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 分类:其他 | 字数:0

095 章 王重的劝说

书名: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5

澄园是真宗朝时期朝中重臣熊老大人的住所,后熊老大人年迈之后,上奏乞骸骨返乡,这园子也还了回去,真宗在熊老大人的家乡又另赐下了无数宅邸良田。

澄园占地极广,足有数十亩,如今的澄园之外,却驻守着近百将士,前后左右尽皆有披甲执戈的甲士来回巡逻,美其名曰是担心反贼去而复返,保护侯府的安危,可实际是为了什么,顾二心知肚明。

只是如今顾二脑中满是方才王重那一席话,却犹如在本就泛着涟漪的湖面上,再度砸落一刻千万斤重的巨石,掀起滔天的波浪。

正如顾家那边,为了区区一个宁远侯的爵位,顾二曾经视若亲母一般敬重的小秦氏,却苦心孤诣了二十多年,甚至在还没有嫁进顾家的时候就开始谋划了,害的顾二和兄长反目,甚至还不惜下药谋害顾偃开······

“是啊,争来争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顾二不禁感慨道。

如今顾家算是暂时安定了,可谁能保证,将来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

心情沉重的顾二回到家里,张桂芬早已等候多时,眼见自家丈夫全须全尾的回来,这才松了口气。

“叫娘子担心了!”顾二忙安抚张桂芬道。

张桂芬道“官人无事便好,无事便好!”

“方才我母亲已经差人过来送信了,说家中一切安好,叫我不要担心。”

“娘子放心,岳父大人乃是朝廷柱石,手握重兵,不管怎样,至少目前岳母和舅兄的安危是不用担心的。”

似顾家和张家这等累世在军中经营的武勋世家,别说是区区一个曹太后了,就算是先帝还在世,想要处置,那也得拿出充足的证据,把罪名给定死了,否则的话,是断然无法服众的。

“如今外头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赵桂芬担心的问道。

顾二叹了口气,将自己所知道的,事无巨细,一五一十全都告诉了张桂芬。

张桂芬听了之后连脸色变,震惊不已。

张桂芬不敢置信的道“哪里来的反贼,能有那么大的本事,连皇宫都进得去?”

顾二摇着头道“反贼不过是些掩人耳目的说法而已,明眼人都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官人是说,太后?”尽管心中已经有了猜测,可张桂芬仍旧有些不敢相信。

顾二道“若不是她,昨夜她又何必将那么多执掌兵权的武将官眷召入宫中?若不是她,为何昨夜遇刺的只有官家和皇后?若不是她,为何昨夜遇刺的皆是几次三番上书力谏让她还政于官家的要员?”

“她怎么敢这么做?”张桂芬百思不得其解“她就不怕引起朝臣们反弹吗?”

顾二道“权势这东西,最容易让人迷失!”

“我那个继母,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吗?”

说起小秦氏,张桂芬不由得语塞,二十多年的夫妻,张桂芬怎么也想不明白,仅仅只是为了爵位的承袭,为了顾家的家业,为何小秦氏狠得下心给公公下药。

“官人打算怎么办?”张桂芬是知道自家丈夫和官家还有桓王之间的交情的,也知道自家丈夫的秉性,所以才会有这么一问。

四目相对,顾二想起了临别前王重的那番话,坦诚的道“事情不该是这个样子!”

张桂芬看着顾二眼中的坦诚和坚定,也看到了顾二眼中的顾虑,伸手主动握住了顾二的手,迎着顾二的目光,坚定地道“官人想做什么尽管去做就是,不用顾及家里,我会照顾和蓉姐儿和昌哥儿还有团哥儿的。”

顾二目光闪烁着,捉着张桂芬的手,将其揽入怀中,让张桂芬的脑袋靠在自己肩上,语气也愈发温柔“对不起!是我太自私了!”

“不!”张桂芬却挣扎着从顾二怀中出来,挺直了身子,抬眼直视着顾二的眼睛“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与其苟且偷生,倒不如轰轰烈烈,不管官人怎么选择,我都支持。”

另一边,王重没有回家,而是径直去了积英巷,去了盛家。

盛老太太年前就被长柏接回了东京,好在这次兵变只持续了一个晚上就落下了帷幕,并没有牵连到盛家。

不过王重此行并不是来探望盛老太太的,王重的目的是长柏,或者说目标。

外书房,余初二和汗牛守在门外,周遭下人尽皆被摒退,书房内,二人相对而坐,桌上摆着还冒着热气的茶水。

“昨夜之变,则诚怎么看?”王重开门见山,径直问道。

长柏面无表情,只声音有些沉闷“还能怎么看,事实胜于雄辩。”

王重道“则诚什么时候也喜欢打机锋了!这可不像你!”

长柏没有看王重的眼睛,而是低着头,看着桌面正冒着热气的茶水,说道“你希望我说什么?”

王重道“则诚觉得,尧舜二帝较之秦皇汉武有何区别?”

长柏端着茶盏的动作一顿,抬眼看向王重“为何突然说起尧舜二帝?”

“自夏启取代伯益成为大夏的第二任帝王起,公天下便成了家天下,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至秦国东出,秦王扫**,自此六王毕,四海一,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自隋一统天下,唐承隋制,国祚三倍年,而后便是五代十国,及至我朝。

数千年前,天下分分合合,历朝历代,因争夺那九五之位而致兄弟阋墙,父子相残的例子难道还少吗?多少无辜之人,死在了争权夺利之中,子则诚难道就没想过,为何会如此吗?”

长柏道“自然是为了那至高无上的权利!”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王重道“历朝历代,开国之君往往都是贤明之辈,可传不过五代,君主便多昏聩,商纣暴虐,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只为博美人一笑,便是英明如汉武帝,到了暮年,也变得昏庸多疑!”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而后五胡乱华,诸侯征战不休,自唐之后,五代十国,征战不休,最后受苦的,不还是百姓!”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循环往复,从未停止,则诚难道就没想过是因为什么?”

长柏的神色已经变了,不再是先前面无表情的平静,而是有些凝重的看着王重“子厚到底想说什么?”

王重径直道“则诚难道不觉得天子的权柄太重了吗?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而黎民百姓,却命如草芥,何其不幸!何其不公!”

长柏皱着眉头,一脸担忧的看着王重“子厚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王重迎着长柏的目光,径直道“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我明白自己说的什么,我很清醒!”

“那你还······”长柏话才说了一半,却被王重那炙热的目光把剩下的话都给堵了回去。

王重却没停下来的意思,而是看着长柏径直道“则诚,伱说若是有朝一日,君权受到限制,皇帝没有那么大的权利,不能一言决人生死,不能据举国之财赋为己所用,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切同罚,你说说这世道会不会发生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饶是以长柏的心性,脸上也不住出现震惊之色。

长柏是何等聪明,博文强记,几乎有过目不忘之能,思维敏捷,如何听不明白的王重的意思,只是长柏从小接受的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教育,君臣父子的阶级观念早已刻在了长柏的骨子里,又岂是王重三言两语就能改变的。

“呼!”长柏舒了口气,看着王重一脸凝重的叮嘱道“这些话出的君口,入的我耳,再不会有第三个人知道!”

王重却道“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难道则诚以为,孟子之言乃是大谬?”

长柏道“唐太宗曾言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长柏没有直接回答王重的问题,而是引用了唐太宗的话,说的是舟与水,君与民之间的关系乃是相互依存的,而非对立。

王重道“先秦时期,蒙恬北拒匈奴,汉时冠军候封狼居胥,先唐之时,李靖、李绩等人先后击败突厥、吐蕃、高句丽,可到了我朝,燕云十六州落入契丹人之手已有百余年,后又有李元昊占据河套之地,自立为王,占据丝绸之路,封锁了我朝和西域之间的贸易往来。

则诚以为,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结果?是因为边军将士们不肯用命?”

长柏被王重问的说不出话来,自太祖皇帝开始,朝廷实行的便是高度集权的制度,尤其是兵权,底下的将领们根本没有太大的自主性,行军打仗全要听从皇帝一个人的命令。

高粱河之战,数十万大军溃败,朝廷跟辽国之间的形势立即由攻转守,而后屡战屡败,损兵折将不说,还浪费了大量的军械粮草,这些可都是民脂民膏。

直到范文正公为相之时,朝廷才在和辽国的大战中取得胜利,可饶是如此,仍旧没能改变两国攻守之势。

沉默了片刻,长柏才终于憋出一句“食君之禄,担君之忧!”

王重闻言,径直道“尔俸尔禄,民脂民膏!”

四目相对,长柏一脸愕然,眼中满是震撼。

王重道“则诚好好想一想今日我说的话,过几日我再来!”

说罢端起桌上的茶盏,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旋即起身,头也不回的快步往外走。

“主君!”余初二见王重快步出来,忙向王重拱手施礼。

“回去!”王重脚步未停,余初二冲着旁边的汗牛拱手示意道别,旋即赶忙跟上王重的脚步。

汗牛见王重离去,赶忙进屋伺候,却见长柏跪坐在长案边上,盯着桌上的茶盏,一脸愕然的出着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好半晌长柏才回过神来,口中喃喃着什么‘民脂民膏’之类的词,汗牛也不敢多问。

翌日,几个消息便在汴京城里迅速蔓延开来,说什么反贼刺客都是杜撰的,真正杀害皇帝和皇后还有韩大相公等人的幕后指使不是别人,正是曹太后,还言之凿凿的是因为韩大相公带领群臣力谏让曹太后还政于官家,才会惹来杀身之祸。

可消息才传开不到一日,就有大批城防营的兵马四处抓人,想要制止流言的传播。

可流言这东西,只有越传越厉害的,哪是轻而易举就能制止的。

而且朝中文武又不是傻子、瞎子,除夕那晚发生的那些事情,做的那么明目张胆,怎么可能瞒得过众人的眼睛。

当天就有好些个御史上了折子,跪在宫门前要曹太后给他们一个交代。

曹太后大怒不已,当即便将那几个御史打入大牢,却不想她这一举动,非但没有起到半点作用,反而愈发激起朝臣们的不满。

尤其是以韩章这位当朝宰辅为首的十几个朝中要员被杀,家眷也被屠戮一空,曹太后如此丧心病狂的举动,如何不引起朝臣们的不满。

东京之中,掌握兵权可不止是曹家,而且京畿左近可还有不少赵氏宗室,虽然他们的官职不高,手上也没有太大的权利,可他们皇室宗亲的名分却是实打实的。

元月初八,以英国公为首,郑老将军、宁远侯顾廷烨、永昌侯、令国公、忠勤伯等十几个在军中任职勋贵武将齐聚宁远侯府。

以王重为首的一干文臣,也赶到了宁远侯府,众人齐聚在侯府正堂。

英国公率先发现“今日老朽冒昧,同小婿一同邀诸位前来,只为一事,是什么事情想必诸位也心知肚明,老朽只问诸位一句,吾等世受皇恩,难道如今要眼睁睁看着江山社稷落入外姓之手吗?”

顾二也立即站出来道“昔日吾等请太后摄政,是因为当时仁宗皇帝刚刚驾崩,朝中变故频生,是为了稳定朝局,安定人心的无奈之举,而非是想造就另外一个武曌!”

“今日邀诸位前来只为一件事情!”

顾二锐利的目光扫过众人,高声道“······”

(本章完)

inf。inf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