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 分类:其他 | 字数:0

046 章 王重接亲,半道变故

书名: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作者:混乱不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8:15

还没到元宵,王重就急匆匆的离开泉州,带着几十号好手,轻装简行,赶赴宥阳。

刚出发没多久,就收到了顾二在庐州大破反贼,杀贼千余,俘虏数千,缴获兵甲辎重无数,不但解了庐州之围,还收复了被反贼占据的慎县,据贼于庐州以北。

只是反贼有许多四散逃逸,遁入山林之中,不好追捕,顾二已经派人通知左近州县,叫他们小心戒备,防止反贼化身的流寇滋扰,再闹出事端来。

就在顾二收复慎县,解了濠州之围之后没多久,反贼在寿州又下数县,加上各地驻守的,兵马合计已有七八万之众,声势非但没有减弱,反而愈发浩大,甚至已然派出大军,分成两路,向着庐州而去,大有将顾二这个硬骨头一把啃掉的趋势。

顾二却不慌不忙,在慎县收拢起无为军的溃军,又从降卒之中,挑选出身慎县,身家清白的身高力壮之士,充入军中,将麾下战兵扩增至四千人,辅兵也增加到了一千,陈兵慎县,也不急着进军濠州,反倒是不紧不慢的在慎县训练起士卒来。

反贼的兵力本来分做三部分,一部分向西攻打寿州,一部分向南攻打庐州,余下的悉数驻扎在濠州,以备北面和东面的朝廷大军,其中又以寿州的兵马最多,足有两万余人,这也是为何反贼在寿州能够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的缘故。

如今南边这一路的反贼直接被顾二击溃,只余不足千余的散兵游勇逃回濠州,其余不是被杀就是被俘,亦或者被冲散了,潜入山林之中,四散奔逃。

原本一片大好的形势,突然冒出个硬骨头出来,生生磕掉了自己好几颗上好的牙,反贼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这也是为何顾二选择驻扎在慎县,而没有冒进的缘故。

顾二深谙兵法,知晓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的道理,如今整个淮南西路,战力较强的就只剩下他这一支了,倒是北边,朝廷调了淮南东路和京西路的兵马,东边靠着运河,也不缺驻守的兵马,只是运河沿线太过冗长,为了维持漕运的稳定,各地兵马均不好轻动。

若是不管不顾的一路打入濠州,胜负且先不说,以如今的局势,自己定然会成为一支孤军,顾二不是没有成为孤军的勇气,只是一旦成为孤军,或许会是这次平叛大战中最大的一次机遇,可相对而言,他麾下的这些将士们,也将会迎来一个极高的损耗。

最后能剩下多少,顾二也没底。

若是以前的顾二,或许未必会考虑这些,毕竟打仗哪儿有不死的人。

可真正的名将,是要用最小的损失,取得最大的胜利,如果单纯只是用麾下将士们的性命堆砌出来的胜利,天底下能做到的人多了去了,又有什么可值得称道的!

这是王重的原话,顾二一直牢牢记在心底。

这次慎县大捷,顾二让石头攻打慎县,吸引围攻庐州的反贼回援,然后佯装战败,一路窜逃,追杀而来的反贼大军被早已埋伏好的顾二率百余轻骑,数百弓手和步卒,趁着夜色袭杀,同佯装败逃的石头包了饺子。

宥阳盛家那边,大老太太刚刚去世,盛维等一众盛家子孙皆要守孝,自然不好在盛家老宅大操大办,免得落人口实。

如今外头那么乱,明兰也没有准备大操大办的意思,自家人聚在一块儿开心开心就好了,只是盛老太太却觉得这么办太过简陋,委屈了明兰。

待王重带着人赶到宥阳时,已经是正月底了,距离婚期也没剩多少时日。

原本最开始的计划是二人在东京成婚,没成想现如今出了这么大的变故,王重也只能亲自登门,向盛老太太致歉。

同王重一同来到宥阳的,除了随行的护卫之外,还有王茜儿和卫娘子还有卫娘子的两个儿子,张信和张义。

明兰同卫姨母已有数年未见,心中思念的紧,当即便拉着卫姨母,有着说不完的话,看着卫姨母家的两个表弟,心中颇为开怀,料想生母见了,定也会为姨母开心。

王重则诚恳的向老太太致歉解释:“而今时局纷乱,流寇横行,若是大操大办,恐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说着王重看向旁边的明兰:“故只有委屈委屈六妹妹了。”

盛老太太早已被明兰做通了工作,也明白王重的考虑是有道理的,毕竟她同明兰这次南下的时候,就遇上了水贼,若非王重提早做了充足的准备,后果不敢想象。

“你做事情向来周到稳妥,如今时局如此,能低调一些,还是低调一些吧!”盛老太太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只是明兰从八岁起就跟着我了,金尊玉贵的养着,今后你要是让她受了委屈,我老婆子可不依!”

“老太太放心!”王重拱手道:“若是将来六妹妹受了委屈,晚辈自己来您这儿负荆请罪!”

“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提及到自家最疼爱的孙女儿,一向讲道理的盛老太太,也有那么几分强词夺理的意思了。

“大丈夫一言九鼎!”

“只是晚辈还有一个不情之请!”王重话音一转,忽然提起。

“不情之请?”盛老太太看着王重:“说说看!”

王重道:“如今两淮有反贼大乱,正同官军僵持不下,交战数月,双方各有胜负,一时之间,恐难分高下,天下各处盗匪四起,老太太若是想回汴京,路途太过遥远,路上也祸福难料,倒不如同我和明兰一起先去泉州小住,待时局平定下来之后,再回汴京。”

王重这话一出,明兰的眼睛跟着就亮了,一脸期待的看着盛老太太。

“我跟你们去泉州?”盛老太太也没想到,王重话题转的这么突然。

只听王重继续说道:“宥阳虽好,但如今时局纷乱,距离反贼太近,空有流寇流荡而来,泉州虽然偏远,但气候宜人,说四季如春也不为过,正好咱们家也有不少产业在泉州。”

说到这儿,王重不禁看了明兰一眼,继续道:“六妹妹年纪还小,若是直接交给她执掌,只怕经验上还有些欠缺,我家的情况您也知道,没有长辈可以指点,若是您老人家能跟着过去,只需稍加指点,六妹妹定能很快上手。”

“祖母,孙女儿也觉得子厚哥哥说的有道理!孙女儿到底还年轻,没见过什么世面・・・・・・”不需要商量,两人就十分默契的开始劝说起盛老太太来了。

看着两人一唱一和,配合默契的模样,盛老太太的脸上不禁露出一丝微笑,摆手瞥了明兰一眼,故意说道:“行了行了,这还没进门呢,你就开始向着他说话了!”

听出了盛老太太话中的调侃之意,明兰却不以为意,厚着脸皮走到老太太身边,拉着老太太的手撒起了娇:“祖母・・・・・・・”

这一招对对付盛老太太可谓万试万灵,果不其然,在明兰的攻势之下,盛老太太很快就妥协了,同意了跟两人去泉州。

“你就是茜姐儿?”姗姗来迟的品兰,见过礼后,见到穿着一件裘皮袄子,一身箭服的王茜儿,当即就好奇的凑上了上去,同王茜儿打起了招呼。

王茜儿点头看着品兰道:“你一定是品兰姑姑!”

“你怎么知道是我?”品兰好奇的问道。

王茜儿道:“三叔说过,宥阳盛家大房,只有一个品兰姑姑,同明兰姑姑年岁相仿!而且品兰姑姑和淑兰姑姑眉眼有几分相像。”

品兰凑到王茜儿身边,小声问道:“明兰妹妹说你武艺高强,连小桃都不是对手,是不是真的?”

王茜儿却摇头道:“我不过跟着三叔学了点三脚猫的功夫罢了,哪里谈得上武艺高强。”

随着年岁渐长,也不知是不是王重给她灌输的压力的缘故,王茜儿的身上渐渐少了几分少女的天真烂漫,反倒是多了几分沉稳老脸,话也不如以前多了。

品兰却兴致勃勃的道:“我可是见识过小桃的厉害的,四五个干粗活的婆子,身形健壮,三两下就被她给放倒了呢,你比小桃还厉害,定是个高手。”

王茜儿道:“小桃姐姐天赋不差,且毅力过人,年纪又比我大,气力比我足,我未必是小桃姐姐的对手。”

“要不改天你和小桃切磋切磋!”品兰仍旧兴致勃勃的道,纯粹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王茜儿笑了笑,没答应也没拒绝。

翌日一大清早,天才刚亮,品兰就赶到王茜儿所在的厢房,刚进院子,就瞧见王茜儿在院中练枪,长近丈许、以白蜡为杆、枪头底下束着红缨的大枪,在王茜儿的手中,却灵活的好似游龙一般。

并没有太过花哨的套路,就是单纯的扎枪,可在品兰看来,本该是死物的长枪,在王茜儿手中却好似活过来了一样。

打那日起,品兰就日日都过来寻王茜儿,若非如今时局纷乱,又正值冬末春初,天气寒冷,只怕品兰早就领着王茜儿逛遍了整个宥阳。

为了免生意外,王重一行人在宥阳只待了几日,二月初一,收拾好行囊的生老天太和明兰,就跟着王重从盛家出发,赶往泉州。

随行的还有长松长梧兄弟二人和淑兰、品兰姐妹俩,原本盛维的意思是想全家都去泉州的,但如今反贼猖獗,宥阳离濠州不算太远,家中不能没有人坐镇,是故便只让儿女们跟着王重他们去泉州,他们两口子留下来坐镇,再就是给大老太太守孝。

王重和长松、长梧骑在马上,后头还跟着将近二十架马车,除了明兰和生老太太还有淑兰、品兰姐妹的座驾和装行李的车之外,余下的十几车,都是盛维和李氏两口子给明兰的陪嫁,什么珍珠翡翠,玛瑙美玉,珊瑚锦缎等等应有尽有,而且还都是十分珍贵的稀罕物。

车队前后左右还分散着四五十个带刀的护卫,十来个提着棍棒的健仆,将马车和众人带着女使们围在中间。

零零总总二十车近百人的车队,规模已经不算小了,浩浩汤汤的出了宥阳城,径直朝着金陵徐徐而去,因为车上有女眷,还带着女使,速度行进的并不快。

过了晌午,众人刚刚在一处山坳歇息完毕,继续往前赶了不过数里的路,忽的旁边山林里便杀出一堆流寇来,呼啸着奔着车队而去,瞧着少说也有一两百人。

“别慌!结队御敌!”王重振臂一呼,护卫们立即,王重抽出两只铁锏,长梧提着长棒,长松带着健仆们护卫在盛老太太的马车四周,护卫们抽出长刀,立起简易的木盾,自车上取出弓箭,守在车阵四周。

不过短短数息之间,己方已经做出了最稳妥的处置,这是王重多年训练出来的成果。

如果盛老太太和明兰她们这些女款不在的话,估摸着王重直接就带着人冲上去同这群流寇厮杀起来了。

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

王重看着如潮水般大喊着杀将过来的流寇,双手各提一只古铜色色铁锏,扭头看向旁边的长梧,忽然嘴角扬起弧度,问道:“长梧兄弟,可敢随我一同冲阵?”

长梧将手中长棒一甩,于半空划过一道优美的弧度,棒尖斜指地面,昂首挺胸,望着已经冲杀到车阵前,同护卫们交上手的流寇们,眼中满是跃跃欲试,左手抓着缰绳挽了个圈,套在手上用力一拉,胯下马儿仰头扬蹄,大声嘶鸣间,口鼻中吐出白雾。

长柏则信心满满的高声道:“有何不敢!”

车队之中,早在看见贼寇的第一时间,王茜儿就从箱子里掏出一件皮甲套在身上,用红绳将头发束好,然后在品兰疑惑不解的目光之中,自车座底下抽出一个四尺长的木盒,取出里头被分做三节的长枪。

“品兰姑姑,你千万别下车!”话音刚落,就钻出车厢,纵身一跃跳下马车,组装好长枪,接过护卫递过来的缰绳,踩着马镫纵身一跃便坐在了马背之上,接过护卫递来的长枪,横枪斜指地面,打马向着王重而去。

品兰早已掀开帘子追了出来,站在车辕上,愣愣的看着王茜儿熟练的翻身上马,提枪而走的背影,神情满是错愕。

“三叔!”王茜儿打马跑到王重身侧,勒马而停:“我也去!”

王重点了点头,没拒绝,而是冲着旁边的余初二嘱咐道:“初二!待会儿务必保护好茜姐儿!”

余初二一脸慎重的点头道:“放心吧三爷!”

王重又扭头对着王茜儿道:“跟紧我!”

“嗯!”王茜儿一脸凝重,眼中却满是跃跃欲试的迫不及待。

王重一拉缰绳,双腿猛夹马腹,大喝一声:“驾!”顿时便纵马飞驰,如离弦之箭般,冲着流寇们冲杀而去。

王茜儿手提点钢长枪,同拿着熟铜棍的长梧一左一右,打马跟了过去,左右便是余初二同几个骑马的护卫,皆是手持长柄朴刀。

却说王重,手持一对四尺长的铜锏,犹如虎入狼群一般,冲入流寇之中,铜锏翻飞之间,一个个流寇顿时就像是被奔驰中的烈马迎面撞上一样,横飞而出,血染长空,不过须臾之间,就在流寇之中犁出一条通道来,马速也渐渐慢了下来。

王茜儿虽是女娃,但一干点钢枪在她手中,却灵活的宛若灵蛇,快如闪电,手中点钢枪每次刺出,都会在流寇的身上留下一个血洞。

几人以王重为锋矢,在百余流寇之中杀进杀出,不过几个冲杀,余下的流寇就被吓破了胆子,惊恐着大叫着四散而逃,几人便分散开来,两两一对,追杀着残余的流寇。

不过短短一盏茶的功夫,这突然杀出的一两百流寇就彻底溃散,死的死,逃的逃,有些胆小的直接扔下兵器,跪伏在地,选择了投降。

站在车辕之上,扶着车斗,翘首以望的品兰看着英姿飒爽,跟着王重在贼寇之中数次杀进杀出,枪出如龙的王茜儿,一时之间,竟有些失神。

又一盏茶,战斗彻底结束,四散的流寇纷纷逃入山林之中,王重等人也不再追击,投降的一个个被缴了兵刃,不住的磕头求饶。

看着这些个背着行囊,高矮胖瘦,老弱各异的‘流寇’,王重也不是弑杀之辈,自然不会杀了他们,只缴了他们的兵刃。

问清了这伙流寇的来历之后,给了他们两个选择。

“本官乃是泉州通判王重,现在给你们两个选择,要么我把你们送到金陵,让金陵衙门处置你们,要么就跟着我去泉州,到了泉州,我自会安置你们!帮你们在泉州安家落户。”

“通判大人,那我们的罪责呢?”一个胆大的俘虏硬着头皮问道。

“问得好!你们都成触犯国法,但本通判年你们都是被反贼裹挟的无辜百姓,只是受贼人蛊惑才犯下大错,如今幡然悔悟,就给你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但愿意凡跟本通判去泉州的,服一年劳逸之后,就可在泉州落户,一切既往不咎。”

“友情提醒你们一下:在泉州服劳逸期间,每日有两顿干饭,一顿稀粥,春夏各发两套衣裳!”

“每天两顿干饭,还发衣裳?”一个个原本跪伏在地的流寇纷纷抬头看着王重:“通判大人说的可是真的?”

“本通判一言九鼎,从无虚言!”王重高声道。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