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 分类:其他 | 字数:0

013 章 人命关天,十万火急

书名: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5

宫中藏书何其之多,种类何其广泛,便是那些累世的大家豪族,单独随便哪个拎出来,藏书也比不上皇宫大内。

不仅仅是藏书丰厚,种类更是繁多,经史子集,佛道经典,甚至于许多后世失传的典籍,大内之中皆有收录。

王重的日常工作除了修撰抄录之外,还多了一项搬运,将大内藏书中外间稀缺罕见,乃至于没有的珍藏,抄录后带出皇宫大内。

进了大内藏书馆,于王重而言,就是如鱼入水,嘉佑帝既然说了他年纪尚轻,阅历尚浅,需要磨砺几年,短时间内,他自然离不开汴梁。

甜水巷,下衙回到家中的王重,见到了刚刚从扬州过来的王二喜和余初二。

“三爷!”

“三爷!”

时移世易,二人对王重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

“坐吧!”王重引手示意二人坐下,泡了壶自家庄上产的绿茶,给二人一人倒了一杯。

“扬州那边怎么样了?”

王二喜道:“庄子那边的生意都稳定了,养殖场那边有初一看着,暂时没什么问题,油坊那边有福大哥领着一干兄弟坐镇,也没问题,就是糖霜作坊那边,安娘嫂嫂走的匆忙,没来得及交代,耽搁了不少生产,最近市面上糖霜的价钱又高了不少。”

王重道:“物以稀为贵,若是糖霜成了烂大街的东西,如何能卖上高价!”

“三爷说的是,盛大老爷也是这么说的!”王二喜道。

“对了二哥,让你挑的那几个青壮训练的怎么样了?”

王二喜摇头道:“还差的远呢!”

“慢慢来,不用着急!”王重笑着道。

随即看向旁边的余初二,问道:“小竹庄和村里最近怎么样?”

“回三爷,庄上和以前一样,没啥变化,学塾里又有几个学成出师的,都安排到庄子上跟着管事们做活去了,还有个李老四家的大娘,大名叫安然的,就是当初您夸她算学天赋好,还亲自教过她一阵的那个小姑娘,还特意托我给您带句话,说你教她的东西她都会了,问您什么时候教她新的呢!”

“哦?”王重也不觉得意外:“这倒是个好消息!”

“那女娃娃天赋确实不低,待会儿我写封信,你让人捎回去,要是她愿意来汴梁,就让石兄弟他们把她送过来,我倒要看看,这娃娃能学到什么程度。”

“三爷要收她为徒?”余初二惊讶的道。

王重笑着道:“怎么,不行?”

“不是不是!”余初二忙摇头道:“小的只是·····只是····”

“好啦!不用解释!”王重挥挥手道:“女人的心,大多数时候都比咱们男人细,当初是我定下的规矩,不论男女,只要表现优异,都可以进咱们庄上做工,男子汉大丈夫,自当一言九鼎,岂能朝令夕改!”

“干脆这样吧,现在我空闲的时间不少,就让学塾的教习们,每科都推荐几个表现优异的学生过来,我亲自带上几年。”

王重写了四封书信,一封给盛紘,一封给盛维,一封给长柏,剩下一封,则是给村中里长和几位耆老的。

王重的书信才刚刚送出去几日,一封来自扬州的信,就送到了王重手上。

信是长柏写的,信中说了些近况,内容和往日大同小异,还提了一嘴,长柏的大姐华兰的亲事已经有了眉目,长柏的母亲和舅舅他们都十分中意忠勤伯袁家的那位二郎,两家长辈近日书信往来不断,大有好事将成的架势。

长柏还在信中提及,王重现在正在东京,托王重打听打听,袁家的情况。

拖了五日,王重再度写了一封回信,让王二喜托漕帮的兄弟,火速送回扬州。

七日后,一路乘船顺流而下的漕帮兄弟,将王重的信送至扬州盛家,长柏的手上。

长柏阅过信后,面色大变,抓着信急匆匆就跑了出去。

“父亲!”盛紘的书房里,长柏有些失态,径直闯了进去。

“柏儿?”看着失态的长柏,盛紘有些意外:“这是怎么了?”

“父亲请看,这是子厚送回来的信!”长柏快步走至书桉前,伸出双手,躬身捧着信件,将王重的信递给盛紘。

“子厚的信?”盛紘用最快的速度将信看了一遍,可看着看着,就皱起了眉头。

盛紘道:“子厚怎么会与你提起袁家的事?”

长柏道:“是儿子听闻父亲母亲欲将大姐姐许给袁家,特意去信拜托子厚帮忙打听的!”

“孩儿与子厚相交莫逆,子厚断然不会信口开河,况且子厚在信中对那袁文绍也颇为推崇,言其武艺韬略颇为出众,在东京勋贵子弟当中,也份数顶尖,现如今正在谋城防营的差事。”

“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孩儿本不该插手,只是涉及大姐姐,孩儿一时情难自已,请父亲责罚!”说着长柏便退了几步,双膝跪地,拱手朗声道。

盛紘忙起身将长柏扶了起来:“你也是为了你大姐姐着想,为父又怎能责罚!”

“为父和你说实话吧,其实为父更中意子厚,奈何你母亲和你舅舅还有外祖母,都更看中袁文绍那孩子。”盛紘也很无奈。

长柏道:“母亲和外祖母还有舅舅,自有他们的考量!”

“我又何尝不知!”盛紘十分惋惜的道:“去年在东京,我见过袁文绍那孩子,那孩子性情敦厚,脾气和善,家世也好,确实是个好孩子。”

“父亲!”长柏道:“咱们盛家是文官清流、而袁家,武将出身,又是勋贵,文武有别,而且袁家是伯府,大姐姐若是真嫁了过去,若是受到那伯爵夫人刁难,咱们怕是······”

长柏平日里在家中虽然不管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以长柏的聪慧,可内宅就那么大一点,看了这么多年王氏和林噙霜的争斗,也该看出些门道来了。

“帮不上大姐姐的忙啊!”

“这世上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盛紘摇头道:“其实你母亲他们考虑的也有道理,袁家到底是伯爵府,袁文绍那孩子也很不错,便是将来当真仕途不顺,还能有个爵位庇佑。”

“可子厚······哎!”盛紘叹了口气,说道:“不提也罢,此事你便不要再管了,有我和你母亲替你大姐姐张罗,你眼下最紧要的,就是专心读书,早日金榜题名!”

“孩儿明白!那孩儿就不打扰了!”

长柏平日里话并不多,今日难得说了这么多,倒也是奇景。

月余之后,盛家和忠勤伯袁家结亲的事情,很快就传遍整个东京城,并于当年十月,行纳采之礼。

嘉佑三年冬月,王重提前请了些假,走陆路至淮阴地界,随即乘船南下,不过数日,便抵达扬州。

彼时华兰和袁文绍的纳采之礼,早已过了。

王重回来的匆忙,一路紧赶慢赶,长柏得知王重归来的消息,还是王重登门拜访之时。

王重先是拜见盛紘,一番致歉,言明未能赶回参加华兰纳采之礼,奉上于东京采办的贺礼。

“你我叔侄,何必这般见外!”盛紘笑脸盈盈,似乎全然忘了当初一直想让王重做他女婿的事情。

盛紘也在心中不住庆幸,虽说当初隐晦的提过这事儿,但幸好没有说到明面上,而且王重也是个聪明人。

“叔父待我如子侄,既是华兰世妹纳采之喜,我又岂能视而不见,区区薄礼,是小侄的一番心意而已,望叔父切莫推辞。”

二人一番推诿,盛紘接过礼单,替华兰谢过王重。

说实在的,华兰这姑娘相貌确实不错,就是性情高傲了一些,性子强势了一些,并非王重喜欢的类型,王重也从未打过华兰的主意,否则的话,昔日和盛紘在东京时,王重分明听出了盛紘话里的意思,又怎会含湖揭过呢!

“叔父的调令已经下来了吧!”王重似笑非笑的看着盛紘。

“月前便已到了扬州,只待交接完毕,来年开春便可动身了。”

“恭喜叔父,贺喜叔父!六品到五品可是个门槛,一旦跨过去了,将来前途不可限量!”王重笑脸盈盈,十分真挚。

盛紘也很高兴,脸上露出笑容,可嘴上却仍旧谦虚着道:“官场之上,波谲云诡,将来的事,谁又说的清楚呢!”

王重道:“叔父素来谨言慎行,与人为善,便是当真风云变幻,叔父定然也能保全自身。”

和盛紘一番推诿,听到王重登门的长柏也匆匆赶到。

盛紘非常识趣的把时间留给年轻人们,自己走了。

长柏当即便拉着王重出门,说要给王重接风,顺便再介绍一位新结交的好朋友给王重。

二人来到而今扬州最火爆的酒楼望江楼,如今执掌望江楼的,仍旧是老吴头父子二人,吴老头是掌柜,吴老头的儿子,则在后厨干活,账房和跑堂,皆出自小竹庄。

昔日这望江楼,可是王重一手办起来的,而且王重去东京将将两年,楼里上上下下,自然都认识王重。

见东家过来,二楼最大、视野最好的雅间,自然便被腾了出来。

望江楼最好的雅间名唤水天一色,顾名思义,临窗便能望见水天一色之景,尤其是日出之时,太阳自东边升起,万丈霞光把整个江面都染成了金色。

“我倒是好奇的紧,能让则诚如此推崇朋友,到底是何人?”坐在床边的长桉一侧,王重好奇的问道。

长柏却卖起了关子:“待会儿他来了,则诚不就知道了!”

“则诚这么说,我倒是更好奇了!”

“试试这桂花酿!”

二人就这么边吃酒边闲聊着,外头忽然传来脚步声,随即便见汗牛拎着个身穿深色对襟锦衣的少年郎走了进来。

“仲怀来了,来来,我与你介绍,这便是我常跟你提起的王子厚!”

“顾二这厢有礼了!”来人不是别人,正是和长柏一见如故的顾廷烨。

“既是则诚的朋友,那便是我的朋友,无需这般客气,在下王重,草字子厚,郎君唤我表字即可。”

“在下顾廷烨,草字仲怀!”顾廷烨也自我介绍道:“子厚兄的大名,我可是早就如雷贯耳了!”

“仲怀的名号,在东京城,亦是十分响亮!”王重拱手笑道。

顾廷烨有些尴尬的笑了笑,拱手道:“让子厚见笑了!”

“哎!”王重却道:“所谓的名声,不过是人云亦云的东西,几分真几分假还尚未可知,旁人如何议论,那是旁人的事,则诚与我性情相投,仲怀能被则诚引为好友,必然也是位真性情之人,不过些许风流韵事,少年浪荡,有何见笑之处。”

顾廷烨被王重说的一愣。

长柏道:“子厚说的不错,吾等相交,乃性情相投,与旁人何干。”

王重看着顾二笑着道:“则诚对仲怀可谓推崇备至,先前可没少在我面前夸呢。”

顾廷烨看了长柏一眼,对王重道:“则诚在我面前也常说子厚文武双全,胸有沟壑,非常人也,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盛紘为人圆滑世故,不论与何人结交,总能让人觉得如沐春风,但在那等极聪明的人眼中,这种圆滑世故之辈,却难深交。

可王重却截然不同,豪爽坦荡,直言不讳,光是与之交谈都让人觉得舒服。

“仲怀出身宁远侯府,定然深得宁远侯真传,武艺过人吧?”王重目光灼灼的看着顾二。

来到这方世界已有数年,王重在漕帮中也见过不少江湖人,大多都有武艺在身,但都不算高深。

而顾二可以说是原剧之中的战力天花板了,其家传的武艺,不知又与江湖上流传的那些有何不同?

看着那双宛若大星的眸子,感受着王重那灼人的璀璨目光,顾二心中惊讶不已,武学之道,无外乎熬练体魄,锤炼筋骨,增强气血,似王重这般双目璀璨如大星的情形,顾二也只是听他那位关系不怎么好的老爹提起过,说是筋骨体魄强横到一定的地步,气血充盈,自然神盈气足,目如大星。

只是那种境界,竟出现在一个不足二十,只比自己稍大几岁的年轻人身上,如何不叫顾二惊讶。

“不过学了些庄稼把式罢了!”顾二有些摸不清王重的深浅,倒是谦逊了起来。

王重拱手道:“我在城外有处庄子,还养了几匹劣马,仲怀若是有暇,不如去我庄上磐桓几日,你我切磋切磋,如何?”

“固所愿,不敢请尔!”

旁边的长柏提议道:“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如何?”

“那就今日!”

三人匆匆用过饭食,长柏让汗牛回去报信,自己则跟着二人一道去了小竹庄。

看到王重在庄子后边弄的那座演武场,旁边兵器架子上摆着的七八样兵刃,顾廷烨立马就手痒了,挑了根木棒,便要和王重切磋。

王重也拿了根木棒,棒首指向顾廷烨:“远来是客,仲怀,请!”

“子厚小心了!”

若是比做文章,顾廷烨自认不是王重和长柏的对手。

可论起武艺,作为宁远侯府唯一一个得到当代宁远侯亲手教导武艺兵法,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五岁起,至今已有十年,从未有过懈怠的顾廷烨,却从不认为自己比旁人差。

顾二跨步如飞,几个起落,便已到了王重身前,棒手中长棒宛若毒蛇出洞,奔着王重肩头而去。

势如雷霆,迅捷如闪电,只这一点,便足以窥见顾二之武功。

若是对敌之时,顾二这一棒,点的就不是肩头,而是咽喉了。

王重却不慌不忙,神情如常,双手持棒,于棒尾处的右手轻轻一圈,棒首也随之画了个大圈。

只听砰的一声,顾二长棒被隔开,而王重手中的长棒,已然指在了顾二的咽喉之前。

顾二目瞪口呆的看着面前的王重,还没从这惊艳的一刺之中回过神来。

旁边的长柏也看呆了,那日在大船之上,顾二大战刺客时的英勇,长柏是亲眼看见的。

可英勇无比的顾二,竟然一下就被王重给制服了?

“这是枪法?”

顾二看着王重,惊呼道。

“确实是枪法!”王重收棒而立,朗声道:“再来?”

顾二没有气馁,不再向刚才那样莽撞,提棒小心翼翼的开始慢慢试探。

……

两盏茶后,顾二一脸苦笑的重王重拱手躬身道:“子厚武艺高强,小弟佩服!”

“不过是痴长仲怀几岁,占了年龄的便宜罢了!”

王重笑了笑,走过去和顾二讨论起来。

其实顾二的功夫并不差,而且基础打的十分牢靠,只是欠缺实战的经验,而且王重的各项身体属性,已然超出常人的十倍,所谓功夫,归根结底,比拼的无外乎是力量、反应和速度这些。

顾二的各项身体素质素质,几乎是成年人两倍左右,这还是他年岁不足的缘故,待到成年,肯定还会增长,尤其是反应,极为迅捷。

二人一番交流,王重自顾二处,也了解到顾二所习武道之方法,总体来说,和王重所练的国术大同小异,有打法、练法以及杀招的区别。

所谓的杀招,并不是说某种固定的套路,而是一系列瞬间爆发的技巧,运劲发力,催动气血,效果十分显着。

而王重对顾二的点拨,更是让顾二受益匪浅,短短数日之内,战力便硬生生上了一个台阶。

数日后,王若弗拉着盛紘带着长柏还有姐华兰,如兰,去和扬州仅一江之隔的润州,向长柏的舅舅还有外祖母道别。

盛老太太去了城外的三清观小住,盛家之中,便只剩下几个盛紘的妾室小娘还三个庶出的子女。

这日,顾二邀王重去家中吃酒切磋,二人正在院中演武,余初二忽然急匆匆跑了进来:“三爷,不好了,盛家六姑娘从家里跑了出来,说是她小娘难产,二哥已经带着六姑娘去回春堂请郎中了!”

“什么?偌大一个盛家,竟然让一个八岁的小姑娘自己去请郎中?”

“仲怀,盛叔父对我恩重如山,长柏与我相交莫逆,而今他们不在扬州,此事我不能坐视不管!”说罢撂下兵器就往外走。

顾二赶忙追了上去:“我与你同去。”

“好!你我同去!”王重与顾二对视一眼,齐齐往外走。

刚刚走到门口,王重却忽然停了下来,顾二不解的看着王重:“还有何事?”

王重道:“如今盛家之中只有女卷,你我是外男,贸然前去未免不妥,如今盛家老太太在城外三清观养病,不如你我兵分两路,我去盛家,仲怀去三清观,请盛老太太回来,仲怀见到盛老太太后,只需将实情相告,无须多言,盛老太太自会有决断。”

“好!我这便去!”

顾二当即便命人备马,二人自白家后门而出,打马兵分两路,王重带着余初二径直奔着回春堂而去,正好赶上王二喜抱着明兰,拽着挎着药箱的郎中从回春堂里出来。

“吁!”王重勒马而停,厉声问道:“怎么回事?”

“王重哥哥!”看到王重,明兰就像是看到了救命的稻草:“你快让郎中救救我阿娘!”

“三爷,这郎中不愿出诊!”王二喜紧跟着解释道。

“二哥,把六姑娘给我,我先行一步,你带着郎中,骑初二的马快些赶过去!”王重人在马上,俯身一把扣住明兰肩头,将人提到自己身前坐着,刚嘱咐完便打马狂奔而走。

王二喜一把将郎中扔到马上,自己随即翻身上马,打马紧随其后。

四人两骑,只花了片刻功夫就赶到了盛家,可此时的盛家,紧门闭户。

王重上前叫门也不见有人应答,当即便走至旁边院墙处,退后几步,助跑一阵,纵身一跃,便自墙头之上一跃而过,一脚踢开守门的小厮,打开角门,将明兰和郎中都领了进去。

“往这边!”明兰也没废话,当即便领着王重和郎中,直奔她和卫小娘的院子。

刚到院子外头,就见着一个穿着桃花裙,披着袄子的美艳妇人,领着一大群拿着棍棒的家丁仆役,在几个女使婆子的簇拥下,拦在了前边。

明兰大声解释道:“这是我请来的郎中,你们快让开!”

林噙霜一言未发,只冷冷的看着,十余个拿着棍棒的家丁一拥而上,王重松开明兰,深吸一口气,一个箭步便冲了上去,众人只见面前黑影一闪,完全捕捉不到王重的声音,不过一个呼吸的功夫,十几个家丁仆役,四散飞了出去,连惨叫声都没有发出。

“鬼呀!”

几个胆小的女使被被吓得连连后退,连林噙霜都目瞪口呆,踉跄着退了几步,好似真的遇上了鬼。

他们愣神的功夫,王重已经拉着明兰和郎中,进了卫小娘的院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