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 分类:其他 | 字数:0

087 章 桓王之死

书名: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5

“什么?桓王遇刺身亡!”

白水村,王家祖宅,王重看着面前的扬州知州杨乃兴,满脸的震惊,不敢置信的道“怎么可能?昨日我离开时,桓王还好端端的,而且桓王身边还有那么多护卫,这才一日功夫,怎么能可能遇刺身亡?”

杨乃兴苦着脸道“副使明鉴,下官绝不敢欺瞒副使,是昨天晚上,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刺客,忽然杀到别院,下官带人赶到时,桓王・・・・・・桓王・・・・・已经中箭身亡,如今桓王的遗体就在衙门里!”

王重踉跄着后退几步,跌坐在椅子上,脸色微白,脸上写满了震惊和不敢置信,喉结涌动,接连咽了好几下口水,惶恐不安的看着杨乃兴。

“桓王乃是官家嫡长子,素来精明强干,极得官家宠爱,若是这消息传到东京,传到官家耳朵里,岂非滔天大祸!”

“滔天大祸!”杨乃兴也是一脸惊恐。

急忙拱手道“可事已至此,咱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便是滔天大祸也只能受着,如今吾等扬州官员人人自危,为今之计,吾等还需团结一心,揪出幕后主使,以赎己罪,只盼官家能够看在咱们揪出幕后主使的份上,对我等从轻发落。”

“只是如今城中大乱,下官已昨夜就已命人封城索拿,衙门里的人手都派出去缉拿刺客了。”

王重眉梢一挑,急忙问道“昨夜那些刺客都跑了?”

杨乃兴道“昨夜趁乱跑了一些,还有一些被当场那些,现在关在大牢里,张通判他们正审问着。”

“事不宜迟,咱们赶紧回城!”王重也知道事情的重要性,当即起身就往外走,杨乃兴紧随其后。

“来人,备马!”

如今桓王遇刺身亡,此番南下巡盐的一众官员之中,以王重的官阶最高,杨乃兴这个扬州知州才会亲自登门。

杨乃兴来的时候骑的是快马,王重只带了个余初二,几人当即快马加鞭奔着江都城而去。

知州衙门,后堂偏厅之中,铺满白布的桌子上躺着的正是桓王的遗体。

一路进门的时候,杨乃兴也总算是抽出时间,跟王重说起了昨夜的事情。

因是除夕,桓王体恤属下,叫衙门的人都回去陪家人过年去了,只带着从东京带来的护卫住在别院里。

丑时正刻左右,大批刺客杀至别院,先是在后院和东跨院放火,声东击西引走了大批人手,也把桓王逼到了别院西南角。

却不想早有大批刺客埋伏在四周,还带着大批的弓弩火油,装备十分齐全,段成谨和护卫统领赵世昌,只能带着一众护卫护着桓王一路杀出别院,又中了刺客的埋伏,被生生射杀在街上。

“别院被付之一炬,连带着旁边的宅子也被烧毁大半。”

“赵世昌和段成谨呢?”看着桓王的遗体王重黑着脸问道。

“赵统领被刺客乱箭射死,段将军身负十余箭,失血过多,重伤昏迷,至今还没醒,郎中说能否醒过来还得看天意。”

王重点了点头,虽有些意外,但却也在情理之中,连桓王都中箭死了,赵世昌是赵策英的护卫统领,自打在禹州时就跟着赵策英了,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小段,运气倒是不错。

杨乃兴继续说着“王爷麾下的护卫近乎死伤殆尽,只有三十几人幸存了下来,重伤的有十来个,剩下的那些也个个身上都带着伤。

王重黑着脸上前摸了摸赵策英的脖子,已经是冰凉一片,万般话语到了嘴边,悉数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去看看小段将军!”王重沉声道。

杨乃兴赶忙领着王重来到后衙一处厢房,小段伤势太重,被安置在一处单独的厢房里,旁边是那三十几个受伤的护卫。

王重率先赶到小段床边,先是探了小段的气息,松了口气之后,然后才开始检查起小段身上的伤势来。

身上裹着厚厚的一圈纱布,血已经止住了,金疮药也上了,正如郎中说的那样,能不能挺不过,就看小段的自己的运气了。

王重让杨乃兴把郎中叫来,问清楚小段身上伤势的位置、深浅等等,听完之后,饶是王重也不禁有些感慨,这小段还真是个打不死的小强,身中八箭、两刀,小腹中了一枪,肠子差点没漏出来,这样竟然都没死。

不过气息倒是越来越弱了。

王重叹了口气,对着杨乃兴道“烦劳杨知州且先退到一旁!”

“副使这是?”杨乃兴退到旁边,疑惑的问。

王重将绑在腰间的针囊解下,放到桌上,将小段的被子掀开,捻起一根根银针,对准穴位,慢慢的把银针一根根插到小段身上。

一番银针刺穴下来,一炷香就过去了!

小段的气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不少,脉搏也逐渐变强。

看的旁边的郎中两眼放光,十分惊讶,将银针收好,嘱咐了郎中一些注意事项,王重又拉着杨乃兴去旁边看了那些受伤的护卫们,检查过他们的伤势之后,把自己特制的金疮药留给了郎中,让郎中换药时给护卫们换上。

一番折腾下来,时间就过去了大半!

杨乃兴急的不行,催促王重道“王副使,咱们还是赶紧去大牢那边看看吧!”

王重也没说什么,跟着杨乃兴去了大牢。

昨天夜里,三十多个黑衣刺客被当场捉住,如今都关在牢房之中,李通判正带着人对这群刺客挨个的严刑拷打,追问着他们的来历和幕后的主使。

见王重和杨乃兴到了,李通判赶忙起身给二人见礼。

“李兄,可问出什么来了?”杨乃兴顾不上那些虚礼,急忙问道。

杨通判道“问出来一些,这群人来历五花八门,都是些跑江湖的泥腿子,有咱们两淮这边的,也有江南、闽地的,甚至还有几个是蜀地那边的。”

“不可能!”王重道“桓王殿下身边的护卫都是禁军中的精锐,要是寻常的江湖人,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杨乃兴也深以为然的点头道“王副使所言极是,这事儿绝没有那么简单。”

这个新年注定是过不好了,整个扬州城日日戒严,大批兵马把守着各处城门、码头等所有能够进出扬州城的位置,许进不许出,官军挨家挨户的盘查,所有客栈、青楼、赌坊都是重点排查对象。

好在如今是年关,家家户户都存了不少年货,就算是封城,短时间内也不用担心出现没饭吃有人饿死的情况。

城西,原先的盛宅,如今已经成了王宅,大门底下挂着的那两个灯笼上头写的‘盛’字也早在多年前就换成了‘王’字。

王重盘膝坐在床上,尚未开始冥想练气,而是在脑中复盘着最近的事情,其实王重并没有做什么,只是推了那八家被抄家的盐商余孽一把,派人帮他们牵线搭桥,介绍了几家实力雄厚的大海商给他们认识。

之后的事情,王重再没有插手,只是让人暗中送了消息给他们,剩下的全是那群盐商们自己干的,他们刻意先是在江南地区大肆散播消息,拉拢那些江浙沿海等地同样底子不干净的盐商,合纵连横,大肆拉拢助力。

桓王在扬州的所作所为,所有盐商都看在眼中,那八家被抄家的盐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那八家几十颗即将被砍掉的脑袋就是警钟。

与其坐等着抄家杀头,倒不如反戈一击,再趁乱谋求生路,敢做盐商的,有几个是善茬!

想当初白家那几个,为了白老太爷的那份产业,就敢派出杀手,几次三番的刺杀顾二。

事情的发展也果真如王重预料的那般,大批杀手蜂拥而至,而王重和王茜儿这两个武力值最高的却又不在桓王身边,还有年前的那十几次刺杀,也让桓王损兵折将,又正值大年三十除夕夜,凌晨时分。

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

桓王之死只是第一步,余下的路可并不好走。

脑中与想着接下来的种种可能,片刻后,王重深吸了一口气,摒去脑中杂念,开始打坐练气起来。

很快,有些刺客熬不住严刑拷打,终于交代了,知州杨乃兴亲自带队,准备抓捕那些幕后的盐商们,可等他带兵赶到的时候,却发现早已是人去楼空。

杨乃兴盛怒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元月初十,汴京皇城,八百里加急的奏报被送入宫中,赵宗全本以为接到的会是喜讯,却不想等到了确是桓王在扬州遇刺身亡的噩耗。

赵宗全当场就喷出一口老血,口中喊了句‘英儿’,然后直接晕了过去。

皇后收到消息,也直接晕了过去。

曹太后听说皇帝两口子都晕了,先是一喜,然后赶忙追问缘由。

内侍赶忙据实禀报“是桓王殿下,在扬州遇刺亡故。”

“什么?”曹太后当即拍案而起,一脸的震惊。

“岂有此理!什么人如此胆大包天,光天化日之下敢刺杀皇子!”

曹太后气得七窍生烟,她和赵宗全不对付是一回事,不喜欢赵宗全这对父子是一回事,可赵策英被人刺杀身亡却是另外一回事。

赵策英可是皇帝的嫡长子,虽然还未册封,但朝野上下都知道,赵策英就是未来的储君,如今赵策英在扬州被刺杀身亡,岂不就是把朝廷的脸面按在地上摩擦吗!

曹太后盛怒不已,当即下令彻查此事,然后赶紧跑去看望赵宗全,要是这个节骨眼上,赵宗全这个皇帝再出什么乱子,这天下・・・・・・

“皇帝怎么样了?”眼瞅着太医松开赵宗全的手,曹太后急忙上前询问太医。

太医拱手躬身行礼后才道“大娘娘放心,陛下并无大碍,只是急火攻心晕了过去,待臣为陛下行针,便能醒来。”

“快快行针!”曹太后急忙催促道。

太医赶忙替赵宗全行针,最后以空针自中指处放出淤血,没多久,龙榻上的赵宗全就幽幽醒了过来。

“英儿・・・・・”刚一醒来,赵宗全就一脸悲怆的道。

“事情已经发生了,皇帝还是要节哀,如今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江南怕是要出乱子,皇帝切不能再出事了。”曹太后看着赵宗全,一脸担心的道。

安慰了赵宗全几句,交代了太医在赵宗全身边守着,曹太后这才回了自己寝宫。

未多时,韩章等几位大相公也赶了过来,探望过赵宗全之后,就径直来找曹太后了。

赵策英死了,曹太后其实并没有觉得伤心,反而松了口气,因为赵策英实在是太能干,也太激进了,而且还一直想着变法,改革先帝留下的旧制,曹皇后一度被赵宗全这对父子气得食不下咽,睡不安寝。

如今赵策英死了,曹太后着实松了口气,赵宗全性子软弱,是个容易拿捏的,只是眼下最要紧的,是查清赵策英的死因,将凶手绳之以法,昭告天下。

“拜见大娘娘!”韩章几人给曹太后躬身行礼问安。

“免礼平身!”曹太后看着韩章等人,径直开口道“如今桓王在扬州遇刺身亡,皇帝和皇后急火攻心,晕了过去,如今朝中,还要靠韩大相公和几位相公撑着才行!”

“大娘娘所言甚是,眼下最要紧的,是稳定朝局,安抚人心,如今朝中再也经不起动荡了!”韩章深以为然的道。

余下几人也赶忙附和。

曹太后问道“桓王之事,几位相公认为该怎么处置?”

几人的目光纷纷看向韩章,韩章当即拱手躬身道“桓王殿下此番南下,乃是为了彻查盐务,年前,桓王殿下缉拿两淮盐司大小官员二十余人,查抄盐商八家,缉拿涉事盐商数十人,罚没银钱数百万,此事跟那些盐商定然脱不开关系。”

“区区盐商,也敢刺杀我朝皇子?”曹太后怒道。

韩章道“据日前扬州送回的奏报中说,光是年前,桓王殿下便遭遇多起刺杀,幸得麾下护卫拼死守护,这才幸免于难。”

“定是那群盐商!”户部的高尚书也赶忙附和,其余几位也都是一样的看法。

曹太后当即下令“依大相公看,如今该派何人督办此事?”

韩章道“正值寒冬腊月,航运受阻,道路难行,若是再从汴京派人去江南,只怕时间来不及。”

“哀家记得,盐铁副使王重也是随行的官员之一吧?”曹太后道“王重虽然年轻了些,但本事是有的,去了泉州才几年功夫,就把泉州经营的越来越好,既如此,盐务之事,还有刺杀桓王的案子,就先让他督办吧。”

“大娘娘圣明!”韩章等人也知道,为今之计,这是最好的办法。

inf。inf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