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 分类:其他 | 字数:0

009 章 老干棒的好事

书名: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5

“婶子,要求我可都说清楚了啊,烦您这阵子多跑一跑,要是这事儿成了,除去老干棒给你的谢礼之外,我额外多给你三升麦子!”

“三升麦子?”媒婆脸上满是震惊,原先是坐在炕上的,这会儿都站起来了,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竖起两根手指,向王重确认:“王队长,真是三升麦子?你可别湖弄我老婆子。”

其实三升麦子并没有多少,一升也就合一斤半左右,三升差不多也就四五斤的样子,今年夏收的时候,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收了一两百斤麦子,可刨去上缴的税粮之外,也没剩下多少。

麦子磨出来的面粉是细粮,乡下人吃的不多,多是拿去城里换成玉米,红薯这些粗粮。

三升麦子,能换不少粗粮呢,够一家人吃好几天的呢,要是遇上个啥荒年的,这三升麦子,说不定就能救下几条人命。

媒婆脸上满是期待。

王重正气凛然的道:“我王重说话,一口唾沫一个钉,只要是婶子把我有道哥这亲事说成了,两升麦子,我双手奉上,绝不会跟那马大头一样,拿那捂了的麦子湖弄人。”

“有你王队长这句话,这门亲事呀,包在我身上了!”

“婶子,还有个事儿!”

“啥事儿?”

“这三升麦子的事儿,你自己知道就成了,千万别告诉别人。”王重道。

媒婆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你放心,你婶子我这嘴呀最牢了,保管不叫第三个人知道。”

“婶子!那就麻烦你了!”

“不麻烦不麻烦!”

一阵推诿过后,王重才从媒婆家里出来。

“大虫哥?”王重前脚刚出门,后脚不远处就传来一声惊呼。

“是三猴子啊!”三猴子一身棉袄,带着手套,帽子,脚下的鞋里不知塞着几层稻草,肩上扛着一杆分叉,后头还挑着个篮子。

瞧他这样子就知道是拾粪去了:“拾了多少粪?”

三猴子一脸懊恼和颓丧:“我去的时候正好撞见老驴子拿着粪筐粪耙往回走,哪里还有粪让我拾。”

“等过些时日天气暖了,咱们去河里挖点淤泥出来,晒干了一样可以当肥料使!”

“河里挖淤泥?”三猴子皱着眉头:“淤泥也能当肥料使?”

“咋的,不信我?”

“哪能啊!”

“你说啥我都行!”三猴子笑呵呵的道。

说完三猴子忽然反应过来,王重刚才可是从门里出来的,于是乎便好奇的伸长了脖子朝院里瞧了瞧,虽没瞧见什么,但脑子里却灵光一闪,扭头看向王重,脸上露出笑容,八卦之火被点燃:“大虫哥,你这是打算找媳妇了?”

王重却神秘一笑:“天机不可泄露。”说罢转身拔腿就走。

“大虫哥!”三猴子忙快步追上去,和王重并肩走着:“你这是瞧上谁家姑娘了?长得俊不俊?多大年纪了?”

三猴子那满是好奇的提问,逐渐被这簌簌的北风和鹅毛般飘飞的大雪所掩盖。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变成了白茫茫一片。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麦香河上游,大水车边上,王重带着斗笠,站在河边,头顶风雪,脚踩大地,看着麦香河两岸的雪景,不由得心生感慨,念出了这首作于36年的《沁园春・雪

“好词,好应景,好兴致!”连着三个好字,穿着马褂,带着毡帽的马仁礼,大步走到王重身边。

“你怎么来了?”王重没回头,仍旧眺望着远景。

“雪下的太大,我寻思着叫你一块儿来瞧瞧咱们的大水车,到了你家发现你不在家,问了马仁廉才知道,你已经过来了。”马仁礼两手插在袖中,缩着脖子,蜷着身子,活像只猴。

“瑞雪兆丰年啊,这么大的雪,来年肯定能有好收成。”见王重没说话,马仁礼又感慨一句。

王重收回目光,扭头看向马仁礼:“你不去讨好心上人,跑这儿来煞什么风景。”

马仁礼被王重一句话说的一口气上不上下不下的,憋得难受:“什么心上人,你可别瞎说。”

就这拙劣的演技,王重都懒得揭穿他:“古人说的好啊,娶妻当娶贤,就你现在这样子,人家也看不上你啊。”

“我怎么了?”要是别的,马仁礼也就认怂了,可涉及乔月,这是他作为男人最后的尊严。

“那为什么你去邀请她加入我们互助组,她不同意,反而铁了心要跟着牛大胆呢?”

“我・・・・・・我怎么知道!”马仁礼道。

“乔月这人,娇生惯养,细皮嫩肉,比你还不如,人家在地里卖力做活,她在坎上捏着兰花指唱戏,一条围巾从秋围到春,干活的时候都没撇下,像是那种卖力气干活的人马?

再说牛大胆,他可是浑身的力气,干活是一把好手,营务的一手好田地,他能把乔月地里的活也给干了,你能吗?”

“我・・・・・・”马仁礼还想辩解几句,可实在没有底气。

王重不屑的道:“你自己地里那点活你都干不明白,如果你是乔月的话,在你和牛大胆之间,你会选择哪个?”

“我虽答应过你爹关照你,可你不是我儿子,这些话是我最后一次告诉你,你如果是个聪明人,就趁早把你心里头那点不切实际的念头给我打消了,认认真真的先把你的日子给过好咯,比什么都强。”

“等再过几年,人们放下了对你的成见,到时候再找一个老实本分,成分好,干活卖力,能帮上你的媳妇,再生上几个娃娃,你的日子就不会那么难过了。”

这是王重的肺腑之言,现如今马仁礼因着水车和水渠的事情虽然揽了一波声望,但因着马大头儿子的身份,时间又太短,人们对马仁礼的偏见还没有完全消除,幸好麦香村的人大部分都比较淳朴,没什么坏心思,不然的话,就马仁礼的出身,指不定要遭什么罪呢。

“行了,外头天冷,就你那身子骨,赶紧回家炕上呆着去。”

说罢王重转身就先回了,马仁礼看着王重那高大的背影,咬了咬牙,迈步跟了上去。

该说的王重都已经说了,听不听得进去,那就是马仁礼的事情了,毕竟马仁礼是一个饱读诗书,思想成熟的成年人,有他自己的想法,不是王重的提线木偶。

年三十,作为建国以后的第一个新年,麦香村的乡亲们都沉寂在前所未有的喜庆和欢乐之中。

现如今日子虽然同样艰难,但比起以前却好了太多太多,其他的娱乐项目搞不起,但贴对联,放鞭炮,包饺子这三样还是可以安排的。

一大清早,天才刚亮没多久,就听见了村里响起了零星的鞭炮声。

大过年的,王重也打算给自己放几天假,休息休息。

吃过早饭没一会儿,老干棒和三猴子就来了王重家。

东厢房的书房里,书桌前,老干棒铺纸,三猴子磨墨,王重提笔沾墨,笔走龙蛇,行云流水,须臾之间,就写好了一联。

“好看,这字写的好看!”三猴子由衷赞道。

“确实好看!”老干棒也不住点头。

“大虫哥,这些字咋念的啊!”

三猴子和老干棒都是穷苦出生,一辈子在地里刨食,没上过学,自然不认识字。

“百年天地回元气!”王重引手从上指到下,逐字念道。

“那下联呢?”三猴子迫不及待的追问。

王重冲老干棒使了个眼色,老干棒当即把写好的这联放到旁边,换上一张新纸。

“这下联是:一统山河际太平。”

“横批是:国泰民安!”

“一统山河,国泰民安!”老干棒似模似样的点着头,一副评头论足很满意的样子,“听着还蛮有气势的。”

“气势倒是够了,就是少了点喜庆。”三猴子腆着笑脸道:“哥,能不能给我写幅喜庆点的!”

“不识货!”这小子明显没瞧上这幅,王重斜了他一眼道:“张灯结彩迎新岁,欢天喜地庆佳节,这联怎么样?”

“这个好!这个好!”三猴子都快笑开花了。

王重摇摇头,提笔便将这幅对联写下,横批也简单、通俗的很,只‘欢度春节’四个字,三猴子喜欢的不行。

给老干棒的是:福星永照平安宅,好景常临康乐家,横批写的是三阳开泰。

前院的马仁廉和偏院的牛大胆,见着老干棒和三猴子拿着刚写好的对联欢天喜地的出门而去,马仁廉拿着一盘蒸好的包子,牛大胆则带了一碗饺子,一人找王重求了一副对联,看着那龙飞凤舞的大字,两人的脸上也挂满了笑容。

“大胆哥,贴对联呐!”

牛大胆刚刚把梯子架好,给对面刮上面湖,准备上梯子贴呢,忽然院门口就传来了乔月的声音。

“是乔月啊!咋了,有啥事?”牛大胆扭头看了一眼,继续爬梯子。

乔月忙小跑着走到梯子边上帮牛大胆扶着梯子:“也没啥事儿,随便逛逛。”

“这对联哪来的,字写的不错啊!”乔月勉强能算半个文化人,虽自己没啥本事,但稍微懂那么一点点。

“五湖四海皆春色,这对联也不错。”

“不错吧!下联是:万水千山尽得辉,横批是:万象更新。”牛大胆脸上露出笑容,感慨着道:“王大虫写的,他写了好几副,我就瞧上这幅了。”

“王重写的?”乔月一愣:“他字写的这么好?”

“是挺好的,端正,好看!”

王重给众人写的对联,用的都是行楷,字体端正又不失飘逸。

这大字和小楷可不同,能写好小楷的,未必能写好大字,看着龙飞凤舞的笔法,刚劲有力的骨架,没有一番苦练,绝写不出这样的字。

可惜乔月只是个半吊子,毕竟只是个戏子,要是马仁礼的话,估计还能看出点端倪来。

帮着牛大胆贴好对联,乔月没有留下,和牛大胆说了几句话就告辞了,走着走着,就鬼使神差往里院去了。

“有人在家吗?”乔月刚进院里,就抻着嗓子喊。

“屋里呢!门没栓,自己进来吧!”

声音是竟然从东厢房里头传出来的,乔月走到东厢房南屋,直接推开门就往里走。

“是乔月啊!找我有啥事儿?”

乔月反手把门给带上了:“没事儿就不能找你了!”

乔月抿唇颔首微笑着着往炕边走,还给王重抛了个媚眼。

“这大冷天的,你放着正屋那么大的炕不待,怎么跑厢房来了?”乔月走到炕边屁股往炕上一坐,立马又惊的弹了起来,惊呼一声:“哎呀,这炕怎么还是凉的?你也不怕冻着。”

王重道:“我年轻,身子骨硬朗,抗冻。”

乔月闻言,不由得上下打量着炕上背对着窗户盘膝而坐的高大身影,不由得又轻咬着下唇,道:“你这人,人家这是关心你。”

“好意心领了,但是真不必,你要有这闲工夫,不如多关心关心牛大胆,平日里他可没少帮衬你,要不是他,你今年这个年,怕是得饿着肚皮过了。”

乔月却不以为意:“大胆哥确实很照顾我・・・・・・”

“王重!在家吗?”

乔月话音未落,外头忽然传来马仁礼的声音。

“这儿呢!”王重回了一声。

门外立即就传来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伴随着开门声,还有马仁礼的声音:“怎么放着好好的正屋不住,跑东厢房来了?”

马仁礼话音刚落,就看到了坐在炕边的乔月。

一身碎花棉袄,还是那头齐肩的短发,光滑柔顺,显然日日打理着的,脸蛋白净,眉目如画,较之年轻,并无多少变化,脖子上围着的还是那条红色的围巾,那还是当初马仁礼送的。

“乔月?”看到乔月,马仁礼很是惊讶:“你怎么在这儿?”

“我怎么就不能在这儿了?”乔月回怼了一句。

“我不是这意思!”马仁礼赶忙解释。

“我来找王重讨幅对联,你来干什么?”乔月对马仁礼现在是敬而远之,生怕别人把她和马仁礼联系道一块儿。

“我打算去趟县城,过来问问王重要不要一块儿去!”

“去啊,为啥不去!”王重问道:“你去金花嫂那儿把牛牵回来,我去后院把车推出去。”

里院后头还有片后院,以前是马家长工们干活和牲口棚的位置,柴房、猪圈,鸡圈鸭舍都在后头,现如今被分成了两块,西边那块原先是鸡圈鸭舍,分给了牛大胆,东边这块,是柴房和猪圈还有牛棚,因着就在王重正屋后边,是以顺势分给了王重,从正屋西边就有条夹道可以过去。

王重都要出门了,乔月自然不好再呆,不过听说两人要去县城,乔月顿时便动了心思。

“王队长,可不可以把我也带上?”乔月道:“我也想去县城置办点东西。”

“没问题!”王重还没说话呢,马仁礼就先替王重答应了。

实锤了,又是一只舔狗。

王重摇摇头,没说什么,说也没用,该说的先前王重都已经说了。

次日,年初一早上,刚吃过早饭,就有人陆续过来给王重拜年了,随着还乡团事件,到风车和脱粒机的打造,至水利灌既一二阶段攻城的顺利竣工,乡亲们辛苦种下的冬小麦,不用再为冬灌春灌发愁了,一次次的累积,王重在乡亲们心中的威望自然越来越高。

尤其是近段时间,十里八乡的村长支书们纷纷来拜访王重,请教学习水利灌既的经验,请王重帮忙打造风车和脱粒机。

在麦香村一众乡亲们心中,王重俨然已经成了周义虎那样的人物。

对于这种情况,王重自然喜闻乐见,否则的话,也不会这么卖力了。

毕竟系统给的主线任务是:尽可能的改变麦香村众人的命运,避免那些令人惋惜的悲剧。

王重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盘算,不过想要实现这些盘算,首先第一步,就得把自己的名望尽可能的扩大最大,而且不能仅仅只限于麦香村这一个地方。

初八这天,媒婆喜滋滋的来找王重,上来就给王重道喜。

“婶子,又不是我托人说亲,你给我倒什么喜?”说着王重冲着老干棒的方向示意了一下:“你该道喜的人在那儿呢!”

“婶子,屋里坐,喝口热水暖暖肚子先。”王重把人迎进主屋,坐在炕上,倒上一碗热水。

老干棒咧嘴一笑,虽有些不好意思,但更多的还是期待:“婶子,是不是有消息了?”

那可是媳妇,往前十几年里,老干棒根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媒婆喝了口水,笑着道:“有了有了,这回这个啊,你肯定满意。”

年前媒婆也给老干棒介绍了一个,一开始人家也答应了,可等王重和老干棒上门去看的时候,那姑娘生的也俊俏,才十八岁,正是花儿一样的年纪,那姑娘的父母本来都同意了,可那姑娘一看老干棒年纪大不说,个子也不高,模样也不出彩,就不乐意了。

任凭她父母怎么说,姑娘就是不肯松口,成亲这事儿讲究的还是你情我愿,毕竟两口子将来还是要在一起过日子的,要是不情不愿的,就算成了亲,将来日子还指不定会过成啥样呢,老干棒也不想强迫人家姑娘,更不想让人家父母为难,索性就借媒婆的口回绝了这事儿。

“是哪家的姑娘?”老干棒迫不及待的问。

“是集贤镇韩老四家的二姑娘,大名叫韩春梅,今年二十二岁,模样周正不说,洗衣做饭、收拾屋子。缝缝补补这些都不在话下,下地干活也是一把好手。”

“这么好的姑娘,人家能看上我吗?”老干棒没底气的道。

“婶子,这姑娘要真像你说的这么好,上她家提亲的那不得把她家的门槛都踩破了。”王重道。

媒婆道:“谁说不是呢,要是先前啊,人家还真未必瞧得上老干棒,可现在不一样,韩老四有六个儿女,两个姑娘,四个儿子,他家大儿子去年刚刚成亲,现在二儿子三儿子也都到了说亲的年纪,可去年才刚刚分田到户,韩老四家人口又多,家里哪有多少余粮,现如今他们一家子正替他家老二老三的彩礼发愁呢。”

“老干棒的年纪确实不小了,可彩礼给的高啊,十升麦子,十个鸡蛋,三尺花布,这么厚的聘礼,我给人说了大半辈子的媒,在咱们庄户人家里头还是头一回见。”

“那找个时间,婶子带着老干棒去人家姑娘家里拜访拜访,先见一面再说!”

“没问题,随时都可以!”媒婆拍着胸脯保证。

“明天怎么样?”看着老干棒急切的模样,王重建议道。

“成!那就明天,明儿一早咱们就过去。”

次日,老干棒回来的时候,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成了?”王重问。

“成了!”老干棒喜滋滋的道。

“日子定了啥时候?”

“订了十八那天。”

“这么快?”王重有些意外,这都初九了,离十八也就九天功夫。

“是你那未来老丈人急着给你那两个未来小舅子说媳妇,怕你改口反悔了吧?”王重猜测道。

老干棒嘿嘿一笑,也没辩解。

王重:“这事儿你告诉你二爷爷了吗?”

老干棒摇头道:“还没呢,我这就去和二爷爷说一声!”

当天老干棒用十升麦子当彩礼的事情,顷刻之间就传遍了整个麦香村,一下子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吃不饱,三猴子几个平日里一向和老干棒交好的,纷纷上门找老干棒确认消息。

众人开始帮着老干棒张罗成亲的事情,摆酒席大操大办老干棒自然没那能力,现如今家家户户日子都过得紧巴巴,老干棒手里虽说有点粮食,但这彩礼就去了大半,剩的并不多,而且成亲以后,他家里就要多一张嘴吃饭了,好在距离夏收也没多久了,把家里的麦子换成包米和红薯这些粗粮,吃到夏收时候应该还能剩下一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