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 分类:其他 | 字数:0

第12章 传授

书名: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5

一架缝纫机可不轻,而且一架好几百块钱,可是精贵东西,稍微磕着碰着,都得心疼死。杨巡就是看宋运萍两口子板车上的东西不少,这才主动提出帮忙。不想下车的时候,还没等杨巡上前搭手,王重就如一托一举,轻而易举的把百多斤重的缝纫机从板车上搬了下来。“姐夫,你力气真大!”杨巡重王重竖起大拇指,一脸钦佩的道。杨巡的耐力不错,毕竟经年累月的卖馒头,挑着几十斤重的担子“小萍姐,姐夫,真不用,我吃过干粮了!”面对热情的王重跟宋运萍,杨巡一脸无奈的笑着想要拒绝二人的盛情邀请。“就是吃口饭,你要真不饿,那就少吃点!随便对付两口。”王重倒是还好,可宋运萍说什么也要请杨巡到家里吃顿饭,杨巡的年纪小,唇上黄毛未褪,瞧着分明还是个孩子模样,每天却挑着二三十斤的担子,十里八乡的卖馒头,皮肤晒得黝黑,耳朵也被冻得长了冻疮,一双裸露在外的手毫无年轻人的稚嫩,粗糙的像个三四十岁常年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中年人。杨巡拗不过宋运萍,只能跟着王重和宋运萍回了家。“你先坐会儿,饭菜马上就好!”宋运萍让王重招呼杨巡,自己则转身进了厨房。暖水瓶里有早上王重刚烧开的热水,王重泡了壶茶,来到杨巡跟前。“喝茶。”“谢谢姐夫。”杨巡有些拘谨,王重家从外头看着普普通通,跟大队其他房子没什么两样,可一进门却完全是另外一个模样。地上铺着红砖,三面靠墙的位置都各自摆着两张圈椅,中间是一张高几,正对着大门的墙上挂着几幅人体经络图,解剖图,还有全身骨骼图,靠墙是一张长案,案上摆着茶盘、暖水瓶,干净又整洁。“姐夫,你家收拾的可真干净。”杨巡主动找起了话题。王重道:“都是小萍的功劳。”“姐夫,你跟我姐是什么时候结的婚,我怎么没听人说?”杨巡好奇的问道。王重道:“昨天领的证,没怎么办,就请了杨书记当证婚人,我们两家人坐在一块儿吃了顿饭。”“昨天?”杨巡有些意外,他还以为王重跟宋运萍早就结婚了呢。“这么冷的天,你怎么还出来卖馒头?”王重问道。杨巡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没办法,我家里条件不好,我不卖馒头,弟弟妹妹的学费就凑不齐。”王重点了点头道:“现在天这么冷,你这馒头不好卖吧!”杨巡叹了口气,也没隐瞒,直言道:“确实不好卖。”王重道:“这大冬天的,就算你用棉被包着,可放不到两小时,伱那馒头就被冻得硬邦邦的了。”“你就没想过做的别的?”杨巡摊开手无奈的道:“可我除了卖馒头,什么也不会呀。”王重看着杨巡那张还带着几分青稚的脸道:“你要是相信我的话,十天后再来一趟,到时候我教你一个赚钱的法子。”“赚钱的法子?”杨巡看着王重,目光中带着疑惑。王重道:“放心,不是让你去杀人放火。”“那是什么?”杨巡好奇的问。王重却神秘一笑:“你要是真有兴趣的话,到时候过来就知道了。”杨巡点了点头,没再追问。王重家就在宋家后头,王重买了缝纫机这么大的事情,还没进村就已经传遍了整個山背大队,引来了无数人围观。这不两人才刚坐下没说几句话,就有串门的来了,说来看看王重新买的缝纫机。“王大夫,听说你家买缝纫机了?”“刘婶儿你消息真灵通,我这才刚到家,你就知道了!”“嗨!那可是缝纫机,你还没进咱们大队,消息就传遍了。”“你家缝纫机放哪儿的呢?让我们瞅瞅呗?”这年月,一台缝纫机在城里不算什么稀罕物件,可在农村,却是实打实的稀罕物。“在西屋呢,刚抬回来,还没来得及装。”“还没装呐?”王重起身掀开西屋的帘子:“诺,就在那儿呢。”刘婶再在门口朝里头一看,果然只见缝纫机的台面,却不见机器,可刘婶还是忍不住好奇的走进去近距离观察起来。问过王重的意见,得到允许过后,才小心翼翼的把手放到缝纫机上。“王大夫,你这是打算让你家小萍当裁缝?”刘婶好奇的问道。“这不是小萍的工作一直也没个着落吗,我哪儿舍得让她干地里那些重活累活,这不就寻思着买台缝纫机回来,让她干点缝缝补补的活,也能贴补贴补家用。”“要不少钱吧?”刘婶又问。王重道:“价格倒是不算太贵,就是那票不好弄。”现如今什么都要票,缝纫机、自行车、手表,都是精贵东西,自行车还好一些,大队杨书记就有一辆,可缝纫机跟手表整个山背大队还没人有过。乡亲们家里但凡有什么要缝补的,基本上都是自家妇女用针线手工解决。眼瞅着宋运萍把炒好的菜端上餐桌,两口子跟着杨巡准备吃饭了,来看缝纫机的乡亲们才依依不舍的提出了告辞。吃过饭,杨巡也走了,挑着他那沉甸甸的扁担,再度踏上了卖馒头的旅程。王重则帮宋运萍把放在西屋的缝纫机装好,帮着宋运萍把买回来的布都裁剪成合适的尺寸。看着王重那比自己还要娴熟的动作,宋运萍好奇的问道:“要不是知道你是大夫,看到你这手艺,我铁定认为你是个裁缝。王重道:“我一个人这么多年都过来了,这点活儿要是还干不了,那这么多年不是都白过了。”宋运萍踩着缝纫机,将裁剪好的布按着王重画好的样子开始缝制,而王重则在一旁处理家里攒下的鸭毛。这些鸭毛可是王重攒了好几年的,已经处理过一遍了,但想要用的话,还在进行最后的加工。将多余的部分一根根剪掉,将修剪好的柔软蓬松的鸭毛放进簸箕里。宋运萍没有叫宋母来帮忙,就是想等衣服做好之后再给父母一个惊喜。翌日一早,王重跟宋运萍提着两坛子王重自己酿的药酒、半匹布、一条肉、一条鱼,还有两口子合力连夜做好的两件新棉袄当做回门礼,陪宋运萍回门。“回门就回门吗,还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浪费钱!”宋母看到两口子又是鱼又是肉的,心里那叫一个心疼。“妈!这些都是王重的心意,是他孝敬你跟我爸的!”宋运萍挽着母亲的手,脸上却挂着灿烂的笑容。宋母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就是觉得买这多东西太浪费了,这才说上两句,就她那脾气,哪里舍得说半句重话。“你们爷俩先聊着,我跟小萍去做饭。”回门也是有讲究的,王重跟宋运萍带了这么多好东西来,宋家自然也不能吝啬,定然要做出一桌子好吃的招待女儿女婿。宋母做菜不似王重那般奢侈,但今天却不同往常,今儿个是女儿回门的日子,宋母也咬着牙把王重带来的鱼给炖了,把肉切了半条。没多久,热气腾腾的饭菜就端上了餐桌,母女俩端来碗筷,招呼着宋父跟王重吃饭。吃过饭,王重便提出了以后两家一块儿吃饭的提议,这本就是结婚之前就说好了的,往后王重跟宋运萍两口子给宋父宋母老两口养老送终,让宋运辉安安心心的在外边打拼。正好宋父也有一手医术,对药材远比宋运萍这个半吊子要精通的多,正好可以帮着王重一块儿鼓捣药材,给登门看病的乡亲们抓药。宋运萍的针线活也是宋母手把手教的,如今缝纫机也买回来了,母女二人再也不用跟以前似的,拿着针线眯着眼睛在油灯底下慢慢悠悠的缝缝补补了。趁着如今没什么活,母女俩就把家里暂时用不上的旧被子都给拆了,被套拿去洗了,结块的棉花拿去镇上请弹棉花的弹过一遍,然后才重新缝起来。这一忙活就是七八天,转眼就到了王重跟杨巡说好的日子。这天一大清早,王重从山上晨练回来,宋运萍也做好了早饭,一家四口刚吃完饭,挑着担子的杨巡就到了。“姐!”“宋叔,宋婶!”“姐夫!”杨巡是个嘴巴甜的,一进门就笑脸盈盈的跟着众人打起了招呼。“杨巡来了!”宋运萍见是杨巡,忙热情的招呼其进门。“来,喝茶!”宋母给杨巡端来一杯刚泡好的热茶。不是什么好茶,就是吃个茶味儿。“谢谢宋婶。”“倒是挺准时。”王重对着杨巡道。杨巡笑着道:“我一大清早天还没亮就爬起来了,吃了两馒头就赶过来了,生怕耽搁了时间。”王重道:“行!待会儿你给我打下手。”杨巡好奇的问:“姐夫,你要教我什么手艺?”王重道:“听说过鸡毛换糖吗?”“鸡毛换糖?”杨巡眼睛一亮:“听说好像在义乌那边有不少人干这个。”王重道:“鸡毛换糖只是泛称,糖这东西,就跟你卖的馒头一样,都是硬通货,关键这糖熬出来之后不像馒头,就算放久了,凉了硬了,口感也不会变差。”杨巡满脸期待的看向王重:“姐夫,你会做糖?”王重笑着道:“不是做糖,是熬糖。”“熬糖?”杨巡疑惑的喃喃道。王重道:“跟我来你就知道了。”说着王重便率先起身,杨巡紧随其后。王重领着杨巡,出了门一路往前,却没进自家厨房,而是走到前边宋运萍家,钻进了宋运萍家的厨房。宋运萍家是个老旧的三合院,有院墙围着,只要把门一关,外头根本看不见里头在干什么。厨房里、院子里,该准备的材料和工具王重早就提前准备好了。王重将每个步骤都示范了一遍,然后让杨巡自己上手,他则站在一旁指点,纠正杨巡做错的地方。熬糖是个技术活,费时费力,确实不是什么人都能干的,杨巡个子虽然不高,力气也不大,但骨子里却有一股子聪明劲儿,自己也肯钻研,知道琢磨,而不是单纯的照猫画虎。历时大半日,看着锅中冒着气泡的糖液,杨巡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灿烂。“王重哥,这就成了?”杨巡拿着木铲不停的搅拌着,兴奋的抬头问王重。王重道:“还欠点火候,这颜色得熬成琥珀色!”“这熬糖火候也是很重要的,这火不管是大了还是小了,都会影响到出糖的品质,一定要刚刚好,熬出来的糖颜色才最亮,口感也最好。”待到火候差不多了,王重先示范了一次,然后手把手的教杨巡如何将糖液从锅里起出来,倒进提前准备好的模具里冷却。将盛满糖液的磨具放到屋檐下等待自然风干,杨巡又转身进了厨房,用锅铲将锅中残留的些许糖液细细刮出,忍不住用指头刮了一点,放入口中。只这一口,就让杨巡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甜吗?”旁边的王重笑着问道。杨巡立即点头如捣蒜。“甜!我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的糖。”杨巡激动的道,全然忘了,别说是这么甜的糖了,就是其他糖他打记事起直到现在,也没吃过一块。“等糖液冷却下来以后,就能拿出去卖了。”王重道。“姐夫,这糖该怎么卖合适呢?”杨巡问道。王重道:“这就得你自己算了,大家伙又不是傻子,你要是卖贵了,大家还会找你买吗?”“可要是卖便宜了,挣不到钱不说,还得亏本。”杨巡深以为然的点头道:“姐夫,你给我说说熬这些糖的成本呗!”王重从怀中取出一张折起来的纸,递给杨巡:“诺,你想知道的都写在这上面了,数量,单价都有,至于花了多少钱,你自己回去慢慢算,今儿你熬出来的这些糖,就当是我借给你的,等你把糖卖了,挣了钱之后,再还我的本钱。”“姐夫!”杨巡声音有些颤抖,望着王重,眼中隐约间似有泪光在闪烁。“谢谢你!”“你要真想谢我,就早点把这活儿干出门道来,挣了钱,好给你弟妹交学费!”(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