹的夫婿虽只打过一次照面,但却听长梧兄弟他们说起过不少他往日的行径,别的且先不说,只那日他找老太太求其帮忙引见叔父不成,便不顾礼数,拂袖而去,如此性格,便是将来当真考取了功名,只怕仕途也未必能够顺畅。」

「哎!」盛维一脸愁苦的叹了口气,话音中满是无奈:「自们心自问,往日在外做买卖时,看人从来不曾出过错,没成想竟然在淑儿的终身大事上看走了眼,没看清孙志高的真面目,这混账自打娶了淑儿,得了我家的嫁妆之后,便成日在外与人厮混,眠花宿柳,吃酒狎妓,淑儿为他着想,好心劝他读书,反倒被他呵斥怒骂,骂淑儿妇人之见,不知人情往来,误他前程。

便是我这个岳父,他也不放在眼里,觉得我是个商人,瞧不上我,还有她那个母亲·····」说着说着,盛紘一脸无奈的再度叹了口气。

「伯父!」王重拱手道:「俗话说得好,长痛不如短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啊!」

「我又何尝不想,只是孙志高到底是读书人,有功名在身,而且孙家在本地也是大族······」盛维很是无奈。

要是孙志高母子二人孤家寡人,那倒是好处理了,可孙家在宥阳本地却树大根深,如今盛紘虽然在东京做官,盛紘也将家中产业经营的颇为兴旺,但面对孙家这种树大根深的地方大族,若是不顾名声,自然好办,奈何盛家是要脸面的,不能被人说成是仗势欺人,自然也就不好处理了。

王重却道:「伯父不妨问问老太太的意思!」

「叔母?」盛维微微皱眉,疑惑的看着王重。

翌日一大清早,王重辞别盛老太太等人,带着余初二骑快马赶到金陵,和早已在金陵等候多时的王二喜等人会合,直奔泉州而去。

王重不知道的是,他前脚刚走,后脚孙志高就派人来催淑兰回孙家去了,说是孙母在家无人伺候,连吃饭都不香了。

原因也很简单,那日孙志高登门,和淑兰一起拜见两位老太太时,在盛老太太跟前摆谱没摆成,反倒是吃了瘪,恼羞成怒,当即拂袖而去。

他也不想想,他一个小小的秀才,连举人都不是,正经的功名都没有,就得了个读书人的名头,想做官都做不了,却在盛老太太这么一个出身高贵,见惯了世面的人跟前摆谱,怎么可能成功。

奈何淑兰已经嫁给了孙志高,而今孙家派人来催,淑兰虽舍不得家人,却也只能赶回孙家去。

品兰气的砸了好几个瓶子碗碟,李氏脸色铁青,既心疼淑兰,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悄悄的抹眼泪,感慨自己女儿命苦,同时也后悔当初这门亲事定的太早了,她和盛维两个人,四双眼睛,都没看清孙志高和孙母的为人。

而今孙家住的宅子,用的仆人都是盛家的,淑兰在孙家过的是什么日子,盛家这边自然了如指掌,可真是因为了如指掌,才更加盛家人气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