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 分类:其他 | 字数:0

050 章 汴京变化,长柏外放

书名: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5

开封府,东京城。

位于宁远街的宁远侯府面上仍是一团祥和。

侯府正堂之中,顾偃开负手而立,看着大门之外,遥望南方,沉默了半晌之后,还是说道:“我已去信襄阳老家,让叔伯兄长们自族中挑选适龄的子弟,赴二郎帐下听用!”

小秦氏闻言,便是演技再好,也压抑不住心中的惊愕,眼中流露出震惊的神色。

宁远侯顾家祖籍襄阳,但在地方厢军之中并无多少势力,顾家在军中的势力多分布在东京、河北两地,顾偃开还在西军待过几年,也有不少姑旧,往日里提拔自家子侄后辈,也多是在西军、河北禁军之中。

大宋官军,若论战力,最强的便是禁军,其次是厢军,然后是地方乡勇。

禁军之中也有高下之分,开国太祖太宗时期,最精锐的禁军乃是位于东京西郊大营中的禁军,可随着年长日久,京中久无战事,反倒是边境之地,同契丹、西夏多有摩擦,战事频发,边军逐渐就成了禁军之中最为精锐的存在,及至如今,禁军之中,最精锐的兵马乃是驻扎在陕西、秦凤两路的西军,常年同西夏交战,战力不俗。

其次便是河北、河东两地的禁军,再然后才是位于东京的禁军。

顾偃开如今便在西郊大营中当差,独领一军,位高权重。

“我顾家是以军功起家,家中子侄,若愿意读书的,大可埋头苦读,参加科举,但不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军中才是顾家的根基所在!”

顾偃开平日里嘴上虽然不说,但心底却一直都跟明镜儿似的,不然的话,也不会在顾二小时候就开始亲自教导顾二武艺兵法,一是为了顾二将来的前程考虑,二则是为了侯府的未来。

小秦氏虽然心中不甘,可顾偃开已然先斩后奏做了决断,她便是再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咬着牙接受这个现实。

于此同时,位于西城积英巷的盛家同样不太平。

盛老太太和明兰不在,卫恕意只一心在自己院里教导长栋,如今盛家管家的人也从王若弗变成了长柏的大娘子海氏,墨兰同如兰都住在自己院里。

夜幕降临,众人早已用过晚饭,可今日的长柏却与往日不同,手里拿着一封书信,眉头微皱。

这信到长柏手中也有好几日了,可长柏始终没有做出决断。

犹豫了一会儿,长柏还是去找了盛紘。

葳蕤轩中,盛紘看过长柏送来的书信之后,眼中也闪过几分思虑之色,抬眼看向长柏这个被他寄予厚望,也从来没有让他失望的儿子,问道:“柏儿是怎么想的?”

长柏拱手道:“儿子觉得子厚说的颇有道理,如今官家病重,储君之位却迟迟未曾定下下,淮西又有反贼作乱,咱们确实不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那也不必去淮西吧!”盛紘皱眉道:“而今淮西之地反贼肆虐,甚是凶险!”

“如今濠州、寿州虽为反贼所占,一应官员皆被杀害,但这群反贼说起来不过都是些乌合之众罢了,仲怀先前在慎县便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大破反贼。

况且朝廷也已派出大军,收复反贼所占州县只是时间问题,如今二州之地刚刚被反贼肆虐,待收复之后,定是百废待兴之时,最容易做出功绩来!”

盛紘看着面前这个心里向来主意正的儿子,不由得道:“这么说来,你是决定好了?”

“机会难得,儿子想试一试!”长柏点头道:“而且如今仲怀就在濠州,儿子若是过去了,也能帮衬一二。”

“可战事凶险,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将来盛家还得靠你支撑,为父……”

“父亲!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曾益其所不能也,儿子苦读十余载,如今虽已入仕,但年龄尚轻,经验尚浅,于政事之上并无建树,更缺治理地方的经验,如今淮西虽有大乱,但也是机遇,若是等到尘埃落定之后再去,难度只会更大!”

瘦田无人耕,耕开多人争!

如今淮西大乱,反贼凶恶,战事正吃紧,虽说这伙反贼终将会被剿灭,但在彻底剿灭这伙反贼之前,谁也料不到明日会是什么情形,朝中那些等候补缺的官员们也对此避之如蛇蝎,生怕自己赴了淮西那些被反贼所杀的同僚们的后尘。

可若是等反贼平定之后,届时百废待兴的濠州,势必会成为那些准备候补的官员、进士们争相哄抢的好去处。

道理虽然大家都明白,可愿意承担个中风险的人却并不多。

毕竟入了仕就代表着这一辈子的荣华富贵已经稳了,谁还肯冒着可能丢掉小命的危险去搏。

长柏对自己这位父亲自然了解,当即便趁势继续说道:“况且如今汴京已成漩涡,儿如今只在翰林院领个虚职,便是留在京中也没什么作用,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去搏些功劳回来,也可当做日后的晋身之资。”

“只是这个时候去淮西,会不会太危险了?”作为父亲,盛紘对自己的子女还是疼爱关切的,尤其是长柏这个被他寄予厚望的嫡长子。

“儿子是文官,又不用像仲怀那样带兵去前线搏杀,能有什么危险!”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在官场上行走,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乃是大忌!”长柏神色严肃认真的道。

见长柏已然拿定了主意,盛紘心里清楚,靠他是说服不了长柏的,要是老太太还在家里的话,他还能拉着长柏去找老太太商议,毕竟老太太见惯了风雨,吃过的盐比他们父子俩吃过的米还多,拿的主意事实证明也都是对的,这些年来,盛紘每每遇事不决,都是找老太太拿的主意。

只是如今盛老太太跟着自家女儿女婿去了泉州,不在东京,书信一来一回,怎么也得一两个月,前线局势又一日一个模样,如何来得及,而且如今老太太跟着王重就在泉州,王重既然写信来建议长柏去淮西,说不定已经同盛老太太提前说过,且老太太已经同意了。

“容我再考虑考虑!”如此大事,盛紘自然需要仔细斟酌,不敢轻易下决断。

“父亲可还记得今年上元节之事?”长柏却忽然话音一转,提起往事。

盛紘愣了一下,疑惑的问道:“柏儿怎么突然提起这件事情了?”

“父亲不会以为荣飞燕之事,当真是反贼干的吧?”长柏忽然说道。

盛紘脸上神色变换,他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看不出其中的蹊跷,可知道又能如何,连开封府都拿幕后元凶没有半点法子,更何况他区区一个五品的小官,只能无奈的叹了口气:“哎!”

“如今邕王还不是储君,就已经这般嚣张跋扈,公然对公侯家的贵女下手,如此折辱,儿观其并无明君之相,当今官家宽厚仁德,只怕储君之议,还会再生变故,届时只怕东京真就成了龙潭虎穴。”

盛紘只觉得脑子乱糟糟,思绪整如一团乱麻,没有半点头绪,不由得看向长柏:“柏儿的意思,莫不是这江山当真会落到兖王头上?”

“帝心难测,不到最后一刻,谁知道呢!”长柏摇着头,脸色凝重的道。

长柏平日里话虽然不多,但盛紘知道,这个儿子的主意向来最正,他决定了的事情,莫说是自己这个父亲了,便是加上王若弗这个猪队友,也很难改变长柏的心意。

就在长柏决定让盛紘帮着上下打点,谋求外放,远赴淮西之时,一则喜讯,迅速传遍了整个汴京,名满汴京的齐国公府小公爷齐衡,同邕王家的嘉城县主定了亲,不日就将大婚。

如今的齐国公府看似花团锦簇,实则内里早已空虚,齐国公这一辈中,仅齐国公一人出仕,先前还有个盐务的差事,可自打前年开始就没了,如今只领了个无权无实,只领俸禄的虚职,全靠着平宁郡主在官家和太后跟前有些体面,这才维持着齐国公府的颜面。

可平宁郡主姓柴,不是姓赵,这才是最关键的。

当今官家仁厚,对柴氏后人多有拂照,甚至在平宁郡主年幼之时,将其接入宫中,同一众皇子公主一起生活,而后因着入了官家和皇后的眼,这才得了郡主的册封。

如今官家已近暮年,皇后也同样年事渐高。

在有些人眼中,齐衡和嘉城县主的亲事,就是齐家彻底倒向邕王的体现,甚至于有些人甚至过度揣测,平宁郡主如此得宠,会不会是提前从宫中得了什么消息,这才让自己的儿子,跟邕王家的女儿结亲。

毕竟平宁郡主向来眼高于顶,这是众人公认的事情。

一下子汴京城内的暗流再度涌动起来,不知多少人开始私下联络,有些甚至主动找上邕王,表示投效之心。

盛紘为人八面玲珑,极为擅长察言观色,同人应酬,虽然不敢掺和进立储之事中,但身在官场,如何察觉不到局势的变换。

还没等齐衡大婚,长柏就补了定远知县的缺,身上还兼着翰林侍读,即日出发南下,赶赴濠州定远县,安置俘虏、安抚百姓,为平叛大军筹措粮草,以资前线。

说来也巧,就在盛紘帮着长柏上下活动之际,正好顾二率领无为军收复定远县的消息传回了东京,长柏就顺理成章的补了定远知县的缺,即日就辞别家人,带着汗牛同十来个护卫,快马出京,赶赴濠州。

待长柏赶到定远时,顾二正领着大军,同淮南东路的兵马刚刚收复钟离县,凯旋而归。

定远县北门,顾二看着一身知县官袍,站在城门口等着自己的长柏,当即翻身下马,同长柏来了个结结实实的拥抱。

“什么时候到的?”顾二看着长柏忍不住问道。

长柏亦笑着道:“三日前!”

“可还习惯?”顾二一边拉着长柏往城里走一边问道。

要说这定远县城,顾二可比长柏熟悉多了,收复定远之后,修复城墙,修缮防御工事,安抚百姓等等全都是顾二亲力亲为,长柏昨日刚到,连屁股都还没坐热。

二人许久未见,自然有着说不完的话,顾二满心欢喜,兴致勃勃的给长柏讲他这几个月的经历,如何巧施妙计,收复慎县,如何派人潜入定远,里应外合,趁着夜色攻下县城,如何以堂皇之势,配合宿州和滁州的兵马,强行攻破钟离县城。

这一说就是大半个时辰。

“如今则诚来了,我就能安安心心的在带兵打仗,终于不用再操心其他了!”顾二也是有感而发,虽说庐州一应官员对于救下他们的顾二很是配合,但如今顾二大军已经到了濠州境内,自然不好再让庐州的官员越俎代庖,来濠州替他处理后勤诸事。

“我初来乍到,对定远的情况还不是很熟,只能尽力而为!”长柏说话向来稳重,从不夸夸其谈。

顾二笑着道:“无妨,慢慢来就是了!如今濠州只余一座濠州城还在反贼手里,我还在洛水东岸的永安镇屯了一千兵马,定远城内还有五百守军,我同如今驻扎在钟离县的柳将军约好了,三日之后发兵濠州!届时宿州也会出兵,收复濠州指日可待!”

长柏点了点头,问道:“寿州那边战况如何?”

顾二道:“只剩下六安县尚且还在朝廷手中!”

长柏道:“寿州之东便是永安镇,仲怀屯兵永安,是担心寿州的反贼来攻打定远?”

顾二面色颇为凝重的点头道:“这伙反贼并不简单,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只是乌合之众,可时至今日,反贼起兵已有大半年了,同官军交战数十次,如今反贼手下,也有不少可以说是精锐的老卒了,而且反贼之中也有通兵事的,往后的战事,怕是没那么容易了。”

如今定远刚刚光复,乡间百姓受反贼裹挟,早已是十室九空,那些豪绅大户全都遭了洗劫,无一幸免,好在府库之中尚有一些存余,本是反贼自用的,如今到是便宜了顾二和长柏。

三日之后,顾二领兵出征濠州,长柏留在定远,替顾二镇守后方。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