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07章 和光同尘

书名:帝国吃相 作者:牧尘客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9

午朝散,很快军报和朝堂讨论的消息传出,瞬间引起整个咸阳再次躁动起来。

在皇帝谕令的催促下,还未准备完备的宁王赢修也只能在这个寒冬时节出发,带着朝廷筹备的各种物资和始皇帝赏赐的物品,带着自己的嫔妃和儿女,还有投奔而来的名士豪绅以及百家门徒,在两千禁军和三千刑徒的护送下,乘坐数十辆车冒着寒风直奔西域而去。

宁王离京,但咸阳却并未因此而平静下来,随着三省六部各种命令如同雪片般的传出,各府署衙所属之兵工厂、军械厂、搪瓷厂、食品厂、被服厂、驯马场都随即行动起来,大量的粮食布匹钢铁等物资开始往所属工厂和仓库聚集。

而兵部的兵函也四百里加急送往各地军营,要求各战区根据皇帝谕令遴选精锐仔细操练,而大秦都市报也很快刊登了来自大宛的军情,同时把李顺使团带走安息国王未婚妻之后失踪的事也披露出来。

已经习惯了各种新奇信息的大秦民众很快也被这条八卦新闻勾起了熊熊烈火,民间到处都开始讨论这个西方数万里之外的苏萨国的公主到底是如何貌美无双以及整个故事背后的故事,反而很少有人去关注始皇帝准备召集大军征讨安息的举动。

大秦战无不胜的信念如今已经深入人心。

至大秦一统六国之后先后灭匈奴东胡月氏和岭南百越,又征服西域四十余邦国部族,而今又接连开发东瀛朝鲜和占领大宛,分封诸侯镇守四方,成就了如今大秦纵横数万里的巍巍江山。

这是华夏几千年历史记录中前无古人的成就。

加上国内急速增长的国力和蓬勃发展的经济,老百姓的关注的早已不是凭借军功封侯拜爵,而是如何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因为大秦四周已经无仗可打,而且军制改革之后,过去要想升官发财就只有上战场杀敌领功的残酷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各种挣钱发财的机会层出不穷,军制改革在极大松弛了民间更役压力的基础上,获得更多自由的平民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经营和生产,由此也推动民心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军改虽然眼下还并未完全铺开,但军制改革的章程和实施步骤早已通过报纸进行过大规模的宣传,如今除开已经改革完成的西军之外,北军和北方诸郡也都已经开始推行,一旦征服朝鲜半岛之后,东部战区和辽东渔阳诸郡也会慢慢完成改革,根据始皇帝的谕令,两年之内,全国军制改革必须全部完成,五大战区和地方郡县也将采用新的军制。

而新军制的完全实施,将彻底为全民皆兵的更役制度划上一个句号,以后大秦的军队,将成为一支真正训练有素的职业精兵,由此带来的变化就是能打的去打仗,不能打的读书种田务工经商,真正做到人尽其用。

……

十月底,西北已经寒风呼啸,除开山峦上的青松翠柏之外,山川田野已经满目枯黄。

几辆马车在数十个身穿皮甲的护卫和二十个扛着步枪的青年前呼后拥之下沿着上郡道从东北方向而来,在平直的水泥驰道上嘚嘚直奔大秦京师咸阳而去。

上郡道,乃是当初李斯规划的连接全国郡县的九条驰道之一,起于咸阳,一路过河东、上党、邯郸、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诸郡直至辽东郡府所在地襄平。

寒风吹拂,马车辘辘,沿途经过,上郡道上车来车往络绎不绝,骑马的旅客,推车的民夫,驱货的商队,鲜衣怒马的游侠豪绅和大袖翩翩的百家门徒,甚至还时常能看到挂有各地郡县甚至是三省六部衙门车牌的公务马车和疾驰而来过背插令旗的驿卒和朝廷信使。

水泥马路的带来的不光是通行的平稳和便利,马镫马鞍四轮马车的发明更是让出行和商旅货运变得方便快捷。

而依托于这些连接全国大城市的平坦驰道,商业的快速繁荣不仅让各郡县更加开放和繁华,沿途修建的大大小小的服务站和货运中心也慢慢变成了大大小小的繁华城镇。

“夫君,我们快到晋阳了呢?”

队伍中一辆最为宽敞的四轮马车上,水轻柔和陈旭两人并排而坐,陈旭在翻看着几张报纸,对面的座椅上还乱七八糟堆放着一些书信和文稿,这些有些是陈旭一路上收集的民间资料,还有些是当地官员和名士写的歌功颂德的感谢信和陈情书,水轻柔撩开窗纱,隔着玻璃看着道路上越来越繁华的车流人马,美丽的脸颊上露出些许的惊喜。

“是啊,终于快回家了,我们在晋阳歇息一天再走,这一路辛苦你了!”陈旭放下报纸笑着说。

“夫君才真的是辛苦,轻柔不通政务,却是帮不上什么忙,晋阳乃是前赵都城,距离雁门关已经不远……”水轻柔从窗外收回眼神,满脸温柔的看着陈旭。

“轻柔莫非想去雁门关一游?”陈旭看着依温柔貌美如昔的漂亮老婆,很是亲昵的将她揽在怀中。

“雁门关乃是北方边城雄关,曾经是阻挡匈奴入侵中原的最大关隘,李牧曾经在这里驻守十余年,闯下赫赫威名,令匈奴闻之丧胆,轻柔以前并不喜这些凡俗的打打杀杀,但自从跟随夫君之后,才知道当初的赵国的确不容易,李牧也的确死的凄惨和冤枉,这些年静下心来思量,也终于发现夫君说的很对,能够统一华夏者非大秦莫属,而能够成就如此丰功伟绩者,也非始皇帝不可,光是容人之胸怀物量,前六国之君王无一能及。”水轻柔靠在陈旭的肩头轻声说。

“是啊,赵国空有廉颇李牧庞煖赵奢蔺相如这些名噪天下的文臣武将,但国君猜忌太重,终不得成大器也,赵王迁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杀赵牧无异于自毁长城,廉颇逃于楚,李牧亡于计,身为臣子者,再强也不过是君王手中的棋子,赵国之亡,实属赵王室无能,非是大秦强盛,若是李牧不死,恐如今诸侯仍旧还在彼此争斗,秦赵虽是敌国,但李牧仍是我华夏抵抗异族之英雄人物,最近天气尚好,明日我们去雁门关一游,祭拜一下李牧,顺便再看看雁门雄关!”

“夫君您就是太宠我了!”水轻柔情不自禁的紧紧搂着陈旭的腰。

“天地为局,众生为棋,我等身在其中既然无法挣脱,何不乐得一个顺其自然的逍遥自在,与你和虞大哥呆的久了,我便也看透了许多,这大秦天下和芸芸众生,终归各有因果缘法,我以前一直孜孜以求的去改变,但最近却突然有些茫然,不知道自己做的到底是对还是错……”

“夫君何须深究,道德真经曰: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我等生活在尘世之中,经历凡俗之事,无需刻意追逐完美,一切问心无愧便好。道虽不见,但存于心中,我相信夫君的迷茫只是暂时的,您的所作所为,都是开天辟地从未有过之事,就如同大秦一统华夏一样,这些只不过是水到渠成而已,即便是您放手不管,大秦也必然不再会是天书中所记载的大秦,因为它已经变的完全不一样了,这便是夫君的功劳。”

“看来是我又有些钻牛角尖了,与你和虞大哥相比,我果然是没有道缘和天资的凡夫俗子,也罢,去了晋阳我要做一些好吃的继续当一个俗世的丞相,这仙道怕是隔我越来越远了!”陈旭畅快的大笑。

“夫君若是凡夫俗子,我等又是什么?岂非是草木疙瘩,原来夫君又在暗喻轻柔蠢笨呢!”

水轻柔故作小女儿神态看着陈旭,俄而秀美白皙的脸颊上微微泛起一抹羞涩的桃红,美丽的双眸之中有一丝情愫荡漾起来。

……

一日过后,晋阳北七十里外。

一支车马队伍低调的顺着宁晋驰道往北,迎着夕阳而行。

两边都是巍然高耸的绵延山脉,平坦的水泥驰道夹在平原峡谷之间顺着湍流不息的汾河逆流而上。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吕梁,右手一指是太行,站在那高处望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

马车上,陈旭透过车窗看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吕梁山,忍不住哼起一首在自己撞死之前老爹最喜欢唱的山西小曲。

歌声轻慢带着一股西北才有的热闹和苍凉。

虽然陈旭唱的磕磕巴巴,而且歌词曲调都有些乱七八糟,但水轻柔却听的美目闪烁,轻轻靠坐在窗边轻轻打着拍子,等陈旭唱完之后还抽出随身携带的竹笛练习吹奏。

这一趟单独陪着陈旭出门远行,来去上万里,虽然路上过的辛苦,但却也见识了全国各地不同的风光,更是在无聊之中听陈旭讲完了射雕英雄传,学会了许多绕口令和十多首风格不同的歌曲。

故事也就罢了,自己的夫君到什么地方都能唱什么地方的歌,这是水轻柔最为惊奇和惊喜的事。

吴中的沧海一声笑,台湾的采槟榔,闽中的爱拼才会赢,在广东到广西的路上,更是一口气唱了十多首词曲古怪的越语歌曲,后来遇到公孙北雁和盖聂,又唱了一首随遇而安,如今到了太原郡,这一首同样奇怪的歌,引起了水轻柔的极大兴趣。

而作为一个兰心蕙质过目不忘的女子,水轻柔自问记忆很好,但仍旧适应不了陈旭歌曲风格变化如此之大。

“轻柔的竹笛吹奏的越发纯熟,已经快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了!”

听着水轻柔的笛声,陈旭有些汗颜,这种不熟悉的歌曲自己许多地方的曲调都唱错了,然而水轻柔竟然能够纠正过来,看来自己这个只在KTV吼的野生歌唱家完全没有太多的音乐天赋。

“夫君莫要夸奖我,这一路上还有好几首歌我连歌词都记不住呢,那越语太拗口了!”一曲终了,水轻柔有些自愧的摇头。

“我也不通越语,只是模仿罢了,可能我唱的本来都是错的,你又何必在意……”

“侯爷,前方就是狼孟县城,您和侯妃要不要进城歇息再赶路?”

就在陈旭讨论音律之时,侍卫首领策马来到车窗前禀报。

“天色尚早,尽快赶路吧,到日落时分找一处服务区落脚便是,不必惊扰当地官员!”

陈旭看看天色,发现太阳还很高,距离天黑尚有一个多时辰,眼下路况很好,至少还能往前赶数十里路,于是也不想路上过多耽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5950s